?

基于“四會”培養目標的軍校醫學研究生統計學授課效果分析*

2023-10-18 14:04解放軍總醫院研究生院統計學與醫學統計學教研室100853賽曉勇李瓊軒欒恒鈺
中國衛生統計 2023年4期
關鍵詞:課外書研究生問卷

解放軍總醫院研究生院統計學與醫學統計學教研室(100853) 賽曉勇 李瓊軒 張 欣 欒恒鈺 陳 巧

【提 要】 目的 探討基于“四會”培養目標下某軍校醫學研究生醫學統計學課程的授課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為提高軍事醫學研究生醫學統計學的授課效果提供參考。方法 基于橫斷面設計,通過整群抽樣方法選取某軍校2021年秋季學期選修了臨床研究設計課程的全體178名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在線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醫學統計學授課情況及滿意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授課效果的影響因素。結果 共收集到160份有效問卷(89.9%),研究生最關注的前三位授課內容為“常用概率分布(81.3%)”、“壽命表法與生存分析”(76.9%)和“定量/定性變量統計描述”(71.3%)。研究生對統計學內容為理解及以上的為94人(58.8%),對教學滿意度為滿意及以上的有135人(84.4%);多因素分析顯示,常常閱讀相關課外書(OR=4.155,95% CI:1.919~8.993)、認為課時應增加(OR=0.395,95% CI:0.192~0.816)和授課評價8分及以上(OR=0.395,95% CI:0.192~0.816)與統計教學理解程度相關;常常閱讀相關課外書(OR=3.32,95% CI:1.338~8.24)、認為課時應增加(OR=3.391,95% CI:1.431~8.034)、授課評價8分以上(OR=4.262,95% CI:1.427~12.73)、是否統招(OR=0.293,95% CI:0.096~0.892)和對教學內容感興趣(OR=3.14,95% CI:1.453~6.783)與授課滿意度相關。結論 應針對不同的研究生特點并結合軍校醫學研究生實際需求開展醫學統計學教學。

作為唯一的部隊醫院辦學單位,解放軍醫學院注重研究生的臨床科研方法學的素質能力培養,制定了“會設計、會統計分析、會質量控制和會表達” 的“四會”培養目標。臨床科學研究的統計學知識應用能力對提升其科研素養至關重要[1-2],也將會對醫學生的職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3],堅實的統計基礎對于醫學生的科研路徑發展更是不可或缺[4]。醫學統計學是一門復雜理論和應用技巧兼備的學科,在教育和教學上具有一定的挑戰性[5]。為進一步提升我院研究生的醫學統計學授課效果,本研究授課效果調查旨在明確影響授課效果的因素,為后續優化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提供參考依據。

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從解放軍總醫院研究生院選取選修2021年秋季臨床研究設計課程的178名研究生作為調查對象,調查時間為2021年12月14日至12月16日。研究對象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醫院倫理批準號為S2023-264-01。

2.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包括基本信息、研究生關注的統計學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理解程度及其影響因素、滿意度及教學反饋意見。

(1)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性別、教育類型(統招、在職)、學位類型(碩士、博士)、年級(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及以上)、入學以來和最近一年發表的文章數量。

(2)教學內容包括:定量/定性資料的統計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參數估計與假設檢驗、方差分析與卡方檢驗、非參數檢驗、簡單/多種線性回歸與相關、醫學研究的統計學設計、壽命表法與生存分析、logistic回歸分析和meta分析十個章節,均為二分類變量。

(3)教學內容理解程度及影響因素: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有4個選項,即完全理解、理解、一般、不理解,將完全理解和理解歸為理解及以上(記為1),將一般和不理解歸為一般及以下(記為0)。影響統計學內容理解的因素包括:課外書閱讀頻率、課時是否增加、授課評價得分三個方面,均為二分類變量。

(4)教學內容滿意度及反饋意見:分為5個選項,即很滿意、滿意、一般、不太滿意、很不滿意,將很滿意歸為滿意及以上(記為1),將滿意、一般、不滿意和很不滿意歸為一般及以下(記為0)。影響統計學內容滿意度的因素包括:課外書閱讀頻率、課時是否增加、授課評價得分、年齡、是否統招、對教學內容感興趣、統計學掌握情況、發文數量八個方面。

3.調查方法和質量控制

采用問卷星在線發放問卷,研究生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答題。調查員經過系統的流行病學培訓,答卷前由調查員向受試者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和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采取線上填寫方式收集問卷。同時,問卷內置了邏輯控制,以確?;卮鹫卟宦╉椇吞?從而完整收集信息。問卷回收完畢由兩名質控人員對問卷進行復核,剔除有重復、主要信息未填、應答有異常問卷后,數據經人工整理導入Excel,由專人進行核查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并抽取100份問卷進行檢驗,數據一致率為99%。

4.統計學方法

定量資料采用平均值±標準差或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表示,定性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 23.0軟件(授權號6b4543b2xxxxf3c69a68)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1)統計學內容理解影響因素分析:以教學理解程度為因變量,以課外書閱讀頻率、課時是否增加、授課評價得分為自變量,納入模型;

(2)統計學教學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以教學滿意度為因變量,以課外書閱讀頻率、課時是否增加、授課評價得分、年齡、是否統招、對教學內容感興趣、統計學掌握情況、發文數量為自變量,納入模型。

結 果

1.基本信息

最終收集有效問卷160份(有效率89.9%)。結果表明,參與調查的研究生平均年齡為29.08±5.60歲,男性9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56.3%;其中統招生108人(67.5%)、在職生52人(32.5%);碩士91人(56.9%),博士69人(43.1%);1年級154人(96.3%),2年級及以上者6人(3.7%);入學以來平均發文量為0.75篇,最近1年平均發文量0.42篇。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生基本信息

2.統計學內容的關注度

研究生最關注的3個內容是“常用概率分布”(81.3%)、“壽命表法與生存分析”(76.9%)和“定量/定性變量的統計描述”(71.3%);其次,非參數檢驗(66.9%)、meta分析(60.6%)、參數估計與假設檢驗(55.6%)和簡單/多重線性回歸與相關(55.0%)也是研究生比較關注的問題,結果見圖1。

圖1 某軍校160名研究生對統計學部分授課內容的關注度

3.教學理解程度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對統計學內容理解程度為理解及以上的有79例(49.4%),一般和不理解的有81例(50.6%)。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常常閱讀統計相關課外書統計學教學理解程度是不常閱讀的4.155倍(OR=4.155,95%CI:1.919~8.993);認為統計課時應增加的對統計學教學理解程度沒有優勢(OR=0.395,95%CI:0.192~0.816);授課評價8分及以上的是7分及以下的3.446倍(OR=3.446,95%CI:1.368~8.68)。

表2 統計學教學理解程度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教學滿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對教學滿意度為滿意及以上的有135例(84.4%),一般及以下的有25例(15.6%)。多因素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常常閱讀相關課外書教學滿意度是不常閱讀的3.32倍;認為課時應增加的滿意度是不增加課時組的3.391倍;授課評價8分以上的滿意度是7分以下的4.262倍,統招研究生教學滿意度低于同等學力研究生滿意度;研究生對統計學教學內容越感興趣,對教學的滿意度越高。

表3 教學滿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5.研究生對教學反饋意見

在教學課程改革中希望增加的教學方法中,135人(84.4%)表示支持增加雙語教學,即教材或PPT等以英文呈現;131人(81.9%)表示支持文獻評閱方式,即以教師理論講授為主,課后學員尋找和教學內容方向相關文獻,分析文獻設計中的問題,以報告的形式上交;138人(86.3%)表示支持多媒體教學,即手機、網絡課程、虛擬實驗室平臺等多種方式結合的教學方式。38人(23.8%)支持案例教學,即以案例為基礎,從科研設計確定研究目標、研究對象、樣本量、研究因素收集到數據分析全過程,引導學生課堂討論;50人(31.3%)支持實踐教學,即針對某種研究設計類型理論授課后,由學生獨立設計相應部分,如研究對象選擇、變量定義及測量,數據庫建立,數據分析。

對綜合授課的興趣方面,157人(98.1%)表示較感興趣或非常感興趣。在課時設置方面,65.0%的研究生認為應該增加課時,31.9%的研究生認為不增不減。關于流行病學和統計學的授課方式方面,半數以上(56.9%)的研究生表示應該分開授課;授課效果打分上,平均分及標準差為9.56±1.30分,81.3%的研究生打分在8分及以上。

在課程的課時、師資、授課方式、需要增加的內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改進建議和措施調查中,研究生再次表達了對當前的課程設計和授課方式的肯定。在具體的反饋意見方面,提出以下具體建議:(1)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加案例和實踐教學,加強課堂互動(18.75%);(2)希望獲取相關預習資料和教學錄播視頻,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11.25%);(3)增加課時,尤其是基礎知識、軟件實操和疑難點(9.38%);(4)增加線下面授課,提高教學效果(4.38%);(5)其他:如引入高質量文獻中的實驗設計講解,靈活設置考核方式等。

討 論

研究基于“四會”的培養理念,聚焦軍校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通過收集學生的教學反饋意見,對于提升研究生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此外,本研究在部隊唯一醫院辦學單位開展,對提升該單位復合型軍事醫學科研人才的統計學能力具有指導意義。

教學反饋結果發現,軍事醫學研究生對醫學統計學內容的理解程度與研究生的閱讀相關課外書、認為是否增加課時和授課評分有關;而研究生常常閱讀相關課外書、認為課時應增加、授課評價8分以上、是否統招和是否對統計學課程感興趣與研究生教學滿意度相關。結果提示,加強相關課外書的閱讀對于增強研究生對統計學的理解程度非常關鍵。此外,充足的課時設置、靈活的授課方式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加強授課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外已有一些關于授課效果影響因素分析方面的研究。李雪蓮等[6]表明大多數學生都不重視課前預習環節,而授課教師均認真積極地進行相關課前準備,教師一致認為學生在課前的認真準備有助于課堂上師生互動的順利展開[7]。王萍玉等[8]使用的Sandwich教學理念,強調上課教師和學生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形式,也有可能提高教學質量。胡靜等[9]表明Sandwich教學方法不適合大班教學,且要求教師有很好的對課堂節奏的把控力。課題組前期[10]的研究表明增加課后實踐,可以鞏固授課效果,提高研究生解決臨床醫學統計學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加學生學習臨床醫學統計學的信心。杜宏偉等則提出采取臨床實踐教學和見實習結合等多種授課方式并舉,合理安排課時促進教學效果[11]。馬菲等[12]運用TBL方法對醫學統計學教學效率和質量均有改善作用。

提升課程滿意度和教學質量的核心是增強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許多研究表明,學生對課程的深度參與,如參與具體的科研項目設計和實施,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PBL)等[13-15],對提升學生發現科學問題的自主性,以及科研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在教學模式提升方面,Padilha等人的研究表明,MOOC在線教學平臺[16]、案例教學[17]和翻轉課堂[18-19]等方式有助于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及相關項目的設計和實施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能夠有效拓寬學習范圍。此外,同伴教學[20-21]以及基于團隊的學習模式[22]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能夠引導學生互相學習,通過有效互動增進學生的信心以及對專業的理解程度,對教師和學生均產生積極的效果[23-24]。

為了提高統計學授課效果及學生對課程的滿意程度,結合本次調研提出以下建議:(1)在研究生的醫學統計學授課中,教職人員應結合學生的統計基礎和實際需求,調整授課內容安排,循序漸進分層次授課,從而使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授課內容,掌握專業知識;(2)在適當增加醫學統計課時及授課次數的同時,加強課程模式創新和多元化教學方式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3)進行教學創新,增加課程趣味,以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4)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參與課堂互動和課堂練習,以及課后復習和交流討論,以促進研究生對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樣本量較少,代表性相對不足,但在設計環節和問卷發放環節盡可能確保問卷的有效率并進行質量控制。其次,橫斷面研究設計,未進行多個時點的不同人群的比較,有待擴大樣本量進行分析,以幫助醫學研究生掌握統計學知識、完善醫學統計學課程設置和提高授課效果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課外書研究生問卷
愛看課外書的我
課外書
問卷網
問卷大調查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新高考·數學版》調查問卷
問卷你做主
清退超時研究生是必要之舉
研究生“逃課”需標本兼治
有話直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