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健康視角下“體醫融合”的人才發展問題及策略

2023-10-19 14:14于靈燕許雪丹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23年9期
關鍵詞:體醫融合體醫體育院校

于靈燕 許雪丹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發布體育健身活動指南,建立完善的針對不同人群、不同環境、不同身體狀況的運動處方庫,推動形成體醫融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發揮全民科學健身在健康促進、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體醫融合”在國家政策中得以明確呈現和部署。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志,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故而,本文立足于健康中國這個大背景,研究“體醫融合”的發展狀況,發現問題,提出相關建議,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體醫融合”又被稱為“醫體融合”“醫體結合”,其包含了諸多的醫學知識,在不同地區叫法也不盡相同。不同地區,“體醫融合”的研究側重點不同,但不變的是“體醫融合”的基本元素。分析“體醫融合”的文獻資料發現,在不同時期,學者總結了不同的“體醫融合”內涵。著名學者宣海德認為“體醫融合”指的是體育與醫學的結合,其中的體育部分主要是體育鍛煉,而醫療部分主要是衛生服務,通過將體育與醫療結合,實現運動健身和保健康復的目的。廖遠鵬等人認為“體醫融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體育,第二部分是醫學,而體育與醫學的融合才是最終目的,即知識交叉、融合。隨后,廖遠鵬等人根據這一觀點撰寫了《體醫融合: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途徑》。

人才決定著國家的發展速度,是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梢?,人才對于國家經濟水平的提升非常重要。1960年,成都體育學院經過不斷努力終于達到國家教委所的認定標準,成立了舉止矚目的“運動保健系”,后慢慢發展成為運動醫學系。經過60年的不懈努力,運動醫學系成為知名的醫學人才培養搖籃,也是當前我國具有醫學學士審批點的體育院校。直至2016年,該校將運動醫學系和健康醫學系相結合,組成了“體醫融合學院”?!绑w醫融合學院”的誕生是教育領域的一大創新,從本質上解決了體育與醫學的融合問題。

1990年,國內部分院校開始進行體育康復專業的研究,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和上海體育學院是該專業的創始者;2001年,國內醫藥院系開始研究康復治療學專業;2002年,國內著名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開始專攻臨床方向;2003年,部分著名醫科大學開始研究運動醫學,并創建了相關專業,例如廣西中醫學院等??梢?,體育與醫學的融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當下重要的研究課題。

2004年,北京體育大學開始嘗試將運動康復與運動健康專業相結合,并決定于2005年實施招生,成為當時唯一一所招收運動與健康專業學生的高校。隨后,醫學專業與體育專業相結合的教學形式越來越多,社會上呈現了一批體醫融合的高水平人才;2015年,國內已經出現了42所設置運動康復專業的高校。經統計,15個運動康復專業分布于體育院校,14個運動康復專業分布于醫學院校,但在師范類、綜合類、理工類院校中格外突出,其設置的專業分別為1個、3個、6個。進一步分析發現,師范類、綜合類、理工類院校均涉及了運動康復的相關知識,所以,運動康復專業已成為大多數高校的核心專業,需重點研究。

“體醫融合”的實施前提是建立合理的運動處方。當前,高校對于“體醫”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也在多種途徑的探索中獲得了一定的教育經驗,取得了亮眼的成果,其培養的人才遍布世界各地,對于競技體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對體育和醫學教育相融合的研究角度與深度有所欠缺

“體醫融合”必須實現體育與醫學雙重角度的教育培養。然而,當前的“體醫融合”在進行人才培養時,除部分專業機構達到了一定深度,其他大部分高校的研究內容仍比較淺顯,這也是當前國內“體醫融合”教育的一大缺陷,需要格外注意。

體育院校進行“體醫融合”教育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醫學課程建設不足。對于體育院校來說,其教育的重點是體育鍛煉,難以招聘到醫學專業過硬的教師進行任教,也就無法達到體育與醫學的完美結合。另外,體育院校的醫學設備建設方面也存在嚴重不足。因此,體育院??梢耘囵B出具有極高身體素質的學生,但缺乏豐富的醫學理論與實踐知識,這是限制體育院校醫學發展的主要原因。

與之相反,對于醫學類院校來說,其實施人才培養時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缺乏體育鍛煉的時間,醫學生需要學習大量的醫學知識,并進行大量的醫學實驗,在掌握體育知識后不能將其學以致用。究其原因在于醫學與體育的融合不夠深入,依然是較為獨立的主體,因此在學習中才會有主有次,顧此失彼。醫學生作為未來的醫生,需要以身作則,才能具有更強的說服力。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專業角度還是學習角度,將不同的學科知識相結合都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對于“體醫融合”來說,目前仍存在嚴重的“兩張皮”現象,體育和醫學相融合的目標任重而道遠。

(二)服務導向及行業壁壘的不完善使得人才出路更加狹窄

在我國,研究“體醫融合”相關工作的學者并不在少數。在前期的體育教育中,人們研究的重點是“如何獲得金牌”,這個過程要求體育運動員保持正常的身體健康即可。因此,相關部門為運動員配備了專業的醫護人員,教練負責運動員的訓練內容,護理人員負責運動員的健康內容??梢?,在初期人們已經開始嘗試體育與護理的結合,這是“體醫融合”的雛形。未來,“體醫融合”將成為競技體育的基礎部分,其代表著體育與醫學的結合,向人們展示什么是最高的健康水平。

對于“體醫融合”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其最佳的就業途徑就是成為競技體育的護理人員,但是,每年都有數萬學生畢業,并不是每一個畢業生都能成功,那些“落榜”的畢業生只能另謀出路,目前最常見的就是進入醫學行業。事實上,由于行業壁壘,該形式并不是一帆風順

(三)人才培養的保障制度無法滿足“體醫融合”的教育模式

“體醫融合”教育模式的保障應該包含兩點:一是師資隊伍的保障,二是實習角度的保障。當下,從師資隊伍角度看,其無法滿足教學所需要的師資力量?!绑w醫融合”具有極強的創新性,大部分教師對其并不了解,無法從專業角度進行融會貫通,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卻無法得到解決;從實習角度看,實習條件不完善。教師經常說學習的重點是學以致用,知識的運用才是學習的目的,然而,“體醫融合”類專業的實習過程問題眾多,如體育院校面臨的問題是實驗環境的不穩定和設備的欠缺;對于醫學院校來說,其面臨的問題是專業技能的不足和實踐平臺的缺乏。

總而言之,無論是體育院校還是醫學院校,存在的問題依然是相對獨立,各自為陣的。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其與傳統的自然經濟和工業經濟差異顯著,知識經濟時代將知識作為核心生產要素,形成了完善的經濟體系,分別為生產體系、分配體系和使用體系。人才是經濟體系實施的基礎,也是經濟體系的靈魂,優秀的人才培養為經濟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提供了充足動力??梢?,“體醫融合”發展的前提是人才培養。對于“體醫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研究,必須從本質入手,明確人才培養遇到的問題,進而組織合理的倡導性教育,實現不同區域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

(一)創建“體醫融合”人才培養的共享資源庫

首先,收集不同維度下的運動處方庫,收集的維度主要包含三種:第一種是不同的人群,第二種是不同的環境,第三種是不同的身體狀況;其次,將收集到的信息上傳至網絡平臺,實現運動處方庫信息的資源共享。同時,可以將學生對運動處方庫的掌握情況看作是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指標,改善學生對運動處方庫的看法。此外,“體醫融合”的相關部門應該重視國民的體質測試建設,其目的是最大化完善國民體質監測數據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龐大的案例,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

(二)解決“體醫融合”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緩解人才培養的結構性矛盾

要想從本質上解決“體醫融合”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緩解人才培養結構性矛盾,就必須從三個角度入手:一是去除行業壁壘,二是增加就業崗位,三是強化平臺建設。

其一,去除行業壁壘。去除內容主要是資格證書的報考資格,即取消專業間的限制,給學生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最大化實現“體醫融合”。

其二,增加就業崗位。近年來,政府將全民科學健身作為重點進行大力推廣,其目的是實現科學化的人才培養,做到醫學與體育的合理融合。因此,社會上各主體都應積極響應,增設有針對性的工作崗位,給予體醫專業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推動體醫專業的發展。

其三,強化平臺建設。相關人員應該給體醫專業學生學習進修以及就業創業提供發展平臺,保證其所學皆所用,而且,良好的發展前景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體醫融合”的相關專業,促進“體醫融合”的可持續發展。

(三)實現“體醫融合”專業的教材教育建設和課程體系建設

從課程體系建設角度,相關部門需合理設計建設目標,其中包含體育課程、醫學課程以及其他相關課程信息。準確的醫學知識、合理的運動處方、穩定的康復模式是構建學生知識框架的重點,其目的是提高非醫學專業學生的醫學水平,突出運動處方的重要性。另外,教學的核心是理論知識,重點是專業能力培養,所以應該加強實踐內容的比例。原因在于,首先,教育內容離不開實踐活動,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才是教育的根本;其次,教育過程不可忽視專業知識的重要性,應在特定時間對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考核,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專業知識;最后,從教材建設角度來說,應挑選合理的教育內容。教材建設必須包含不同的學科內容,“體醫融合”專業應包含醫學知識和體育知識,真正實現全新學科的知識融合。

(四)從社會力量角度強化“體醫融合”的人才培養

首先,學校教育雖然具有極強的系統性,但培養數量有限,因此,應該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以多元化的形式培養“體醫融合”人才;其次,畢業生應該經過嚴格的資格考核才能入職,入職人員需要具備極強的專業知識。此外,考核過程需要經歷多個步驟:首先,審核畢業生的在校表現,一般是指專業和學校的審核;其次,對畢業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問答,一般指的是專業知識問題;最后,要求畢業生進行實踐操作,一般指的是實習期。通過考核的畢業生成為“體醫融合”人才隊伍的一員。另外,志愿者也可參與相關的考核,他們將成為未來健康知識傳播者的主力軍。

“體醫融合”在國內出現的時間較早,2016年得到重視,并制定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初期,人們往往從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的角度對“體醫融合”進行研究,忽視了運動干預的重要性,難以做到社區“體醫融合”的全面發展,更談不上優秀研究成果。本文從人才發展角度總結人才發展的現狀,分析“體醫融合”的發展趨勢,最終對繼續推進“體醫融合”人才培養提出相關建議。本文的研究模式存在不足,同時,由于研究框架由本人獨立完成,難免范圍狹窄??傊?,本文非研究的最終結論,還需要相關專家進行深層次分析,部分研究結論也只是未來的研究假設,需要更多人進行進一步探索與驗證。

【課題項目】2023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體醫融合背景下的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融合發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3SJYB0947)

(作者單位無錫太湖學院)

猜你喜歡
體醫融合體醫體育院校
后疫情時代安徽省體醫融合現狀的調查研究
邊界與可能:體醫融合中的身體、技術與知識
體育院校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課程模式構建與探索
關于體醫融合人才培養的探析
“體醫融合”下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
體醫融合背景下社區醫療與體育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模式研究
體醫融合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創新模式與路徑選擇
共生理論對“體醫結合”模式創建的啟示
冬奧會視域下體育院校加強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在社區實施:“體醫結合”促進健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