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問題聚焦與破解路徑

2023-10-20 21:06蔡光琳廣西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黃甜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余喆廣西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體育風尚 2023年9期
關鍵詞:體育教師育人思政

蔡光琳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黃甜 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余喆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之舉,是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1]“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盵2]為了推動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見功見效,近年來涌現大量體育課程思政相關研究,但如何推動課程思政有效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無疑是當前亟需解答的問題?;诂F有研究,本研究全面分析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建設中存在的系列問題,深入剖析內因,并提出破解路徑,對于實現課程思政與高校體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價值意蘊

加快推進課程思政與高校體育教學深度融合發展,應從“應行之策、應然之舉、應有之義”三個向度把握兩者深度融合的價值意蘊。

(一)應行之策:順應國家教育政策導向的客觀要求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圍繞高校課程思政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在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體育課程思政既是順應國家教育發展之需,又是回應高校課程改革之舉。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向高校體育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標。高校體育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要做到深化課程思政大格局,正確解讀教育政策方針,培養自身“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思政理念,并以體育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為載體,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力,真正做到“體教融合”,幫助學生從體育思政課中培養頑強拼搏、團隊協作、公平競爭的正確三觀,提升體育課程思政的育人實效,從而實現體育課程思政的縱深發展。因此,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建設順應了國家教育政策導向,有助于形成思政教育與體育教學協同育人,助力構建高校課程思政新格局。

(二)應然之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現實要求

加快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盵3]有效落實這一根本任務,上好高校體育思政課是關鍵之舉,發揮教師隊伍“主力軍”作用是長久之策。在體育課程思政建設中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和中心環節,高校體育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需自覺承擔起育人的職責與使命,同時發揮自身在教育改革中的主體性作用,通過講述富有感染力的體育榜樣人物、體育感人事跡等故事,將課本的理論知識轉化為鮮活生動的事例傳授給學生,點燃學生的精神火炬,筑牢學生的理想之基,切實增強高校體育思政課的親和力、感染力、時效性。這對于不斷提升高校體育思政教學的育人價值,促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全面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三)應有之義:實現高校體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校體育教育作為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其高質量發展回應新時代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要求,并進一步提升體育人才培養質量。[4]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需加強專業素養、明確教育目標、完善教育內容,將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創造性轉化。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活動,提升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實效性與指向性。在具體實踐教學中應注重學科間的融合與交叉,產生新的學科增長點,豐富體育思政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體育思政課堂中開闊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在體育學習中進行價值觀的思考和實踐。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從多渠道、多維度、多方面提升教學能力,從針對性、時效性、創造性的角度融入思政元素,實現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向高質量發展進程邁進。

二、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問題聚焦

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存在機制、融合、模式等困境,這也是當下必須直面的重要課題。

(一)機制困境:體育課程思政理論體系尚未建立健全

建立健全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理論體系,對于推動高校體育教育提質增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理論層面上。體育課程思政存在缺乏科學性理論規劃和系統性理論設計的困境,部分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理論體系尚未健全,缺乏具體的操作指導和實施細則,處在探索試行階段,這間接致使體育課程思政的實踐過程舉步維艱,影響體育課程思政見行見效。在師資隊伍培訓層面,部分體育教師自身對一些思政教育內容與方法理解認識不到位,難以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體育課程。同時體育教師思政培訓的缺位,也制約了體育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積極性與創新性。在評價體系層面,部分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評價指標和方式過于單一,重視形式而忽視內容和過程,缺乏相應的評價工具和標準,難以準確評估學生在體育課程思政中的成效。

(二)融合困境: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有機融合深度不足

現階段部分高校體育課程思政仍處于探索起步階段,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著“體育課程思政難融合、體育課程思政淺融合、體育課程無思政”的現實困境。部分高校過分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與體育專業技能培育,未將思政元素像“鹽融于水”一樣滲透入體育教學[5],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精神培養、靈魂塑造、人格健全等正確的價值引導環節,從而在體育課程思政實踐中削弱了教學成效。因此,如何合理有效運用思政資源融入體育課程,需依據學生體育學習的“知、情、意、行”,針對不同體育項目中的特性,把握思政教學資源的典型性,抓住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融入時機,將不同的思政元素精準有效融入各項體育課程實踐,進而在長期的體育實踐教學中不斷發揮協同育人價值。

(三)模式困境:體育課程思政育人模式創新步履艱難

在新形勢下,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已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對課程思政育人模式的選擇和運用,直接關系到體育課程與教學過程中思政工作融合的實際效果。目前,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師能充分認識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但部分高校體育教師實踐教學處于宏觀理論層面,課堂形式大多以第一課堂為主,側重于傳授理論知識,教學過程單一化。由于目前體育課程思政并未統一標準化教學,各高校在育人模式上存在著較大的彈性,間接造成了我國體育課程思政育人模式上的“漫灌”,這容易在體育思政課堂出現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兩張皮”的現象。因此,如何創新高校體育課程思政育人模式,提升高校體育課程思政育人實效,仍是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三、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的破解路徑

將思政教育貫穿體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各環節,需著力在“高度”上做文章、“深度”上下功夫、“廣度”上見實效。

(一)提升高度:建構長效機制,發揮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引領性

一是完善體育課程思政頂層設計。加快制定體育課程思政改革規劃,各高校需從政策和資源方面給予體育課程思政長效穩定的保障機制,結合高校所在地方文化與學校辦學特色,構建系統化的體育課程思政實施配套體系。通過深入挖掘各學科所蘊含的體育思政元素,將蘊含體育特色的育人精神有效融入日常教學全過程,推動體育課程思政的多向著力,進而為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提供新發展、新方向、新思路。

二是優化體育教師課程思政培訓。有關部門、各學院要可切實發揮主體責任,落實好“體育教師思政培訓制”,廣泛開展思政培訓、專業研討、學術會議、集體備課等系列活動,推動體育教師思政專業理論知識培訓常態化,最大限度發揮體育課程思政教學育人實效。體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對體育課程思政的認識,夯實思政理論知識、增強思政教學水平,才能推動體育課程思政見功見效。

三是完善體育課程思政評價機制。高校應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高質量評價體系與標準化評價指標。建立科學合理的體育課程思政教育評價體系,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標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法,多維度評價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課程表現、思想品德、社會責任等方面的過程性評價,不拘泥于結果性評價,充分發揮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引領性。

(二)挖掘深度:掌握融合方法,增強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一是以內容融合為重點。堅持以內容優化為基點、以“立德樹人”為主線,以“三全育人”為目標,增強體育教學實踐的學理性。高校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中,應多渠道、多層次、多樣化選擇教學內容、充分挖掘體育項目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與德育內涵,尋求體育與思政之間的契合點,從學生的政治認同與情感認同角度出發,將家國情懷、大局意識、團隊協作、規矩意識、拼搏精神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從而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錘煉意志品格。

二是以隊伍融合為導向。各高校應凝心聚力、動員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全面構建高校體育課程思政“育人共同體”。建設一支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同頻共振的“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多措并舉助力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發揮“思政+體育”、“1+1>2”的協同育人效果,培養一批專業化、高水平的體育課程思政教師。

三要以資源融合為抓手。建立跨學科的合作機制,全方位整合育人資源、打破育人資源共享壁壘、實現育人資源共享協同。加強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的合作和交流,推動體育教師、思政教師、學工人員等師資多方合作,共同研發和分享教學資源,促進知識的交叉傳遞和學科間的相互促進,建設學生理解、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體育思政資源學科共享知識庫,推動體育思政建設多維度、專業化發展。

(三)拓展廣度:創新育人模式,強化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指向性

一是實行“理論+實踐”相結合教學模式。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需在“健康第一”理念的指引下,遵循廣大學生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將思政理論課與體育實踐課有機結合。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主線,以北京冬奧精神為契機、以學生情感價值為切入點,寓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教育于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之中,不斷提升體育思政教育的實效性。

二是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隨著智慧技術與教育體系融合日益加深,傳統的課堂講授模式已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網絡信息時代。通過搭建“智慧育人”與“健體鑄魂”協同融合框架,推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智慧升級。合理運用超星“學習通”、“中國慕課”、“雨課堂”等載體,為學生提供智慧互動式、情景體驗型思政學習環境,實現學生自主式、探索式、互助式學習。

三是構建“課內+課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高校體育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應充分利用主陣地與主渠道的雙向驅動,發揮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協同育人作用,優化體育課堂形態,延伸體育課堂場地。將體育思政課堂搬到課堂外來,充分利用參觀體育訓練基地、體育博物館、體育志愿服務等活動,將價值引領與思政元素的種子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播撒在學生心里,讓學生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中感受體育思政的魅力。

猜你喜歡
體育教師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體育教師如何上好室內課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體育教師要重視“聽、說、讀、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