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發展理念下“暢享四季”校本課程開發研究

2023-10-24 16:23雷惠敏?郭丹丹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開發研究校本課程

雷惠敏?郭丹丹

【摘 要】為了尋求學生學科性知識與生活性知識的平衡,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和學習領域,在開放的情境中實現學習方法的習得,徐州市云苑路小學開發了“暢享四季”校本課程,從自然性、社會性、精神性三個層面綜合促進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校本課程 開發研究 “暢享四季”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分析小學教育和學生發展現狀,結合時代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我們發現,在小學教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學科性知識與生活性知識的內在緊張?,F代學校制度和班級授課制度是為適應大眾化教育需求而發展起來的,實質是以學科性知識為主,側重的是系統知識的傳授。在知識呈幾何數倍增的信息時代,信息的獲取需求已轉化為對信息的獲取途徑和信息的選擇與判斷能力的需求。

空間有限性和時間無限性的內在緊張。不斷涌現的社會發展需求,對人類的生存方式提出了挑戰。隨著知識的深化與膨脹,作為社會人類成長需要的基礎知識教育,在淘汰和更新上成為一種結構性的負擔。有限性的校園空間與無限性的知識膨脹造成了課程的內在時空性緊張。

為此,云苑路小學開展全面發展理念下“暢享四季”校本課題研究,旨在尋求兒童學科性知識與生活性知識的平衡,在兒童學科性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開發、設計適合兒童的、遵循兒童成長規律的綜合性活動課程。同時,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和學習領域,在開放的情境中實現學習方法的習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課題的研究思路

學校通過對校本課程文獻資料、四季文獻資料以及相關研究論文的學習和梳理,調研學生的學情,結合學校的校園文化和教育傳統,響應國家對“全面發展的人”的培養號召,開發和實施“暢享四季”課程。課程研究采用文獻研究、行動研究、調查研究等方法,按照研究過程的內在邏輯,通過三個階段對其進行研究,如圖1。

三、課程開發程序研究

在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結合課程開發的一般模式和計算思維方法確立了“暢享四季”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見圖2)。通過輸入課程政策、學校育人哲學、學生特點、教師經驗、課程資源、課程專家的指導,進行課程規劃,進而完成課程設計,實現課程發展,開展課程實驗,判斷是否可行。若可行,則繼續開展課程實施;若不可行,則根據相應的問題回到前面相應的環節中。課程實施后,根據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開展對課程的評價,判斷目標是否達成,可選擇課程維持或者課程創新。若目標未達成,則要進行課程修訂或課程改革,重新回到課程開發的相關環節中。通過這樣的課程開發程序,預計輸出課程,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成長,實現學校品牌的建立。

學校本著“先實踐、后完善”的態度,讓開發出來的校本課程在實踐中接受學生的考驗和評價。受學生歡迎的課程,繼續保留并進一步完善;不受學生歡迎的課程,被淘汰或者重新開發,形成一個不斷修改、完善、提高、淘汰、重新開發的動態過程,呈現了一個實際出發、動態生成、不斷完善的開發過程,從而逐步形成系列化、精品化的校本課程。

四、課程方案的開發研究

全面發展理念下“暢享四季”校本課程方案設計主要依據以下四個方面的研究。

(一)文獻研究梳理國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性政策與要求

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指出,義務教育課程應遵循五個原則:堅持全面發展,育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養,面向未來;加強課程綜合,注重關聯;變革育人方式,突出實踐。

(二)文獻研究了解學校的教育哲學和辦學宗旨

云苑路小學遵循“童暢”教育哲學,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以“至美童年 暢享成長”為辦學宗旨,讓學生自由而充分地發展,成長為“人格完全 智慧靈動 朝氣蓬勃”的云苑學子。

(三)調查法評估學生需求

為了調查學生的興趣與需求情況,我們對學校一至五年級(學?,F有5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統計。每個年級選取45人,列舉了12項比較一般的知識與體驗領域,由教師采用情境化的解說方式向學生表達該階段的學生所涉及的相關內容,要求學生就哪些是自己“最欠缺的或最需要提供幫助的”進行舉手選擇,允許多項選擇,統計結果見表1。

(四)實地調查法評估課程資源

學校從自然生命、社會生活、精神文化三個維度對校內外課程資源加以評估,并進行資源統整。在自然生命資源方面,學校與徐州醫科大學建立了緊密共建聯系,利用醫科大學種植園、生命科學館等場館開展實踐活動,許多學生家長為醫科大學專家教授,有專業引領。學校附近有金龍湖、宕口公園等自然資源,便于開展戶外體驗課;在社會生活資源方面,學校隔壁有喬家湖菜市場,一千米內有愛購集市;在歷史文化資源方面,學校鄰近漢文化景區,有著名的“漢代三絕”,是徐州漢文化研學的主要景點。此外,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龜山漢墓、徐州博物館、戲馬臺等地的資源,開展漢文化研究。

依據以上研究,我們進行了課程方案的開發。

五、確立課程體系

(一)課程目標的設定

“暢享四季”依據課程的基本理念,結合未來社會對全面發展的人的要求,立足兒童,體現學校教育哲學,培養“有高尚人格、有探究精神、有自然底蘊、有生活能力、有文化根基”的云苑學子,促進學生自然性、社會性和精神性的全面發展。

(二)課程內容的架構

在實踐調研和專家指導的基礎上,全面發展理念下“暢享四季”課程以自然與生命、社會與生活、歷史與文化三個維度構建課程體系,分別指向學生的自然性、社會性和精神性。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經驗劃分年級,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方式,設計、開展主題活動課程群,并對主題活動進行整體方案設計。如此,初步形成了一年級“四季繪本”課程、二年級“四季里的菜市場”課程、三年級“家鄉的四季”課程、四年級“四季里的節日”課程、五年級“二十四節氣”課程、六年級“漢文化的四季”課程(由于學?,F有5個年級,五、六年級目前還未完成完整的實踐研究)。課程結構見圖3。

以上課程結構圖只是學校課程設計的一個藍本,在課程實施中,課程內容的架構是有變化的,各年級主題之間呈現出相互勾連的狀態,給師生預留更多的創生空間,允許師生創造性地發揮與實施,讓課程呈現實際出發、動態生成、不斷完善的樣態。

(三)課程模式的探索

“暢享四季”課程借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法,將“暢享四季”主題活動課程分為4~10個連續性的課時,并對其進行整體架構。在此基礎上,我們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探索、總結了“六步”探究數學法:“走進生活,自主選題”——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進一步的探究欲;“材料收集,歸類分析”——對觀察到的問題質疑、思考,查閱資料,了解相關研究背景和研究價值;“方案制訂,方法指導”——在初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研究方案、研究思路,成立研究小組,進行分工;“課外實踐,團體探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探究,在實踐中發現問題,交流改進的方法;“集聚創意,提煉成果”——對小組成員的研究結果進一步歸納、分析、提煉,形成初步成果,對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創新、創造;“評價反思,遷移運用”——總結活動經驗,進行遷移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傲健碧骄糠ㄊ菍W習過程的一般總結和指導,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研究內容和學情進行適當調整?!傲健碧骄拷虒W法體現的是學生學習方式由機械被動到主動探究的轉變,由單打獨斗到小組合作的轉變,由淺表的知識學習到深入的研究性學習的轉變。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思、思中創,有力促進了自然性、社會性和精神性的成長。

(四)課程實施的路徑

1.融合課程內容

在“暢享四季”課程設計與實踐中,我們積極轉化課程結構,打破原有的單課程教學模式,實現學科間的有機連接與融合,從課程單一化走向立體化,構建符合時代需求的綜合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與自然、社會、生活的融合,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社會、走進精神文化,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在真實情境中獲得成長。

2.融合學習方式

學校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解放學生的雙手和大腦,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創新的思維、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真正實現“手腦并用”“手腦活用”。陶行知先生言:動手即創造、即創新。我們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索、總結了主題活動課程的整體架構和螺旋上升的“六步”學習模式。

3.融合教育空間

學校積極拓展融合教育渠道,探索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教育資源融合,為學生拓寬校本課程學習的空間。近年來,學校先后整合資源,開辟、建立了豐富的校外實踐基地,如醫科大學生命科學館、醫科大學種植園、云龍圖書館、漢文化景區、龜山漢墓、戲馬臺等教育基地,把教育的觸角由校內延伸到課外,實現了校內教育與校外實踐教學的有效連接。學校還借助節假日和春秋游的契機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開展綜合素養提升研學實踐活動,在行走中培養學生對自然、社會與文化的熱愛。

六、課程評價

“暢享四季”校本課程力求設計開放的、動態的評價體系,體現參與、互動、對話、合作、民主和多樣性的原則,注重學生的成長過程,將評價貫穿于校本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使評價實施動態化、連續化、日?;?。針對一至二年級學生,學校設計了學生成長檔案袋,設計了活動記錄、活動照片、活動評價、活動收獲四個板塊的內容,以圖、文、表的方式來記錄學生每一次的成長和表現,形成連續性成長檔案袋。針對三至六年級學生,學校采用了主題活動答辯的方式開展評價。學生通過選題—開題—成果答辯三個環節來完成主題實踐活動,在答辯中說明選題依據、成員分工、主要思路、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等。由教師、家長、課題專家、有經驗的學生組成評審小組,完成主題活動實施評審并進行記錄。

七、課程研究的展望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競爭力,課堂是學校育人的主戰場?!皶诚硭募尽闭n程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課程開發的價值取向,以豐富多樣的課程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盡量大的選擇空間,全面構建“自然生命+社會生活+精神文化”分層、“室內+室外”學習空間自由轉換的課程體系。依托研究性學習,學校逐步架構起云苑校本特色課程:按照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四季時序的劃分,開設豐富、多元的課程,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跑道。未來,學校將繼續強調素養立意,追求教與學方式的轉變,綜合采用主題化、項目化、混合式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繼續深入推進課題的研究。

猜你喜歡
開發研究校本課程
中高職銜接模式下成本會計實訓課程校企合作開發與研究
醫療保險輔助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初中物理校本課程開發研究
初中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地方旅游資源課堂運用策略淺析
淺談農村初中生物校本課程的實施策略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健康購藥指導平臺的開發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