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青海省玉米生產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3-10-24 10:42
青海農技推廣 2023年1期
關鍵詞:農業區旱地青海省

楊 超

(青海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青海 西寧 810000)

1 青海省玉米生產現狀

1.1 分布區域

青海省海拔高、氣溫低、生長季短,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省玉米的種植,依照海拔高度、灌溉水源、熱量資源和玉米生長對積溫的要求,青海省玉米分為三個生態區,即海拔2 300 m以下的玉米種植生態適宜區(主要包括東部農業區溫暖灌區的循化、民和、尖扎、貴德、樂都和化隆等河湟谷地)和海拔2 300~2 700 m的次生態適宜區(主要包括東部農業區湟水谷地的樂都、平安、西寧、湟中、互助、湟源等地區)以及海拔2 700 m以上的飼用玉米生態區。

1.2 種植情況

1.2.1種植面積

根據歷年青海省統計年鑒記載,2000年以來全省糧用玉米種植面積維持在每年2.3萬畝左右,隨著農業區玉米全膜雙壟栽培技術的示范推廣,玉米栽培區域從低海拔向高海拔、水地向旱地擴展。2009年達到了7.88萬畝,2009年以來全省糧用玉米種植面積快速增加,2011年全省糧用玉米種植面積達到了30.71萬畝,較上年播種面積增加了66%。此后全省糧用玉米播種面積趨于穩定,2015~2021年,平均每年達30.78萬畝左右。根據農業部門統計,2022年全省種植糧用玉米39萬畝,種植飼用玉米15萬畝左右,糧用玉米種植潛力可達50萬畝(見圖1)。

圖1 2009~2021年全省糧用玉米種植面積(萬畝)

1.2.2產量

根據統計年鑒記載,全省玉米產量2018年達到1.153×105t,單產為416.55 kg/畝,2019年達到1.418×105t,單產為450.73 kg/畝,總產較上年增長22.98%,單產較上年增加8.2%。此后全省玉米總產量持續保持增長,在2021年產量達到了1.526×105t,單產達到451.35 kg/畝(見圖2)。

圖2 2011~2021年全省糧用玉米總產量(萬噸)

1.2.3種植類型及主要品種

全省種植的玉米品種繁多,絕大部分為引進品種,早熟型玉米有墾玉10號、華美2號等,主要是可食用的籽粒型玉米;中熟品種有酒單4號、金凱5號、墾玉1 608號等,主要功能是糧飼兼用;晚熟品種有豫玉22號、金凱3號、鐵研 53號、墾彩糯、冠油雜812號等,大部分為飼用玉米。

2 青海省玉米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近年來,青海省玉米產業發展迅速,隨著全膜覆蓋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糧用玉米種植區域延伸到海拔2 400 m以上的山旱地;飼用玉米種植區域擴展到海拔2 800 m左右的柴達木盆地綠洲農業區。但是,隨著玉米面積的逐年加大,制約生產的因素越來越多,如品種、技術、生產力等方面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制約著玉米產業的發展。

2.1 存在問題

2.1.1缺乏玉米本土品種

全省糧用玉米品種全部是外引品種,玉米本地品種的缺少導致玉米種子價格偏高,供給率波動性大。同時全省也沒有適合省內種植的高產、優質、多抗青飼玉米品種。

2.1.2玉米連作導致土壤肥力不足,養分失衡

適宜種植糧用玉米的地區多年連作,一是破壞土壤固有的物理結構,不利于土壤固水保肥和有益微生物的生長;二是土壤本身養分失衡,肥力逐年下降,缺乏持續保產增產的能力;三是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長期下去將會嚴重制約玉米產量和產值的有效提升,也不利于農業生產良性循環發展。

2.1.3機械化程度低

山旱地糧用玉米生產過程中除機械覆膜外基本處于原始人工操作,包括施肥、播種、追肥、收獲等環節;飼用玉米生產可實現機械覆膜、施肥、播種、中耕除草、收割等,但缺少必要的技術支撐。目前,全省玉米種植機械化水平低,缺乏對機械化設備的投入。

2.2 發展對策

2.2.1加強全省玉米自主育種能力

積極培育新品種是提升玉米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培育適合全省不同生態環境的玉米品種,如東部農業區的低海拔地區需要耐寒、耐旱、抗病的糧飼兼用型品種,西部海西、海北、海南為主的高海拔玉米區需要前期生長快、營養生長發達的耐寒、耐旱飼用型品種。

2.2.2逐漸恢復玉米種植地區土壤肥力

結合全省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輪作倒茬等項目,增加有機肥的施用,提升土壤肥力。同時積極探索適合全省的玉米輪作模式,用輪作、套種等方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做到用地養地相結合。

2.2.3農機農藝融合提高機械化率

探索更多農機農藝融合新模式,引進或改裝適宜小塊山旱地作業的機械,爭取做到深耕整地、覆膜、播種、收獲、殘膜回收全程機械化。普及無人機施肥、施藥技術,克服山旱地施肥難、打藥難的問題,提高機械化水平。

3 建立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種推廣力度

以高產、優質、多抗玉米品種的選育為基礎,將精量播種、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蟲草害防治等生產關鍵技術集成配套,做到良種良法相配套、農機農藝相融合。建立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開展技術指導、現場觀摩、宣傳培訓等工作,及時讓農民掌握新品種的特性及栽培種植技術。

猜你喜歡
農業區旱地青海省
旱地麥田夏閑期復種綠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續生產力
旱地冰球運動開展價值的研究
旱地冰球運動推廣及發展策略
關于打造鹽田循環生態農業區的展望
內蒙古呼倫貝爾農田草地螟綜合防控技術試驗研究
落實“四個扎扎實實”展現開行使命擔當——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運輸行業數據中心節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科協青海省自然科學優犁匆圈獨砰審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第二屆青海省質量獎的授獎決定
淺議“土壤類型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