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的分布、發生條件及防控策略

2023-10-24 10:42李云龍
青海農技推廣 2023年1期
關鍵詞:吸漿蟲平均溫度青海省

李云龍

(青海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青海 西寧 810000)

1 青海省小麥吸漿蟲分布區域的調查

青海省小麥種植分布在海拔1 650~3 050 m的區域,根據種植地域的環境及生態類型可分為:東部農業區河谷、丘陵種植區,海南臺地種植區和柴達木綠洲農業區,常年播種面積1×105hm2以上。小麥吸漿蟲是青海省小麥生產中重要的害蟲之一,中國農作物病蟲害[1]記載麥黃吸漿蟲在青海高山地區有發生,劉家仁[2]記載了麥黃吸漿蟲和麥紅吸漿蟲均在青海發生。根據青海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2009~2013年調查,麥黃吸漿蟲和麥紅吸漿蟲在全省均有發生,并?;旌习l生,在樂都區、循化縣和化隆縣群科鎮、甘都鎮、牙什尕鎮、平安區、西寧市郊、共和縣、同德縣、興??h、門源縣和黃南州小麥種植區常年發生;在民和縣古鄯鎮、馬營鎮、硤門鎮、滿坪鎮、李二堡鎮、北山鄉、西溝鄉、新民鄉及祁連縣偶有發生(見圖1)。

圖1 青海省小麥吸漿蟲分布圖

圖2 199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情況

圖4 199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區域平均降水量

2 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的發生特點及發生規律

麥紅吸漿蟲在陜西、甘肅等地年生1代或多年完成1代,以末齡幼蟲在土壤中結圓繭越夏或越冬。翌年小麥進入拔節階段,越冬幼蟲破繭上升到表土層,小麥孕穗時,再結繭化蛹,小麥開始抽穗,羽化出土,當天交配后把卵產在未揚花的麥穗上,各地成蟲羽化期與小麥進入抽穗期一致。該蟲有多年休眠習性,遇有春旱年份有的不能破繭化蛹,有的已破繭,又能重新結繭再次休眠,休眠期有的可長達12年[3-5]。麥黃吸漿蟲年生1代,成蟲發生較麥紅吸漿蟲稍早,老熟幼蟲離開麥穗時間早,在土壤中耐濕、耐旱能力低于麥紅吸漿蟲。其他習性與麥紅吸漿蟲近似[6-7]。吸漿蟲發生與雨水、濕度關系密切,春季雨水充足,利于越冬幼蟲破繭上升土表、化蛹、羽化、產卵及孵化。主要天敵有寬腹姬小蜂、光腹黑蜂、螞蟻、蜘蛛等。根據青海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2009~2013年調查,小麥吸漿蟲在全省小麥種植區6月上旬~8月上旬為害,并且有從河邊灘地向高寒山旱地發展的趨勢。

3 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規律的研究

3.1 小麥吸漿蟲1992~2011發生情況及發生期氣象條件

3.2 月平均溫度、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和程度的關系研究

表1 199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情況

表2 199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區域平均溫度

表3 199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區域平均降水量

表4 199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程度系數表

表5 199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區域月均降水量系數表

表7 199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與主要發生區域月均降水量關系系數表

表8 199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與主要發生區域平均降水量關系系數表

表11 2002~2011年青海省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程度與主要發生區域月均、溫度、降水量關系系數標準差表

3.3 分析

2009~2011年青海省耕地面積總體呈緩慢下降的趨勢[8],但小麥播種面積未發生大的變化,只是近10年來在小麥總播種面積中冬小麥播種面積有較大增加,這些因素不足以對小麥吸漿蟲的發生產生大的影響。

3.3.1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的關系

根據關系系數標準差的值可以看出,秋季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系數標準差與1的差值=0.081,3~4月、5月、6月、7月、8月及冬季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系數標準差十分接近,與1的差值在0.107~0.154之間;表明平均降水量是決定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的重要因子,秋季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相關關系最緊密,根據青海省小麥種植的實際情況,9月上旬除部分高寒山地小麥尚處于乳熟或蠟熟期,大部分地區小麥已收獲或接近收獲,小麥黑穗病侵染過程已基本結束,秋季平均降水量與當年發生面積、發生程度關系系數標準差值無實際意義。3~4月、5月、6月、7月、8月及冬季平均降水量與當年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呈負相關關系(圖5-10);3~4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相關關系最緊密,其余各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相關關系緊密程度依次為冬季、5月、6月、8月、7月。

圖5 3~4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示意圖

圖6 5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示意圖

圖7 6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示意圖

圖8 7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示意圖

圖9 8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示意圖

圖10 冬季(11~2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示意圖

3.3.2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的關系

冬季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關系系數標準差與1的差值=0.293,3~4月、5月、6月、7月、8月及秋季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關系系數標準差值較接近,與1的差值在0.446~0.547之間,離散程度較大;冬季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呈負相關關系(圖11),但相關關系不緊密;其余各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關系系數標準差值離散較大,表明月平均降水量對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的影響不大。

圖11 冬季(11~2月)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關系示意圖

3.3.3平均溫度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的關系

5月、6月、7月、8月和秋季的平均溫度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系數標準差較接近,與1的差值在0.041~0.083之間;表明5、6、7、8月及秋季的平均溫度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密切相關,呈正相關關系(圖12~15);根據3.3.1的說明秋季平均氣溫與當年發生面積、發生程度關系系數標準差值無實際意義。

圖13 6月平均溫度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示意圖

圖14 7月平均溫度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示意圖

圖15 8月平均溫度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關系示意圖

3.3.4平均溫度與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的關系

3~4月、5月、6月、7月、8月及秋季和冬季的平均溫度與發生程度關系系數標準差接近,與1的差值在0.456~0.562之間;秋季的平均溫度與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無實際意義,其余各月及冬季的平均溫度與發生程度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但影響較小。

3.4 結論

在不考慮小麥品種和降水時空分布的前提下,小麥吸漿蟲常年發生地區5月、6月、7月、8月的平均溫度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密切相關,是決定小麥吸漿蟲當年發生面積的主要氣象因子;3~4月、5月、6月、7月、8月及冬季平均降水量與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呈負相關關系,是影響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的重要氣象因子;冬季降水量對小麥吸漿蟲當年發生程度有一定的影響,各月及秋季、冬季平均溫度對當年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的影響較小。綜上所述,青海省小麥吸漿蟲常年發生地區小麥生育期的平均溫度是影響當年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的最重要因子;小麥生育期的降水量對當年小麥吸漿蟲羽化出土有較大影響,是影響當年小麥吸漿蟲發生面積的次重要因子,冬季降水量對小麥吸漿蟲的發生程度有一定影響。冬季干旱,春、夏季氣溫較高、降水量小是小麥吸漿蟲大發生的氣象條件。

4 防控策略

4.1 因地制宜推廣農業措施

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實施麥—豆、麥—油輪作,能有效減輕小麥吸漿蟲的為害;改善田間環境,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減少田間蔭蔽,可有效降低吸漿蟲入侵機會;秋季小麥收獲后即行深耕,耕深25~30cm,可破壞吸漿蟲的越冬環境,可有效降低翌年吸漿蟲蟲口密度。

4.2 試驗、推廣生物防治措施

袁鋒[3]、仵均祥[4]記載主要天敵有寬腹姬小蜂、光腹黑蜂、螞蟻、蜘蛛等,合理利用天敵,不僅可以減輕吸漿蟲對小麥的危害,也可以減少田間化學投入品的使用,保護生態環境;但青海省對于小麥吸漿蟲的生物防治工作尚未開展,利用天敵防治吸漿蟲也未見文獻記載,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試驗、篩選引進相關的生物防治措施。

4.3 培育、引進、試驗、推廣抗小麥吸漿蟲小麥品種

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篩選、培育出適合當地實際的抗小麥吸漿蟲小麥品種或在引進、試驗的基礎上,推廣抗小麥吸漿蟲小麥品種,是防控小麥吸漿蟲最直接、最有效的技術措施,大面積推廣適合當地實際的抗小麥吸漿蟲小麥品種,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4 化學防治措施

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制成毒土,播種前土壤處理并在拔節期、孕穗期施用;小麥抽穗至開花前,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與麥糠拌勻,隔行堆撒,誘殺吸漿蟲;發生較重的地區可在小麥抽穗至開花前,使用溴氰菊酯、殺螟松等噴霧。大力推廣農業、物理、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農藥及其科學適用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用量,從而減少農藥對農產品和環境污染,是今后防控小麥吸漿蟲的方向。

猜你喜歡
吸漿蟲平均溫度青海省
3月熱浪來襲悉尼或迎165年以來新紀錄
南方地區圓拱形和鋸齒形大棚內溫度四季差別探究*
侯馬:召開小麥吸漿蟲防治現場會
麥田吸漿蟲無害化控制技術探討
云南保山氣溫變化特征及其均生函數預測實驗
落實“四個扎扎實實”展現開行使命擔當——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運輸行業數據中心節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科協青海省自然科學優犁匆圈獨砰審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第二屆青海省質量獎的授獎決定
不同藥劑防治小麥吸漿蟲幼蟲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