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相關模式探析

2023-10-26 14:27張曉亞
河南農業·綜合版 2023年10期
關鍵詞:農技多元化農戶

張曉亞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是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強有力支撐,更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

一、我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典型模式

(一)江蘇省“農技推廣主體多元化”模式和“1+1+N”模式

江蘇省結合時代發展及本地區具體情況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導型、科教單位主導型、企業主導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主導型等推廣主體多元化模式。該模式以國家推廣機構為主導,多元化推廣主體共同參與,結合當地特殊性,充分發揮了政府部門及社會組織等機構的作用。

鎮江市探索實踐出了“1+1+N”的新型的農技推廣模式,即“一個首席專家(團隊)+一個本地農技推廣服務小組+若干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此模式以高等科研院所等的專家隊伍為主,結合專業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來進行“一對一”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打通了新品種、新技術、新理念進入農戶家中的“最后1公里”。

(二)湖南省“多元化”共同發展模式及“五四三二一”模式

自2004年起,湖南省多次探索,逐步形成“多元化”共同發展模式,包括農技推廣主體多元化、推廣模式多樣化等。政府、企業、農業大戶、合作組織、農民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都可以作為該模式的推廣主體,再結合當地的自然人文地域等特殊條件,將推廣主體進行有效的排列組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的農技推廣新模式,如政府機關+農技推廣站+農戶、企業+農協+農戶、企業+農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農戶等。其中,宜章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農業科研單位+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四位一體”的模式推廣效果尤其顯著。

近年,湖南省安鄉縣探索實踐出“五四三二一”模式,即“五支隊伍建設、四個平臺打造、三個陣線宣傳、兩個聯合推廣、一個核心強化”。其為農技推廣工作的高效高質開展奠定了模式遵循,形成了主體力量強、推廣模式新、社會形象好、服務效果佳的良好局面。

(三)湖北省“以錢養事”模式

2003年以來,湖北省主要以咸寧市咸安區為試點,到2006年基本在全省推展開,建立“以錢養事”模式。該模式打破了傳統的以“七站八所”為主體的模式,構建轉變政府職能、農村公益性服務市場化、“花錢買服務、養事不養人”的新模式。優勢是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農村公益服務水平和質量,充分調動了農業從業人員的積極性,提高了農民的總體收入及滿意率。但也存在一定的反對觀點,如公共服務市場化運作的目標基本沒有實現,服務主體多元化的競爭機制尚未構建,農技推廣人員聘用責任主體等不清晰,人事制度不科學,農民公共需求的表達機制與參與機制尚未建立起來等。

(四)陜西省“平利模式”及“大荔模式”

2009年,陜西省確定了平利縣等26個縣作為全國示范縣,平利縣按照“創新管理體制、完善激勵機制、加強基礎性建設、提升人員素質、改善政策等環境”的整體思路,進一步充實完善并形成“平利模式”。該模式以深化改革、理順關系、科學設置基層農技機構為先導,以農技體系的基礎條件建設為重點工作,以此來探索完善合理的用人機制,建立高效的運轉機制。

近年,渭南市摸索創建了“政府+企業+專家+農戶”的“大荔模式”。這是一種以農資銷售為主線,“農資農技雙連鎖、政府企業雙推動、農資農副雙流通、農業科技雙發展”的新型經營和農技服務模式。

二、新時代大發展背景下,農技推廣體系研究的深層次意義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在支撐和服務“三農”中心工作中的作用持續增強,在政府、農業教育、科研及農民之間充分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能夠強有力地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有效地帶動農村經濟,充分保障農民增產增收。

新時代大發展背景下,我國農業科技發展面臨著資源與市場的雙重制約。相關研究表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勢在必行。改革要以強化資源整合為前提,以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為核心,以創新公益服務職能和服務理念為重點,以建立農技人員長效學習機制為關鍵,深入且持續地推進農技推廣體系的改革和建設,逐步形成開放競爭、多元互補、協同高效的新型基層農技推廣模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和有力的人才保障。

(責任編輯? ?劉素芳)

猜你喜歡
農技多元化農戶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有一種堅守叫農技推廣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秋冬種及冬季農業開發農技行動”啟動實施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培育鄉鎮農技人員立足當下更要看重長遠
看儀隴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