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說話的“作業”

2023-10-27 09:00張紅燕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9期
關鍵詞:心理輔導課心理劇教學設計

【關鍵詞】作業;心理??;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38-0080-03

【作者簡介】張紅燕,濟南市青龍街小學(濟南,250014)教師,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學會學習是小學中年級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三年級學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邏輯思維發展迅速。此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作業負擔、學習時間都比低年級時期大幅度增加。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對于鞏固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和學業成績起著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因此,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作業觀,幫助他們學會學習尤為重要。本課運用心理劇的社會計量、角色扮演和替身技術,引導學生表達面對作業時的感受,體會做作業的好處,掌握按時完成作業的方法,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主要環節及設計意圖】

一、社會計量:了解作業情況

PPT出示圖片,圖片內容為教室里擺放的作業本、黑板一角的作業。

教師:同學們,我來到教室,看到了黑板一角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有講桌上擺放的一摞摞的作業本??磥?,作業是我們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節課,我們就聊一聊“作業”這個話題。

PPT出示問題:放學回家后,你馬上做作業嗎?

教師:同學們,黑板上有兩個區域,左邊的區域是放學后馬上做作業;右邊的區域是放學后先玩,等家長提醒時才開始做作業。同學們,請猜一猜,老師上三年級的時候屬于哪種情況?

學生1:老師放學后先寫作業,再玩。

學生2:老師先玩,再寫作業。

教師:我上三年級時會等媽媽提醒后才開始寫作業。這就是真實的我。請同學們根據實際情況,把自己的學號牌貼在相應區域內。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運用心理劇的社會計量方式,引導學生呈現并覺察自己現階段做作業的狀態,同時幫助教師進行課堂前測。

二、心理劇場:會說話的作業

教師:在剛才的活動中,我了解到了同學們放學后做作業時的不同情況。

PPT出示貝貝熊繪本故事《作業的煩惱》片段。

教師:同學們,請看圖片,這是誰???

學生:小熊哥哥。

教師:今天,小熊哥哥遇到了作業煩惱。熊爸爸收到了鮑勃老師的短信——“小熊哥哥的作業欠太多了?!碑斝馨职衷儐枙r,小熊哥哥卻疑惑地問——“我上課都聽明白了,為什么還要做作業?”接下來,讓我們通過演一演的方式告訴小熊為什么要做作業吧!

PPT出示角色扮演要求:2人一組,分別扮演小熊哥哥和作業。請扮演“小熊哥哥”的學生回憶平時面對作業時的感受和動作,扮演“作業”的學生想一想“作業”會怎樣回應小熊哥哥。

學生分組角色扮演,教師隨機選擇1組學生上臺展示。

學生上臺表演,教師運用心理劇的替身技術詢問“小熊哥哥”和現場其他同學面對作業時的感受。

學生:厭煩、生氣、煩躁、憤怒、絕望。

教師:面對小熊哥哥復雜的感受,“作業”你能告訴小熊哥哥為什么要做作業?

學生1:小熊哥哥,作業可以幫助我們復習學過的知識,把知識記得更牢固。

學生2:作業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沒有學會的知識,這樣才能學得更扎實。

教師:通過剛才的表演,我們看到了小熊哥哥面對作業時的感受,也進一步了解了做作業的好處。

教師幫助扮演學生去角色化。

設計意圖:通過角色扮演和替身技術,引導學生在情境體驗中表達自己在平時學習生活中面對作業時的心情,并感受做作業的好處。

三、小組合作:探討作業方法

教師:看了大家的表演,小熊哥哥明白了做作業的好處。同學們有什么好方法幫助小熊哥哥按時完成作業,成為作業的小主人呢?

PPT出示小熊哥哥平時做作業時的圖片。

圖片內容:小熊哥哥回家后,先玩再寫作業;小熊哥哥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吃水果;今天作業太多了,怎么辦呢?做作業時,遇到了難題,不會做了。

教師:請看,這就是小熊哥哥平時做作業的表現,我們幫小熊哥哥找找能夠按時完成作業的小妙招。

學生組內討論,每組派1名代表發言。

學生1:回家先寫作業,完成作業后再玩。

學生2:做作業的時候要一心一意,排除與作業無關的一切干擾。

學生3:做作業之前,先想好順序,給各個學科排序。

學生4:讓番茄鐘來幫忙,給每科作業規定時間。

學生5:做作業前,先復習當天上課時學習的知識。

學生6:遇到難題時,可以先把難題放一放,有時間再解決,實在不會可以求助家長、老師或同學。

教師:通過小組討論,我們找到了按時完成作業的小妙招。除了以上方法之外,還有很多好的方法等待我們探索和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景,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尋找按時完成作業的方法。

四、活動結束:應用作業方法

教師:同學們還記得剛上課時選擇的區域嗎?請問把學號牌貼到“回家先玩,再做作業”這一區域的同學是誰???請舉手,好嗎?

部分學生舉手。

教師:謝謝你們在課堂上勇敢而又真實地表達自己,因為真實比完美更重要。掌聲送給他們!

學生鼓掌。

教師:今天下午放學后,你們會怎么做呢?我聽到你的想法改變了,是什么原因讓你改變了想法?

學生表達想法,調整號碼牌。

有的學生不想改變想法,依然堅持選擇“回家后,先玩再寫作業”這一區域。

教師:我很好奇,是什么原因讓你一直堅持留在“回家后,先玩再寫作業”這一區域呢?

學生表達想法。

教師:如果這樣做可以幫助你每天按時完成作業,請你保持;如果做不到按時完成作業,也請你嘗試改變,好嗎?

學生表達想法。

教師:同學們,作業是我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它將長期陪伴和見證我們的成長。如果你能把今天學到的小妙招落實到行動中,堅持去使用,這些好方法才會幫助你成為作業的小主人。

設計意圖:通過運用同一問題進行社會計量,完成后測,檢測學習效果。對敢于真實表達自己想法的同學給予肯定。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做作業的策略,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反思】

作業是三年級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社會計量的方式引導學生覺察到自己目前做作業的狀態。本課的難點是幫助學生體會到做作業的好處。筆者運用繪本以及心理劇的角色扮演和替身技術,引導學生以故事中的角色身份表達出對作業的感受和體會到做作業的好處。

本課的不足是筆者由于時間關系不能讓學生現場演練課上探討出的按時完成作業的方法。如果加上“練一練”環節,效果會更好。

【點評】

學習心理是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這節課有3點值得借鑒。

1.選題精準,落實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這節課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需求,聚焦班級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視角設計課程。

2.創設情境,拉近課堂和生活的距離。教師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作業問題,對繪本《作業的煩惱》的內容進行了提煉、重組,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搬到課堂,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教師鼓勵學生把課上學到的策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有效拉近了課堂和生活的距離,做到了“源于生活,歸于生活”。

3.方法靈活,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本節課基于具身認知理論,運用心理劇的相關技術,如社會計量、角色扮演、替身等,引導學生進行體驗性活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授課教師可適當布置拓展作業或增加課時,練習課上探討出的按時完成作業的方法,進而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收獲。

(點評嘉賓:石建軍,山東省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員)

責任編輯:包俊莉

猜你喜歡
心理輔導課心理劇教學設計
校園心理劇助力農村初中“臨界生”心理強韌性的實踐研究
校園心理劇的意義重構與功能優化
校園心理劇對提高大學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討*
淺談小學學習心理輔導課的設置與設計
高中人生規劃教育與心理輔導課共通性的幾點思考
校園心理劇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