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多寶山銅(鉬)礦床疊加成礦:輝鉬礦Re-Os年齡和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證據

2023-11-02 10:41索青宇李昌昊申萍趙俊康楚翔凱
巖石學報 2023年11期
關鍵詞:輝鉬礦黃銅礦寶山

索青宇 李昌昊 申萍 趙俊康 楚翔凱

1.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 2. 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北京 100049 3. 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29 4.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礦產地質勘查院,廈門 361000

斑巖礦床的形成與侵位至地殼淺部(多數<5km)的中酸性巖株密切相關(Chiaradia, 2020),由于其侵位深度淺,在古老造山帶內的斑巖礦床更易受到后期構造、巖漿和變質作用,形成具有特色的疊加改造型斑巖礦床。全球范圍已報道了多個斑巖疊加成礦的實例,包括位于蒙古Oyu Tolgoi斑巖型(Cu-Au)礦床(Khashgereletal.,2008)、巴西Chapada斑巖型(Cu-Au)礦床(de Oliveiraetal.,2016)、印度Malanjkhand斑巖型(Cu-Mo-Au)礦床(Steinetal.,2004)和捷克Petrac?kova hora斑巖(Au)礦床(Zachariá?etal.,2001)。在中國也發現了多個大型改造疊加型斑巖礦床,包括多寶山Cu(Mo)礦(杜琦等,1988)、土屋-延東Cu礦(Wangetal.,2018)、白乃廟Cu-Au礦(Zhouetal.,2017)、玉勒肯-哈拉蘇Cu礦(薛春紀等,2010;相鵬等,2012)和銅礦峪Cu-Mo礦(Mengetal.,2020)。針對使斑巖礦床發生疊加改造的地質作用和后期地質活動有無加入新的成礦物質,以及斑巖礦化后的疊加改造作用是否提高礦床的儲量和品位等這些科學問題仍需深入探討。

多寶山銅(鉬)礦是大興安嶺中北部多寶山-阿爾山成礦帶內最大的斑巖型礦床(魏浩等,2011)。多寶山礦床的形成經歷了多期次構造-巖漿-熱液作用,是具有代表性的疊加改造型斑巖礦床(王喜臣等,2007;趙超,2019)。前人對多寶山Cu(Mo)礦床進行了大量的礦床地質、地質年代學、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以及礦床成因、地球動力學等諸多研究工作(Liuetal.,2012;Wuetal.,2015;Zhaoetal.,2018,2019a,b;Caietal.,2021)。在成巖年代學研究中,通過使用高精度的鋯石LA-ICP-MS/SHRIMP U-Pb定年技術,研究者精確地揭示了礦區不同階段的地質歷史。具體而言,礦區經歷了兩次安山巖的噴發事件,其年齡分別為485.5±4.1Ma和450~447Ma (Wuetal., 2015;Zhao, 2019)。多項研究共同指出,花崗閃長巖的侵入時代位于485~474Ma期間(Geetal., 2007;崔根等, 2008;佘宏全等, 2012;Zengetal., 2014)。特別地,Zengetal. (2014)和佘宏全等(2012)確認花崗閃長斑巖的侵入時代為479~475Ma。此外,中生代的閃長巖侵入時代約為237~224Ma (Zengetal., 2014;Haoetal., 2017),而早白堊世花崗閃長巖的形成年代為128±1Ma (Caietal.,2021)。Liuetal. (2012)和Zengetal. (2014)利用輝鉬礦、黃銅礦和黃鐵礦Re-Os同位素約束了斑巖成礦年代,年齡介于480~475Ma,這與花崗閃長斑巖的形成時間相近或稍晚。盡管上述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地質年代學信息,但對多寶山銅鉬礦床的某些關鍵階段,尤其是疊加成礦的具體時代和背景,仍然存在疑問。本文對采自多寶山采坑內340平臺,順片理發育的石英-硫化物脈中的輝鉬礦開展Re-Os同位素定年,揭示疊加成礦發生時代和地質背景。并通過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探討疊加期成礦物質來源。

1 地質背景

1.1 區域地質概況

多寶山-爭光礦集區,位于黑龍江省嫩江市罕達汽鎮西北17km處,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大最古老的斑巖-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系統(圖1)。礦集區所處的興安地塊由古生代花崗巖和奧陶系和志留系及少量的泥盆系、石炭系和白堊系地層組成。其中奧陶系地層多寶山組和銅山組為區內銅-鉬-金礦化的主要賦礦圍巖(杜琦,2008)。多寶山組為一套海相中酸性火山巖和碎屑巖建造。銅山組主要由海相沉積碎屑夾中酸性凝灰巖等組成,含腕足類和三葉蟲等化石(Geetal.,2007;楊曉平等,2022)。礦集區內發育多期次巖漿作用,時間跨度從早古生代一直到晚中生代。早古生代巖漿巖主要出露于礦區中部,以花崗閃長巖和花崗閃長斑巖為主,含少量(玄武質)安山巖以及閃長質脈巖。中生代巖漿巖主要包括出露在多寶山中部和礦集區東部的一套中-晚三疊世英云閃長巖和花崗閃長巖組合,以及出露于報捷地區的侏羅紀-白堊紀黑云母花崗閃長巖(杜琦等,1988;Geetal.,2007;Wuetal.,2015;Zhaoetal.,2019a, b)。早奧陶世巖漿活動與成礦關系密切,礦體主要賦存于該期侵入體中,而三疊紀和白堊紀巖漿巖中未見明顯礦化,推測該期次的巖漿活動與成礦沒有直接聯系(蔡文艷,2020)。礦集區不僅巖漿活動頻繁,構造作用也非常發育,王喜臣等(2007)認為奧陶紀構造-巖漿活動形成了控制礦區的基本構造格架,整體的構造線走向為北西-南東向。但后期又遭受了多期次多方向的構造運動,使得礦區內構造變形強烈,形成褶皺、斷裂和韌性剪切片理化帶等復雜的構造格局(柏鋮璘等,2023)。

1.2 礦床地質特征

多寶山斑巖銅(鉬)礦床位于多寶山-爭光礦集區中部(圖1b)。北西向三礦溝-裸河斷裂和向南西凸出的報捷-銅山弧形韌性剪切帶均穿過多寶山礦床(杜琦等,1988)。礦體受北西向弧形斷裂和構造的控制,多呈透鏡狀和條帶狀圍繞斑巖體分布(郝宇杰,2015)。礦體主要賦存于周圍花崗閃長巖和早古生代的火山巖中,僅少數礦體分布在斑巖體內(圖1c;杜琦等,1988)。早古生代的火山巖包括成礦前的高鎂的玄武巖-安山巖組合(506~485Ma)和晚奧陶世的安山巖(450~447Ma),在多寶山采坑內多有出露,主要發育在多寶山采坑的中部和北部(Wuetal.,2015;Zhaoetal.,2019a)?;◢忛W長巖在礦區中部呈不規則巖株狀產出,大致呈西北走向,其侵入時代介于485~474Ma (Geetal., 2007;崔根等, 2008;佘宏全等, 2012;Zengetal., 2014)?;◢忛W長斑巖在多寶山礦區有多個露頭, 大體沿北西向構造帶侵入到成礦前火山巖和花崗閃長巖中,其形成時代為479~475Ma(佘宏全等,2012;Zengetal.,2014)。除了與成礦關系密切的早奧陶世巖漿活動,礦區還發育晚三疊世和早白堊世(128Ma)巖漿活動。前者主要產于礦區中部,為一套偉晶狀閃長巖和英云閃長巖組合,該期巖體呈北西向侵入先前的花崗閃長巖中,形成時代約為223Ma;后者為礦區目前發現的最晚的巖漿單元,也呈巖脈狀侵入到早期巖漿巖中(趙超,2019;蔡文艷,2020)。

多寶山礦床顯示典型斑巖銅礦蝕變分帶,即從內向外依次為強硅化帶、鉀化帶、絹云母化帶和青盤巖化帶,銅礦體主要分布在絹云母化帶,也有少量出現在青磐巖化帶和鉀化帶內(圖1c;杜琦等,1988)。礦化類型以(網)脈狀和浸染狀為主(圖2a,b),金屬硫化物以黃銅礦、黃鐵礦、斑銅礦和輝鉬礦為主,次為輝銅礦和黝銅礦等。

圖2 多寶山礦床典型礦石照片(a)典型斑巖期礦化石英-黃銅礦網脈;(b)典型斑巖期花崗閃長巖中稀疏浸染狀黃銅礦;(c、d)典型疊加期礦化黃銅礦(粗)脈;(e、f)疊加期礦化斑銅礦-輝銅礦脈(e)及黃鐵礦脈(f). Bn-斑銅礦; Ccp-黃銅礦; Cct-輝銅礦; Pl-斜長石; Py-黃鐵礦; Qz-石英; Ser-絹云母Fig.2 Photographs of typical ores from the Duobaoshan deposit Typical porphyry mineralization: (a) stockworks; (b) dissemination. Typical superimposed mineralization: (c, d) chalcopyrite (thick) vein; (e) bornite-chalcocite vein; (f) pyrite thick vein. Bn-bornite; Ccp-chalcopyrite; Cct-chalcocite; Pl-plagioclase; Py-pyrite; Qz-quartz; Ser-sericite

1.3 礦區疊加改造特征

多寶山礦區處于多種構造體系的復合部位,其總體為北西向構造帶,主要由北西向背斜褶皺,北西走向的弧形剪切構造,北東向、南北向和東西向壓扭性斷裂組成 (圖1b;王喜臣等,2007)。趙超(2019)對前人研究的多寶山礦區構造演化進行了總結:控制礦區的北西向壓扭性構造帶可能在成礦前已經存在,該期構造形成一些透鏡狀的片理化帶;在斑巖礦體形成后,后期巖漿-構造活動導致北西向的構造重新活動,使得礦床又至少經歷一次強烈的改造變形,于是在采坑內常見成礦花崗閃長斑巖、圍巖花崗閃長巖和部分的礦脈變形嚴重;后期改造變形作用疊加在先前存在的斑巖礦體上,在礦區范圍內出現一些礦化(甚至品位較高)的糜棱巖化帶和片理化帶;這些糜棱巖化帶和片理化帶的形成,為硫化物沉淀提供了有利的地質環境,其中沿片理發育多種類型硫化物礦脈,如黃銅礦,斑銅礦±輝銅礦和黃鐵礦等(圖2c-f)。

在多寶山采坑北部的340平臺上,部分巖石片理化現象尤為明顯,形成了一條走向135°的片理化帶(圖3a)。在此,硫化物大多數沿片理方向分布(圖3b, c),但也有部分硫化物切穿片理走向(圖3d)。這種現象暗示,硫化物的沉淀可能與片理的形成是同期的,或者稍后發生。對340平臺采集的樣品,經過精細的顯微觀察,發現大多數樣品表現出顯著的韌性變形(圖4)。在強片理化花崗閃長巖中,未觀察到角閃石和黑云母,斜長石保存下來的也寥寥無幾。僅剩石英沿絹云母條帶定向分布,其中石英在剪切應力的作用下顆粒拉長、破碎嚴重,部分石英發生動態重結晶,產出了大量的亞顆粒石英,并在絹云母條帶和石英顆粒的低壓應力區內沉淀了眾多新生成的金屬硫化物(圖4a-c)。不止石英表現出顯著的構造變形,金屬礦物如黃鐵礦也展現了定向碎裂或韌脆性變形。具有較好自形程度的黃鐵礦,在內部破裂增多時,常常被黃銅礦所充填(圖4d)。

圖3 多寶山采坑340平臺野外照片(a)出露巖體發生強烈片理化變形;(b)沿片理產出的黃銅礦脈;(c)順片理產出的斑銅礦和輝銅礦脈;(d)切穿片理產出的斑銅礦-輝銅礦脈Fig.3 Field photos from the 340 platform of the Duobaoshan pit(a) exposed rock body undergoing intense foliation deformation; (b) chalcopyrite veins distributed along the foliation; (c) bornite and chalcocite veins oriented parallel to the foliation; (d) bornite-chalcocite veins that cut across the foliation

圖4 多寶山采坑340平臺韌性變形和相關礦化典型樣品鏡下照片(a)扁平的石英顆粒與絹云母定向排列,浸染狀黃銅礦沿絹云母條帶和石英的裂縫分布;(b)黃銅沿著絹云母糜棱面理分布;(c) 斑銅礦和輝銅礦穿切定向拉長的石英; (d)黃銅礦充填在碎裂的黃鐵礦顆粒間. Cb-碳酸鹽礦物Fig.4 Microscopic photos of typical samples showing ductile deformation and associated mineralization from the 340 platform of the Duobaoshan pit(a) flattened quartz grains (Qz) are parallel to the foliation that is defined by oriented sericite, and disseminated chalcopyrite distributed along the sericite lineation and the fractures of the quartz; (b) chalcopyrite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sericite mylonitic foliation; (c) bornite and chalcocite cutting through directionally elongated quartz; (d) chalcopyrite filling between fractured pyrite grains. Cb-carbonate mineral

采坑340平臺出露的巖體有早奧陶世花崗閃長(斑)巖、晚奧陶世安山巖以及三疊紀偉晶狀閃長巖,這些巖體經歷了強烈的熱液蝕變,主要表現為絹云母化和綠簾石化(圖5)。早奧陶世花崗閃長(斑)巖和晚奧陶世安山巖均展現出不同程度的片理化和糜棱巖化特征。其中,暗色礦物大部分已蝕變為綠泥石和綠簾石等,殘留的斑晶礦物主要為斜長石和石英(圖5b,d)。但是,三疊紀偉晶狀閃長巖則并未發生變形(圖5e,f),基于這些觀察,我們可以確定構造變形活動的時間范圍是晚于約480Ma且早于223Ma,這為進一步確定疊加改造礦化的時代提供了重要線索(李德榮,2011;趙超,2019)。

2 樣品及測試

2.1 輝鉬礦Re-Os同位素測試

本文測試的10件輝鉬礦樣品(圖6),均采自多寶山礦床采坑340平臺(50.25°N、125.79°E;圖1c)。樣品由廊坊宇能公司無污染粉碎、分選和挑純,并最終提供純度大于98%的輝鉬礦備測樣品。輝鉬礦樣品分解、Re和Os同位素純化分離前處理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礦元素與同位素分析實驗室完成。Re和Os同位素測試儀器為美國TJA公司生產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詳細操作參見相關文獻(Duetal.,2004)。Re-Os模式年齡計算所用公式為t=1/λ[ln(1+187Os/187Re)],Re衰變常數入值為1.666×10-11/yr (Smoliaretal.,1996)。等時線年齡用程序IsoplotR計算。

圖6 多寶山礦床340平臺輝鉬礦測年樣品圖(a)片理化巖石中石英-輝鉬礦-黃銅礦-黃鐵礦脈;(b)片理化巖石中輝鉬礦集合體與塊狀石英共生Fig.6 Photographs of hand specimens of molybdenite from platform No.340 in the Duobaoshan deposit(a) quartz-molybdenite-chalcopyrite-pyrite veins in schist rocks;(b) molybdenite assemblage coexist with massive quartz

2.2 硫同位素

黃銅礦原位硫同位素實驗在武漢上譜分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實驗室所用設備為德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生產的Nep-tune Plus多接收等離子體質譜儀(MC-ICP-MS)和德國Coherent公司生產的GeoLas HD 193nm ArF準分子激光剝蝕系統。剝蝕束斑尺寸為 44μm,激光頻率為2Hz。在剝蝕過程中,氦氣作為載氣將剝蝕物質運至MC-ICP-MS,以提高同位素分析的靈敏度和穩定性。測試過程中采取標準樣品和測試樣品交叉測試的方法校正數據,并利用前后兩個標樣34S/32S的均值代表標樣的硫同位素比值。測試過程中選擇黃銅礦SP-CP-01作為標準樣品,其國際硫同位素標準(Vienna Canyon Diablo Troilit,簡稱VCDT) 為5.5±0.14‰。詳細原位硫同位素分析過程參見Fuetal. (2016)。

3 測試結果

3.1 Re-Os同位素

10件輝鉬礦Re/Os同位素測試結果見表1。所測試的輝鉬礦樣品Re含量介于(473.2±4.09)×10-6~(5607±87.43)×10-6之間。計算得到模式年齡變化范圍在435.6±10.5Ma~446.1± 7.1Ma,平均模式年齡為442.8±5Ma (MSWD=0.14)(圖7a)。利用IsoplotR將10件數據擬合后,獲得一條相關性較好的等時線,等時線年齡為440.1±4.5Ma (MSWD=0.56, 2σ誤差)(圖7b)。由等時線獲得187Os初始值為0.03×10-6,接近于0,表明輝鉬礦形成時幾乎不含187Os,輝鉬礦中的187Os系由187Re衰變形成,符合Re/Os同位素體系模式年齡計算條件(蔣少涌等,2000),說明所獲得模式年齡也可反映輝鉬礦的結晶時間。

表1 多寶山銅(鉬)礦中輝鉬礦Re-Os同位素測定結果

圖7 多寶山礦床340平臺輝鉬礦Re-Os模式年齡加權平均圖(a)及等時線年齡圖(b)Fig.7 Weighted mean of Re-Os model ages (a) and isochron age (b) of molybdenite from the 340 platform of the Duobaoshan deposit

3.2 S同位素

測試結果顯示多寶山礦床不同成礦期次黃銅礦硫同位素無明顯差別,斑巖型硫化物脈中黃銅礦δ34S介于-2.80‰~-1.22‰之間,平均值為-2.12‰。疊加礦化硫化物中黃銅礦δ34S介于-2.71‰~-1.03‰之間,平均值為-1.78‰;黃鐵礦δ34S介于-1.53‰~0.13‰之間,平均值為-1.03‰。多寶山組地層中黃鐵礦δ34S介于-3.43‰~-0.04‰之間(表2)。

表2 多寶山銅(鉬)礦床礦石硫化物硫同位素組成

4 討論

4.1 疊加成礦時代及其動力學背景

多寶山-爭光礦集區發育7期巖漿作用,分別為:(1)中-晚寒武世成礦前的火山巖組合(高鎂玄武巖-安山巖、流紋斑巖;506~491Ma;Zhaoetal.,2019b);(2)早-中奧陶世侵入巖(近成礦花崗閃長巖和成礦花崗閃長斑巖等;485~471Ma;Geetal.,2007;Zengetal.,2014);(3)晚奧陶世玄武安山巖(447~445Ma;Wuetal.,2015);(4)石炭紀花崗巖類(李運,2016);(5)中-晚三疊世花崗巖類(偉晶狀閃長巖、正長斑巖、英云閃長巖;244~223Ma;Zhaoetal.,2021);(6)侏羅紀花崗閃長巖(Geetal.,2007);(7)早白堊世花崗閃長巖(128~127Ma;Caietal.,2021)。前人通過年代學限定礦集區主成礦期為早奧陶世,包括多寶山礦床的硫化物Re-Os同位素年齡介于480~475Ma (Liuetal.,2012;Zengetal.,2014),銅山輝鉬礦Re-Os 同位素年齡為473±4Ma (Haoetal.,2014)和爭光輝鉬礦Re-Os 同位素年齡為475±8Ma (蔡文艷,2020)。但是,疊加成礦現象在礦集區內非常普遍,整體上表現為早奧陶世疊加三疊紀成礦(柏鋮璘等,2023)。例如郝宇杰(2015)在銅山礦床斑狀花崗巖脈內發現浸染狀輝鉬礦化,輝鉬礦Re-Os模式年齡為229.4±3.5Ma。Sunetal. (2021)利用Re-Os方法對采自爭光礦床的浸染狀黃鐵礦進行定年,獲得246.0±6.4Ma的等時線年齡。前人同樣發現多寶山礦床也有疊加改造成礦的特征。但相比礦集區內銅山、爭光,多寶山缺乏疊加成礦年代學的證據。本文利用采自片理化帶內,受改造影響強烈的石英-硫化物脈中的輝鉬礦,共10件獲得了可靠的年齡結果。其中輝鉬礦的產狀主要為兩種,一種是呈脈狀與石英、黃銅礦、黃鐵礦共生(圖6a);另一種是呈集合體與塊狀石英共生(圖6b)。兩種產狀的輝鉬礦Re-Os同位素平均模式年齡為442.8±5Ma (MSWD=0.14);等時線年齡為440.1±4.5Ma (MSWD=0.56)(圖7)。輝鉬礦的Re-Os體系不容易受后期的構造-熱液-變質事件干擾(Suzukietal.,1996)。所以測定Re-Os年齡直接記錄了硫化物形成的時間(Selbyetal.,2002),并且本次獲得的輝鉬礦的Re-Os同位素年齡與多寶山礦區內晚奧陶世安山巖(447~445Ma)較好的吻合。由此推定多寶山疊加成礦與晚奧陶世玄武安山巖應形成于統一的成巖成礦地質事件。

疊加成礦常發生在大陸邊緣構造帶、復合造山帶、構造體系的疊加帶和轉換帶等構造活動復雜的區域(翟裕生等,2009)。進而要理解多期疊加成礦作用,就要去了解多期疊合構造運動史,兩者密不可分(蔣少涌等,2010)。多寶山礦床所在的中國東北地區自顯生宙以來經歷了多次構造體制的疊加,從早到晚依次為古亞洲洋多塊體拼合(Lietal.,2017)、蒙古-鄂霍茨克構造體制和古太平洋構造體制(秦克章等,2017)的構造演化。在此過程中,由于構造-熱點的長期存在,為多寶山礦床疊加成礦提供了必要的熱動力源。多寶山礦集區早奧陶世(485~471Ma)的巖漿巖均具有富集LILEs,虧損HFSEs,并具有鏟狀REE配分特征,表明它們形成于俯沖構造背景(杜琦等,1998,2008;Liuetal.,2012;Zengetal.,2014),這與多寶山、銅山和爭光斑巖型銅-鉬-金礦化作用在時間上相吻合。多寶山礦床發育的晚奧陶世安山巖屬于拉斑-鈣堿性系列,富集LILEs、虧損HFSEs、低(87Sr/87Sr)i比值、非常高的εHf(t)和全巖εNd(t)值(Wuetal.,2015), 與早奧陶世的火山-侵入巖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學屬性,以上的特征暗示這套火山巖形成于一次新的俯沖事件下(趙超,2019),結合我們的研究推斷,多寶山礦床疊加礦化是該期俯沖作用下形成的晚奧陶世巖漿活動的產物(圖8)。

圖8 多寶山礦床成巖-成礦年齡統計Fig.8 Age statistics of petro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for the Duobaoshan deposit

4.2 疊加礦化物質來源

疊加成礦作用指不同期次的成礦作用在空間上互相疊加,不同期次的成礦之間可出現多種不同形式的關聯,如繼承轉化關系和疊加關系。前者指一個早期發生的成礦事件可為另一個晚期發生的成礦事件提供物質來源;后者是晚期的礦化事件疊加在已形成的礦體上(翟裕生等,2009)。在系統分析礦區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組成后,我們認為多寶山礦床疊加礦化即存在繼承轉化關系又存在疊加關系。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組分特征不僅可以示蹤成礦物質來源(Ohmoto and Rye,1979;Seal,2006),還可以用于探討金屬元素沉淀機制(Ohmoto,1972)。

在梳理了多寶山礦區目前已有的306個礦石硫化物同位素數據,結合我們本次研究數據(n=32;表2),多寶山斑巖型礦脈中的黃銅礦δ34S介于-4.23‰~1.4‰,平均值為-1.92‰,黃鐵礦δ34S介于-4.5‰~2.6‰,平均值為-0.72‰。斑巖期主要硫化物的δ34S趨于一致,并集中于0‰附近,大多數落入幔源硫(0‰±3‰)范圍之內,說明多寶山斑巖期成礦硫源相對單一,主要來自于深部巖漿(Chaussidonetal.,1989)。但是,疊加礦化形成的黃銅礦,其δ34S則表現出不一樣的數值區間。在獲得新的輝鉬礦Re-Os年齡后,對與其共生的黃銅礦和黃鐵礦進行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測試結果顯示黃銅礦的δ34S值介于-2.40‰~-1.03‰,黃鐵礦的δ34S值介于-1.53‰~0.13‰。這表明疊加礦化有新的幔源硫加入。而趙超(2019)在強片理化帶中發現δ34S值較低的黃銅礦(-12.9‰~-5.6‰;n=14;表2),這與上述硫化物δ34S值差異明顯,且低于幔源硫的范圍,推測可能是后期流體易攜帶輕硫32S發生遷移并在應力較低的區域內重新沉淀的結果(Ohmoto,1972;Ohmoto and Rye,1979)。片理帶內的黃銅礦硫同位素測試結果印證了疊加礦化即存在疊加性,也存在繼承性。多寶山疊加成礦形成的金屬硫化物脈多在蝕變強烈的絹云母帶中出現,暗示硫化物的形成于強烈水巖反應過程。因此,該期礦化硫元素的來源除了晚奧陶世的成礦巖體和之前礦體的遷移外,也需要討論是否存在周圍地層的補給。產自多寶山組地層中的黃鐵礦,其δ34S值(-1.99‰)接近疊加礦化中黃鐵礦(-1.03‰),表明圍巖對該期硫化物S元素可能存在貢獻,這一推論與杜琦等(1988)發現未蝕變多寶山組地層的平均含銅量要高于弱蝕變的多寶山組地層,進而提出圍巖中曾有大量物質與巖漿發生交換的觀點一致。

5 結論

(1)多寶山斑巖Cu(Mo)礦床疊加成礦年齡為440.1±4.5Ma (MSWD=0.56,2σ誤差),多寶山礦床疊加成礦作用和區域內發育的晚奧陶世安山巖是由古亞洲洋持續俯沖所形成。

(2)疊加期黃銅礦δ34S值分布范圍較大,表明疊加礦化的硫元素即來源于新的一期巖漿活動,也有對之前(巖)礦體的活化遷移。

致謝衷心感謝武廣研究員和謝桂青研究員耐心且細致的評審。野外工作得到紫金礦業黑龍江多寶山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趙路通和李閃總工的大力支持。室內工作得到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礦元素與同位素分析實驗室高炳宇老師的幫助。謹致謝忱!

猜你喜歡
輝鉬礦黃銅礦寶山
典型雜質礦物及離子對黃銅礦浸出影響的研究現狀
安徽涇縣湛嶺斑巖型鉬礦床中錸的賦存狀態研究*
程寶山書法作品選
新型高效輝鉬礦抑制劑及其作用機理研究①
六偏磷酸鈉及硅酸鈉對海水浮選黃銅礦的影響機理
熱處理輝鉬礦光催化原位還原銀離子的研究
不同價態雜質離子對黃銅礦浮選的影響機理研究
江西銀山多金屬礦床中黃鐵礦黃銅礦化學特征
馬寶山小小說欣賞
富氧加壓反應器焙燒輝鉬礦過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