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城市景觀設計策略研究

2023-11-05 15:48羅雪凌欣辰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羅雪 凌欣辰

摘 要:圍繞基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城市景觀設計,介紹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探討其意義及與城市景觀設計的關系,提出城市景觀設計策略,包括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歷史保護、促進社會參與和突出創新。這些策略旨在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同時,實現城市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文化遺產保護;城市景觀設計;可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武漢大學數字城市研究中心數字文化與創意產業研究所支持項目研究成果。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代表著歷史、文化和社會的延續。然而,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的推進,許多城市面臨著文化遺產保護的挑戰。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城市景觀設計發揮著重要作用。城市景觀設計不僅要考慮城市的美觀和功能,還需要尊重和保護文化遺產的獨特價值。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基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城市景觀設計策略,以提供倡導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景觀設計方案。

一、城市景觀設計與文化遺產保護

(一)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

文化遺產保護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來說,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文化遺產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發展的見證,體現出文化的傳統性、價值性和技藝性,對于了解和研究人類和社會歷史起著重要作用。文化遺產是社會認同和價值認同的重要基礎,可以增強民眾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此外,文化遺產能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加深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系和互動。同時,文化遺產也是旅游產業發展所需的重要資源,在推動經濟發展繁榮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二)城市景觀設計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

城市景觀設計與文化遺產保護密切相關,二者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城市景觀設計通過塑造城市環境的形式和功能,為民眾提供美學享受和舒適體驗,而在城市景觀設計中融入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和原則,可以實現對歷史遺跡和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城市景觀設計可以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提升其價值和可持續性。通過合理規劃、改造、傳承和再利用,將歷史遺跡和傳統文化融入城市景觀環境中,使其恢復活力,并與城市現代功能相結合,既能展現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又能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城市景觀設計可以通過創造性的布局、景觀元素和藝術裝置等手法,呈現文化遺產的內涵,將文化遺產相關的歷史故事和傳統文化特征傳達給民眾[1]。這種方式不僅豐富了城市景觀,還增進了民眾對文化遺產的認知和理解。此外,城市景觀設計可以促進公眾參與,提高民眾對文化遺產的關注度,提升其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通過景觀設計和文化活動,可以讓民眾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形成民眾共同擁有的文化景觀和文化記憶。

二、基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城市景觀設計策略

(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1.節能減排

在基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城市景觀設計中,節能減排是一個重要的策略。文化遺產通常包括古老的建筑、歷史遺址和傳統文化景觀等,這些都是能源密集型的資源,為了保護和維護這些文化遺產,需要采取節能減排的措施。提升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方面。對于文化遺產保護區內的古老建筑,可以采用節能材料進行維修,如保溫材料和高效隔熱材料,以減少能源消耗。還可以在建筑物的屋頂上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供應給建筑內部的用電設備,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還可以降低碳排放。

此外,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減少交通對保護區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方面,改善公共交通系統是重要措施之一??商峁┍憬?、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務,吸引游客和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對個人汽車的使用,這樣可以減少尾氣排放對文化遺產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例如,可建設便捷的地鐵、輕軌和公交線路等,為人們提供多樣化的出行選擇,以鼓勵人們選擇環保出行方式。限制機動車輛進入文化遺產保護區也是減少交通對保護區影響的重要手段,通過制定交通管制措施,如限制進入區域的車輛數量、限制進入時間段等,可以緩解交通擁堵和噪聲污染。這樣不僅可以提升保護區的環境質量,而且可以提供更好的游覽和參觀體驗。

2.管理水資源

在基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城市景觀設計中,管理水資源是至關重要的。古老的水池、水渠和水井等水體景觀既屬于文化遺產,又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水體保護區是管理水資源的重要策略之一。通過劃定水體保護區的范圍和邊界,可以限制人類活動,減少對水體的干擾和破壞。在保護區內,可以執行相應的管理規定,如限制污染物排放、禁止非法捕撈等,以保護水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此外,限制污染物排放是管理水資源的關鍵措施之一。在文化遺產保護區周邊,需要采取措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推廣使用低污染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加強環境監測和執法。

3.保護生物多樣性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基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城市景觀設計的另一個重要策略。要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系統,通過保護和修復濕地、森林和草地等,為周邊生物提供適宜的棲息地和生存資源,促進物種的繁衍和遷徙。要控制入侵物種,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入侵物種會對原生物種和生態系統造成威脅,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其擴散和繁殖。此外,要減少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如限制采礦、控制土地開發、減少污染等[2]。

(二)加強歷史保護

1.保護和修復歷史建筑和文化景觀

保護和修復歷史建筑和文化景觀是城市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對于歷史建筑,應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評估,充分了解其歷史價值、結構狀況和修復需求。根據調查和評估情況,采取修復、重建或加固等手段,保持建筑原有的風貌和特色。對于文化景觀,應遵循城市公園、花園和街道的保護性設計理念和布局,并進行必要的修復和保養工作,使其重新展現歷史文化風采。

在保護和修復歷史建筑與文化景觀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專業的景觀設計方法,包括使用符合特定歷史時期和建筑風格的材料和技術,以保持歷史建筑和文化景觀的吻合性、真實性和可信度。同時,要注重與城市當代功能相互協調,使歷史建筑和文化景觀能夠適應民眾生活和環境發展的需求。

2.尊重歷史文化特征

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尊重歷史文化特征是保護文化遺產的關鍵之一。這意味著要重視在建筑、景觀和公共空間中融入歷史文化元素,以展示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在歷史建筑保護方面,可以通過保留建筑物的形式和細節,延續其時代特色和建筑風格;在公共空間設計方面,可以參考社區的歷史布局和尺度,保持街道、廣場和建筑之間的連續性、和諧性,充分尊重其時代印記和環境氛圍。

在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原則時,需要綜合考慮保護、修復、傳承和可持續性等因素,既要保持文化遺產的獨特性和真實性,又要滿足當代社會的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尊重歷史文化特征,加強與當地社區居民的溝通與合作,了解社區居民對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景觀設計的看法和需求,這樣可以確保景觀設計符合社區居民的期望,并增加居民對文化遺產保護的參與感和責任感。通過合理平衡這些因素,可以實現歷史建筑和文化景觀等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創造具有歷史文化特征和城市空間功能的景觀環境空間[3]。

(三)促進社會參與

1.引導參與

在城市景觀設計中,應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通過調研會、聽證會、座談會等形式,與社區居民保持密切聯系,向社區居民傳達有關城市景觀設計的規劃方案、實施流程、實現效果等相關信息,并征求社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收集反饋信息,建立良好的合作與溝通渠道。在此過程中,要邀請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城市景觀設計方案征集和設計決策過程,參加規劃會議、設計討論等環節,確保信息的透明性和可行性,使社區居民能夠充分理解和參與其中。通過共同締造的方式,社區居民能夠直接參與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優化城市景觀設計方案的同時,確保設計方案能夠充分滿足自身的期望。

在公開展示和解釋設計過程和決策時,可以為社區居民提供多種參與渠道,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除了線下的座談會和方案咨詢等形式外,還可以利用線上平臺和社交媒體等新興工具,吸引更多群體參與進來,達到共同締造的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擴大群體參與的范圍,提高參與度,還可以利用可視化技術和互動性工具,將城市景觀設計方案更加全面、清晰地呈現給社區居民。通過三維模型、虛擬現實、互動體驗等方式展示城市景觀設計效果,使參與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評估。同時,建立有效的反饋和溝通機制,鼓勵參與者以各種方式表達對設計方案的看法,確保其意見得到及時反饋,并可以利用長效性的反饋和溝通機制,讓社區居民及時掌握共同締造的實施情況[4]。

2.提高認識

與社區居民共同開展城市景觀設計時,要尊重和保護特有的文化遺產及歷史遺存,以確保設計方案能夠和居民身份、社區精神相契合,符合城市景觀設計的需求和環境特征。讓社區居民參與設計決策過程,能夠使其更好地理解城市景觀設計的原則和目標,提高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更好地提升城市景觀設計的文化價值。

(四)突出創新

1.采用創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

創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探索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可以提升城市景觀設計的獨特性和創新性。采用生態設計原則,將自然環境融入城市景觀空間,可以提高城市景觀設計的可持續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推崇人性化設計原則,充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創造舒適、便利和美觀的城市景觀空間,可以提高城市景觀設計的可適性和功能性;推廣環保性設計技術,將可再生材料和自潔材料工藝引入景觀設計施工中,可以提高城市景觀設計的耐久性和環境友好性;應用數字化設計技術,將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運用于創造智能城市環境,可以提高城市景觀設計的高效能和可持續性;使用智能化管理技術,將智能交通系統、智慧燈光系統和智能化公共設施等介入城市景觀管理,可以提升城市景觀設計的管理水平和景觀品質。

城市景觀設計在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上,也要注重文化遺產的創新傳承。對文化遺產元素進行造型、功能方面的創新,將文化符號融入城市景觀設計的載體中,是文化遺產創新傳承的有效手段。文化符號的創新設計可以通過引入互動性和參與性的元素,提升民眾對城市景觀設計的參與度,促進文化遺產的傳播與交流。利用數字藝術裝置、智能化城市家具和互動式公共藝術等形式,推動文化遺產元素的創新設計理念和技術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為城市發展注入活力,這樣不僅可以為民眾提供與城市環境空間互動的場域和功能,還增強了城市景觀的趣味性。

2.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

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巧妙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是一個重要的景觀設計創新方式。文化遺產中具有豐富的傳統元素,是歷史和文化的集中體現;城市景觀中具有獨特的現代元素,是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印記。通過將傳統與現代元素巧妙結合起來,可以創造出獨具歷史文化底蘊又充滿現代活力氣質的城市景觀。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意味著在城市景觀設計過程中,要深度挖掘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并將其與當代城市景觀需求相結合。

在城市景觀設計中要找到傳統與現代元素之間的平衡點,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可以保留和修復歷史建筑、文物和景觀等文化遺產,以挖掘文化遺產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價值;二是在文化遺產保護中,可以引入和使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景觀元素、科學技術,以豐富城市景觀的形式與功能。此外,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可以借鑒傳統的材料和工藝技術,將其重新融入現代城市景觀和設施獨特的文化氛圍中,從文化主題和內涵價值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豐富景觀價值[5]。

三、結語

基于文化遺產保護的城市景觀設計策略研究,可以有效地保護和傳承歷史遺產和文化景觀,能在城市景觀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更好地融入傳統元素,建設具有獨特魅力的城市景觀。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希望能為未來城市景觀設計的實施和發展提供更多啟示,以打造富有活力和人文關懷的城市景觀環境。

參考文獻:

[1]宋歌.城市景觀設計中園林藝術設計的作用分析[J].中國住宅設施,2023(6):13-15.

[2]劉安琪,李林.智慧城市理念下城市景觀設計探討[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3(5):94-96.

[3]林曉牧.植物景觀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美學功能分析:以星河公園工程項目為例[J].房地產世界,2023(8):148-150.

[4]闞盛達.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文脈要素表達研究[J].藝術教育,2023(3):229-232.

[5]林鵬宇,徐雅楠.城市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挖掘與表達[J].建筑與預算,2022(4):53-55.

作者簡介:

羅雪,武漢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基于地緣文化的室內外環境設計與品牌設計。

凌欣辰,武漢紡織大學學生。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
建筑節能新材料應用探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