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農與喬冠華:朝鮮停戰談判的幕后功臣

2023-11-07 08:02梅興無
文史春秋 2023年10期
關鍵詞:喬冠華開城李克農

● 梅興無

1953 年7 月27 日,《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儀式在板門店舉行。至此,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中國人民志愿軍取得彪炳史冊的偉大勝利。這個勝利既來自硝煙彌漫的戰場,也來自唇槍舌劍的談判桌。歷時2 年19 天的停戰談判,其交鋒烈度絲毫不亞于戰場。歷史不會忘記在談判桌前的中朝談判英杰,不會忘記談判幕后做指揮、出謀劃策的李克農和喬冠華。

“李克農去坐鎮開城”

1950 年6 月25 日,朝鮮內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入侵朝鮮。中國人民志愿軍為保家衛國,援朝抗美,于1950 年10月入朝,與朝鮮人民軍并肩作戰,至1951 年6 月中旬,把“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附近。

在武力取勝無望的情況下,1951 年5 月底,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委托曾任美國駐蘇聯外交使團臨時代辦的喬治·凱南,向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轉達美國愿意通過談判實現朝鮮戰爭停戰的意圖。6 月23 日,馬立克發表聲明,建議朝鮮交戰雙方談判?;鹋c休戰。6 月25 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表示中國人民完全支持馬立克的建議。6 月30日,“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發表廣播聲明,表示愿意舉行停戰談判。7 月1 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通過廣播復文,同意舉行停戰談判,并建議“三八線”以南的開城為談判地點。

在配備談判班子人選時,毛澤東、周恩來首先考慮的人選是李克農,他是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兼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熟悉美軍情報,且有豐富的談判經驗,決定由他到朝鮮主持談判,同時派喬冠華當他的助力。喬冠華是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會主任則由周恩來兼任。

毛澤東親自召見李克農、喬冠華。他開門見山地對李克農說:“我點了你的將,要你李克農去坐鎮開城,外交部組成一個班子,喬冠華也去,軍隊也要有人參加?!崩羁宿r正犯哮喘病,平日靠藥物控制病情,他怕耽誤大事,把自己的病情如實向毛澤東作了匯報。毛澤東經過反復權衡,最后仍決定派李克農前往開城。

7 月4 日,周恩來為李克農、喬冠華送行,并殷殷囑咐:“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睆娬{在談判中,做到該爭的據理力爭,該讓或不能不讓的,看準時機決策。

7 月5 日,李克農、喬冠華一行乘坐火車抵達遼寧安東(今丹東),然后乘吉普車進入朝鮮境內。7 月6 日早晨,在中國駐朝鮮大使倪志亮和政務參贊柴成文的陪同下,李克農、喬冠華到朝鮮人民軍指揮所拜會金日成,進行磋商。這次談判朝中方面代表共5 名,朝鮮方面由人民軍總參謀長南日大將為首席代表,人民軍副總參謀長兼偵察局局長李相朝、第一軍團參謀長張平山出任談判代表;中國談判代表由中國人民志愿軍副司令員鄧華(后由邊章五、丁國鈺接替)、中國人民志愿軍參謀長解方(后由柴成文接替)出任。朝中代表團由李克農率往開城。

中方代表團合影(前排左二為李克農,前排右一為喬冠華,前排左一為解方,前排右三為邊章五)

7 月8 日上午9 時,停戰談判雙方在開城西北的來鳳莊舉行聯絡官會議。會后,朝中方獲悉美方談判代表團將乘直升機來開城,便在市內找到一個可降落直升機的地方,擺上紅色“T”字布標,再擺上兩個英文字母“WC”(歡迎)??扇绾尾皇矸萦帜芗皶r、禮貌地通知對方,喬冠華建議,由中國記者寫一篇現場通訊在媒體上發布,就等于通知了對方,此招果然奏效。

7 月10 日上午9 時許,美軍談判代表團在朝中方安全軍官的引導下,進入來鳳莊,持續兩年多的朝鮮停戰談判由此拉開序幕。

幕后的“李隊長”“喬指導員”

經中朝最高領導人商定,中方是此次談判的主人,對外以朝鮮人民軍為主,朝中談判代表團的最高負責人是李克農,喬冠華協助。內部分為三條線:第一線為以南日大將為首席代表的5 名談判代表;第二線為李克農、喬冠華領導的前方指揮部(以下簡稱“前指”);第三線是最高決策層,由中蘇朝三方商定,毛澤東為最高指揮者,周恩來具體指導。

李克農、喬冠華的身份保密,其團隊稱作“學習隊”,李克農稱“李隊長”,喬冠華稱“喬指導員”。前指,設在距離談判會場僅百米左右的一個小房子里,談判桌上一旦出現狀況,聯絡官柴成文便及時來向“李隊長”“喬指導員”報告。

前指每天召開例會,由李克農主持,先由一線談判人員匯報當天的談判情況,再由翻譯、秘書整理成簡報;重點研究談判中帶全局性的新問題,討論形成應對策略。李克農每天帶病工作,常常一邊開會,一邊大把地吃藥。

為一線談判人員準備發言稿是前指的一項重要工作。發言稿分兩類:一類是長篇發言,系統駁斥對方的觀點;另一類是短兵相接時使用的臨時發言稿。發言稿大都由喬冠華主持起草,重要文稿則親力親為,邊思考,邊口述,由中文、英語、朝鮮語和負責外交的4位秘書記錄。喬冠華語言精練,秘書總能聽一句記錄一句,口述完畢,4 位秘書現場分工整理,形成中、英、朝文講稿文本;對重要議題,還要準備不同對策的三至四篇發言稿。喬冠華對每一句話都反復推敲,然后分發給談判代表傳閱,送李克農審簽,再通過與北京聯絡的專用電臺“克農臺”上報毛澤東、周恩來以及金日成、彭德懷。

遠在北京的毛澤東收到“克農臺”發來的電報大都是次日凌晨,他即刻與周恩來商議,明確同意或提出修改意見,通常在一個小時左右便可回電“克農臺”。李克農看到國內指示,與喬冠華商議后,再確定新一天的談判方案。有時來往文電一天多達十幾份,電報內容十分豐富,大到談判方針、外交策略,小到行文措辭、標點符號,都有明確意見。

談判桌背后的較量

在朝中談判代表團第一次預備會上,李克農明確指出:“我們是為和平而來的,要把這個主張打出去,使它產生一種力量,也就是政策的威力。我們不要在會場上糾纏于枝節問題,主要是堅持三條原則:一、在互相協議的基礎上,雙方同時下令停止一切敵對軍事行動。二、確定‘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武裝部隊同時撤離‘三八線’10 公里,同時立即進行交換戰俘的商談。三、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撤退一切外國軍隊?!?/p>

李克農特別提醒:“剛從廝殺的戰場來到談判桌前, 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我不擔心同志們會在談判中喪失立場,擔心的倒是多數同志年輕氣盛,經不起人家的挑逗而沖動。所以,在一線談判的同志一定要做到沉著、冷靜?!薄霸谡勁凶郎嫌行┰拰幙贤碚f一天,也不要搶先一分鐘?!?/p>

7 月10 日,雙方舉行第一次正式談判,經過半個月的唇槍舌劍,于7 月26 日達成談判5項議程。

談判進行到1 個月9 天時,中方軍事警察、排長姚應祥帶隊巡邏行至中立區內,突遭南韓軍隊襲擊不幸犧牲。朝中方向對方提出強烈抗議,中國代表團為姚應祥設靈堂悼念。

在談判中,美方態度蠻橫地否定朝中方提出的“三八線”為界劃非軍事區的主張,稱“三八線”只反映雙方陸軍力量的對比,沒有反映美??哲姷膬瀯?,荒唐地提出“??哲妰瀯荼仨氃诘孛嫔系玫窖a償”,要求朝中向后退出1.2 萬平方公里。喬冠華謀劃應對之策,回敬對方:“我們承認你們的??諆瀯?。但你們不要忘了,我們一軍對三軍就把你們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如果是三軍對三軍,早把你們趕下大海了,還談什么?”美方代表理屈詞窮,竟拍桌子叫嚷:“那就讓炸彈、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談判陷入僵局。

從8 月中旬到10 月下旬,美軍連續發動夏、秋季局部攻勢,中國人民志愿軍給予有力回擊。美軍企圖從戰場上得到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結果沒占到半點便宜,10 月25日,被迫回到談判桌上,談判地點由開城移至開城以南的板門店。

軍事分界線是雙方談判的一個重點,這個問題不解決,下一步談判便曠日持久地拖延下去。李克農召集喬冠華、鄧華、解方一起研究,分析對比“三八線”一帶實際接觸線的得失,中國人民志愿軍在西段“三八線”以南地區,人口多,物產豐富,且占有古都開城,較之東段“三八線”以北地區,美軍占不到什么便宜。在征得朝鮮方面同意后,李克農向中央發報,建議調整原先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的設想,以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中央很快批準這一建議。

在談判復會后,朝中方建議以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對方也作了相應的讓步,不再堅持“??諆瀯菅a償”論,但要求朝中讓出開城,理由是開城距漢城(今首爾)不遠,威脅漢城的安全,所以必須把開城交給他們。朝中方堅決予以拒絕,“說辭”由喬冠華給出:“漢城離開城不遠,威脅開城的安全,貴方是否必須把漢城交給我們?”對方無言以對,只好接受朝中方的協議。

“真正的對手”

1951 年11 月27 日,雙方達成關于軍事分界線的協議。朝中方大多數人樂觀地認為,最主要的問題已得到解決,可望在年內達成停戰協議。

喬冠華在代表團會議上闡述了不同的看法:最近范佛里特(美第八集團軍司令)總部軍法處處長漢萊的聲明是個信號,他竟誣蔑我方殺害戰俘。李奇微雖支持漢萊的聲明,但不敢讓漢萊同記者見面。奇怪的是美國總統杜魯門竟于漢萊聲明的第二天,聲稱“中國軍隊殺害在朝鮮的美軍俘虜,是一百多年來最野蠻的行為”。一個大國的總統,居然支持連國防部都否認的一個集團軍軍法處長的聲明,這不是一般情況,似乎道出了美國決策集團有可能要在這個問題上做什么文章,提醒同志們研究這個問題。

事態的發展證實了喬冠華的分析。美韓談判代表抓住所謂“戰俘問題”大做文章,給停戰談判設置重大阻礙。談判再次處于僵持狀態。在12 月28 日的談判中,美國首席談判代表喬埃中將一言不發,時而雙手托腮,時而用右手玩弄著兩支鉛筆,時而又從口袋里掏出香煙來點燃,沖著天花板吐著煙圈。中朝代表也一言不發,南日將軍叼著他的煙斗,眼睛直直地盯著喬埃。鄧華、解方和張平山幾個人不抽煙,全都筆挺地坐著。會場氛圍寂靜而沉重,這是一場意志力、忍耐力、克制力的精神之戰。

坐在參謀席上的柴成文悄然走出會場,來到前指小帳篷,將會場狀況向李克農作匯報,請示應對舉措。李克農從筆記本上撕下一張紙,唰唰唰寫了三個字:坐下去。

柴成文迅速回到談判現場,把字條交給解方。解方看后把字條依次傳給其他朝中方同志??赐晷〖垪l,大家心領神會,安如泰山。

當這種“靜坐”僵持到132 分鐘時,美方喬埃中將終于開口說話:“我建議今天休會,明天上午10 點繼續開會?!蹦翘斓恼勁谐蔀槭澜缯勁惺飞系钠嬗^。

當天談判結束后,李克農對第二天的談判進行部署,準備再來一個出其不意的計策,讓美方自亂陣腳。

第二天的談判由朝中首席代表南日大將宣布會議開始,雙方代表剛落座,一言未發,南日大將又馬上宣布休會,全程用時僅25秒。美方連聲“NO、NO”,一副驚訝莫名之狀。他們意識到,他們對手的身后有高人存在,策劃、指揮著一切,此人才是他們“真正的對手”。

拖是談判中的技巧,快也是一種談判技巧。李克農出神入化地運用拖和快兩種方法,弄得美方也自愧弗如,在后面的談判中,美方再也不敢拖延時間。

“臨陣不換將”攜手出奇招

隨著1951 年冬季的來臨,李克農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哮喘越來越嚴重。一次開會中,李克農突然一陣眩暈,喬冠華眼疾手快一把扶住,醫生及時趕來施救,得以脫險。毛澤東、周恩來得知李克農強支病體主持談判的情況后,決定由外交部副部長伍修權赴朝接替他的工作,讓他回國休養治療。

11 月,伍修權趕到開城,準備跟李克農交接,李克農閉目沉思片刻,一字一頓地回答:“臨陣不換將?!彼硎荆骸案兄x主席、總理的關心,我現在身體是不太好,但我熟悉談判的所有情況,也摸透了各方面的規律,如果中途換人,一切又得從頭做起,對整個工作不利。建議在我尚能支持的情況下,不馬上換人?!?/p>

伍修權在開城觀察了一個月,見李克農病情有所好轉,便向中央報告,獲批后回京。

1952 年,朝鮮停戰談判一度中斷,4 月,“聯合國軍”再次臨陣換將,由美國陸軍上將克拉克接替李奇微。雙方繼續就戰俘問題進行談判,朝中方堅持雙方所有的戰俘應全部迅速釋放與遣返。在戰俘人數上,“聯合國軍”遠多于朝中軍隊,美方便在戰俘問題上大做文章,堅持“一對一”交換。

10 月8 日,繼任的美方首席談判代表哈里遜中將拋出“自愿遣返戰俘”方案,朝中首席代表南日大將指出:“新方案換湯不換藥,不予接受?!惫镞d接著宣布“無限期休會”,且不等朝中方反應即起身朝帳篷外走。

1953 年1 月,艾森豪威爾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他力主早日結束朝鮮戰爭。2 月初,毛澤東、周恩來根據這一形勢變化,分析美國有可能會再次回到板門店談判,便電告李克農、喬冠華,要他們考慮“是否可以再給他(指美國)一個臺階下,是否由我方主動提出復會”的問題,并點名由喬冠華研究,提出建議。

喬冠華經過縝密分析研究,于2 月19 日復電毛澤東、周恩來,陳述自己的看法:

根據最近情況,大體可以肯定,美國在戰場上耍不出什么花樣來。解除臺灣中立化,只是自欺欺人的拙劣把戲,封鎖搞不起來,兩棲登陸困難更大。艾森豪威爾欲借以嚇人,殊不知人未嚇倒反嚇倒自己……

(一)聯大對我拒絕印度提案尚未處理,但鑒于美國解除臺灣中立化的行動,激怒了很多中間國家,多少抵銷了我拒絕印案產生的不利影響。聯大復會很可能對此案不了了之,拖到下屆再說。

1953 年7 月28 日,彭德懷(左一)在李克農(右二)、喬冠華(右一)的陪同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二)美國擱起板門店轉到聯合國,本想借以壓我們,聯大壓不成,戰場又無多少辦法,本可自回板門店,但鑒于美國在聯大尚未死心,對戰場亦未完全絕望,因此雖有少數國家不反對再回板門店試試,美國今天是不會愿意的。

(三)如果我正式在板門店通知對方無條件復會,美國態度將是拒絕的居多……如果我以金(日成)、彭(德懷)致函形式,對方可能認為我性急,有些示弱,反易引起對方幻想。

結論是一動不如一靜,讓現狀拖下去,拖到美國愿意妥協并由他來采取行動為止。

毛澤東、周恩來采納喬冠華的意見。3 天后即2 月22 日,在板門店的美方安全軍官通知中方人員到會議帳篷去接一封“重要的信件”,那是“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致金日成和彭德懷的信函,提議雙方就先行交換病傷戰俘進行談判。

3 月30 日,中國政府發表《關于朝鮮停戰談判問題的聲明》,建議在停戰后立即遣返一切堅持遣返的戰俘,將其余的戰俘轉交中立國,并進行解釋,以保證他們的遣返問題得到公正解決。這份聲明表明,朝中方已不再堅持“全部遣返”,而改為“解釋遣返”,相當于一種“動員遣返”。

4 月26 日,中斷了6 個月18 天的停戰談判在板門店重啟。6 月8 日,雙方終于就戰俘問題達成協議。周恩來深夜打電話給李克農,慰問代表團全體成員。

“送簽”建議促成停戰協定簽字生效

1953 年7 月27 日,朝鮮停戰談判終于要簽字。簽字的前一天,李克農滿面凝重,通知立即開會,提出在朝中軍隊打擊和美方安撫下都不支持簽訂停戰協議的李承晚集團可能會在簽字時做出引戰的挑釁行動,需要大家注意。因為李承晚有前科,早在一個月前就制造了扣留戰俘事件,破壞停戰協定的簽字。

李克農分析:拒絕李承晚集團人員進入板門店中立區有一定可行性,但不可能完全限制記者進入會場,這里面有空子可鉆。他就此提出應對辦法:雙方司令員不親自到現場簽字,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后立即生效,然后向各自司令官送簽互換文本。

李克農的“送簽”建議,立即得到中央領導的同意。令人意外的是,美方也爽快接受這一提議,看來他們也持同樣的擔憂。

7 月27 日上午10 時,不尋常的簽字儀式在板門店舉行。南日大將、哈里遜中將分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按照雙方商定,停戰協定生效。

當天下午1 時,美國陸軍上將克拉克在汶山的帳篷里簽字,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p>

當晚10 時,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帥于平壤首相府簽字。

7 月27 日下午,彭德懷來到開城來鳳莊。7 月28 日上午9 點30 分,在李克農、喬冠華等人的陪同下,彭德懷在《關于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和《關于停戰的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上簽字。簽完字,彭德懷留下一句名言:“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文

猜你喜歡
喬冠華開城李克農
小小冠華,抱負不凡
急智
開城工業園
李克農三戲偵緝隊長
中共“特工王”與夫人的一世情緣
中共“特工王”李克農與夫人趙瑛的情緣
十五的月亮十六不圓——喬冠華最后的日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