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蔬菜無公害栽培技術措施

2023-11-08 16:11王洋
吉林蔬菜 2023年4期
關鍵詞:蔬菜栽培病蟲農藥

王洋

1 蔬菜無公害栽培規范要求

1.1 環境要求

蔬菜無公害栽培基地規劃應納入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總體布局和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優先任務。必須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導,下大力氣抓緊抓實,取得實效。

蔬菜無公害基地應布局規?;?,生產專業化,管理產業化?;厮闹軓V闊,離主要生活區遠,基地盡可能遠離人口集聚中心城鎮和上游化工廠“三廢”,大氣、水質和空氣污染物均達到栽培技術規范。應保證有足夠光照,通風和其它自然條件。設立無公害蔬菜栽培基地標識,建立和普通蔬菜栽培有區別、有差異、有區域隔離的基本條件。

1.2 對投入品的要求

根據各地氣候特點、土壤類型及種植習慣,因地制宜地選擇品種、科學施肥、合理輪作倒茬。按照國家制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產地環境檢測,對污染嚴重地塊實施休耕(或禁耕),嚴禁在不允許使用化學肥料的地方種植農作物。

農業有關部門應當強化生產投入品管理。蔬菜無公害栽培投入品的管理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肥料和農藥,應按無公害蔬菜栽培生產投入品目錄的要求執行,應按照要求嚴格把握化肥和農藥禁用和限用條款,記錄一般性化肥和農藥用量、頻率和間隔。

推薦以優質腐熟農家肥、堆肥、餅肥、生物菌肥和氨基酸型復合肥為基本肥料,以腐熟大糞稀、餅肥和沖施肥為追肥;建議采用無殘留、低毒、濃縮、施用強度小的新型農藥和提倡自制生態型農藥。本季所產蔬菜的農藥殘留、重金屬、硝酸鹽、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應當在合法范圍之內并符合相關標準。

1.3 土壤要求

無公害蔬菜栽培所需的土壤條件為: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排水條件好,土壤無病蟲卵,致病性真菌,細菌,病毒等有毒有害物質。土壤經充分熟化、土壤肥沃、土壤理化性能及主要檢測指標達到無公害蔬菜生產要求。在未掌握土壤理化性能及主要養分指標條件下,應作好檢驗檢測工作,進行必要的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實現土壤性能提高。同時針對不同作物的需肥量制定施肥方案,確保在肥料用量受限的情況下取得最佳經濟效益。

1.4 茬口安排

制定科學合理的種植計劃和選擇輪作,間作和套作為主的種植流程,并根據市場供應,外埠市場拓展,充分利用設施栽培立體空間分布,空間分布,搶早搶晚確定前茬和后茬蔬菜品種。

1.5 技術規程要求

應充分利用并協調好光、溫、水、氣等因素,通過對環境有利因子的優化,為蔬菜正常良性生長發育營造有利空間,從而控制或消除對病蟲害不利的環境條件。蔬菜生產要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將農業措施、物理方法、生物制劑和化學農藥結合,采取無公害防治措施和加強植物檢疫等措施,降低有害生物在蔬菜產品中的危害。

2 無公害蔬菜栽培要點介紹

將無公害栽培技術運用到作物中,對于耕地提出了很高的需求。強化耕地管理是一種必須要執行的管理手段,也是無公害作物生產的重要保障。只有使農作物生長于健康環境之中,生長于養分充足、無有害物質的土壤之中,才可以避免農作物品質下降、單產提高。強化農田管理,可預防農作物被植物病蟲害侵染。當檢測到農作物出現壞死和腐爛的情況時,能夠及時處理,并且針對病害采取應對措施,比如綜合調整空氣濕度和環境溫度,加強光合作用可從農田管理技術入手。加強農田管理對改善農產品質量和農民的收入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農業生產期間應重視科學施肥、合理灌水、病蟲防治等措施,從而可讓農產品質量得到提高。

2.1 對種子進行篩選與處理

選用蔬菜種子必須選用抗病性,豐產性和抗逆性較好的蔬菜品種同時還要具有較好的抗蟲性。如此才能夠達到對無公害蔬菜栽培的需求。蔬菜栽培者要有計劃地進行蔬菜種植和選用產量高,抗性強的品種。播種前必須用物理方法及無害化學方法進行種子處理,嚴格控制種子病害蔓延,確保蔬菜品質,唯有用化學藥劑消毒滅蟲土壤,才可減少蔬菜栽培中病蟲害防治的負擔。

2.2 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無公害蔬菜除了受到化肥、農藥等防治外,還與其營養價值存在著一定聯系。所以在蔬菜正常生長期間,需要將不同蔬菜生長特性相結合,針對各自特點合理制定種植規劃并選擇適宜的種植時間才能確保滿足光照,溫度和水分等生長要求。對無公害蔬菜生長發育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溫度對蔬菜產量和質量的影響最大;土壤養分含量對蔬菜品質亦有一定影響;光照條件直接影響蔬菜光合作用效率;水分條件則決定著蔬菜呼吸作用強度及蒸騰量。

3 合理施用化學肥料

無公害蔬菜的種植要求之一是采用科學、無公害的種植工藝和栽培方法,保證蔬菜的安全和綠色。所以在施肥前應對土壤中各種成分的含量進行測定,將缺失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補充。有機肥與農家肥還可兼施,使農家增施有機肥效果得到充分發揮,肥料有效性快速提升。

在具體應用化肥配方時,也應采取相應措施加以控制,用得太多或者太少都有可能給植物生長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甚至導致大量化肥浪費及環境污染等。少量微量營養素可與一般肥料配合使用,預防害蟲發生。同時在選用農藥時,應選用毒性比較低、全部入棚的肥料,并應采取相應的物理方法。在種植的全過程中都要高質量的預防和控制,這樣無公害蔬菜才會更健康。

通過合理施肥,可以有效防止病蟲害發生和擴散,進而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蔬菜有害物質殘留,最終實現增產增收。另外,因不同品種蔬菜間營養成分相差很大,需根據蔬菜品種和當地氣候情況,制定不同品種蔬菜最佳施用數量。

4 防病防蟲技術

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在無公害蔬菜生產過程中最為關鍵,其控制原則:一是選育選擇抗(耐)病蟲品種、調整蔬菜生育期、增強蔬菜抵御病蟲能力的系列措施;二是預防新病蟲入侵,現有病蟲采用壓低越冬技術和切斷傳播途徑,以防病害侵染或在嚴重危害前消滅蟲害;通過栽培管理完善菜田生態系統和營造利于蔬菜生長發育、不利于病蟲發生的環境條件。

無公害蔬菜栽培之前,一定要篩選出產量高,品質好,抗病抗蟲能力強的無公害蔬菜新品種,并采取合理優異的栽培技術。播前土壤一定要翻耕晾干,并對種子進行科學的處理,選好最佳的播期。栽培后期還應注意消滅多種雜草和控制植物傳播的病蟲害。植物生長后期一定要創造出不利于害蟲發生的生長環境,才可以有效降低害蟲對無公害蔬菜造成的傷害。加強通風降低濕度,同時也可采用誘捕方法殺滅害蟲有效防治,降低環境污染。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發展在我國整體經濟增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國要實現現代化,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是重中之重。圍繞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發展這一重點任務,查漏補缺,強弱項補短板,促進升級,以無公害發展為目標,同時將綠色和有機農產品作為目標。我國傳統蔬菜種植管理技術中,蔬菜種植經濟效益并不理想,需要找到蔬菜種植新方向。新型種植技術培育出來的綠色蔬菜不僅能夠滿足現階段人們對于綠色食品及綠色生活的需求,還能有效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目前,蔬菜生產過程中農藥殘留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影響居民健康與安全,甚至威脅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進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制定出一系列政策,鼓勵推廣使用綠色防控技術,保證蔬菜質量安全,從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猜你喜歡
蔬菜栽培病蟲農藥
無人機噴灑農藥 農藥混配順序
果園病蟲無公害防治助農提質增效
未來三年將淘汰十種高毒農藥
玉米中后期病蟲防控技術
農藥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來越多了
關于影響蔬菜栽培管理技術推廣的相關因素研究
選用對口藥劑 適期防治病蟲
農藥二次稀釋 防治一步到位
陽臺蔬菜栽培及意義
果樹病蟲藏在哪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