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融媒體報道團隊的亞運時刻

2023-11-09 12:56鐘瑋曾瑞陽
中國記者 2023年10期
關鍵詞:火炬開幕式杭州

□ 鐘瑋 曾瑞陽

這個9月,因為第19屆亞運會,杭州這座城市又一次迎來舉世矚目的高光時刻。杭州亞運會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后,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萬眾矚目。家門口躬逢盛事,作為本地媒體杭州日報的記者來說,更當講好亞運故事、傳播好亞運聲音。

一、火炬傳遞的融媒體打法:既要陣地戰,也要游擊戰

一支優秀的融媒體團隊,在采集端和輸出端都會對新聞生產流程有高要求。采集端,需要對未知新聞現場有一定的前瞻性,有“耳聰目明”的臨場應變能力;輸出端,則要求團隊既具備傳統媒體“書面化”語言,更要熟悉新媒體的“有網感、更親民”的表達。

9月8日是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傳遞首日。這也是杭州日報真正意義上的亞運報道首戰。

亞組委對各持注冊記者證的新聞媒體做出了“固定采訪點位”“不得跨點跟跑”等規定,這意味著記者想要全流程采訪火炬傳遞幾乎不可能。

從西湖涌金廣場出發,至平湖秋月收火,全長5.2公里,共106棒火炬手參與的火炬傳遞,報道怎么呈現?

我們在得知火炬傳遞路線的前一天,就對各個點位的火炬手情況做了推演,在確保信息準、強安全的基礎上,促成爆款。除亞運注冊記者按規定進入各自點位之外,團隊額外分派了一批非注冊記者分散在群眾區域——如果點位注冊記者成為“死子”,群眾區域的記者則能夠發揮靈活性,兩路記者發揮出此消彼長、互相補臺的作用。

火炬傳遞當天,點位記者因采訪范圍受限,只能在幾個特殊火炬手所在點位進行拍攝、采訪。這個時候,游擊隊式的固定點位外記者則起到了主力軍作用。

在第一棒火炬手羅雪娟完成與第二棒火炬手阿里巴巴集團張勇的交接時,固定采訪點位記者發揮“社?!保ㄩ_朗外向、善于社交)屬性大聲問出“張總心情怎么樣”,這樣簡單的打招呼式泛化提問,隨即引起了張勇的回應。

□ 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現場

□ 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現場

也是這句看似傻瓜的提問,卻催生出了名人與媒體、市民群眾的即時互動。這第一手素材,當天上午播放量就達近500萬。

火炬傳遞過半,后半程的外圍記者通過工作群信息聯動,得知火炬傳遞點位上有主持人白巖松,隨即也做出準備。在白巖松完成與下一棒交接后,大聲向其打招呼:“白老師,想對杭州說點什么?”

這一問,也使得白巖松爆出三句遞進式的金句:“杭州一定能把亞運會辦得特別棒!最重要的是,杭州一定能讓生活在這里的人更好!亞運才十幾天,過日子是一輩子的!”

這樣的一手素材,瞬間又激發了市民在當下火炬傳遞日子里的情感共鳴,《白巖松傳遞完火炬說,杭州一定會更好》在杭州日報抖音號播放量超1000萬。

當天,杭州日報產出的30余條火炬傳遞首日短視頻,發布在杭州日報、韻味杭州等新媒體平臺,總播放量超4000萬,8條視頻登上熱搜,其中2條登上全平臺熱搜第三。

在接下來的浙江省10個設區市火炬傳遞中,后方編輯團隊每日蹲守直播,對素材進行拆條、整合,制作分發,火炬傳遞的視頻總播放量業已破億。

二、亞運開幕式:場內場外,皆是新聞

開幕式,無疑是杭州亞運會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杭州日報的亞運會開幕式報道則從開幕式之前、中、后和核心圈、外圍圈的維度,呈現時間跨度和空間跨度的全景式、沉浸式解讀。

(一)開幕式本身,振奮時刻、感人瞬間

報道團隊提前介入開幕式前期多次彩排,對9月23日開幕式當天可能產生的報道內容做了策劃部署。

(1)開幕式前,營造“大蓮花”內外的輿論氛圍

開幕式定于9月23日晚8時。當天傍晚,在參與開幕式報道的記者進入主場館時,其他多路新媒體記者已同步分赴杭州城市陽臺、西湖、延安路等各熱門地標,關注市民反響。短視頻《今晚開幕,廣西大姐組團來看燈光秀》《84歲老太太來杭州助威開幕式》等作品視頻號播放量截至9月27日(本文播放量數據,如無特殊說明,均為截至9月27日)分別達到33.3萬、8.6萬,呈現出市民和網友的強烈期待。

同時,主場館內記者在開幕式前數小時,采訪拍攝了入場觀眾、主舞臺演出前準備、演職人員后臺準備等情況,短視頻作品《開幕在即,演員進入最后準備工作》《就現在!觀眾陸續進場啦!》視頻號播放量截至9月27日分別達到20.9萬、8.1萬,及時、生動呈現了電視、直播中看不到的開幕式側面。

(2)開幕式中,抓取高潮時刻

長約2小時的開幕式進行中,編輯團隊在后方配合前方記者拍回的素材,對儀式環節、表演環節、觀眾觀眾席反應提取亮點,進行內容拆分、重構,在“兩微一端一抖”進行全矩陣分發。

截至9月27日,短視頻《開幕式現場,中國香港代表團入場!》播放量60.7萬,《中國代表團入場,吳艷妮興奮蹦跳比心》播放量290萬,《圣火點燃!》播放量30萬。這些作品既貢獻了一場精美絕倫的視覺盛宴,也引起千萬網民極具家國情懷的情緒共鳴,形成了強有力的疊加式傳播。

(二)開幕式之外,也是新聞現場

(1)開幕式結束,不妨“沉”下來

作為新聞人,職業敏感教會我們,在這樣的重要現場,你是一名觀眾,但又絕對不僅僅是觀眾。節目結束了,稿子搶出去了,但新聞遠沒結束,不妨慢一點。

開幕式當晚散場后,隨著觀眾離席,記者兵分兩路。一路留守現場,試圖挖掘角角落落還能發生些什么故事。

后來播發的作品,顯然給予這顆沉下來的心最好的回饋。

短視頻《“兵哥哥”成全場焦點!開幕式后舞臺秒變大型合影現場》(播放量83.1萬)《深夜消防員站姿筆挺!他們可能是最后離開的人吧》(播放量30.7萬)《開幕式后,保潔阿姨們合影留念,笑著說不辛苦》(播放量40.3萬),這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作品,向觀眾展現了這場盛會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的群像。

另一路記者隨著退場觀眾的腳步,采訪了開幕式觀眾反饋,體驗了一把大型活動的散場流程。如果說,采訪觀眾反饋看起來是開幕式報道常規操作,而實地體驗散場流線,則是記者有心為之。

這樣一場7萬余人的大型活動,如何保證人員散場的安全、有序、快捷,其實既是對這場盛會的最后檢驗,也是對城市辦會能力的有力考驗。記者在散場中,全程體驗到各看臺區域觀眾有獨立散場流線,全程志愿者、安保人員引導,途中路牌標識明確,直至地鐵站,杭州地鐵還特意為散場觀眾加密了排車班次,觀眾還可憑票免費乘地鐵,個別大流量目的地出站口還有大巴車等候。

短視頻《就是這么絲滑!開幕式后,7.1萬人有序退場》(播放量300萬)中,引發了網友如潮的點贊:“絲滑”“快,聊著聊著就進地鐵了”“以為要很晚才到家”……

這場“護航亞運”的壓力考驗,每個觀眾都是考題中的人,保障人員取得了高分,所有人都皆大歡喜。第一視角的體驗,加上觀眾鮮活、生動的反饋,自然而然形成了全網數百萬流量的情感助力。

(2)開幕式以外:緊跟熱點,創造熱點

關于開幕式亮點節目的揭秘,這其實屬于媒體采訪的常規操作,無非是采訪開幕式導演團隊,對各個節目理念、特色做出解讀,這屬于緊跟開幕式熱點,不掉隊。

我們則重新聚焦開幕式中具體的人物、細節,通過再挖掘,重新創造出新的熱點。如短視頻《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圓滿結束,感謝所有臺前幕后》(播放量6000萬)《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舉牌小姐姐們》(播放量25.8萬)《唱開幕式主題曲的4位男生火上熱搜第一》(播放量50.1萬),既為觀眾解開了懸念,也有效延續了開幕式的傳播熱度。

三、賽事報道:賽事以外和賽事同樣重要

在亞運會開幕式前,部分亞運賽事項目已先于前者開始了小組賽。從開幕式脫身后,融媒體記者編輯團隊即做出戰術性調整,重新回歸亞運賽事。

(一)及時、快速,拉近群眾與賽事的距離

我們預估,亞運首金很大可能產生在富陽水上運動中心賽艇項目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中。

此前,我們已經提前部署,對該項賽事奪金熱門杭州籍運動員鄒佳琪進行了資料搜集,并前往其家中采訪父母,提前備稿。

奪金比賽當天,融媒體團隊記者、小編前后方聯動,于比賽結束5分鐘內即制作完成短視頻、微信推文,作品《剛剛,杭州姑娘拿下首金!原來冠軍有這樣一雙手!》在杭州日報微信首發,當天閱讀量突破10萬。

這則報道中,我關注到了“00后”賽艇運動員鄒佳琪一雙與年齡不符的、滿是老繭的手。因為訓練時、比賽中,運動員不能戴手套,必須全程赤手劃槳,正是經年累月的磨礪,造就了這位遙遙領先的金牌選手。這背后也濃縮著一個普通女孩、一個普通家庭的付出。報道一經發布,“奪得首金的姑娘有這樣一雙手”便在“兩微一端一抖”上形成全網熱搜。

□ 圖1 9月26日,杭州選手費立緯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男子1500米自由泳決賽中獲得冠軍

□ 圖2 9月25日,杭州選手葉詩文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女子200米混合泳決賽中獲得銀牌

□ 圖4 9月25日,中國女子體操隊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競技體操女子團體決賽中獲得金牌本文圖片均為杭報集團提供

大球項目一直是亞運賽事中的熱門。9月21日晚,中國男足亞運隊首戰對陣緬甸隊。當晚,杭州日報微信《剛剛,大勝!出線!中國男足亞運隊提前鎖定小組第一》,以圖文、短視頻的形式對比賽進行了多角度的呈現,及時回應了網友關注。

(二)賽事報道,不應唯獎牌論

亞運首金產生后的連續幾天內,中國代表團運動員在各項賽事上表現出色,金牌榜上數量飆升。

我們很快看到各大媒體頭條鋪天蓋地地報道中國運動員奪金,“七金”“半天十一金”等等,也關注到網友評論“中國隊好像是來進行奧運前演練的”“拿金牌都手軟了”。

中國運動員奪金所向披靡自然是振奮人心的好事,不過,作為新聞人,我們也感覺到幾天內各媒體報道內容已明顯表現出同質化。

賽事報道,本就不應該“唯獎牌論”。我們調整目光,將視角放到了第二、第三名,甚至最后一名上。如短視頻《為第一名鼓掌慶祝,也為最后一名吶喊加油,這就是杭州亞運會的體育精神》在杭州日報抖音播放量近1000萬,引發了許多網友的共鳴,網友自發評論:“看了可能有40多遍,看得淚流滿面。感覺好像我自己?!薄八恢皇莵韰⒓颖荣惖?,她是來完成比賽的!”“這里是中國杭州,一個尊重世界的城市?!?/p>

這樣的報道既彰顯了拼搏不息的體育精神,也展示了主辦城市、主辦國的格局和情懷。

(三)賽事花絮體現高于比賽的人類共通情感

亞運賽事期間,許多賽程疊加,對于觀眾來說,這是一場視覺盛宴,但對于記者來說,怎么選題、怎么報道是件頭疼的事。

一開始,我們無可避免地將注意力放在了明星球員、熱門賽事、金牌賽事,很快我們發現小眾賽事、預賽,或者是賽場花絮同樣是迎面發生的、冒著熱氣的新聞現場。

杭州日報新媒體報道《今早意外一幕!17歲小伙被淘汰后,突然聽見一聲呼喊!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微信閱讀量10萬,視頻號播放量360萬),講述巴基斯坦一位父親瞞著參賽游泳的兒子,遠赴中國杭州看他比賽,想給兒子一個驚喜的故事。這位在杭州人生地不熟的父親被“小青荷”志愿者全程幫助進了兒子的比賽現場,當他在看臺呼喊兒子名字的一刻,剛比完賽的兒子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烏茲別克斯坦體操老將、48歲的丘索維京娜也出現在本屆杭州亞運會。她為治愈兒子白血病堅持比賽至今,“你未痊愈,我不敢老”的故事早已令她成為傳奇。這樣的新聞人物必然不可錯過。在賽前未能采訪的情況下,我們通過拍攝賽前花絮,也向網友呈現出這位“體操女神”的影響力和堅持熱愛的精神側面。短視頻《48歲老將丘索維京娜與中國體操隊員熱情互動,在這里賓至如歸》《48歲丘媽將與中國“00后”選手同場競技》等數條作品在抖音平臺播放量超5000萬。

諸如此類的賽事花絮,很好地詮釋了全人類共通的、關于夢想、關于親情的真摯追求,從樸素的角度生動彰顯了“亞洲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四、主題報道傳播城市發展成果

相比傳統媒體長篇敘事的書面化表達,短視頻、新媒體文風的圖文報道更顯示出“鄰家體”的親民性。融媒體報道則能兼顧、融合兩種報道模式的快與慢、深與淺的傳播特征,在亞運城市側的報道上發揮出優越性。

早在杭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時,我們聯合杭州發布推出了一檔《學英語·迎亞運》的新媒體產品,以記者出鏡、路面街采、探尋熱門打卡點的短視頻,配合新媒體圖文的形式,將新聞觸角延伸至杭州城市建設、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截至杭州亞運開幕前夕,《學英語·迎亞運》共發布近50篇稿件,采訪拍攝主題涉及“西湖入春”“龍井茶開采”“全民閱讀大會”“水上游杭州”“蔣村龍舟”“六和花事”等,篇篇踩準當時當下的杭州新聞熱點,向網民傳遞著城市的美與深情,以及杭州人的亞運熱情。

亞運倒計時進入50天、30天、10天時。我們又相繼推出了《向往的鄉村》《我的亞運封面》《你好杭州》等融媒體主題報道。

《向往的鄉村》聚焦“八八戰略”“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杭州鄉村的蝶變,在亞運之年,以10名“80后”“90后”新農人扎根鄉村的經歷,向全世界展現杭州鄉村與人的生動變化?!段业膩嗊\封面》將目光聚焦于身邊的“亞運人”,他們既有運動達人,又有全力備戰“護航亞運”的工作人員、志愿者,用平民視角闡述一座城市濃厚的亞運氛圍?!赌愫煤贾荨穭t以報紙版面雜志化的風格,配以新媒體圖文、短視頻呈現,將城市風貌和杭州人衣、食、住、行的煙火氣息,進行多維度呈現。

使命感激發奮斗志,凝聚力提升戰斗力。杭州亞運會報道中,融媒體采編團隊群策群力、團結一心,精心策劃選題、及時回應關切、有力引導輿論,必將為“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杭州亞運會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猜你喜歡
火炬開幕式杭州
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式上的“半身少年”
杭州
接過火炬高舉起
《人民日報》十九大開幕式報道話語分析
G20 映像杭州的“取勝之鑰”
杭州
杭州舊影
運動會開幕式
火炬照亮關愛路
我與《火炬》20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