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喧嘩與騷動》的氣味敘事學

2023-11-12 02:48李方木馮亦翔
世界文化 2023年9期
關鍵詞:昆丁班吉喧嘩與騷動

李方木 馮亦翔

威廉·??思{(William Faulkner,1897—1962)作為美國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他以自己的家鄉,即美國南方鄉下的故事為原型,創造出一個約克納帕塔法縣,由各個龐雜的家族組成一個世系,打造了一個“??思{宇宙”,而其中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喧嘩與騷動》(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則為他贏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一部以康普生家族的女兒凱蒂失去貞潔為起因與中心的小說,主題包括家族的衰亡、道德的喪失和南方傳統的崩潰等?!缎鷩W與騷動》是意識流風格的代表作,在敘事策略上具有很強的實驗性。??思{在一個跨越十八年的事件中只選取了其中的四天來寫,用四個不同家族成員的視角勾勒了一個美國南方沒落莊園三代人的生活圖景。整本書共分四章,前三章依次以家族中的三個兒子,班吉、昆丁與杰生的視角講述,而最后一章則以家里黑仆迪爾西的全知視角講述。因此,《喧嘩與騷動》實際上是一個從四個不同視角像拼圖一般“拼貼而成”的故事。法國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指出,時間順序的推移要求敘述者為讀者提供一種可供選擇的線索來重新組織和解釋故事中發生的事情,而在《喧嘩與騷動》中,敘事的推進線索與感官密切相關,其中嗅覺占據了絕大部分。關于氣味的短語反復出現,??思{運用氣味這一線索貫穿全文,在傳遞主題意義的敘述視角、飽滿的人物塑造以及故事的整體架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儼然是一場氣味敘事學盛宴。

《喧嘩與騷動》的特色之一是其晦澀的“意識流”敘事,這一復雜特性以氣味為觸發點。小說前三章對于氣味的描寫豐富,使用的是“觀察者處于故事之內”的內視角,而最后一章則采用“作為觀察者的全知敘述者處于故事之外”的全知視角。而縱觀小說章節,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中??思{對于同一事件使用不同視角的編排布局構成了“多重式人物有限視角”,即采用幾個不同人物的眼光來反復觀察同一件事,但在第二章大哥昆丁的內視角敘述的則是他十八年前自殺當天的見聞,腦海中意識之流源源不斷。四章整體上構成了“變換式人物有限視角”,即不同人物觀察不同事件而不是反復觀察同一件事。如此復雜的視角切換,??思{輔以“氣味”這一線索作為“觸發”與“引線”。

小說第一章非常具有割裂感,因為??思{采用的是嚴重天生智障班吉的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敘述,對他來說只有各種現象造成的刺激和對那些刺激產生的直接反應??梢詫嗉斫獬梢粋€感性的反射器,班吉沒有理性的自我把這些現象用因果邏輯串聯起來,所以這一部分的敘事是非線性的,他可以同時存在于多個時空,每當感受到聲音或者氣味,就像觸碰到了某個機關一樣,意識就會跳轉到另一段經歷當中,但同時他的感官還在接收當前時空的信息,因此班吉本身就是一個混亂的意識之流?!皠P蒂有一股樹的香味,當她說我們這就要睡著了的時候,她也有這種香味”,“凱蒂身上有一股下雨時樹的香味”,“凱蒂跪下來,用兩只胳膊摟住我,把她那張發亮的凍臉貼在我的臉頰上。她有一股樹的香味”。在這三處班吉對“樹的香味”感知后,他的視角就立刻從對凱蒂的回憶跳回“當前”。班吉的白癡視角是“固定式人物有限視角”與“第一人稱敘述中的體驗視角”相結合,使讀者通過人物的“有限”感知與回顧性的敘述來觀察故事世界,令讀者也能切身體會到班吉混亂的思緒,感受這個人物的真實,并且因為其他人物都知道他是白癡,所以他們都不會回避,也不會在他面前偽裝。所以在這一敘事視角下讀者能夠看到更多隱藏的“秘密”,比如家庭成員的性格,一些重大事件上能看到更為真實殘酷的面目,有著一種不加修飾的質感。

第二章昆丁的敘述中,??思{同樣使用了內視角,以這位就讀哈佛的大學生視角所體現的思緒竟然比白癡班吉更加混亂,不斷地游離在現實、記憶、想象和思辨中。雖然形式上敘事視角與第一章相似,使用“固定式人物有限視角”與“第一人稱敘述中的體驗視角”相結合,但昆丁的章節更為意識流,甚至大段文字沒有標點,真實地展現了這位即將自盡之人癲狂的思緒。??思{通過嗅覺來描述昆丁面對凱蒂失身時的反應和思緒。昆丁意識流的心理時間不斷在1909年凱蒂失身和1910年婚禮之間交替出現,忍冬花的氣味是連接兩個時間段的媒介?!耙魂囈魂嚨匾u來,特別是在陰雨的黃昏時節,什么東西都混雜著忍冬的香味,仿佛沒有這香味,事情還不夠煩人似的”,此時昆丁由于忍冬花香觸發了對凱蒂小時候與一少年接吻的回顧性敘事。他的情緒尚且是穩定的,可隨著思緒流淌,“她的膝蓋她的臉仰望著天空她臉上脖子上一片忍冬的香味”,“我又聞到了忍冬的香味濃得仿佛天上下著忍冬香味的蒙蒙細雨”,昆丁的思緒逐漸隨著忍冬花的香味轉移到了凱蒂失貞那個晚上,移除標點符號的技巧表達了昆丁的感情也逐漸失控。

第三章是以老三杰生的視角,??思{沒有像前兩章一樣大量使用意識流,敘事變得非常順暢易懂,主要寫他如何利用小昆丁向凱蒂騙錢,處心積慮地把凱蒂寄來的撫養費據為己有。此時杰生已經成為康普生家族事實上的一家之主,變得非??瘫±淇?,而母親總說杰生是家里唯一的正常人。杰生為數不多的幾次情緒失控也與汽油味相關,“這正是杰生所不能容忍的汽油味使他感到難受然后就大發脾氣因為一個姑娘”,一次是打開汽油瓶后,使用回顧性敘述借康普生太太之口表達,另一次則是痛罵家人的時候,可見汽油味對于杰生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

??思{對內視角敘述的綜合運用會令讀者困惑叢生,難以理解,而這種困惑恰恰能夠提升讀者后期的閱讀期待,因為??思{是在以此做一種“現象還原”,把現象背后的意義懸置起來,使得各個現象被強行歸為相等,避免讀者過早進行價值判斷。在這種情況下讀者進入三兄弟的視角,才能體會到世界本是無意義的喧嘩與騷動—只是現象與被刺激后的情緒反應而已。

不同于敘事視角的引導作用,氣味對于人物塑造的心理側寫也是至關重要的。申丹在《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中指出,19世紀以來的傳統小說批評家認為人物是作品中的首要因素,是具有心理可靠性或心理實質的“人”,應從擬真的角度關注人物的性格與心理。申丹將其稱為“心理型”人物觀,將其定義為在敘事學領域中注重人物內心活動、強調人物性格的一種認識傾向?!缎鷩W與騷動》在敘事層面對于人物特質的塑造屬于“間接塑造法”,也就是未經敘述者闡明,需要讀者仔細推敲的人物塑造手法,常見的方式是對人物的語言、心理或活動以及所處環境進行敘述,??思{使用的是“氣味”這一線索。

在班吉的章節中,對氣味的描述是側面體現人格特征的核心。第一人稱敘述者班吉作為一個白癡,他的思緒體現為通過各種氣味感知周圍發生的事情。班吉不僅能聞到通常意義上的各種香味,如樹和雨的氣味,他還能聞到一些抽象的事物,比如寒冷和死亡。因此,對于班吉來說氣味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塑造出了班吉鮮明的人物觀。在本章節的所有氣味中,樹木的氣味是最常出現的。在班吉的記憶中,他第一次在康普生家的門口見到了凱蒂,“嗨,班吉?!眲P蒂說。她打開鐵門走進來,就彎下身子。凱蒂身上有一股樹葉的香氣?!皠P蒂有一股樹的香味,當她說我們這就要睡著了的時候,她也有這種香味?!痹谶@一部分,屬于樹木的香味在兩個不同的時刻,通過兩個場景以班吉的閃回敘述方式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在圣誕節前,當凱蒂放學回家,班吉在門口遇見了她;另一次是當他們還是小孩子,在凱蒂上學之前,他們睡在一起時。在第一個場景中,凱蒂用溫柔的話語問候他,把自己放在了與白癡班吉平等的地位上。而在第二個場景中,他們熟睡著,班吉在他最心愛的姐姐的懷里。而當凱蒂結婚時,“凱蒂伸出胳膊來摟住我,她那閃閃發亮的披紗也纏在我的身上,我一點也聞不到樹的香味,于是我就哭起來了?!庇捎跊]有聞到樹木的香味,班吉的思緒跳轉回凱蒂14歲時穿大人的裝束、噴香水的情景,那次班吉同樣感受不到樹木的香味,在凱蒂洗去香水之后樹木的香味才重新出現,樹木的香味因此同樣代表著凱蒂的童貞,在她模仿或者真正成為“女人”時便消散了。樹木的香味是班吉最重要的安慰來源,因為氣味的出現意味著沒有人能和班吉競爭凱蒂的關心和愛,仿佛每當樹的香味出現,班吉就會得到凱蒂唯一的愛。因此,樹木的氣味與班吉渴求安慰的心理密切相關。

隨著樹的氣味引領著班吉跳動的思緒,讀者能看到許多記憶碎片的閃回。這些碎片不僅呈現給讀者一個形象飽滿的角色,更會在后面拼接起來,浮現出它們本來的意義。??思{巧妙地運用樹的氣味,間接地塑造了班吉這個鮮活的人物。根據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在《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中對于小說人物的分類,即思想特質和動機單一的“扁平人物”與具有明顯的多面性和復雜性的“圓形人物”,天生白癡的班吉屬于“扁平人物”,但??思{通過班吉混亂的第一人稱白癡視角表現了樹的氣味的撫慰以及實際上班吉對于其所代表的凱蒂的依賴,使得班吉的形象極具真實性。

在昆丁這一章中,他將忍冬花的氣味與凱蒂的墮落聯系起來,但與弟弟班吉不同的是,他無法在凱蒂真正失去貞潔之前察覺到她墮落的跡象。這種不同體現在他選擇了忍冬花這種更強烈的氣味,意味著昆丁心中的凱蒂不可挽回的損失和道德淪喪。還有一點不同的是,作為康普生家族的長子,昆丁近乎病態地關心妹妹的道德和貞潔。他非常清楚妹妹失去了什么,以及這一喪失對他自己和康普生家族意味著什么。因此,凱蒂的婚前失貞深深印在他的記憶中,令他無法擺脫,這種痛苦甚至令他在遇到的小女孩身上看到了墮落的凱蒂。??思{緊扣人物關系,以忍冬花的氣味為線索,勾勒出了具有多面性和復雜性的“圓形人物”昆丁。在康普生先生的影響下,他對女性的性征形成了一種消極的看法。在昆丁看來,女人之所以骯臟是因為她們的女性性征,或者說月經。這種觀念在以忍冬花的氣味為中心的敘事結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尤其是在凱蒂失去貞潔后,他與父親的對話中。在康普生先生看來,女人是“嬌弱”而“神秘”的,她們在兩個滿月之間由“周期性的污穢排泄保持著微妙的平衡”。父親的這種觀念在昆丁身上喚起了性與忍冬花的氣味之間的第一次聯系:他把月經比作“發白的橡皮里面氣體沒充滿顯得軟疲疲的”,“把忍冬花的氣味全部混合在一起”。這表明了他的厭女傾向,因為他認為其骯臟、臃腫、腐朽。因此,忍冬花的氣味對于昆丁是女性不潔的象征,是對性的強烈反感。此外,忍冬花香象征著昆丁對凱蒂貞潔的偏執,“一張譴責的淚漣漣的臉一股樟腦味兒淚水味兒從灰蒙蒙的門外隱隱約約地不斷傳來一陣陣嚶嚶啜泣聲也傳來灰色的忍冬的香味”,“特別是那忍冬的香味它進入了我的呼吸在她的臉上咽喉上像一層涂料她的血在我的手底下突突地跳著”。這兩處分別是家人得知凱蒂失貞與最后幻想自己與凱蒂亂倫時昆丁癲狂的思緒,忍冬花香始終纏繞著昆丁,伴隨著他走向人生的終點。

昆丁是極富貴族氣質的,他堅決捍衛南方傳統價值觀和榮譽,但實際上他所捍衛的是極度保守的男權等級制及其籠罩之下的家族榮耀,因此妹妹凱蒂婚前失貞對他是沉重的打擊,因為這在當時是非常影響家族聲譽的事。昆丁心中那個純潔的象征,也就是凱蒂的貞潔要不可阻擋地走向庸俗和毀滅,他無法承受,因此便自行走向死亡。??思{以忍冬花的氣味作為全章的線索,塑造出了昆丁這樣一個復雜而多面的圓形人物。

杰生是??思{筆下具有單一目的的“扁平”人物,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個目的,無非是擺脫沒落傳統,融入現代社會。杰生擁有一輛對于傳統的南方貴族來說引以為豪的車,“我還是太顧惜自己的車子了,我還不想拿它當一輛福特那樣,把它拼命顛得散了架?!睂τ诮苌鷣碚f,一方面,這是一種特權,值得自豪與炫耀,而另一方面,它意味著杰生正在努力適應這個傳統貴族走向衰亡的新時代。然而杰生和車之間卻有著不可調和的問題,他的嗅覺感受與其他兩個兄弟一樣靈敏,對他而言,最敏感的氣味恰恰是汽車所最不能缺少的汽油。汽油的味道會讓他頭痛,以至于他無所事事。因此開車之時,他必須用一塊浸有樟腦油的手帕遮住鼻子,才能集中精力。杰生與現代社會根本不相容。汽油的味道就像魔咒一樣粘在他的靈魂上,阻止他脫胎換骨步入新社會,從而注定和沒落的南方貴族一起走向衰亡。

威廉·??思{與同時期的海明威并稱為當時的“文壇雙子星”,但他們的個人氣質和敘事風格截然不同。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指的是文字上的呈現只是冰山一角,而在文字之下的暗示,才是深不可測的部分。研究發現,??思{風格也可視作另一種冰山理論,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更像是和冰山保持了一段距離,遠遠觀察海上的冰山,而??思{的敘事則更像是“身在此山中”,緊貼冰山,從眼前非常有限的視域和身體的感官去直接感受,比如低溫的刺痛,堅冰的觸感以及炫目的反觀等來暗示整座冰山。反映在《喧嘩與騷動》中就是氣味的反饋與跳轉。??思{將封閉于小范圍內的人物感受寫得密度極高,濃稠厚重,這樣的意識之流會讓讀者產生一種“來不及看”的感覺,這就是??思{的敘事策略特有的速度感,讓讀者感覺難以把握。而“氣味”這條暗線恰能作為將這些龐雜的信息與孤立的情節撐起故事結構的“龍骨”。

傳統情節觀認為情節是故事的一部分,并強調情節結構的完整性。英國小說家特羅洛普(Anthony Trollope)認為良好的情節是故事最重要的部分,小說家應該以幽默和情感展現日常生活景象。為了使得景象受人關注,小說中應該充滿真實的人物,而情節就是表現這種圖景的載體。福斯特則在此基礎上強調因果關系在情節中的主導作用,引導著讀者了解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缎鷩W與騷動》中的“氣味”線索可以作為主導因素,串起整個故事的邏輯關系。

小說中的三種氣味在情節中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思{運用間接塑造法,以氣味這一線索,使用視角切換、時空交錯的敘事策略,擬真度極高地構建了各個敘事者的性格特質以及故事情景。小說前三章對不同氣味的運用,通過敘事視角的切換所展示的不同人物的態度與想法,像一幅廣袤的拼圖一樣,還原了完整的故事,而并不是簡單的重復講述。

而三兄弟與凱蒂之間的互相制約、平衡和拯救則是解構全局的一條線索,而這條線索也在??思{為三兄弟設計的三種氣味上有跡可循。凱蒂是一個不在場的主角,她作為事件的中心和起因出現在每個人的敘述之中,而圍繞著她的三名男性人物所對應的氣味則是代表了三種相互制約的人格特征。首先白癡班吉的人格就是“無人格”,與“樹的香味”相呼應,是一種自然且原始性的存在。班吉的感知仍然是嗅覺主導的,類似于動物根據接收到的信息素而行動,頭腦卻無法自動選擇和組織信息、編織意義,難以構成歷史性的敘事。自從啟蒙運動后,社會將全然的理性作為目標追求,對于班吉這種非理性的態度就是驅離或規訓,因此以杰生對待班吉的態度,他確實是康普生家族中最具現代精神的人物,根據??思{在附錄中的補充,他毫不猶豫地將班吉送進了瘋人院。而大哥昆丁所展現的人格是一種偏激的,具有自我毀滅傾向的價值理性。這種“家族榮譽”的理念是一種強加的意識形態,需要以不斷地犧牲他人和自我的現實感受為代價,昆丁理念的絕對純粹壓制并排斥現實的復雜性,可無論他在思想上如何掙扎,都無法擺脫那象征著凱蒂失貞的忍冬花香,由此最終產生了自我的扭曲與毀滅。而昆丁的這種毀滅性則需要“汽油的氣味”所象征的工具理性來緩解。老三杰生不再追問存在的意義而是關心生命持續的方法,他將一切阻礙存續的負擔—家族榮譽和道德一并拋棄??梢?,昆丁和杰生的人格特征都是對凱蒂叛逆行為的一種應激方式。

因此,小說中的氣味在揭示家族衰落和南方舊傳統的喪失這一主題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班吉雖然可以通過嗅覺感知到家庭內部問題,但他無法清晰地表達自我,無法改變現狀,更無法保持傳統。昆丁很無助,因為他把自己困在了南方的傳統中,困在了忍冬花的氣味中,這讓他完全無法擺脫衰敗貴族的思想。杰生想要盡力去適應現代社會,但由于他的身體狀況,對汽油氣味的生理厭惡,卻注定了他無法融入其中。從小說前三章整體的敘事結構來看,由樹,到忍冬花,再到汽油的變化恰恰體現了南北沖突下舊價值觀的瓦解以及由農業到工業的轉變。遺憾的是,康普生家族最后支離破碎,沒有一個人能夠維系這個家族,舊南方的衰落和傳統的喪失是不可避免的。

作為敘事結構最基本的成分,視角、人物與情節對《喧嘩與騷動》來說是畫龍點睛中的龍,而??思{絕妙的點睛一筆正是對氣味敘事的運用。小說章章顯線索,處處埋暗線,時空的編排轉換,獨具匠心的多重敘事視角,無一例外地彰顯《喧嘩與騷動》的藝術之美。無論是作為敘事視角轉變觸發,或者人格的一種象征,抑或是貫穿全文的暗線,氣味歸根結底是為了小說的舊世代傳統幻滅主題服務?!缎鷩W與騷動》中的氣味是“魂”,帶領讀者沉浸式地體驗敘述者流淌的真實思緒,感知故事的不同角度;又是“肉”,化為象征符號與人格縮影,折射出因時代洪流而陷入失落泥淖的一個個傳統家族;又是“骨”,撐起全文的結構,串聯亂序的情節,還原故事命運般必然而無奈的面目?;?、肉與骨,合而為人,??思{運用精妙絕倫的敘事技巧,將一個生動而真實的家族變遷軌跡呈現在世人眼前。當讀者們為康普生家族可嘆的遭際唏噓不已之余,又不禁陷入沉思,在世界各個未知的角落里,又有多少落后于時代的傳統家庭重復著同樣的掙扎命運?或許康普生家族也是人類自身。

猜你喜歡
昆丁班吉喧嘩與騷動
《喧嘩與騷動》的嗅覺敘事研究
《喧嘩與騷動》的嗅覺敘事研究
小老鼠裁縫店(上)
對超文本版《喧嘩與騷動》的解析
由《喧嘩與騷動》窺見凱蒂的悲劇形象
解讀《喧嘩與騷動》中凱蒂的悲劇命運
時間對昆丁的禁錮與毀滅
昆丁——美國舊南方和舊時代的守望者
班吉的感恩
一個老外的共產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