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礦山地震特征分類

2023-11-15 08:03童迎世康承旭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礦震礦柱斷層

童 瓊 童迎世 康承旭

1)中國湖南 410008 長沙地震監測中心站

2)中國長沙 410004 湖南省地震局

0 引言

地震是地球動力作用的產物,可能是地球內動力引起的構造地震和火山地震,也可能是外動力造成的塌陷地震等。在一定條件下,人類的工程活動會誘發地震活動,尤其是礦產資源開采,經常引發地震,從而對地表造成破壞性影響。隨著礦產資源地下開采加劇,人為作用力對地表和巖石的影響逐漸增大,甚至會改變現代地殼運動的自然進程。

湖南省礦產資源豐富,種類較多,采礦點面較廣,但發生礦山地震(下文簡稱礦震)的礦種和礦點相對不多。然而,礦山地震是湖南省誘發地震中危害最大的一類地震。一旦發生礦震,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將產生一定破壞性影響。本文對湖南區域發生的礦震進行統計,按礦種、成因、誘發因素進行分類,以便掌握可能發生礦震的區域,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有效的監測措施,保障當地民眾穩定的生產、生活環境。

1 湖南礦震按礦種分類

自湖南省有測震臺網記錄以來,煤礦、金屬礦、非金屬石膏礦開采均誘發過礦震。其中,誘發地震礦點主要分布如下:①煤礦:寧鄉煤炭壩煤礦區,婁底的恩口、斗笠山和橋頭河煤礦區、邵東的牛馬司煤礦區,祁陽煤礦區;②金屬礦:安化的硫鐵礦、郴州的鈾礦、鳳凰汞礦區;③石膏礦:石門和衡陽與湘潭的石膏礦區。

湖南省礦震發生礦點分布見圖1。

圖1 湖南礦震發生礦點分布Fig.1 Distribution map of mine sites in Hunan mine quake

1.1 煤礦礦震

煤體屬于一種脆性巖體,煤礦自然災害表現為瓦斯突出、頂板冒落、井水突出和礦山地震等形式(張少泉等,1993)。其中煤礦礦震震級一般為2—3 級左右,個別達4 級以上。據調查,湖南省內煤礦礦震主要發生在寧鄉煤炭壩、邵東牛馬司、漣源恩斗橋等地區(圖1)。

據調查,湖南省煤層一般形成于白堊紀到第三紀,深度從幾十米到一百米不等。目前,煤礦通常以房柱式人工開采方式為主,機械化開采為輔。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覆蓋層壓力增加,致使煤層從“易碎物質”變成“準粘滯性物質”,造成應力在深部煤層構造面或開采面附近的高度集中和聚積,以至超過煤體強度。而局部滲水和透氣,都可能加速此應力集中過程。礦震發生之前,往往會出現微震活動的緩慢增加,但在較大礦震即將發生時,微震活動又急劇減弱,甚至“平靜”。

1.2 金屬礦礦震

湖南的金屬礦開采規模不大,礦震震級一般為2—3 級,最高可達4 級以上。對于表層開采,若沒有區域構造背景,則震級較低,僅2—3 級。據調查,湖南省內金屬礦礦震有安化青山硫鐵礦、郴州711 鈾礦和鳳凰汞礦(圖1)。

與煤、石膏等礦的沉積變質過程不同,金屬礦的礦震形成于熔巖的遷移凝聚過程,因此斷層活動的參與遠比煤礦強烈。金屬礦所誘發的地震更接近天然地震。由開采而誘發的容積閉合對斷層的復活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天然地震震源多為平推斷層或逆斷層,而金屬礦震震源多為正斷層,這可能與形成條件和誘發條件有關。

1.3 石膏礦礦震

湖南石膏礦礦震主要發生在石門花藪和湘潭與衡山交界的礦點(圖1)。

石膏礦開采過程中由于開挖洞室和坑道,使地應力分異,圍巖應力躍遷及能量進一步集中,在應力作用下圍巖產生張—剪脆性破壞,并伴隨聲響和震動。在消耗部分彈性應變能的同時,剩余能量轉化為動能,使圍巖由靜態平衡向動態失穩發展,造成巖片隔離母體,獲得有效的彈射能量。地震發生時能聽到從震區發出的垮塌聲,從現場調查可知,這種礦震與其他礦震不同之處是,采空區在上覆巖體的巨大靜壓力作用下,在某些地段形成應力集中,使堅硬巖石產生破裂,在礦井中產生巖石鼓出等現象。

2 礦震按成因分類

湖南省礦震成因可分為頂板冒落型、頂板開裂型、礦柱沖擊型和斷層活動型4 類。

2.1 頂板冒落型礦震

當礦頂重力或應力超過支撐力時,會造成整體或局部崩落,此時發生的地震即為頂板冒落型礦震。伴隨崩落過程,對頂板上部增加一個后坐力,冒落物對底板施加一個沖撞力。2 個力的方向相反,大小可視為相等,因而等效于在垂直方向上的一對張力,可表示為一對偶極矩。礦山開采過程中,為保護開采區采用木柱或周邊巖體支撐頂板,但同時形成潛伏隱患的應力轉移和積累。當頂板附近有處于頂板和底板之間的礦柱時,礦柱則自然地成為能量快速轉移和積累的場所。當應力超過礦柱強度時,礦柱發生斷裂,牽動上下底板活動,形成塌陷,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范圍較小。2006 年8 月19 日19 時47 分,石門花藪地區發生的ML3.6 礦震,即屬于頂板冒落型礦震。

2.2 頂板開裂型礦震

當直接頂與表頂“粘結”牢固,不能在重力或應力作用下通過冒落釋放積累的能量時,只能通過自身開裂,即破壞性變形來釋放能量,此時發生的地震即為頂板開裂型礦震。這里的開裂等效于一對水平方向的對稱張力。實際過程可能是,頂板開裂與頂板冒落共同存在,2種破壞形式的結合形成一對張力與一對壓力組成的正交力系,等效于一個雙力偶模型。據震區群眾反映,2001 年5 月19 日牛馬司ML3.0 礦震、2003 年1 月17 日湖南省衡山縣與湘潭縣交界石膏礦ML2.8 地震發生時有沉悶地聲。調查發現,礦井頂部巖塊掉落并伴有響聲,礦頂出現裂縫。

2.3 礦柱沖擊型礦震

礦柱沖擊型礦震發生原理如下:保留柱(如煤柱、巖柱)是支撐頂板以保護開采區的一種開采方式,但同時形成潛伏隱患的應力轉移和積累。當頂板在重力或應力下不能以冒落或開裂形式釋放所積蓄的位能時,礦柱則自然成為能量快速轉移和積累的場所。應力超過礦柱強度則會發生斷裂。此時,由于礦柱的破裂牽動上下底板活動,從而形成由礦柱水平方向的張力和上下底板的壓力構成的一組正交力系,即等效于一個雙力偶模型。

1996 年7 月1 日湖南安化縣高明鄉青山硫鐵礦ML2.6 地震的發生,即由于多年采掘,對采空區未采取有效技安措施,采掘面地質構造復雜,巖溶發育,斷層縱橫展布,加之采礦巷道不規范,致使井下巖體結構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在采掘過程中,由于大跨度、大開采量使巖石原始狀態受到破壞,一些地段應力得以釋放,另一些地段應力得到加強,采空區在上覆巖體的巨大靜壓力作用下,在某些地段形成應力集中,使堅硬巖石產生破裂,在礦井中產生巖爆和巖石鼓出等現象,破碎巖石被彈射出來,從而產生礦柱沖擊型礦震。

2.4 斷層活動型礦震

斷層活動型礦震發生原理如下:開拓巷道或回采煤體會破壞原巖應力,形成一個內向壓縮的附加應力帶,即容積閉合帶,容易誘發在巷道或開采面附近的斷層活動。若斷層位于底板下部,可能因上部卸載(減壓)而發生逆斷層活動,若斷層位于頂板上部,可能因下部卸載(減壓)而發生正斷層活動;若斷層位于巷道一側并與之平行,則可能因一側卸載(減壓)而引起斷層的平推活動。顯然,這里是一對雙力偶作用,等效于一對主應力作用。

1998 年3 月12 日18 時5 分郴州市馬頭嶺ML3.4 地震發生在茶永盆地,該盆地被兩側大斷裂所夾持,其中西北側斷裂由茶陵經永興、原郴縣向西南延伸,走向基本呈NNE向;東南側斷裂由江西寧岡經三都西北、原郴縣南邊至騎田嶺消失,走向基本呈NNE 向。2 條斷裂帶在地貌、物探、地層對比上均顯示,對盆地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一定控制作用。震區地質條件較為復雜,溶洞發育形成喀斯特地形,局部有暗河并有溫泉出露。

頂板冒落、頂板開裂、礦柱沖擊和斷層剪切等4 類礦震成因據巷道周圍構造和開采環境造成的應力狀態加以區分,但實際礦震成因復雜。而且,當出現大面積懸頂并久懸不落時,可能會出現頂板冒落和頂板開裂,此時若附近存在礦柱或斷層,則可能發生礦柱沖擊和斷層活動。

3 礦震按誘發因素分類

采礦誘發地震活動(礦震)是礦山常見地下型環境地質問題(戴塔根等,2000)。礦震是指開采地下固液體礦產過程中出現的地震,是由人類采礦活動誘發的。據研究,引起礦震的因素主要有:①地下體積虧損:從地下采取固體礦石或流體后,造成地下體積虧空,改變原有應力平衡狀態,引起塌陷、斷裂活動導致誘發地震;②掘進放炮時沖擊波誘發斷裂復合或巖溶塌陷誘發地震;③注水定向流動:礦山注水加速了地下水對白云巖、石灰巖的浸蝕(巖溶)作用,浸蝕至一定程度便誘發塌陷地震。按誘發因素,可將礦震分為誘發構造型、誘發塌陷型和巖(煤)爆誘發型3 類。

3.1 誘發構造型礦震

開拓巷道或回采煤體會破壞原巖應力,形成內向壓縮的附加應力帶,會誘發位于巷道或開采面附近的斷層活動。若產生的附加應力增強,會導致礦區局部應力調整而觸發地震活動,且地震波形與天然地震波形相近,震后現場考察發現,地震烈度等值線沿構造呈橢圓分布,此類誘發構造型礦震占比較大。例如:2007 年6 月25 日湖南寧鄉縣煤炭壩鎮段家橋村附近ML2.8 地震,烈度分布呈橢圓形(圖2),長軸與李家壩—段家橋斷裂帶方向基本一致,表明此次地震為該斷裂帶誘發的一次構造型礦震;2016 年7 月19 日發生在漣源斗笠山鎮煤礦區的漣源ML3.8 地震,主破裂面走向NE12°,與地震烈度等震線長軸方向及附近的寧鄉—婁底—新寧斷裂帶走向基本一致(圖3),說明此次地震為寧鄉—婁底—新寧斷裂帶誘發的構造型礦震,應由采礦導致斷層復活和彈性能量提前釋放造成。

圖2 寧鄉煤炭壩ML 2.8 煤礦地震等震線Fig.2 The isoseism of the ML 2.8 coal mine earthquake in the meitanba of Ningxiang

圖3 漣源ML 3.8 地震影響場Fig.3 The seismic impact field of the ML 3.8 earthquake in Lianyuan

誘發構造型礦震又可分為采礦直接引發和采礦抽水誘發2 類。采礦使地下應力失去平衡直接引發礦震;采礦抽水的水壓作用,使斷裂面受水浸潤,一旦失去水壓,沿斷裂面就會發生卸荷作用,形成偏差應力,當該應力大于斷面的抗剪強度時,即出現粘滑效應,從而誘發地震(童迎世等,2003)。此2 類誘發構造型礦震在湖南地震活動中相對較多。例如:1995 年11 月16 日漣源七星發生的ML2.8 地震和1998 年3 月12 日湖南郴州771 礦發生的ML3.4 地震。郴州771 礦位于郴州市東北部許家洞鎮,1955 年航測發現,1963 年開采,1994 年停產,礦區附近分布多處煤礦,曾于1992 年發生ML3.1 地震。ML3.4 地震發生在茶永盆地西南端,地震發生除與鈾礦的長期開采有關外,與礦區地質構造有關,為典型的誘發構造型地震。由1:20 萬地質圖可見,震中區附近分布NW 向斷裂,地下溶洞發育,形成喀斯特地形,局部有暗河,伴有溫泉出露,周邊地質條件較復雜。

一般,構造誘發礦震的震中位于深采區,且震源淺,與礦區外圍的天然地震相比震級較低,其成因與采礦活動密切相關。礦產資源開采形成的自由空面致使采空區周圍巖體受壓,由原三向變為兩向或單向,引起應力、重力的重新分配,在采空區范圍內沿斷裂形成眾多應力集中地段和高地壓帶,促使應變能提前分散釋放,從而誘發地震。

采礦抽水也可誘發地震。如1976 年3 月11 日和4 月8 日在杉山發生的ML2.8、ML2.9地震,2 次地震震中靠近恩口向斜中部,有感范圍幾乎遍及整個向斜盆地,等震線長軸方向與向斜軸部的2 條斷層平行。

3.2 誘發塌陷型礦震

誘發塌陷型礦震形成主要是由于采空或者頂板陷落形成塌陷,震源淺,破壞和影響范圍小。誘發塌陷型地震發生后,儀器記錄波形具有S 波和面波周期大以及波形持續時間短、衰減快2 個顯著特征。

地震發生后,據現場考察,震區有明顯塌坑,對附近建筑物有一定破壞性,等震線分布不規則,如1976年3月11日9 時17分漣源縣恩口煤礦一帶發生的ML2.9 地震(圖4)。震區群眾反映,地下有較大悶雷般的響聲,窗戶及未裝牢的玻璃窗振動作響,器具及碗柜里的碗碰撞發聲,屋頂塵土掉落,人體有較大下沉感。

圖4 婁底恩口礦區ML 2.9 地震等震線Fig.4 The isoseism of the ML 2.9 earthquake in the enkou mining areas of Loudi

此類地震一般震源淺、地聲大、震級小,烈度相對較高。地聲大、烈度高應與震源淺及地下溶洞和煤窯較多有關。如1974 年7 月25 日7 時45 分邵東縣廉橋區界嶺公社臘樹鋪—花亭子—畔沖—長塘一帶發生的ML3.6 有感地震,震中位于采煤區,震源僅6 km,震中區普遍有感,房屋震動,門窗作響,塵土掉落,墻皮出現裂縫、裂紋,舊墻縫擴大,檐邊掉瓦。其等震線分布與1976 年漣源恩口煤礦ML2.9 地震相似,呈不規則圖形(圖5)。

圖5 邵東廉橋ML 3.6 地震等震線Fig.5 The isoseism of the ML 3.6 earthquake in the lianqiao of Shaodong

3.3 誘發巖爆型礦震

在巖石巷道或開采面發生的地震,稱為誘發巖(煤)爆型礦震,在煤炭部門稱沖擊地壓。隨著礦井向下延伸,基巖坑道開挖深度越來越大(童瓊等,2021),在新的掌子面上,如巷道側壁位移、井壁變形等,容易誘發巖(煤)爆型礦震。此類礦震的典型特征是等震線幾乎呈圓形分布。

巖(煤)爆是地應力以小規模方式急劇釋放的一種表現,產生于具有大量彈射應變能儲備的硬質脆性巖體,其發生必須具備一定條件:①巖體經受過較強的地應力作用;②圍巖內儲存有較大彈性應變能;③埋藏位置有較緊密的圍限條件;④機械開挖造成應力的突然釋放。巖(煤)爆釋放機制與鉆孔內出現的巖崩現象類似,呈劈裂成板→剪斷成塊→塊片彈射的漸進破壞。具體原理如下:洞室和坑道開挖造成圍巖應力躍遷及能量的進一步集中,在圍巖應力作用下產生張—剪脆性破壞,并伴隨聲響和震動。在部分彈性應變能消耗的同時,剩余能量轉化為動能,使圍巖由靜態平衡向動態失穩發展,造成巖片隔離母體,獲得有效的彈射能量,向臨空方向猛烈拋射。

此類型礦震不多見,湖南省幾十年來僅發生2 例,分別為1985 年2 月7 日邵陽市郊邵東煤礦ML2.8 地震(圖6)和1996 年7 月1 日安化縣高明鄉青山硫鐵礦ML2.6 地震(圖7)。安化縣高明鄉青山硫鐵礦礦震發生后,礦區少數房屋開裂;礦井采礦巷道、采場礦柱、礦壁破壞嚴重,崩落、塌落的巖石堆積,巖爆聲持續5 天。

圖6 邵東煤礦ML 2.8 地震等震線Fig.6 The isoseism of the ML 2.8 earthquake in the coal mine of Shaodong

圖7 青山硫鐵礦ML 2.6 地震等震線Fig.7 The isoseism of the ML 2.6 earthquake in the of Qingshan

4 結束語

通過對湖南礦震的礦種、成因和類型進行分析,發現誘發礦震發震頻次高、危害大。對湖南礦震進行分類了解,有助于掌握礦震的可能發生區域,針對性地采取必要的監測手段,以保障當地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

猜你喜歡
礦震礦柱斷層
某銅鈷礦柱浸試驗研究
東灘煤礦六采區大能量礦震發生規律分析
山東省礦震特點、災害機理、監測工作現狀及對策分析
基于動態強度折減法礦柱漸進失穩演變規律
東北地區2014年第四季度ML≥3.0級地震目錄
斷層破碎帶壓裂注漿加固技術
關于錨注技術在煤巷掘進過斷層的應用思考
深部下山煤柱區礦震規律研究
采場內礦柱回收新技術在鋁土礦中的應用
基于FLAC3D的礦柱回收順序數值模擬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