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S 監測在老年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應用

2023-11-16 08:02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鏡檢查蘇醒丙泊酚

徐 源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 濟南 250063)

現階段,麻醉技術迅速發展,相關藥物不斷更新,使得臨床對麻醉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無痛胃鏡檢查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它以普通胃鏡檢查為基礎,予以患者短效麻醉劑,維持理想鎮痛鎮靜狀態,順利完成檢查,縮短蘇醒時間,在胃腸疾病的檢查中被廣泛應用[1]。丙泊酚是常用短效麻醉藥物,起效快,麻醉后蘇醒迅速,是無痛胃鏡檢查中常用的麻醉藥物,但術中麻醉藥物用量控制不當,影響麻醉效果,降低檢查可行性[2]。腦電雙頻指數(bispeetral index,BIS)是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麻醉深度監測工具,可反映大腦皮質狀態,與鎮靜催眠信息,既關系著正常生理睡眠,也對用于監測鎮靜成分,為手術麻醉患者安全提供保障[3]。為此,本研究在老年無痛胃腸鏡檢查中應用BIS 監測,現將其應用價值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98 例老年無痛胃腸鏡檢查患者,2021 年10 月~2022 年10 月診治,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9 例,27 例男,22 例女,年齡60~90 歲,均值(74.12±3.56)歲,BMI 為18~25kg/m2,均值(21.78±1.16)kg/m2;觀察組49 例,25 例男,24 例女,年齡62~88 歲,均值(73.52±3.78)歲,BMI 為19~24kg/m2,均值(21.82±1.24)kg/m2。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

術前常規禁食水,將患者送入檢查室后,搭建并開放靜脈通道,以每分鐘4~6L 的速度經鼻導管持續吸氧;予以心電監護,實時監測血壓、心率和血氧飽和度,同時對觀察組實施BIS監測;禁食水時間過長、麻醉前脫水者,可在麻醉誘導前予以100-200mL 復方氯化鈉注射液(山東威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287);兩組入室后,均予以25μg/kg 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國藥集團工業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國藥準字H20123421),靶控輸注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江蘇盈科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504),初始靶濃度為4μg/mL。對照組根據臨床經驗少量多次予以丙泊酚,觀察組根據BIS 用藥,控制BIS 在40~60 之間;兩組均在睫毛反射消失,輕抬下頜無體動時行胃腸鏡檢查,腸道到達回盲部位時,停用丙泊酚;術中低血壓者(低于基礎值20%),予以5~10mg 麻黃堿,心率緩慢者(低于每分鐘60 次),靜注0.5mg 阿托品;血氧飽和度<90%者,輔助呼吸;嗆咳者,暫停進鏡操作,追加丙泊酚。

1.3 觀察指標

1.3.1 兩組不同階段血流動力學比較 比較兩組麻醉前、進鏡過聲門、退鏡完畢和麻醉蘇醒四個階段的收縮壓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和心率。

1.3.2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包括麻醉誘導時間、蘇醒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

1.3.3 兩組疼痛程度和認知功能比較 參照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5]評估術后30min 疼痛程度和認知功能,VAS 介于0-10 分,分數越高提示疼痛感越強烈;MoCA 最低0 分,最高30 分,<26 分提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

1.4 統計學方法

軟件SPSS 22.0 錄入后處理數據,百分數(%)表示,χ2檢驗計數資料,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s 和t 表示檢驗,P<0.05提示有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不同階段血流動力學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階段血流動力學比較(±s)

表1 兩組不同階段血流動力學比較(±s)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例數49 49麻醉前81.32±5.45 81.78±5.12 0.43>0.05平均動脈壓(mmHg)進鏡過聲門77.18±5.32 80.12±4.56 2.93<0.05退鏡完畢75.90±4.16 78.84±4.21 3.47<0.05麻醉蘇醒80.21±4.32 79.80±3.78 0.50>0.05心率(次/min)麻醉前 進鏡過聲門85.36±7.24 77.12±6.18 86.18±7.32 78.16±5.54 0.55 0.87>0.05 >0.05

續表1 兩組不同階段血流動力學比較(±s)

表1 兩組不同階段血流動力學比較(±s)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例數49 49血氧飽和度(%)退鏡完畢75.18±6.54 77.12±6.32 1.49>0.05麻醉蘇醒84.88±5.56 85.12±5.78 0.20>0.05麻醉前97.12±1.44 97.18±1.32 0.21>0.05進鏡過聲門97.78±0.96 97.84±0.92 0.21>0.05退鏡完畢 麻醉蘇醒98.12±1.18 97.12±1.44 98.32±1.16 97.16±1.48 0.84 0,13>0.05 >0.05

2.2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s) min

表2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s) min

組別 例數對照組 49觀察組 49 t 值P麻醉誘導時間3.42±0.12 2.82±0.56 3.35<0.05蘇醒時間8.12±2.44 7.18±1.56 2.27<0.05定向力恢復時間17.21±3.54 15.12±2.72 3.27<0.05

2.3 兩組疼痛程度和認知功能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疼痛程度和認知功能比較(±s) 分

表3 兩組疼痛程度和認知功能比較(±s) 分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 值P例數49 49 VAS 2.18±0.56 1.84±1.52 3.11<0.05 MoCA 25.54±2.12 27.06±2.18 3.49<0.05

3 討論

與青壯年比較,老年患者臟器儲備能力和代謝狀態差,對麻醉藥物更為敏感,需重視維持麻醉深度,以防蘇醒延遲。丙泊酚為常用靜脈麻醉藥物,靜注后可迅速起效,持續時間短,蘇醒快,利于術后恢復,在手術麻醉和鎮靜中被廣泛應用;但僅用此藥鎮痛效果不佳,瑞芬太尼為短效鎮痛藥,作用強,持續時間短,二者聯合應用,可進一步提高麻醉效果。但在傳統麻醉工作中,麻醉醫師根據臨床經驗用藥,無法準確掌握麻醉深度,麻醉藥物用量不合理,可影響效果,降低檢查可行性。BIS 常用來監測大腦皮質功能,參數介于0~100,數值越高提示大腦意識越清醒;該參數與麻醉藥物血藥濃度密切相關,可評估患者意識狀態,于患者前額放置傳感器,采集并處理腦電圖信號,可反映麻醉和鎮痛藥物對患者大腦皮質的影響,為麻醉醫師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上述比較顯示,觀察組進鏡過聲門、退鏡完畢平均動脈壓更高,可見在BIS 監測下對老年患者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可明確麻醉深度和麻醉藥物用量,降低檢查過程中血壓波動風險,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性。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麻醉誘導時間、蘇醒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更短,VAS 評分更低,MoCA 評分更高,證實BIS 監測的應用,可縮短麻醉藥物起效時間,也可促進術后快速恢復,在保障藥物鎮痛與麻醉效果的同時,減少麻醉過深時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說明經BIS 監測,可提高胃腸鏡檢查麻醉效果。

綜上所述,BIS 監測可維持老年無痛胃腸鏡檢查血流動力學穩定性,麻醉與鎮靜效果好,可減少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猜你喜歡
鏡檢查蘇醒丙泊酚
植物人也能蘇醒
綠野仙蹤
會搬家的蘇醒樹
對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老年患者實施全程護理的效果探討
向春困Say No,春季“蘇醒”小技巧
帕瑞昔布鈉聯合丙泊酚對纖支鏡檢查患者進行無痛麻醉的效果觀察
丙泊酚對脂代謝的影響
丙泊酚預防MECT術后不良反應效果觀察
西藏地區大力開展纖支鏡檢查技術的必要性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聯合應用對兔小腸系膜微循環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