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肺部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治療后血小板減少癥發生的影響因素

2023-11-16 08:02宋月池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肺部資料用藥

宋月池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洛陽 471000)

臨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伴肺部感染以清除原發病灶,降低感染程度,改善呼吸功能為主。利奈唑胺是常用的抗感染藥物,可有效抑制細菌增生,降低感染程度,但使用期間易引發較多不良反應[1]。血小板減少癥(Thrombocytopenia,TP)是利奈唑胺治療期間常見不良反應,可引發出血、器官損傷,嚴重甚至可危及生命[2]。因此,積極探索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治療后TP 發生的影響因素,有助于降低TP 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鑒于此,本研究重點分析重癥監護室(ICU)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治療后TP 發生的影響因素?,F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收集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8 年~2020 年收治的116 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療的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臨床資料。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 年修訂版)》[3]中AECOPD 診斷標準;ICU 住院時間≥1周;入院前未服用過抗血小板藥物;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肺部惡性腫瘤;合并支氣管哮喘;合并肺源性心臟??;合并自身免疫性疾??;合并貧血。

1.2 方法

TP 判斷方法[4]:于治療前、治療第2d 開始,采集患者外周血4ml,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長春市布拉澤醫療科技有限公司,BHA-5000)檢測血小板(Platelet,PLT)計數,連續檢測至第10d。若PLT 計數<100×109/L 且較基線值減少≥25%則視為發生TP。將發生TP 的患者納入發生組,未發生TP 的患者納入未發生組。

資料收集:統計患者臨床資料: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男、女),治療前PLT 計數、用藥時間,肺功能等級(Ⅲ級、Ⅳ級);實驗室指標:治療前,采集患者外周血4ml,以3000r/min 速度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細胞介素35(IL-35)、可溶性Fsa(Solubility Fas,SFas)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采用Shapiro-Wilk 正態分布檢驗計量資料的正態性情況,以%和n 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采用±s 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組間以獨立樣本t 檢驗,ICU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治療后TP 發生的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TP 發生情況

納入的116 例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經利奈唑胺治療后,34 例發生TP,發生率為29.31%(34/116)。

2.2 發生和未發生TP 的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發生和未發生TP 的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資料比較

2.3 ICU 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治療后TP 發生的影響因素比較(見表2)

表2 ICU 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治療后TP 發生的影響因素

3 討論

利奈唑胺是治療肺部感染的常用藥物,雖在抗炎、抗感染方面效果顯著,但長期使用易引起TP 等血液系統不良反應,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復[5]。因此,積極找出利奈唑胺治療期間引發TP 的影響因素對促進患者病情康復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納入的116 例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經利奈唑胺治療后TP 發生率為29.31%,表明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經利奈唑胺后TP 發生率較高。為探索其中影響因素,本研究經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用藥時間長、血清IL-17、SFas 水平高,IL-35 水平低是ICU 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治療后發生TP 的影響因素,分析原因如下:a)用藥時間:有研究指出,利奈唑胺使用時間與TP 發生率密切相關,用藥時間超時14d 時,TP 發生率高達29.50%。因此,治療期間應監測患者癥狀改善時間,對于癥狀減輕患者應適當調整治療方案,降低TP 發生風險。b)IL-17:研究指出,TP 的發生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T 淋巴細胞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在TP 發生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IL-17 是由Th17 細胞分泌的免疫驅動和執行炎性細胞因子,可激活NF-kB 信號通路,特異性地作用于不同靶器官,導致組織、器官受損,使血細胞水平大幅度下降,增加TP 發生風險。有研究顯示,TP 患者血液中IL-17 水平與病情程度呈正相關,表明IL-17 水平升高會增加TP 發生風險。因此,抑制IL-17 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有助于減少組織、器官損傷,降低TP 發生風險。c)SFas:SFas 是一種可介導細胞凋亡的蛋白質,主要通過誘導細胞凋亡來維持人體自身穩定。高水平的SFas 可封閉Fsa 蛋白,導致免疫系統出現紊亂,誘導大量T細胞凋亡,進而損傷PLT,增加TP 發生風險。因此,改善SFas水平,減少T 細胞凋亡,有助于改善機體免疫功能,降低TP 發生風險。d)IL-35:IL-35 是一種由調節性T 細胞分泌,具有負向調控作用的細胞因子。IL-35 可抑制T 淋巴細胞增殖,誘導T 淋巴細胞向iTreg 細胞轉化,進而導致T 淋巴細胞減少,免疫功能降低。IL-35 還可抑制B 細胞活性,減少自身抗體分泌,進而抑制免疫系統活化,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PLT 損傷風險,最終誘發TP。因此,積極改善I-35 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可減少PLT 損傷,降低TP 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用藥時間長、血清IL-17、SFas 水平高,IL-35 水平低是ICU AECOPD 伴肺部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治療后發生TP 的影響因素。

猜你喜歡
肺部資料用藥
精準用藥——打造您自己的用藥“身份證”
高血壓用藥小知識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結締組織疾病肺部表現》已出版
《結締組織疾病肺部表現》已出版
《結締組織疾病肺部表現》已出版
《結締組織疾病肺部表現》已出版
治病·致病·致命——用藥需慎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