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乳口腔免疫療法+口腔按摩刺激對VLBWI 的效果研究

2023-11-16 08:02陳慧敏王紅利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體重兒經口初乳

陳慧敏,王紅利,高 峰

(河南省人民醫院 河南省護理醫學重點實驗室 鄭州大學人民醫院 河南大學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對存在并發癥風險的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及時采取干預措施能極大地降低死亡率[1],合理喂養即是其中一項。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喂養方式包括腸外營養、管飼營養及經口喂養等,全經口喂養是嬰兒喂養的最佳途徑,但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自主吮吸能力不能很好地協調維持經口攝食的需求,因此提高患兒吸吮、吞咽與呼吸功能是患兒正常生長的必然要求。初乳口腔免疫療法是將初乳涂抹在患兒口腔粘膜上,借助初乳中的免疫因子、細胞因子加快口咽部免疫環境、正常微生物環境的建立,且對腸道屏障的建立亦有積極作用[2];口腔按摩刺激屬于一種口腔運動方式,能促進口腔周圍肌肉群力量與協調運動,臨床關于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上述干預方法的聯合報道相對較少,基于此本文展開聯合應用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21 年3 月~2023 年4 月河南省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120 例為研究對象,以計算機隨機分組法進行分組,觀察組、對照組各60 例。觀察組中男33例,女27 例;胎齡波動在28~36 周,平均(31.25±1.08)周;出生時體質量1000~1500(1266.33±101.21)g;出生時Apgar 評分(8.55±1.62)分。對照組中男30 例,女30 例,胎齡28~36(31.40±1.19)周;體質量1020~1490(1233.33±126.03)g;出生時Apgar 評分(8.18±1.53)分。兩組基礎資料具有同質性,可用于研究。

納入標準:均為娩出后24h 內轉入治療;患兒生命體征比較平穩;生產后母親正常泌乳且均能提供合格的母乳;均接受經口喂養;患兒家長知曉研究目的,自愿同意參與;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排除標準:合并先天性器官病變或畸形;并發壞死性小腸炎等消化系統病變;娩出時Apgar 評分過低(<4 分);合并嚴重感染;母親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或藥物濫用史。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取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常規喂養方法,先進行非營養性吸吮,直至能自行吞咽、滿足經口喂養標準;依據患兒吸吮能力、吞咽能力、體重等決定患兒母乳喂養量,吸吮能力較弱時用小湯匙取少量母乳緩慢喂養,后逐漸更換為奶瓶喂養,奶量由少逐漸增多。

觀察組患兒給予初乳口腔免疫療法及口腔按摩刺激:a)在早晚喂養前30min 用手指輕輕觸摸、按壓患兒嘴唇、上下頜、口腔兩側頰部、舌等,每次10min,直至患兒能接受完全經口喂養。b)清理患兒口腔內分泌物,用無菌注射器抽取0.2mL 左右母乳,拔掉針頭后將注射器置于患兒頰部緩慢滴注母乳,量為0.1ml,間隔3h 滴注一次,連續滴注7d。

1.3 觀察指標

比較開始經口喂養時間、體重變化,前者為入組至第一次接受經口喂初乳喂養的間隔時間。于干預前、后以咽拭子檢測咽喉部致病微生物情況,同時間點檢測患兒尿液中分泌型免疫蛋白A(sIgA)水平。統計喂養不耐受發生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22.0 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檢驗水準為0.05。

2 結果

2.1 兩組經口喂養開始時間及體重變化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開始經口喂養時間及體重變化情況比較

2.2 兩組尿液中sIgA 含量、 口咽部致病微生物檢出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尿液中sIgA 含量、口咽部致病微生物檢出情況比較

3 討論

嬰幼兒最佳喂養方式為完全經口喂養,但是經口喂養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的、多系統的工作過程,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全導致吸吮、吞咽及呼吸三者不能協同進行,臨床統計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越早完成過渡喂養階段對患兒體格生長、神經發育有重要意義[3,4]。本文表1 中觀察組開始經口喂養時間短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口腔按摩能刺激患兒口腔內外肌群發育與協調,促使吞咽、吸吮、呼吸動作協調進行;初乳中有豐富的生長因子、免疫蛋白,經口腔黏膜吸收后不僅可調節口腔內菌群環境,還能激發腸道內各類消化酶活性程度,增加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同時還能加快消化道發育。因觀察組經口喂養更早,故觀察組患兒奶量更大、腸道功能更好,因此觀察組患兒出院時體重明顯增加,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優勢,表明觀察組喂養方式能極大地促進患兒體格發育。

表2 中喂養結束后兩組患兒口腔內檢出致病微生物例數均高于喂養前,但觀察組檢出率相對較低,觀察組喂養后尿sIgA 水平顯著升高,表明觀察組經過盡早的口腔滴注初乳能提高患兒口腔甚至機體防御能力。分析原因: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體內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為sIgA,而初乳中含有豐富的sIgA甚至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母親初乳中sIgA 含量更高,加之初乳中內的免疫細胞、乳鐵蛋白等能進一步提升患兒免疫力;且口腔按摩能改善患兒對初乳的攝入量及利用度。喂養不耐受是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腸內營養的常見并發癥,多與胃腸道發育不良、胃內相關激素不足等有關,而口腔按摩及初乳經口喂養則能較好的改變胃腸道發育不良現狀,刺激胃腸內激素分泌,觀察組僅出現2 例不耐受病例。

綜上所述,以口腔按摩及初乳口腔免疫療法進行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喂養是可行的,能促進體格生長、提高口腔內免疫能力,還能降低喂養不耐受風險,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體重兒經口初乳
基于品管圈的多學科聯合干預策略在早產兒初乳喂養中的應用
經口內鏡聯合頸外超聲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頸深部異物1例
低出生體重兒臍靜脈置管的應用及護理措施探究
用初乳進行口腔免疫護理對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影響
早期初乳口腔內滴注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喂養管理的影響
經口不切開胃底折疊術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進展
犢牛飼喂初乳好處多
咖啡因與低體重兒
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護理體會
1例超低出生體重兒的護理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