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護理對重癥卒中患者影響研究

2023-11-16 08:02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下肢靜脈護理人員

李 英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區醫院,河南 開封 471000)

卒中為急性腦血管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輕癥患者表現為肢體麻木、吐字不清、口眼歪斜、神經功能受損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休克、昏迷。卒中患者即使神志恢復,也需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患者容易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DVT 的病因與下肢制動、血液高凝狀態有關,多出現在卒中后7~14d 內,易導致肺栓塞,嚴重時可致猝死。卒中后DVT 的發生與護理不到位有關,早期護理多用于慢性病和腫瘤病變,指的是在患者病情穩定后48h 內或更早開展護理工作,以改善預后,促進患者恢復[2,3]。本研究探討該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納入96 例重癥卒中患者,均在2020 年8 月~2022年8 月接受救治,納入標準:符合《腦卒中診斷治療學》[3]中重癥卒中的診斷標準,且經頭顱MRI 或CT 確診;意識清醒,可正常溝通。排除標準:伴隨嚴重器質性病變者;存在嚴重軀體功能損傷者;精神狀態受損明顯者。入組者知情同意,簽署協議書。根據患者姓氏筆畫順序分組。對照組48 例,男:女為13/11,年齡平均年齡(61.78±4.24)歲;平均病程(6.27±1.45)個月;疾病類型:腦出血27 例,腦梗死21 例。觀察組48 例。男女患者例數均等;平均年齡(61.32±4.54)歲;平均病程(6.15±1.54)個月;疾病類型:腦出血:腦梗死為13/11。兩組數據資料比較一致(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疾病診療流程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早期護理,具體方法如下:護理評估。依據《下肢DVT臨床預測評分》進行評估,根據嚴重程度劃分為低度、中度和高度3 個等級,低度患者需予以預防性措施,中度和高度患者需及時確診,予以針對性護理。病情觀察。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下肢狀態,有無下肢紅腫、疼痛、發熱、神經末梢循環異常和足動脈搏動等,若患者左右下肢周徑差值超出0.5cm 或輕度發紺,D- 二聚體水平在500g/L 以上,提示極大可能存在DVT,需及時告知醫生,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或下肢靜脈造影輔助診斷。確診患者應制動患肢,并適當抬高,禁止熱敷,避免栓子脫落導致肺栓塞或腦栓塞??祻妥o理。觀察患者狀態,生命體征無異常波動者,制定個性化和系統性康復計劃,按照由被動到主動的原則,指導患者鍛煉肢體功能。被動活動時,指導患者抬高雙下肢30°,活動髖、膝、踝關節、腘繩肌和股四頭肌等,20min/次,3次/d,每隔1~2h 幫助患者調整體位,取良肢位,以合適的力道按摩患肢,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避免肢體浮腫或形成血栓。鼓勵患者主動運動,如屈伸下肢,搭橋運動等,協助患者于床旁伸直、抬起下肢,向左、右兩側擺動膝關節,5 次/組,5 組/d;鼓勵患者盡早下床進行床邊站立訓練,靠床站立5min,坐下休息5min 后再站起5min,反復進行,逐漸增加下肢活動量,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功能。運動前后,由護理人員測量患者雙下肢周徑,評估皮膚顏色、溫度、疼痛及腫脹等情況。選擇彈力襪時,應綜合考慮患者身形和體重,強調佩戴前抬起下肢,以改善靜脈血流狀態。氣壓治療。護理人員將所需設備移動至床旁,患者取舒適體位,選擇合適的治療模式,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儀器運行狀態。認知干預。護理人員主動為患者說明與卒中和下肢DVT 有關的知識,包括發生原因、護理治療措施與注意事項;鼓勵患者表達感受和提出疑問,及時解決并糾正其錯誤認知;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增加患者安全感,使其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疾病發生發展;評估應激源,關注患者情緒變化,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冥想、肌肉按摩等方式緩解緊張感;聯系患者家屬及親友來院探望,或通過手機與患者進行視頻通話,給予患者精神支持,維持患者自尊。

1.3 觀察指標

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兩項指標判定依據為Zung 氏焦慮自評量表(SAS)和Zung 氏抑郁自評量表(SDS),所含條目數各為20 個,皆采用1~4 分四級評分法[4]。SAS 達到50 分即可診斷為有焦慮傾向,分值越高焦慮傾向越明顯;SDS 達到50 分即可診斷為有抑郁傾向,輕度抑郁:50~59 分,中度抑郁:60~69 分,重度抑郁:≥70 分。比較兩組不同階段DVT 發生率。兩組護理3、7、14d 后,DVT 判定依據[5]:護理人員定時巡視,若患者存在下肢腫脹、皮溫上升、淺表靜脈怒張、直腿伸踝試驗陽性,需預警,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確診。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s)

注:1)與護理前比較,P<0.05;2)與護理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SAS對照組 護理前 61.72±3.45護理后 57.16±2.241)觀察組 護理前 62.08±3.64護理后 55.78±2.451)2)SDS 60.21±2.72 55.18±1.961)60.56±2.35 53.96±1.541)2)

2.2 兩組不同階段DVT 發生率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階段DVT 發生率比較 n(%)

3 討論

重癥卒中患者極易出現DVT,主要是因為卒中患者普遍存在肢體癱瘓,需長期臥床,無法自行翻身,體位固定使得下肢活動量減少,靜脈血流速度減緩、血液高凝及血管壁破損,易導致下肢血液淤積,從而形成血栓。

常規護理針對性不強,對DVT 的防范效果一般。早期護理以常規護理為基礎,預測誘發或加重疾病的危險因素,根據預測結果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同時確保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實現有限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具體來講,對重癥卒中患者實施早期護理,需要護理人員重視預防下肢DVT,加強對患者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實施預防和處理措施,有計劃性和目的性,且循序漸進地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護理3、7、14d 后DVT 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早期護理主動向患者說明與腦卒中和深靜脈血栓形成有關的知識,幫助患者更為全面的認知自身疾病和可能導致的并發癥,減少認知不足所致顧慮,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態,提高依從性,在護理工作中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保障護理工作可行性。此外,早期護理可幫助護理人員準確患者發生DVT 發生風險,根據評估結果及時準確預防與處理,通過評估和觀察,減少或避免可能導致此病的危險因素;康復護理和氣壓治療等措施可促進患者雙下肢血液流動,改善肢體功能,降低DVT 發生率。同時,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樣本數量不足,時長有限,患者均為本院收治,所得結論存在偏差,應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樣本數量,與其他醫院開展隨機多中心對照研究,以獲得具有普適性的結論。

綜上所述,重癥卒中患者應用早期護理,可緩解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降低DVT 發生率。

猜你喜歡
下肢靜脈護理人員
中西醫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研究進展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準媽媽要重視下肢靜脈曲張的預防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兩種深靜脈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靜脈治療中的應用比較
靜脈留置針配合可來福接頭封管方法的探討
微創旋切術治療182例下肢靜脈曲張的術后護理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支架術后再狹窄的治療
在醫院編外護理人員中推行人事代理擇優同工同酬的研究
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探析與應對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