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自我管理導向的護理在多發性骨折圍術期中的應用

2023-11-16 08:02慕倩倩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多發性圍術導向

慕倩倩

(許昌市立醫院,河南 許昌 461000)

目前,臨床針對多發性骨折的治療多采用外科手術進行治療,采用手術的方式可促進骨折部位的愈合,改善骨折部位的活動功能,提高預后生活質量。研究發現,通過手術治療后雖可促進骨折愈合,但由于外科手術造成的創傷較大,術后仍需長時間的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量,增加術后諸多并發癥的發生風險[1]。因此,在多發性骨折圍術期給予合理的護理方案干預對促進術后恢復具有重要意義。自我管理導向是臨床新型的護理管理模式,以強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識,并不斷提升自我護理能力為核心,從而保證護理質量[2]。鑒于此,本研究分析基于自我管理導向的護理在多發性骨折圍術期中的應用價值?,F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2 月~2022 年6 月許昌市立醫院收治的92例多發性骨折圍術期患者,按隨機對照原則分組。對照組46例,男26 例,女20 例;年齡20~78 歲,平均(48.73±4.35)歲;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8 例,高處墜落15 例,壓砸損傷9 例,其他4 例。研究組46 例,男24 例,女22 例;年齡20~75 歲,平均(48.73±4.35)歲;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6 例,高處墜落16 例,壓砸損傷9 例,其他5 例。兩組資料均衡性良好(P>0.05)。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均經臨床X 線、CT、MRI 等影像學確診為下肢多發性骨折;均接受外科手術治療且符合手術適應癥;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多臟器功能不全者;合并呼吸道感染;嚴重精神功能異常無法配合治療者;合并惡性腫瘤者。

1.3 方法

對照組:接受對院內環境介紹、協助患者完善相關檢查、用藥管理、情緒調節、健康宣教、圍術期基礎干預、出院護理等常規干預。研究組:給予基于自我管理導向護理,具體如下:a)組建基于自我管理導向的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漆t生、護士長及責任護士組成。由護士長及責任護士翻閱相關資料并匯總,制定患者調查量表,內容包含年齡、性別、疾病史、藥物過敏史等,完善后對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能力等指標進行評估。護士長與??漆t生共同商討制定護理方案,并對所有責任護士進行指導。b)由??谱o士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在出現異常時需及時控制并盡快穩定;術中加強與手術醫生的配合,確保手術順利完成并,及時將患者送往恢復室觀察,待生命體征平穩后方可送至病房。c)由責任護士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積極與患者及家屬積極溝通,根據評估的結果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緩解患者因疾病或治療等因素產生的焦慮、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盡可能滿足合理需求,并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情緒宣泄,確保情緒平穩。d)根據恢復情況指導患者在術后開展漸進性運動,通過視頻、圖片及現場教學的方式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術后訓練,避免錯誤的訓練方式,影響術后恢復。e)隨訪。在出院后進行每周至少2 次的隨訪,包括視頻、電話、微信群等。記錄患者自己在家里的護理情況并進行指導,將隨訪的結果匯總至組內進行探討,對不足之處進行整改。

1.4 觀察指標

圍術期指標。記錄兩組手術、術后下床活動及住院時間。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估,量表包含4 個維度,每個項目分值設為0~4 分,總分172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護能力越好。肢體功能。采用Fugl-Meyer 運動量表(FMA)評估,內容共17 個項目,采用0~2 級評分法,總分34 分,分數越高說明肢體運動能力越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的Barthel 指數(MBI)量表評估,量表共10 項,總分為100 分,得分越高則日常生活能力越強。并發癥。統計肌萎縮、深靜脈血栓、壓力性損傷等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軟件,圍術期指標、ESCA、FMA、MBI 評分等計量資料以±s 表示,用t 檢驗;用百分比表示并發癥等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 為有統計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s)

組別 手術時間(min)對照組 133.26±38.54研究組 130.48±39.41 t 值 0.34 P>0.05術后下床活動時間(d)5.13±0.62 3.78±0.49 11.58<0.05住院時間(d)10.62±2.75 8.07±2.13 4.97<0.05

2.2 兩組ESCA、FMA、MBI 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ESCA、FMA、MBI 量表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ESCA、FMA、MBI 量表評分比較(±s) 分

注:1)與干預前比較,P<0.05;2)與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對照組 干預前干預后研究組 干預前干預后ESCA 59.74±10.61 123.74±18.521)60.24±10.34 143.76±15.031)2)FMA 19.41±5.35 23.05±4.181)18.72±5.48 27.45±4.201)2)MBI 43.38±8.42 71.58±7.031)44.57±8.64 82.07±7.551)2)

2.3 兩組并發癥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比較 例

3 討論

相關研究指出,通過外科手術治療雖可促進骨折預后,緩解疼痛,但術后存在一定并發癥,仍需加強圍術期護理干預[3]。傳統護理模式雖可滿足圍術期基本護理需求,但缺乏對負性情緒的調節,且圍術期生命體征的波動異常,可能會造成術后恢復的難度,且術后并發癥的風險較高,延長術后恢復時間?;谧晕夜芾韺虻淖o理是近年來新型的護理模式,該模式是通過加強自我防護,從而降低因疾病對機體造成的損害。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下床活動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而ESCA、FMA、MBI 評分比對照組高(P<0.05)。提示基于自我管理導向的護理可縮短多發性骨折患者的恢復時間,提高自護能力、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基于自我管理導向在對患者完成相關評估后,開展飲食、心理、運動等干預,不僅可緩解負性心理,提高積極配合能力,而且可縮短恢復時間;在出院后積極進行回訪,記錄患者院后的自我管理情況利于提高自我護理能力,保證恢復速度。此外,基于自我管理導向的護理可及時糾正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術后康復訓練及作息習慣,利于患者維持良好心理狀態的同時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4.35%)比對照組(17.39%)低(P<0.05)。提示基于自我管理導向的護理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這可能是基于自我管理導向的護理通過系統化的流程(完善入院檢查、手術流程、術后護理、出院隨訪等),保證了圍術期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基于自我管理導向的護理可縮短多發性骨折患者的恢復時間,提高自護能力、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猜你喜歡
多發性圍術導向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偏向”不是好導向
硼替佐米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獻復習
圍術期舒適干預應用于口腔頜外科的效果
內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的圍術期處理
圍術期血液管理新進展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犬只導向炮
β受體阻滯劑在圍術期高血壓中的應用
堅固內固定術聯合牽引在頜面骨多發性骨折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