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與PBL 聯合教學在兒科護理本科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3-11-16 08:02王秋紅馮榮芳明靜祎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兒科案例教學法

郭 禮,王秋紅,馮榮芳,裴 亞,明靜祎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鄭州450000;2.鄭州市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兒科護理實習為醫學院校教育的延續,是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同時是提高兒科護生臨床工作技能的重要階段[1]。護理實習是幫助護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兒科工作,提高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獲得實際的經驗及解決問題能力的途徑,在提高兒科護生整體水平方面至關重要。此前兒科本科生護理實習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帶教老師根據兒科的教學大綱,制定教學方案及PPT,在教室內將教學方案向學生進行講解,然后在帶教老師帶領下進行查房,詢問患兒的病史,最后給出護理方案。傳統帶教方式的主體為老師,學生為參與者,教學活動中易出現“教”、“學”相脫離,因此教學效果一般[2]。隨著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及創新,兒科護理面臨患兒日益增長的需求無法滿足的現象,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兒科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滿足患兒的需求成為兒科護理教學研究的重點。本文擬將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與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教學法用于兒科護理本科教學,觀察應用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1~2022 年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內科普通病區實習的本科護生109 人為研究對象。將一、二病區為觀察組(54 人),采用案例+PBL 教學,三、四病區為對照組(55人),采用傳統護理教學。觀察組年齡19~22(21.64±2.53)歲,男性3 名,女性52 名,教學前理論成績(77.62±4.62)分、操作成績(71.22±4.39)分。對照組年齡19~22(2155±2.48)歲,男性2名,女性53 名,教學前理論成績(76.40±4.81)分、操作成績(72.76±4.51)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以老師為主導的PPT 教學,帶教老師按照教學大綱制作PPT,對護生進行教學。

觀察組:案例與PBL 聯合教學,帶教老師按照兒科教學大綱,篩選兒科臨床常見的病種,并挑選典型病例,提前1 周將病例要點及問題告知護生。護生做好提前準備,課堂中分小組進行病例討論。護生通過典型病例的病史、查體等結果做出逐步的診斷及護理計劃。每個討論小組中成員采用匯報的形式對病例進行分析并對病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其他護生可補充并提出不同的意見。討論期間,鼓勵學生以典型病例作為基礎,在疾病鑒別、初步診斷及護理方案的制定等方面給予充分的討論,進行查體及臨床實踐技能實操,幫助護生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最后帶教老師根據各小組護生的討論情況進行總結,指出討論期間出現的問題并給出綜合性的指導意見。

1.3 觀察指標

實習結束后進行理論及技能操作考試。采用彭美慈等[3]修訂的評判性思維測量表(CTDI-CV)中文版評估護生臨床思維能力,量表Cronbach’α 系數0.90,包括7 個維度,分值越高評判性思維越強。實習滿意度采用賀彩英[4]漢化后的中文版護生實習滿意度量表進行調查,量表Cronbach’α 系數0.972,包括4 個維度,采用Likert5 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表明能力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 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生理論及技能考核成績(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理論及技能考核成績評分(±s) 分

表1 兩組護生理論及技能考核成績評分(±s) 分

組別 n對照組 55觀察組 54 t 值P理論成績84.58±3.74 89.34±4.12 11.56<0.05技能操作82.15±5.23 91.68±6.31 6.75<0.05

2.2 兩組CTDI-CV 評分(見表2)

表2 兩組CTDI-CV 評分(±s) 分

表2 兩組CTDI-CV 評分(±s) 分

組別 n對照組 55觀察組 54 t 值P尋找真相24.57±6.12 29.78±6.50 4.28<0.05開放思想31.05±4.72 33.42±6.17 2.24>0.05分析能力28.33±6.25 37.58±5.40 8.22<0.05系統化能力27.19±4.50 35.36±8.24 6.39<0.05自信心27.13±4.21 39.38±6.22 11.98<0.05求知欲30.41±6.28 35.84±4.22 5.27<0.05認知成熟度32.15±5.73 32.28±5.30 0.12>0.05總分199.64±23.21 239.47±25.13 8.55<0.05

2.3 兩組護生實習滿意度(見表3)

表3 兩組護生教學滿意度(±s) 分

表3 兩組護生教學滿意度(±s) 分

組別 n對照組 55觀察組 54 t 值P臨床教學54.61±11.34 61.75±10.26 3.44<0.05實習計劃43.19±8.69 50.12±8.32 4.25<0.05課堂教學30.04±5.29 36.14±6.27 5.49<0.05支持與資源8.44±2.67 12.68±2.33 8.82<0.05

3 討論

兒科護理本科教學中,老師在實習期間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其學習能力,并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對幫助護生掌握兒科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增強臨床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為教學的主要目的[5]。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是將臨床的典型病例作為基礎進行的討論式教學,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等分析案例,在護理新技術、新模式方面不斷探索與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6]。PBL 是將問題為基礎,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思考及學習,并進行小組式的討論,模擬患兒進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護生的自學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考及探索能力[7]。以案例為基礎結合PBL 教學模式為目前國外醫學院校常用的教學模式,國內尚處于探索階段。

本文將以案例為基礎及PBL 教學方法用于兒科護理本科教學,結果顯示護生的理論及技能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表明以案例為基礎聯合PBL 教學法可幫助兒科護生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以案例為基礎聯合PBL 教學法增強學生對兒科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自學能力,增強護生的實操能力。觀察組護生CTDI-CV 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以案例為基礎聯合PBL 教學法可增強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可幫助學生拓寬臨床思維,更加全面的考慮問題。以案例為基礎聯合PBL 教學法不但可幫助護生更好的掌握學習知識,并且有助于學生積極的探索問題的根源。該種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動性,要求學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病例相結合,基于臨床問題尋找證據,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分組討論方式可培養學生溝通及協作的能力,增強學生求同存異及探索的能力,使學生在面對患兒時,具有主動查閱資料及主動與同時進行討論分析的能力,進而綜合性的提高學生的能力。觀察組護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的各項評分較高,表明以案例為基礎聯合PBL 教學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以案例為基礎聯合PBL 教學法中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可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并引導學生針對問題自主尋找證據支持,獲取更多的資源支持,利用討論式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容,故其對教學的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以案例為基礎聯合PBL 教學法可提高兒科護理本科生理論及實踐操作成績,增強護生臨床思維能力,并且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更高。

猜你喜歡
兒科案例教學法
兒科專欄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兒科常見病,貼敷更有效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圓夢兒科大聯合
兒科醫聯體的共贏思路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的多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