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人民史觀*

2023-11-18 12:44陳永生詹逸珂
檔案與建設 2023年10期
關鍵詞:史觀利用群眾

陳永生 詹逸珂

(中山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社會歷史的形成主體是人民群眾,在檔案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實踐立場,有利于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推進,開發歷史檔案促進社會廣泛利用成為時代課題。在這一背景下,新時代檔案事業發展需要重視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工作,深入挖掘歷史檔案資源,創新歷史檔案開發方式和手段,滿足人民群眾利用歷史檔案的各方面需求,為社會面廣泛參與和彰顯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歷史構建實踐提供支持。[1]在做好傳統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基礎上,檔案工作者須不斷開辟歷史檔案服務新途徑,提高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社會影響力和滿意度,體現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人民史觀。

1 人民史觀:新時代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理念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2]。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出現高達105 次[3],凸顯出我們黨堅持人民至上、將人民群眾置于最高位置的奮斗理念。2021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同樣強調了“服務人民群眾”[4]的要求。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原理,人民史觀在新時代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工作中有其理念旨歸和實踐遵循。人民史觀消解了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和文學化歷史認識,有助于推動形成立足于人民群眾方方面面現實生活的唯物主義歷史解釋和歷史研究形態。在前信息時代,由于包含檔案記錄在內的歷史記錄在形成、內容敘事選擇與留傳過程中存在局限性[5],其開發利用手段和途徑較為有限。隨著歷史檔案工作內容的拓展,歷史檔案資源結構有望實現重要轉變,進而在歷史檔案內容面向全體社會成員和差異化生活場景的基礎上,以符合人民群眾社會政治立場和現實訴求的方式進行開發利用。具體到實踐中,便是以人民為中心開發利用歷史檔案,使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在人民史觀指引下,展現人民群眾自覺的歷史活動,實現社會史觀認知和歷史知識性質的轉變。

以人民史觀為切入點關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是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脈相承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核心是堅持人民主體論和人民主體利益觀。[6]歷史檔案的“歷史”屬性(一般指1949 年新中國成立前)決定了它與歷史構建、歷史解釋和歷史研究具有密切關聯,也與塑造和秉持何種歷史觀緊密相連。人民群眾作為社會眾多個體的集合,總是與特定時期和背景的共同利益聯系在一起,這種利益既包括直觀的物質層面利益,也包括伸張自身歷史主體性、展現自身歷史角色等與彰顯意識形態話語權相關的精神層面利益。人民史觀作為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本體論基礎,其在實踐中的貫徹運用表現為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民利益,而在歷史檔案工作諸環節中,滿足人民利益最直接、重要的渠道是同實現檔案價值關系最密切的檔案開發利用工作(見圖1)。這是筆者在將關注歷史檔案工作中人民史觀的焦點置于歷史構建的重要實踐基礎“征集工作”[7]后,著眼于同歷史構建的意義歸宿相聯系的環節“開發利用”的緣由。

圖1 人民史觀指引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理論邏輯

針對檔案工作、檔案記錄與社會史觀的互動關系,近年來有學者[8-10]相繼作過梳理與探討;而針對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檔案界已形成較為豐富的研究積累[11-15]。相關研究多將檔案資源“開發”和“利用”視為前后相繼、密切聯系且各有特點的工作環節,兩者共同作用促進檔案價值的實現。然而,檔案實體尤其是歷史檔案,其價值實現的作用面往往不是均衡的,貫穿歷史檔案開發利用過程的指引理念具體影響著開發利用的性質和面貌,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工作成果將表達基于誰的視角、立場的歷史話語,呈現以誰為主角的歷史敘事。在這一方面,針對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工作理念及其影響實踐的過程所作的分析仍有深入空間。

社會實踐的推陳出新離不開科學的理念引導,完善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的檔案工作實踐,需要關注人民史觀指引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作用方式和愿景,構建和呈現“人民本位”的社會歷史樣貌,推動新時代的歷史檔案開發利用與人民史觀同向而行。

2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方式選擇:彰顯歷史主體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方式影響著彰顯社會歷史主體的結果。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展現人民群眾作為自覺歷史主體的思想與行為活動,使“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由理論的“藍圖”變為行動的“施工圖”,是檔案事業融合人民史觀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途徑。具體而言,需要使人民群眾的多元訴求和意愿落實于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理念建構和策略實施過程中,集中人民群眾智慧與力量,賦予尊重人民群眾歷史作用、體現人民群眾歷史角色的實踐意涵。

2.1 歷史檔案開發的方式選擇

就傳統的歷史檔案開發而言,其局限性表現為開發主體圈子窄、開發對象規模小,面向主題的新穎性、現實性和預見性難以滿足社會需要,開發成效和影響不夠顯著。[16]基于人民史觀的歷史檔案開發旨在克服這些弊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行動取向,在宏觀與微觀視域的對比中提升人民群眾的歷史顯示度,使歷史檔案開發成果蘊含更多人民性歷史元素,展現差異化、多樣態的歷史面目。

(1)人民群眾跟進和融入開發過程

在歷史檔案開發過程中彰顯人民史觀,關鍵在于展現人民群眾對歷史檔案開發活動的影響力。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人民群眾參與歷史檔案開發的對象選擇過程。人民群眾基于記錄、建構和呈現各自歷史的需要,迫切希望與自身實踐經歷和生活場景密切相關的歷史檔案能夠得到開發。在人民史觀指引下,檔案部門須尊重人民群眾的意愿訴求,使反映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具有社會代表性和微觀研究價值的歷史檔案得到合理開發。

二是在歷史檔案開發優先次序、工作進度和實現程度等方面融入人民群眾的意愿。如哪些歷史檔案先予開發、哪些歷史檔案后予開發,哪些歷史檔案以較快的速度開發滿足各方面的迫切需要、哪些歷史檔案以“慢工出細活”的方式開發滿足社會遠期需求,哪些歷史檔案進行淺層次的形式開發、哪些歷史檔案進行深入內容的綜合開發,均可在廣泛參考人民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決策和實施。

三是人民群眾對歷史檔案開發成果的內容性質和呈現方式施加影響。在人民群眾參與下,歷史檔案開發成果在內容上體現出公共立場和社會導向,寬視角、多層次展現人民群眾在歷史過程和節點中的豐富作用和角色,在成果傳播和享有上面向所有社會成員,以此發揮歷史檔案開發成果為民存史、映照現實及塑造社會意識的功能,共同參與歷史話語的建構實踐。

(2)人民群眾影響和塑造開發內涵

就傳統歷史檔案開發活動來說,檔案工作的政治性、機要性特質決定了其往往具有為社會精英和政治統治服務的意涵。人們從歷史事實和直觀的檔案工作經驗出發很容易能夠體會到,歷史檔案開發的目的經常指向解決迫切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歷史檔案開發主要傾向于以統治階級的政治精英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社會活動家為中心,難以將傳統意義上被當作歷史舞臺“看客”的人民群眾視為應予以重視的歷史主體。

隨著歷史記錄多元化和檔案工作開放化,這一情況有望產生積極轉變。歷史檔案開發不再單一面向政治場景和精英人物,而是面向廣泛參與社會歷史形成實踐的無數群體和個體,這不僅有助于破除歷史檔案開發取向的封閉性和實踐范圍的有限性,也使歷史檔案開發活動的內涵有了更新重塑的可能。在現實層面,人民群眾通過廣泛影響和參與歷史檔案開發的具體環節,以不同于社會精英和“英雄人物”的方式賦予歷史檔案開發活動改寫舊歷史、書寫新歷史的意義,賦予實現和彰顯自身歷史主體性和自覺性的意義,體現人民史觀作為歷史檔案開發工作指引理念的群眾觀點和群眾立場。

(3)人民群眾參與豐富和拓展開發手段

在歷史檔案開發的實踐手段方面,人民群眾對歷史檔案開發過程中采取的具體措施和策略進行豐富、組合與拓展,是遵循人民史觀、踐行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具體而言,人民群眾作為實踐主體,可在具體、歷史的條件下對歷史檔案開發手段進行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變革與創新。傳統的歷史檔案開發活動受制于技術基礎、社會認知模式和意識形態環境,實踐手段較為有限,開發成果主要反映精英視域下的歷史面貌和歷史認知,在影響范圍和傳播效果方面難如人意。與之相對,人民史觀指引下的歷史檔案開發活動在人民群眾廣泛發揮聰明才智的基礎上,依托集體智慧形成具有時代印記和豐富形式的多樣化手段,展現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說的“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17]的紛繁圖景。

在此基礎上,檔案部門開發歷史檔案的手段選擇以人民群眾意愿為導向,在人民群眾表達意見、提出建議的前提下,根據歷史檔案內容與開發目的,挖掘整合蘊含公共特征和時代意義的敘事符號,考察不同措施和策略的面向場景、實際效果并積極實踐,有望實現歷史檔案開發手段的優化。如何在“守正”與“創新”的結合中推動歷史檔案的創造性開發,展現人民群眾自覺創造的歷史,需要在人民群眾的參與和實踐中得到“最優解”。

2.2 歷史檔案利用的方式選擇

歷史檔案資源及其開發成果只有被提供給人民群眾、實現有效傳播和利用,才能夠使社會面廣泛參與構建的歷史景觀完整展現于世人面前,實現“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實踐意涵的彰顯。否則,歷史檔案開發活動即使以人民史觀為指導,也難以很好地發揮影響和塑造社會意識的功能。因此,歷史檔案利用工作須充分面向人民群眾,推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歷史檔案利用實踐,努力使以人民群眾為視角的歷史敘述擁有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1)發掘和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利用訴求

在歷史檔案利用過程中,人民群眾的實際訴求往往具有多樣化、多層次的特點,同時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人民群眾的利用需求常具有模糊和不確定性。[18]從人民群眾的角度看,其不甚清晰的利用需求經常是在現實的利用活動中逐漸清晰和明確的,它取決于歷史檔案內容本身,也取決于人民群眾彰顯自身主體價值的利用實踐。

作為歷史檔案及其開發成果提供者,檔案部門需要充分發掘人民群眾多元需要,加強在內容上具有公共性和日常生活導向的歷史檔案實體的提供利用,使人民群眾通過對歷史檔案內容的攝取傳播,增強挖掘和梳理微觀視域下自身歷史的興趣,重塑影響歷史認知和歷史現象審視方式的價值觀、文化觀,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的利用需求,催生更多基于“人民本位”歷史構建實踐取向的利用活動,推動歷史檔案征集和開發工作的創造性開展,使前端工作更體現人民史觀的本質內涵與實踐要求。在對內容包羅萬象、背景和來源豐富的歷史檔案進行利用的過程中,社會面各種不同需求得到發掘和滿足,由此推動人民群眾的歷史認知視野逐漸擴大、歷史解釋路徑趨于多樣,人民史觀有望進一步成為社會廣泛接受的理念共識。

(2)面向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提供利用

在內容導向上,基于人民史觀的歷史檔案利用不再單純凸顯以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宏觀社會背景為內核,且帶有預設的主觀性理論體系并為特定意識形態所影響的宏大敘事[19],而是突出和人民群眾的親身經歷與認知結構緊密結合的日?,F象和中觀、微觀圖景,更多面向與人民群眾的自身實踐息息相關的常態化歷史情境。

就檔案部門的資源提供而言,需要做好涉及工農業生產、商貿運作、城鄉文化、公共慶典等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歷史檔案的提供利用,著重反映普通人物和與之相似的千千萬萬個體在具體、歷史的社會時空中共同見證的典型事件和共同經歷的思想活動。由于歷史檔案反映的現象和問題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經驗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能夠貼近人民群眾普遍感知和接觸的社會現實,其提供利用自然也能夠引起人民群眾的心理共鳴。就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用來說,歷史檔案內容結構的變化和基于人民史觀的資源開發可為基于公共視角、多元立場和差異化需求的歷史檔案利用提供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人民群眾對歷史檔案的利用也更具主動性、自覺性,實現歷史檔案利用基于常態化和現實主義視野的實踐轉向,推動歷史檔案成為生動展現人民群眾歷史軌跡、合理建構歷史敘述和歷史記憶的工具。

(3)推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利用實踐

步入新時代,檔案部門的工作者需要做“司馬遷”,另一方面也要讓更多的人做“司馬遷”。[20]以人民史觀為指引,人民群眾普遍參與的歷史檔案利用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從提供者的角度看,在人民群眾積極影響下,檔案部門向社會主體提供歷史檔案及其開發成果的利用渠道,以用戶為本的邏輯促進利用者的無障礙利用[21],通過吸收人民群眾的集體智慧,形成實現歷史檔案有效利用和拓展利用的合理路徑,提升歷史檔案提供利用的覆蓋面和精準度,使歷史檔案及其開發成果的利用得到更多來自人民群眾的關注與認可。

二是從利用者的角度看,人民群眾無論基于何種目的、何種形式利用歷史檔案及開發成果,均可在利用活動中感受到歷史檔案內容構造的意義情境與自身實踐經歷和生活經驗的契合點,體會到其中蘊含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使“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在歷史檔案內容的多元呈現和接受過程中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歷史檔案利用活動既是遵循和實踐人民史觀的表現,這一過程本身也將更新社會層面的歷史本體論認識,促進人民史觀內涵的豐富發展。同時,人民群眾深度參與歷史檔案利用將影響人們對檔案記錄產生、保存、傳播和再生產機制的認知和判斷,推動社會主體活動和溝通交流產物的記錄化[22],進而重塑歷史記錄形成方式與內容書寫方式,拓展歷史研究的范疇和題域。

3 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工作成效:豐富歷史樣貌

從傳統歷史景觀的“精英集群”到新形勢下對于微觀敘事、公共記憶等的關注,人民史觀指引下的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基于歷史面貌的豐富和對歷史事實的認知重構,有望從不同角度反映不同歷史主體的思想觀念和實踐活動,展現歷史復合多維的本來面目,減少在歷史檔案資源的整合呈現方面長期存在的精英史觀,從而在歷史元素的包容表達及歷史場景的多元再現中,深化“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理念認同。

3.1 反映社會歷史的方方面面

作為特定歷史時期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社會記錄,歷史檔案是反映1949 年新中國成立前社會歷史面貌的重要窗口,然而,歷史檔案的整體內容性質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尤其是在記錄方式和開發利用途徑相對受限的前信息時代,是很難真正完整地反映全部社會成員的觀念、行動和社會發展的多元景觀的。多元記錄時代的到來和人民史觀作為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理念指引的具體運用,將推動歷史檔案內容組織和呈現形式產生積極變化,促進傳統歷史敘事推陳出新。如果說基于人民史觀的歷史檔案資源建設旨在通過改變歷史檔案的內容結構,解決傳統檔案記錄形成和留傳的局限性,那么基于人民史觀的歷史檔案開發利用旨在改變檔案記錄內容敘事方式選擇的固有局限,實現歷史呈現視域的擴大,同時改變精英史觀影響下的歷史言說形態,在歷史演進的各種可能性的交織中,拓展歷史認識和歷史解釋空間,為多樣呈現人民群眾認知下的歷史事實和歷史記憶提供豐富路向。

在此過程中,以人民史觀為遵循的歷史檔案開發利用是繽紛萬象的歷史樣貌得以呈現的重要一環,使人們得以在交互對比的視野下,考察社會歷史的方方面面。如在近代廣東海關檔案整理開發和出版工作中,由于近代海關職權廣泛,其中“不僅能夠全面反映海關在監管、征稅、緝私、統計等方面的各項職能,同時也有關于海關機構設置、人事變遷、海關產業等方面的詳細記錄……對中國近代歷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外交、郵政、海務等諸多歷史事務均有原始記錄”[23],人們能夠看到的歷史檔案中不僅有海關洋員和華員,上至民國總統、軍政要角、公使領事,下至憲兵、巡警、行商、船夫、差役及形形色色的普通民眾等眾多歷史人物,其中巡船、郵務、礦務、獄政、借款、賠款、軍購、鐵路乃至辦報、辦氣象及管理燈塔浮標[24]等均有涉及,以此為基礎開展以呈現和反映社會歷史不同方面為目標的檔案開發利用,將推動歷史研究中主體、視角和方法的積極變化。

與人民史觀相對應的精英史觀將歷史發展的決定要素歸結為社會精英的意志和實踐活動,并將少數“英雄”或“先進人物”視為創造歷史的主體。雖然對社會精英歷史作用的強調不可否認具有弘揚干事創業、砥礪奮進等正面價值觀的合理成分,但從歷史本體論角度看,片面拔高社會精英的地位,認為占社會成員絕大多數的人民群眾只是消極、被動的歷史角色無疑是不合理的。

3.2 凸顯人民群眾的歷史角色和歷史自覺

正所謂“理論上不徹底,就難以服人”[25],真正徹底的理論往往是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的實踐的理論,人民史觀正是如此。在人民史觀指引下,歷史檔案開發利用有望彰顯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形成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延展人民史觀的實踐場景與影響觸角,體現人民史觀的現實意義和價值。為此,可使以往多被人們視為歷史“常態”的政治運籌、軍事指揮、外交捭闔等社會精英主導的歷史活動不再成為唯一的內容構成,更多傳統上不被視為歷史敘事要素的普通社會角色及其思想形態和實踐歷程有望被挖掘出來。在這一過程中,人民群眾不斷走進歷史舞臺中央,其社會顯示度和歷史主體性有望進一步體現。

在人民史觀科學、清晰地闡明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形成中的決定作用的基礎上,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的充分顯現,同樣有賴于人民群眾自身基于客觀既定條件的自覺行動。[26]從根本上說,人民群眾歷史創造者地位的彰顯,既不取決于“歷史事實”“歷史記憶”“歷史心態”等話語的運用和演變,也并非取決于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是需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的歷史自覺及其積極作為。以人民史觀為指引的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依托來源多元、內容豐富的資源實體,旨在實現對歷史檔案進行深入微觀內容的歷史元素攝取、組織和再生產,產生更多人民群眾深度參與并做出實際貢獻的歷史檔案開發成果,面向和依靠人民群眾進行有效利用,從而在基于傳統官方政治場景的歷史檔案開發利用形式之外,形成人民群眾主導建構的開發利用話語與實踐。如濟南章丘三德范村在完善基層治理和村民自治的過程中,村檔案館發動群眾建言獻策,協助村民以自發參與、策劃和管理的方式將清康熙、光緒年間形成且至今保存完好的公告、地契、族譜、鄉規民約等不同門類的歷史材料遴選后予以展覽[27],體現出人民群眾共同參與歷史建構和呈現的主人翁姿態。

4 余 論

正如2014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所講的,“熱愛人民不是一句口號,要有深刻的理性認識和具體的實踐行動。對人民,要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道理”[28]。盡管這主要是針對文藝創作而言,但同樣為我們走好檔案工作的群眾路線提供了遵循。以人民史觀為指引,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依托相應的技術、理念和管理手段,推動歷史元素挖掘、組合及歷史敘事形式的更新,有望形成基于公共視角和大眾立場的歷史檔案價值實現范例,為建構和呈現以人民群眾為構成主體的社會歷史景觀提供助力。

當然,時代需要典型人物,人民也需要英雄形象,人民史觀與精英史觀在現實中是存在一個應然價值選擇與實然宣傳導向之間的悖論的。這一悖論的存在說明,無論對馬克思主義視域下人民史觀與精英史觀的關系,還是對檔案工作中兩種歷史觀的互動來說,問題都具有深刻的復雜性。而筆者強調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凸顯人民群眾的角色與作用,并非否認社會先進人物和精英人物在歷史構建和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的應有地位,更非鼓吹檔案工作的解構主義和自由散漫傾向,而是從維護社會歷史構建的合理性、公正性的角度出發,為新時代歷史檔案開發利用的守正創新提供思考和行動之途。

在這一方面,本文和筆者的幾篇文章主要著眼于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研究進一步關注這一深切關乎檔案工作與歷史屬性的重要理論問題。通過發揮人民史觀作為科學理論的指引功能,充滿精英人物角色及其思想行動的“低像素”、粗線條歷史有望轉變為“高像素”、幅面拓展且描摹精細的包羅萬象式歷史,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人民群眾作為歷史創造者的立體形象和豐富活動。同時,人民群眾通過親身感知和廣泛實踐,可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鞏固“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本體論認識與理念自覺,構建基于自身實踐經驗和思維認知的社會性、微觀化歷史敘述。在此意義上,堅持檔案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是人民史觀在歷史檔案開發利用中體現價值追求的進路。

猜你喜歡
史觀利用群眾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多讓群眾咧嘴笑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一個不容忽視的高考考察維度——比較史觀
全球史觀在初三歷史復習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