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訓練原則及其在競技武術中的運用探析

2023-11-19 20:00朱秋蓉
拳擊與格斗·下半月 2023年6期
關鍵詞:訓練技巧運動訓練

朱秋蓉

關鍵詞:運動訓練;競技武術;武術訓練;訓練技巧

運動訓練原則多種多樣,具體需要結合訓練對象的特征、水平等多個層面進行合理選擇。運動員的體質不同,因此其運動負荷量也存在差異。針對體質偏弱的運動員,需要循序漸進增加運動負荷量,進一步提升其運動耐力。而針對體質較好的運動員,則需要適當減少運動負荷量,提升其專項能力。在進行競技武術訓練時,運動訓練原則對提高競技武術運動員的綜合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

1運動訓練原則分析

一是區別對待原則。它主要是指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時,結合訓練對象的個體差異性,如年齡、性別特征、身體條件、特長、文化水平及心理素質等,制定出針對性的科學訓練任務,并分層次確定訓練內容、方法、手段和負荷量。

二是合理安排運動量原則。其主要是指在進行武術運動訓練時,結合運動員的個體差異,適當加大負荷量,直至其最大限度。在合理安排運動量的同時,還需要綜合考量數量、強度、時間及密度之間存在的聯系。一般情況下,增加運動量需要從增加運動數量開始,在適應這一運動數量之后,逐步增加練習強度,縮短練習時間的間隔。

三是一般訓練和專項訓練相結合原則。其主要是指在進行競技武術運動訓練時,結合專項運動特征、運動員訓練水平以及階段性訓練任務,對二者的訓練比重進行合理安排。對于年齡相對較小和訓練水平相對較低的競技武術運動員,其體能訓練比重相對較大;針對年齡較大、訓練水平相對較高的運動員,則需要適當加大專項訓練比重。

2競技武術的訓練要求

2.1心理訓練

競技武術的心理訓練,主要是指利用系統化的心理學方法,有計劃、有目標地優化運動員的心理條件,以確保其在競賽過程中的競技技能更為穩定,實現競技技能的最佳化。運動員的心理訓練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長期心理訓練和短期心理訓練,而短期心理訓練需要長期心理訓練作為基礎。武術訓練是一個系統化的長期過程,競技武術運動員的心理訓練需要結合運動員的特征以及比賽時的心理素質要求,將提升訓練效果和比賽成績作為根本目的。隨著新時期我國現代武術競技水平的日益發展,競技武術訓練過程中的心理訓練也顯現出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具體來說,心理訓練方法包括以下幾類:一是放松訓練。它是心理訓練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該方法是利用語言暗示,對運動員植物性神經系統機能進行調節,使肌肉和精神得到放松,是心理訓練的基本功。放松訓練需要首先收縮肌群,使之保持十秒鐘的緊張狀態,隨后放松。在未進行肌肉收縮時,需要對身體的其他部分肌肉進行放松,將注意力集中于主要肌肉的感覺及情緒上,以提示口訣或默念口訣的方式放松,讓放松的感覺遍布于全身,這對于緩解焦慮情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想象訓練。其是指運動員有目標、有意識地在大腦中重現已有表象或形成新表象。想象訓練法的使用需要喚起運動員已形成的運動表象,以多種形式進行想象。三是模擬訓練。其主要是針對比賽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的突發問題進行反復訓練,為運動員提高比賽適應性做好充足的準備,它更加適合用在賽前心理訓練中。一方面,需要了解參賽對手、環境條件,并結合分析結果對訓練計劃進行安排;另一方面,在訓練時,需要保障對手、場地、裁判、觀眾模擬的逼真性,盡量貼合于比賽的真實氛圍,這樣才可以在比賽遇到實際問題時,第一時間明確解決措施,并提升運動員的應變能力。

2.2體能訓練

一是力量素質訓練。動作速度是完成武術基本動作的核心,只有保障出拳時快如閃電,才可以真正地實現后發先至。在進行武術體能訓練時,要求運動員應快速、勇猛、連貫地出拳,呈現出剛勁有力的武術技法。如果沒有高超的武術技巧以及快速的動作速度,就無法滿足在武術運動訓練過程中的基礎需要。但是動作的速度很容易受到人體組織、器官、自身重量等的影響,這就要求武術運動員具有更好的力量素質,才能有效地克服肌肉的內外阻力,以更快地完成動作,提高其動作質量。

二是專項速度訓練。專項速度是衡量運動員武術競技水平的主要標志。專項速度主要是指運動員在短時間快速完成動作的同時,實現肌肉快速用力、動作的變化熟練,要求動作有力,速度要快,有較好的力量感,不管是上肢、下肢還是軀干,都有非常明顯的加速動作。

三是柔韌素質訓練。競技武術的柔韌素質主要是通過拉伸、扭轉等一系列的人為手段,實現對運動員肩部、腰部、大腿以及胯部的外力訓練,讓運動員的韌帶、肌腱、肌肉得以拉伸,同時具有更好的彈性。長期堅持柔韌性訓練,可以進一步優化運動員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機能。

2.3技巧訓練

我國競技武術流派較多,長久以來,不同門派的技法特點不一,理論根據也較為復雜,因此武術學科也十分高深莫測,其在競技技巧的訓練上也有所不同。舉例來說,競技技巧訓練需進行攻防技術訓練.攻防技術訓練便是武術實戰中的必修技術。不論哪一門派的武術,都由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兩部分構成。有形技術主要是指不同門派的形體鍛煉形式,存在于較為簡單樸素的空間中,是我國武術中的實體組成要素;而無形技術則是不同門派的精神和思維形式,也就是當前各門派有形技術在對抗中使用到的技巧,具有一定的指導性,是打法和技擊的基礎依據,也被稱之為門派的技擊秘訣。不管練習哪一門派的技巧,都需要潛心練習,其攻防技巧是獲得實戰勝利的重要手段。

3運動訓練原則在競技武術中的應用

3.1提高運動訓練水平

在進行武術訓練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利用完整法和分解法,確保目標明確、選擇多樣。實際訓練中,訓練方法較為多樣。具體來說,完整法主要是指教練員針對動作不進行分割,從頭到尾進行動作的連貫性講解。運動員可以基于動作學習,形成動作的完整理念,實現對動作的完整保持。但其不足在于,運動員難以全面了解動作難度及其中難點。分解法主要是指將完整動作劃分為若干個不同的部分,進行分步驟教學,這有利于幫助運動員掌握復雜的武術技術,提高運動員對動作難點的認知,并提高其動作的綜合完成質量。但是它的不足之處在于打破了武術動作的主體,破壞了其完整性。

3.2制定合理的訓練方案

合理的訓練方案是完成各項運動訓練任務、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保證。教練員要根據武術運動的特點和規律,從訓練水平和運動員競技能力發展的實際出發,對每一個運動員進行科學合理的訓練。在制定訓練方案時,既要考慮到運動員的基礎水平,又要考慮到其競技能力的發展速度,還要考慮到運動負荷的安排和強度的大??;既要保證運動員在較高水平上發展基本技術動作,又要注意適當地降低動作難度。在安排訓練內容時,既要注意發展專項所要求的各種身體素質,又要注意發展專項所需要的基本技術動作;既要注意提高運動員的基本技術水平,又要注意發展專項所要求的身體素質;既要注意全面的身體訓練和身體素質訓練,又要注意專項訓練,同時還要考慮到運動員競技能力發展速度和競技能力提升速度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確保每次運動訓練都能夠全面、協調、系統地提升運動員的競技能力。

3.3完善訓練保障條件

一是提高認知,轉變觀念。教練員要充分認識到在競技武術運動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和戰術意識等都是在長期的科學訓練中逐漸形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斷地強化運動員的科學訓練,才能使他們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過硬的技術水平。

二是加強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訓練,使其有效地發揮自身潛力、增強自身實力。為此,教練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要注重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水平。

三是注重對運動員進行意志品質和意志力的培養。運動員在競技武術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力是頑強拼搏、百折不撓、永不服輸等精神力量的綜合體現,而這些精神力量只有通過不斷地對其進行強化鍛煉才能得以實現。

四是科學地安排訓練負荷。在競技武術運動中,教練員必須根據不同階段、不同訓練強度等因素來安排不同負荷強度的訓練內容和負荷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競技武術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

3.4建立模擬比賽訓練機制

進行模擬比賽訓練機制的建設,主要是指針對比賽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進行實戰訓練,為進一步優化運動員的比賽適應力做好準備,這也是賽前心理準備的主要環節之一。其目的在于幫助運動員調節比賽情緒,使之更快地適應比賽中有可能會出現的突發情況及變化,并在大腦中形成合理的動力定型結構,確保運動員在瞬息萬變的賽場上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

目前競技武術的模擬訓練主要包括兩種方法:一是情景模擬,主要是指通過設置比賽情境的方式,實現對運動員的全面訓練,包括裁判錯誤、裁判偏袒、觀眾傾向、比賽場地等。二是語言圖像模擬,主要是指通過語言或圖像來對比賽實際情況進行描述,包括教練用語、描述比賽情境、可能發生的特殊情況及其應對方法等。教練員可利用播放電影、錄像和錄音的方式來展示比賽的實際情況,讓運動員可以初步體驗比賽氛圍,提升其對比賽情境的適應性,進而穩定情緒。

4結語

綜上所述,中華武術文化源遠流長,運動員在學習武術文化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武術技術的學習,這樣才可以在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從而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我國武術文化。新時期,傳統武術逐步走向競技體育的發展之路。因此,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也需要遵循基礎的運動訓練原則,并結合在心理、體能、技能上的訓練要求,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訓練方案,以促進我國武術文化的發展。

猜你喜歡
訓練技巧運動訓練
高師聲樂教學中學生表演能力的培養
中考體育立定跳遠高分攻略及訓練技巧
淺談普通話水平測試中“說話”能力的訓練技巧
淺談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培養策略
運動處方的研究與應用
淺談運動訓練中教練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人在籃球運動中是否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為
淺談田徑短跑項目運動員訓練后的恢復方法
本體感覺的研究進展與現狀
俄語同聲傳譯技巧訓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