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

2023-11-22 12:52江慧娟林紫陽鄭麗萍
農民致富之友 2023年17期
關鍵詞:灌溉病蟲害玉米

江慧娟 林紫陽 鄭麗萍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生產加快推動了國家經濟增長。在農業種植中,玉米是較為常見的農作物,為提升農作物產量,需要應用新型的玉米栽培新技術,同時需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首先,在玉米栽培時,需要明確當前種植過程中的技術應用問題,從而選擇適宜的創新技術,并提出有效的病蟲害防治策略。

一、玉米栽培技術應用過程中的問題

1、玉米品種抗病能力不足

玉米種植過程中,受到多種病害的侵襲,所以抗病性差,進而造成產量與質量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基因缺陷,在繁殖和選育玉米品種時,可能會選擇具有高產量、快速生長和耐旱能力等有益特性的植株,但忽略了其抗病能力,以此造成玉米品種基因的失衡,其抗病能力也隨之下降。另外,種植單一品種的玉米,使得該品種容易被特定病原體攻擊。此外,不當的管理措施也會影響玉米品種的抗病性。比如土壤養分、種植密度、灌溉和施肥等管理措施都對玉米的健康生長造成影響。并且病原體不斷變異,在適應了新的環境和宿主后,會攻擊原本具備抗病能力的玉米品種。最后,氣候變化可以導致病原體分布范圍的擴大和種群數量的增加,進而使得玉米作物受病害侵襲的風險系數增高。

2、缺少健全的玉米耕作機制

種植玉米時,需要首先做好選地工作,以此確保耕作的合理性,但一些地區的玉米種植中,過度耕作和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會破壞土壤的生態平衡和結構,造成土壤退化和耕作制度不健全。另外,一些地區為提升生產力和經濟收益,多采用單一種植的耕作方式,周而復始造成土地疲勞,使得病蟲害發生率逐漸升高。此外,市場需求和政策的變化也造成了玉米耕作制度的不完善。氣候環境對玉米種植和產量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比如長期的干旱或洪澇等極端天氣會使玉米減產,并且長期以來有些農業種植者缺乏現代化的農業技術和知識也是導致玉米耕作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之一,使其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流程和方式,難以發現玉米種植中的一些問題。

3、玉米種植區域的土壤肥力下降

種植玉米土壤肥力下降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比如長期連續種植玉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玉米種植中需要大量營養物質來維持生長,若連續種植,則會使土壤中的營養物質不斷減少、肥力下降。土壤中的有機質是提高肥力的關鍵要素之一。但諸多農民在種植玉米時,肆意應用化肥和農藥,忽略了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并且長期使用化肥會導致土壤酸化,進而影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和根系對養分的吸收,長此以往造成土壤中的有機質會逐漸減少。另外,水土流失也會造成土壤中的營養物質流失,對土壤的肥力產生影響。在玉米種植過程中,一些農民應用開溝、耕地等操作,加劇了土壤流失。若不能及時進行土壤調理,會加速降低玉米生長的土壤肥力。最后,玉米生長需要大量的氮素,但是過量施肥或施肥不當均會造成氮素流失,也會影響土壤肥力。

4、玉米種植過程中病蟲害防控效果差

玉米種植過程中,病蟲害情況較為普遍,并且對玉米的產能和質量造成影響,盡管在種植中采取了防控措施,也會出現防控效果欠佳的情況,這是由于病蟲害的種類不同,所以其對防控措施的反應也存在差異,若防控方法不適用于存在的病蟲害情況,則會導致防控失效。另外,還需要考慮病蟲害的嚴重程度,如果病蟲害已經十分嚴重,則會導致采取的防控措施難以徹底解決問題。環境因素對玉米的病蟲害防治效果也會產生影響,比如玉米種植過程中出現極端的天氣變化。

另外,土壤狀況不佳或未能做到科學的田間管理也會影響病蟲害防治成效。在科技水平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病蟲害的防控技術也在不斷創新發展,若玉米種植時應用傳統落后的防治技術,則難以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預防病蟲害比治療更為重要,若預防措施不合理,比如未進行合理的土壤改良和翻耕,或缺乏適當的種植措施,或使用未經消毒的種子等,一旦造成種植土壤的疲勞,則會造成玉米減產。

二、玉米栽培新技術

1、科學選種技術

若要確保玉米的高產,則需要進行科學的選種工作。

首先,應選用優質高產的玉米品種,確保玉米品種滿足生長健壯、高產、適應性強、抗病蟲害等特點,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營養價值以及經濟價值。在選擇玉米品種時,應用收集、保存、篩選和利用等多種途徑,獲得更多優良玉米品種。

其次,應用高效的篩選方法和評價標準。在育種過程中,我們需要應用大量的實驗和數據分析明確各個玉米品種的應用價值,為了實現高效篩選,我們需要采用先進的評價指標和測量方法,以此可以精準評估玉米的產量、品質、抗病蟲害性和適應性等特性,以及耐旱、耐寒、耐鹽堿等逆境環境下的生長能力。

再次,健全選種機制和數據庫,需要明確科學選種的過程較為漫長。在選種實踐過程中,選種機制的建立應該包括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繁殖、篩選、評價和利用等環節。數據庫應該記錄所有選種過程中的數據和結果,以此可以科學分析和應用數據開展選種工作。

2、精細化耕地

在科學選種后,首先需要進行土壤測試,根據土壤肥力狀況科學制定施肥方案,之后,再進行深松和平整,確保土壤保持松散、排水良好和通氣性較好的狀態。深松可以增加土壤通氣性,改善根系發育,提高產量和品質。整平的目的在于增加土壤與種子的接觸面積,有助于種子吸水和發芽。在玉米種植中,還需要重視秸稈還田,其可以使土壤肥力逐漸提高,降低化肥施用量,改善土壤結構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助于提高產量和品質。

另外,秸稈還田還可以促進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分解速度,改善土壤酸堿度,有利于玉米的生長發育。在實際操作中,秸稈還田工作中注意收割玉米時要保留一定數量的秸稈,避免過度割取導致土壤貧瘠。

最后,在還田時要進行合理的施肥,應用適宜的肥料,使秸稈中的養分能夠被充分利用。在還田后需要進行耕作和壓實,使秸稈和土壤充分接觸,有利于秸稈分解和土壤中的養分釋放。

3、科學播種技術

在玉米播種前,種植戶需要科學選擇適宜的時間、溫度、種植密度等,以此確保玉米的正常生長。通常而言,玉米生長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30℃,在這個范圍內生長速度較快,品質也較好,所以玉米的播種時間應該選擇在氣溫穩定在10℃以上的時候,春季的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或秋季的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進行播種。玉米的種植密度對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一般在不同的地區和氣候條件下會有所差異。在平原地區,適宜的種植密度為每畝7500-9000 株,而在山地地區,適宜的種植密度為每畝4500-6000 株。

另外,種植深度控制在3-5 厘米,行距為50-60 厘米。當前,地膜覆蓋的應用也極為普遍,其作為現代化的種植技術之一,能夠提高產量、保護土壤和節約水資源。地膜覆蓋可以使土壤溫度升高,有利于玉米的生長和發育,還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增加土壤濕度。需要注意地膜的厚度和覆蓋時長,一般地膜厚度控制在0.008-0.015 厘米,覆蓋時間根據不同氣候條件和生長周期,一般為60-90 天。

4、科學灌溉技術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土壤保持充足的水量是確保玉米健康成長的關鍵要素之一,通過科學合理的灌溉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降低用水成本。玉米生長期間,灌溉時間需要根據土壤水分含量、氣象條件、玉米生長階段等多個因素。在生長初期(從種子發芽到出土),由于幼苗根系未能形成完整的吸水功能,因此灌溉需以小水量、頻次多為原則,通常以2-3 天1 次,每次灌溉量控制在50 毫升左右。在生長中期(玉米生長至拔節期),灌溉的時間應該在早晨或晚上進行。早晨是玉米生長期最適宜的灌溉時間,所以此時土壤水分蒸發量低,植物吸收水分效率較高。夜晚的灌溉時間也可以選擇,但應該在夜間10 點之前完成,以避免露水造成葉片病害。在生長后期(玉米生長至成熟期),灌溉次數可以逐漸減少,每次灌溉可增加水量,控制在100 毫升左右,灌溉間隔時間可以延長到5-7 天1 次。

另外,隨著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玉米灌溉時,還可以根據種植區域的地理條件和種植戶的經濟水平,采取多樣性的灌溉技術,比如滴灌、噴灌、雨淋式噴灌、地面灌溉以及水肥一體化灌溉等。其中滴灌是指將水通過微型管道輸送到土壤中,讓水以滴的方式滲透到根部,可以有效地減少水的浪費,提高水的利用率,但需要專業設備和技術支持。噴灌是指將水以噴霧的方式噴灑在農田上,可以使水分均勻地分布在植物周圍,但需要注意噴灑的時間和噴頭的角度。雨淋式灌溉是指將水從灌溉設施中以類似于自然降雨的方式均勻地降落到農田中,可以模擬自然降水的方式,但需要注意控制灌溉水量,避免水的浪費。地面灌溉是指將水直接從管道或溝渠中流淌到農田中,可以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但需要注意控制水的流速和流量,避免土壤侵蝕和水的浪費。水肥一體化灌溉是指將水和肥料混合在一起進行灌溉,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和環境污染,但需要控制肥料的用量和濃度,避免對植物造成傷害。

5、新式病蟲害防治技術

為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需要在種植時選擇抗病抗蟲以及適應性強的玉米品種,并選擇適當的時期播種。另外,在種植后還需要進行合理的施肥和耕作,確保土壤肥力和透氣性。在種植區域內需要種植多種作物來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維持農業生態平衡。在播種前,將種子用消毒劑浸泡一段時間,可以有效規避病蟲害的發生。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及時監測和識別玉米病蟲害是防治工作的重點內容。通過及時巡查田間,發現病蟲害的跡象,可以幫助及早采取措施。另外對于無法確定的病蟲害,可以將樣本送到專業實驗室進行檢測和診斷。而對于已知的病蟲害,通過觀察其外形、行為和生命歷程等特征,進行識別和分類。

三、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當前,在農業種植與生產中,愈加意識到農藥等化學試劑對土壤所造成的危害,因此,為降低對化學農藥的依賴,生物防治技術逐漸被廣泛應用。在玉米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可以采取引入天敵的方式,一些昆蟲天敵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的病蟲害,如綠虎蛾、玉米螟等,通過引入這些天敵可以幫助控制害蟲的數量,從而減輕害蟲對玉米的危害。另外,還可以應用微生物制劑進行病蟲害防治,例如芽孢桿菌、木霉等。這些微生物可以生產出一些特殊的物質來對抗玉米的病原菌和蟲害,使用微生物制劑能夠確保不使用化學農藥的情況下有效地控制玉米病蟲害。此外,適當地調整種植結構也可以減少玉米的病蟲害。同時,種植抗病性較強的品種也可以減少病害對玉米的危害。在玉米種植時,還應該重視田間管理,這對于生物防治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及時除草、清除病葉、剪除感染病害的部分等措施可以減少病菌和蟲害在田間的傳播和滋生。通過合理施肥提升玉米的抗病能力,比如適當地施用有機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微生物數量,提高土壤的養分含量,從而增強玉米的生長和抗病能力。

①生物殺蟲劑

生物殺蟲劑是應用天然植物制品,對玉米種植不會產生危害的制劑,在病蟲害防治中,能夠避免對自然環境造成危害。對于玉米螟等害蟲,可以選用蘇云金桿菌、芽孢桿菌等菌劑進行防治;對于玉米銹病、玉米小斑病等病害,應用木霉素等藥劑進行防治。同時,生物殺蟲劑的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應按照標準劑量進行施用,避免過量使用或者不足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安全防護,避免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②誘殺劑殺蟲法

為防止蟲害對玉米植株產生不良影響,需要在適宜的月份投放誘殺劑,從而增強蟲害防治時長、減少人力和財力成本,維持良好的生態系統平衡。結合目標害蟲的生物學特性和環境條件,選擇合適的誘殺劑。常用的誘殺劑包括食物誘導劑、揮發性吸引劑等。一般情況下,誘殺劑選擇放置在玉米就近的樹木上,或直接安裝在地面上。需要定期檢查誘殺劑的使用效果,并根據需要更換誘殺劑。

2、化學防治

若未能進行科學的生物防治,或生物防治效果不佳,則需要及時應用化學防治處理病蟲害,以免對玉米植株產生較大影響。在進行化學防治前,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劑、劑量和施藥時間。同時,為了避免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必須按照規定使用和處理農藥。常用的玉米病蟲害化學防治藥劑包括殺蟲劑、殺螨劑等。在施藥時,應根據病蟲害的種類和嚴重程度,以及作物的生長階段和天氣條件等因素,選擇適當的藥劑和劑量,保證藥效和安全性。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最為安全的防治手段,通過搭建隔離網、筑墻等方法,將病蟲害隔離在玉米外面,防止它們侵襲玉米,或者在玉米周圍設置誘捕器、黃板等物理陷阱,將病蟲害引誘進去,并進行清除和處理。還可以應用高壓水槍、噴霧器等設備,將病蟲害沖洗或噴灑殺蟲劑滅殺。另外,還可以通過調整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控制病蟲害的繁殖和生長,從而達到防治的目的。

4、農業防治

在農業種植中,指導農民科學選種是極為重要的,還需要合理安排播種密度和間距。同時,在種植過程中做好田間管理,保持土壤肥力和濕度,定期清除雜草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預防病蟲害。在玉米生長過程中需要定期檢查玉米植株,一旦發現病蟲害,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處理。

5、改良玉米品種

基因篩選是改良玉米品種的重要步驟,通過篩選出具有優良基因的種子,可以幫助改良玉米品種的產量和品種。另外雜交育種是改良玉米品種的常用方法,通過雜交兩個不同的玉米品種,可以獲得新的優良品種。

另外,環境因素對玉米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影響,所以環境調節也是改良玉米品種的關鍵步驟。一旦改良出新的玉米品種,需要進行大規模試種,并持續觀察和調整。為了保持品種的穩定性,需要確保種子的質量和品質,從而保障玉米品種的穩定性。

總之,當前玉米栽培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玉米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此,需要應用科學的玉米栽培新技術以及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提高玉米栽培質量、增加玉米產量,為我國的現代化農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猜你喜歡
灌溉病蟲害玉米
收玉米啦!
春季葡萄苗病蟲害咋樣防治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夏季玉米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三招搞定花卉病蟲害
蒼松溫室 蒼松灌溉
我的玉米送給你
最飽滿的玉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