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經濟支持對我國城鎮老年人健康的影響

2023-12-01 12:15辛艷慧
稅務與經濟 2023年6期
關鍵詞:親屬城鎮子女

于 瀟,辛艷慧,2

(1.吉林大學 東北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3;2.珠??萍紝W院 外國語學院,廣東 珠海 519041)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人口健康和養老問題是當前我國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在城鎮化和老齡化水平同時加速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城鎮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尤其值得關注。從社會現實來看,經濟保障是我國多數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最重要影響因素。城鎮老年人的經濟保障主要由個人經濟收入、家庭經濟支持和社會支持三部分構成。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多數老年人經濟收入較少,家庭經濟支持就會對城鎮老年人健康產生重要影響。[1-5]本文基于2018 年CHARLS調查數據,采取理論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家庭經濟支持對我國城鎮老年人健康的影響路徑及影響程度。本文所得的研究結論對于我國實現健康老齡化社會具有一定的理論參考。

一、我國城鎮老年人家庭經濟支持的構成

(一)子女或親屬的經濟支持

家庭是人類的重要組織形式,一個人的生老病死總脫離不了家庭,這是人類幾千年演變歷史中一直延續下來的特性。城鎮老年人同樣離不開家庭,在退休后的生活中,由于年紀增加身體機能下降,城鎮老年人更多地扮演著被照顧的對象,所以對于城鎮老年人的健康來說,來自于家庭的支持尤為關鍵。家庭的支持包括經濟支持、實物支持、照顧支持等,本文主要探討家庭經濟支持對于城鎮老年人健康的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我國老年人撫養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整個社會層面的養老壓力逐年遞增。一方面,在年齡結構上,占比較大的幾代人近幾年正式步入退休階段;另一方面,在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下,很多老年人只有一個孩子,獨生子女組建的家庭需要照顧四位老人,并且近幾年出生率走低,新增人口進一步減少,這些因素造成了老年人撫養比逐年持續上升的趨勢。

根據2018 年CHARLS的調查數據,本文得到城鎮老年人子女數量情況,如表1 所示。

表1 城鎮老年人子女數量情況

由表1 可知,大部分老年人只有1 ~2 個孩子,這與國家統計局的老年人撫養比數據吻合。在過去由于物質條件匱乏、生活水平較低,為了保證老有所養,人們會生比較多的小孩,那個時代的人退休后會有多個孩子為自己養老提供幫助。但當前人們的思想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加上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城鎮老年人多數只有一個小孩,到了養老的階段,得益于物質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個孩子能夠提供的養老幫助往往可以媲美以往幾個孩子所能夠給老年人提供的幫助。在有些情況下,子女數量增加并沒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促進作用,相反,子女數量越多,可能越不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本文借助CHARLS的問卷數據,利用老年人在過去一年內從家人處得到的經濟支持數據,統計了老年人所能得到的家庭經濟支持情況,如表2 所示。

表2 城鎮老年人家庭經濟支持情況

為了能更加直觀地體現老年人獲得的家庭經濟支持金額,本文以1200 元為統計間隔,分13 個檔位分別統計了各個檔位家庭經濟支持的占比情況。從表2 中我們可以看到,接近三成的老年人過去一年內接受的家庭經濟支持少于1200 元,即平均每個月少于100 元;將近六成的老年人從家人處獲得的經濟支持少于3600 元,即平均每個月少于300 元;只有不到一成的老年人可以從家人處獲得大于12 000元,即每個月1000 元的經濟支持。整體而言,大部分老年人從家人處獲得的經濟支持數額比較小,多數經濟支持是對老年人生活開支的經濟補充,基本不能擔當老年人日常生活支出的主要角色。在現實生活中,老年人較少得到家庭的直接經濟支持,子女提供起居照料、子女負責墊付醫療費用、親屬之間贈予生活用品是比較普遍的方式。

綜上可以看出,我國城鎮老年人的家庭經濟支持數額較少、大多數為老年人經濟來源的補充角色。實際生活中,城鎮老年人往往會主動拒絕來自于家庭成員的經濟支持,原因在于中國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老年人知道同齡的親屬本身也需要養老,下一輩又大都處于養育子女、供車供樓的階段,加上老年人自身的日常生活支出不會很大,并且有養老金覆蓋生活支出,因此即使家庭成員提供經濟支持,城鎮老年人也會拒絕。所以,家庭經濟支持在城鎮老年人生活中占比較小,但實際上會對城鎮老年人的健康帶來很積極的影響。

(二)家庭財產性收入

除了子女、親屬這一經濟支持來源,很多城鎮老年人擁有房產、商鋪等資產,可以將閑置的資產出租,借此獲得經濟收入,這一經濟來源往往具備很強的穩定性,對于城鎮老年人的養老生活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對城鎮老年人而言,能穩定持續地產生現金流的資產主要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同時,擁有這些資產也并不意味著一定可以獲得可觀的經濟收入,本文以房產性出租收入為切入點,探索其對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響。借助CHARLS 2018 年的問卷數據,本文統計了老年人通過出租房產獲得租金的情況,如表3 所示。

表3 城鎮老年人房租收入情況

從表3 可以看出,接近七成的老年人每個月只能獲得少于1000 元的房租收入,接近兩成的老年人每個月可以獲得1000 ~2000 元的房租收入,絕大部分的老年人每個月可以獲得的房租收入低于4000 元,只有極少數老年人每個月可以獲得多于10 000元的房租收入。其實能夠獲得可觀房租收入的老年人只有少數,這也決定了房租收入也只能是老年人養老生活支出的補充部分,同樣不能作為主要支柱。有些老年人所擁有的房產質量好,創收能力非常強,而有些老年人所擁有的房產質量一般,創收能力較弱?;貧w到實際情景,城鎮老年人的房產可以是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城區的優質資產,也可以是小鄉鎮的自建資產,所處的位置不一樣,面對的租客支付能力也就不一樣,良莠不齊的資產必然帶來數額不同的收入。

綜上,本文從子女或親屬直接提供的經濟支持和城鎮老年人的房產性收入兩個角度分別分析了城鎮老年人所能獲得的家庭經濟支持情況。從數額上來看,對于大部分城鎮老年人而言,家庭經濟支持都不是其養老生活的最主要支柱,這部分的經濟收入更傾向于充當“補充”的角色。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現實中很多老年人可能沒有經濟收入,他們養老生活的支出,更大程度上依賴于家庭經濟支持。但擁有了這方面的經濟支持也不意味著老年人一定能將自身的健康水平保持在理想的狀態,還有很多因素在發揮作用。

二、家庭經濟支持對我國城鎮老年人健康影響的路徑

(一)子女或親屬的經濟支持對城鎮老年人健康的影響

獲得子女經濟支持越多的老年人,其生活滿意度越高。城鎮老年人在養老的生活中,獲得來自于家庭成員的經濟支持,進而在經濟層面擁有更多可支配資源,這些資源以購買力的形式,為城鎮老年人維持自己的健康水平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但絕大部分老年人所能夠得到的經濟支持,基本都是來自于子女。城鎮老年人的子女數量越多,經濟支持的來源就越多,得到經濟支持的可能越大。

獨居老年人需要獨立完成生活的各個環節,造成獨居的原因可能是子女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可能是近親離世已無同起居的親屬,他們往往更容易得到家庭的經濟支持。老年人獨居,意味著缺少人照料,在這種情形下,更容易引起家庭其他成員的特別關心。老年人還能獨居,說明其大概率還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此時對其提供經濟支持,對于老年人幫助很大,因此親屬也就更容易給予經濟幫助,老年人得到的經濟支持自然也更可觀。另一方面,與自己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一起居住的城鎮老年人,親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將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的支出囊括到家庭的集體生活開銷中,再對老年人給予經濟支持就會顯得不那么必要,而老年人本身在群居生活中由于節省了支出,自身的經濟狀況良好甚至可以做到有所盈余,大概率不會再接受來自親屬的經濟支持。所以,與親屬共同居住的老年人獲得的家庭經濟支持可能會更少一些。

婚姻狀況也是影響城鎮老年人獲得家庭經濟支持的一個重要因素。有配偶的老年人,多一個人相互陪伴,起居狀態可以保持得比較好,與配偶同住可以發揮“規?!钡膬瀯?,降低生活支出,并且保證生活質量,兩個人的經濟收入總數也會成為他們生活的底氣,因此,這時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家庭經濟支持。在有配偶的前提下,來自于家庭的經濟支持也需要兩個人共同分享,家屬的經濟支持往往趨向于一筆穩定的數目,計算下來,單個城鎮老年人所能得到的經濟支持自然就少了很多。在無配偶的情況下,城鎮老年人的處境會顯得孤單,生活難免缺少一份感情,從而容易引起親屬的關懷,親屬們更愿意盡自己的能力提供幫助,因此喪偶的老年人反而往往能夠得到更多的家庭經濟支持。

親屬的支持可以促進健康老齡化,家庭經濟支持作為老年人收入的補充,為城鎮老年人的購買力注入了重要力量。得到家庭經濟支持的老年人,直觀來看獲得了消費能力的提升,更進一步則使其心理上更加安穩。手上擁有資源,得到了親屬真真切切的關心,因而可以在生活中表現得更加輕松自如。獲得的家庭經濟支持越多,城鎮老年人的支出能力越強,心理上更加踏實,從正面和側面給了城鎮老年人物質和心理上莫大的支持,使城鎮老年人的自我健康評價水平更高、身體和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家庭經濟支持此時起到了正向作用。而獲得的家庭經濟支持越少,說明城鎮老年人能夠從親屬處得到的幫助越少,老年人就會對于自己未來的養老生活感到有壓力,生活中就會刻意節省自己的開支,降低支出水平,從而導致其所使用的物品和享用的醫療資源質量較低,難以保證將自己的健康水平維持在一個理想的狀態。更有甚者,不僅沒能接受到家庭的經濟支持,還要由于某些事情為親屬操心,把自己的經濟資源讓予親屬使用,這種情況最為糟糕,對于城鎮老年人健康水平起到了消極的負面作用。

(二)家庭財產性收入對城鎮老年人健康的影響

目前我國的城鎮老年人在退休前處于改革開放以后的紅利時期,而且在購買力最強、現金流最充沛的年齡階段遇上了房地產熱潮,這部分老年人由于地理位置的優勢,可以近距離參與房地產熱潮,很多人還因為拆遷、外來人口涌入等因素被動地成為了時代的受益人,受益的來源就是城鎮發展的重要產物——房租收入。城鎮居民是過去十幾年的房地產時代中受益非常大的人群,尤其在一線城市,很多當地居民擁有多套房產,每個月僅僅依靠收租都可以獲得可觀的收入。當然,也并非所有的城鎮老年人都有這一收入來源。

首先,能不能有房租收入很大程度上由有沒有可以出租的房產決定。城鎮老年人固然經歷了經濟發展的風口,但他們也有子女需要分享自己的資產,比較典型的情況就是老年人自己有房,而且不止一處,但是由于房地產的價格急速上漲,子女無力購買新房,這種情況下,老年人只有兩個方法幫助子女,一是直接將名下的房產贈予子女使用;二是將名下的房產出售,而后將所得資金幫助子女購房,兩種做法都很常見。而如果老年人的房產足夠多,又或者子女自身的經濟實力足夠強,不需要父母的支持,那么老年人在退休以后,手頭有多余房產用以出租擴收,自然就具備條件了。

其次,有房產出租也不一定保證能有可觀的房租收入,還要看這些房產所在地區的經濟狀況。從我國當前的少子老齡化人口結構來看,未來的一二線城市基于優質的各類資源,將會有更大的人才虹吸效應,小城市、小鄉鎮的人口流失將有可能加重。換言之,一二線大城市的房產出租更容易取得可觀的房租收入,而小城市小鄉鎮的房產將缺少出租對象,哪怕租出去了也不會有太多的租金。拋開人口因素和需求因素,就購買力而言,一二線大城市的消費能力也更強,同樣面積的房產可以以更高的價格出租,城鎮老年人可以得到的房租收入也更可觀。

最后,房租收入可能存在,但也要看城鎮老年人能不能實際支配使用。城鎮老年人有房有資產,但由于身體條件和個人精力的影響,他們不一定會親力親為地管理房產出租的相關事宜,更多是將資產托付給子女親屬進行看管,這種情況下,房產出租的收入不一定會到老年人的手中,老年人實際上就不享有這項收入。但同時,在托付管理模式下老年人可能會以其他形式得到或者使用這筆收入,具體的形式包括上文提及的子女及親屬的經濟支持、在外出花銷或者生病就醫的過程中子女或親屬為自己墊付費用等。

總之,房租收入是城鎮老年人不需要耗費太多身體勞動就能夠得到的財產性收入,是比較優質的經濟來源,對于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很積極的意義。財產性收入越多,老年人可以支配的經濟收入越多,消費能力越強,越能夠享受優質的社會資源,對于自身的健康管理做得越精細,健康狀態越理想。而且,財產性收入越多,說明老年人的經濟處境很好,對于生活的擔憂較少,更能集中精神享受退休生活。而另外一方面,財產性收入越少,說明老年人用以提高經濟能力的途徑越少,自身越難以從這個方向獲得養老幫助。對于沒有或者數額少的情況,本文更多地從其他家庭經濟支持的角度進行了探究,多方向結合討論,更加全面地研究了家庭經濟收入對城鎮老年人健康的影響機制。同樣地,無論是來自于子女親屬的經濟支持,還是家庭的財產性收入,要想對城鎮老年人的自評健康水平、身體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發揮作用,還要受到老年人的健康意識、對健康生活的重視程度、地區所能提供購買的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家庭經濟支持是資源和購買力的補充,老年人會不會使用、怎么使用,要看老年人的心態和所處的環境。老年人越重視自己的健康水平,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所在地區越能夠提供優質的生活資源,老年人的健康狀態就越好;反之,城鎮老年人越不注重自身的健康生活,地區能夠提供的養老資源質量越差,城鎮老年人就算是擁有很多家庭經濟支持,也未必能夠保證自身的健康水平。

三、家庭經濟支持對城鎮老年人健康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及處理

本文數據來源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2018 年全國調查的數據。CHARLS是由北京大學實施的跨學科調查項目,旨在收集一套代表中國45 歲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個人的高質量微觀數據,用以分析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推動老齡化問題的跨學科研究。CHARLS 于2008 年在浙江、甘肅開展預調查。2011 年、2013 年、2015 年和2018 年在全國28 個?。ㄗ灾螀^、直轄市)開展調查。到2018 年,CHARLS的調查樣本已覆蓋1.24 萬戶家庭、1.9 萬名受訪者。

本文旨在研究家庭經濟支持對城鎮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因此選取2018 年的數據,剔除其中年齡低于60 歲、戶口為農村戶口、數據缺失等不合理樣本,最終得到樣本數量為1038 個。

(二)變量定義

本文分析的是家庭經濟支持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作用和機制,其中家庭經濟支持作為解釋變量,老年人健康水平作為被解釋變量。

對于被解釋變量老年人健康水平,采用健康自評(ziping)、情緒(qingxu)、安全感(haipa)和幸福感(gudu)來反映。健康自評數據根據問卷中對“您認為您的健康狀況怎樣?”的回答分為“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5 個層級。情緒狀況用問卷中“我感到情緒低落”的頻率來確定。安全感狀況用問卷中“我感到害怕”的頻率來衡量。幸福感程度用問卷中“我感到孤獨”的頻率來衡量。

對于解釋變量家庭經濟支持,采用家庭財產及財產性收入(zichan)、親屬經濟支持(qinshu)、子女經濟支持(zinv)三個維度來體現。家庭財產及財產性收入用問卷中“您繼承的遺產總共值多少錢?”“其他家庭成員繼承的遺產值多少錢?”“您和您愛人現在在家里有多少現金,包括隨身攜帶以及放在家里的?”“您現在有多少電子貨幣,包括微信錢包以及支付寶余額里的錢等?”“您現在在金融機構,如銀行,信用社等,存了多少錢?”“您現有的所有債券,如國庫券,企業債券等,總共面值多少?”“您現在持有的股票當前價值多少?”“您現在持有的基金當前價值多少?”“您所持有的其他理財產品當前價值多少?”“您房子的市場價值是多少?”等問題的回答來衡量。親屬經濟支持數據主要從問卷中“過去一年,您或您的配偶從兄弟姐妹那里收到過多少經濟支持?”相關問題中取得。子女經濟支持主要從“過去一年,在子女不和您住在一起時,您或您的配偶從子女那里收到過多少經濟支持?”相關問題中取得。

(三)模型分析結果

為進一步探究家庭經濟支持對于城鎮老年人健康的影響,本文利用SPSS 軟件和stata 軟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分析與檢驗。

1.信度分析

本文首先對量表數據進行信度分析,通過信度分析來判斷數據的質量以及可用性。由于在本文研究中,部分因素是通過量表的形式進行測量,因此對于測量結果的數據質量進行檢驗是保證后續分析具有意義的重要前提。本文首先通過克隆巴赫系數信度檢驗方法分析各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寺“秃障禂档娜≈捣秶? ~1 之間,檢驗結果系數值越高,信度越高。一般認為信度系數在0.6 以下則認為信度不可信,需要重新設計問卷或者嘗試重新收集數據并再次進行分析;信度系數在0.6 ~0.7 之間為可信,信度系數在0.7 ~0.8 之間為比較可信,信度系數在0.8 ~0.9 之間為很可信。本文的信度分析結果大于0.6,說明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內部一致性符合條件,信度可信。

2.模型適配度分析

為判斷實驗數據與模型是否相互匹配,本文進行模型適配度分析,分析結果如表4 所示。根據表4 的模型適配檢驗結果可以看出,CMIN/DF(卡方自由度比)=1.958,在1 ~3 的范圍內,RMSEA(誤差均方根)=0.03,在<0.05 的優秀范圍內。IFI、TLI以及RFI的檢驗結果均達到了0.9 以上的優秀水平。分析結果說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適配度。

表4 模型適配度檢驗結果

3.描述性統計及正態性檢驗

進入結構方程模型的數據要求滿足正態分布。表5 為本研究所使用因素現狀描述統計分析和正態性檢驗結果。本文對各個測量題項的正態性檢驗采用偏度和峰度進行檢驗,根據Kline(1998)提出的標準,偏度系數絕對值在3 以內,峰度系數絕對值在8 以內,則可認為數據滿足近似正態分布的要求。由表5 可以看出,本文各個測量題項的偏度和峰度系數絕對值均在標準范圍內,說明數據均滿足近似正態分布。

表5 描述性統計及正態性檢驗結果

4.假設檢驗結果

根據表6 的分析結果,在路徑關系假設檢驗中,經濟支持顯著正向預測老年健康水平,估計結果為1.599,p值為0.042 <0.05,預測作用顯著,說明家庭經濟支持對老年人健康水平具有很大的影響。

表6 路徑關系檢驗結果

四、政策建議

1.加速養老金制度改革

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標是完善養老金體系,以確保老年人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從而能夠維持基本生活需求和保障健康。[7-8]首先,改進養老金體系意味著需要對現有的養老金計劃進行審查和改良。這可能包括對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和支付方式進行重新評估,以確保老年人能夠獲得足夠的養老金來維持其日常生活的基本開支。養老金的數額應當與老年人的生活成本和通貨膨脹情況相適應,以確保其具備足夠的購買力。其次,提高領取養老金的資格門檻是改進養老金體系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政府可以加強對養老金資格的審核,確保只有那些真正需要支持的老年人才能獲得養老金??梢酝ㄟ^收入、財產和家庭狀況等因素來評估,以便將有限的資源分配給最需要的人群。通過這些改革措施,確保老年人不僅能夠獲得養老金支持,而且這些支持能夠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這有助于減輕老年人的經濟壓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有助于維護他們的健康狀況。

2.擴大健康保險覆蓋范圍

健康保險覆蓋擴大是一項關鍵政策措施,旨在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降低他們就醫的經濟負擔。這一舉措的核心目標是確保更多的老年人能夠獲得醫療保險覆蓋,從而能夠享受到必要的醫療保健服務,而不必擔心高昂的醫療費用。首先,擴大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需要政府重新評估醫療保險計劃,覆蓋更多的醫療服務項目和藥物在內,這可以確保老年人能夠獲得更全面的醫療保障,無論是預防保健、治療還是長期護理方面的需求。覆蓋范圍的擴大還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以滿足老年人的不同醫療需求。其次,降低保險費用可以通過政府補貼、減少保險費率或提供稅收優惠等方式來實現。通過降低老年人的保險費用,可以減輕他們的財務負擔,提升自身健康水平。

3.實施財政補貼和福利計劃

財政補貼和福利計劃在老年人政策領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兩項政策措施的核心目標是改善低收入老年人的經濟和醫療狀況,從而幫助他們過上更為健康、穩定和有尊嚴的晚年生活。首先,老年人財政補貼是一種財政援助措施,旨在為低收入的老年人提供經濟支持,這些補貼通常以經濟援助或社會福利的形式提供,以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其次,政府可以提供免費或廉價的醫療服務和藥物,以確保老年人能夠獲得必要的醫療保健,而無需擔心高昂的費用??傮w而言,財政補貼和福利計劃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了必要的支持,這些政策不僅有助于減輕老年人的經濟壓力,還有助于維護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通過這些措施,社會可以更好地關心和支持老年人,確保他們在晚年能夠享有尊嚴和福祉。

4.鼓勵延遲退休

首先,鼓勵老年人延遲退休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社會面臨著養老金和社會保障等財政壓力。[9]延遲退休意味著老年人可以繼續工作,繼續為自己和家庭創造經濟價值,減輕政府財政負擔。這也有助于老年人維持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好地應對生活費用和醫療開支。其次,延遲退休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身體和精神健康。繼續參與勞動意味著老年人將繼續保持活躍,擁有社交互動和日常挑戰,這對維持老年人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工作還可以提供一種社會角色感,有助于維持心理健康,減少抑郁和孤獨感。此外,一些研究表明,長期參與勞動的老年人更有可能保持認知能力,延緩認知衰退。[10-11]

5.鼓勵老年人積極參與社交和文化活動

首先,積極參與社交和文化活動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身體健康。體育鍛煉、舞蹈、散步等活動可以幫助老年人維持良好的體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力量和平衡感。這對于預防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如骨折、關節炎和心腦血管疾病至關重要。其次,社交互動是維護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12]老年人常常面臨孤獨和社交隔離的風險,尤其是在退休后。積極參與社交團體和文化活動可以提供機會建立新的社交聯系,分享興趣愛好,減少孤獨感和抑郁的發生。這種社交支持對于老年人的心理幸福感和精神健康至關重要。

猜你喜歡
親屬城鎮子女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2.5 MPa及以上城鎮燃氣管道與輸氣管道區別
文化邊城鎮遠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什么?親屬之間不能相互獻血?
悲愴者
城鎮排水系統量化指標體系研究
城鎮醫保支出為何跑贏消費支出
English Abstract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