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2023-12-02 22:30石仲泉劉家榮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毛澤東思想中國化革命

石仲泉 劉家榮

[訪談嘉賓簡介] 石仲泉,湖北紅安人,中共黨史學家,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研究會會長,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長期在中央機關從事理論和黨史的研究,主管中共黨史的研究和編修等業務,曾參與《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起草工作,參與主持編修《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第二卷。著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毛澤東思想新論大綱》《我觀毛澤東》(增訂本)等多本著作,多次榮獲國家級圖書獎和優秀論文獎等。

[訪談人簡介] 劉家榮,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回顧歷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在于不斷進行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形成了引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理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 0 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兩個結合”的重大命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此進行了系統闡釋,為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與時俱進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第一個重要成果,它集中展示了“兩個結合”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創新的關系,回答了如何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基本理論、實踐經驗和傳統文化三者之間的關系。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 3 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本刊采訪了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教授?,F將訪談記錄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訪談人: “兩個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創新理論的共同特征,黨的三個歷史決議均著重論述和評價了作為黨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請您談談毛澤東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方面作出了怎樣的開創性貢獻?

石仲泉:在黨的歷史上,毛澤東思想是首個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創新理論。這個“相結合”是針對2 0世紀2 0年代末3 0年代初黨內存在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而提出的。

毛澤東親歷了大革命后期的嚴重挫折,也飽嘗了土地革命戰爭初期的艱難困苦。針對這“兩化傾向”(也就是本本主義) ,他在1 9 3 0年5月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尖銳批評那種“以為上了書的就是對的”“唯書”觀念,指出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是對的,決不是因為馬克思這個人是什么“先哲”。我們的斗爭需要馬克思主義,絲毫不存在什么“先哲”一類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觀念在里面。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盵 1] 1 1 1 - 1 1 2這段話證明,在我們黨誕生后不到十年的幼年階段,就已有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雛形。

中共中央到達延安之后,為了清算王明教條主義的危害,肅清其“左”傾路線的影響,毛澤東寫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等著作,通過對此前黨所經歷的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經驗教訓的總結,從馬克思主義哲學高度,闡發了一定要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思想。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他在批判過去中央領導的教條主義、主觀主義使中國革命陷入絕境的危害時,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系的。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環境,使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沒有任何意義。他提出了全黨要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任務。隨后,他又提出“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 2] 7 0 7。這些理念進一步明確我們黨所需要的馬克思主義是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

在1 9 4 1年開始的整風運動中,毛澤東關于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進一步成熟。他更加嚴厲地批判教條主義,強調“要分清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和教條式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使中國革命豐富的實際馬克思主義化”。[ 3]他抨擊教條主義,指出一些同志引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很會的,但運用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具體地分析與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則是不會的。經過四年整風運動對教條主義的批判,全黨普遍確立了科學的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觀。作為整風運動理論結晶的黨的第一個歷史決議首次以黨的重要文獻形式提出黨在奮斗的過程中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體系———毛澤東思想體系。決議明確指出,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思想。隨后召開的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是黨的指導思想。

在毛澤東看來,應當堅持的馬克思主義是什么呢?他特別強調兩個方面。一是學習和掌握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觀點,如關于人類社會基本矛盾和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唯物史觀,關于剩余價值理論和社會主義必然要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的理論,關于階級斗爭與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觀點,關于建立聯合戰線和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的理論觀點,關于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理論觀點等。二是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毛澤東對于這一點更加強調。他在1 9 3 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所作的《論新階段》的報告中指出,對待馬恩列斯的理論,“不是把他們的理論當做教條看,而是當做行動的指南。不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字母,而是學習他們觀察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立場與方法。只有這個行動指南,只有這個立場與方法,才是革命的科學,才是引導我們認識革命對象與指導革命運動的唯一正確的方針”[ 4]。隨著延安整風運動的開展,毛澤東進一步將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論轉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特有的、更能接地氣的“思想方法論”。這對于堅持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有重要意義。

訪談人: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那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實質內涵是什么?

石仲泉:馬克思主義由于是繼承和改造了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并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科學世界觀既能與各民族的特點相融合,又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因而是一個與世開放、不斷創新發展的學說。這就決定了它本身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的理論性格,在傳播和運用它的過程中會發生民族化和時代化的變化。中國共產黨將它作為觀察和改變國家命運的認識工具和思想武器之后,也就具有了中國化和時代化的特征。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兩個概念都出自于毛澤東。他首先在1 9 3 8年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的報告中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年后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提出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他提出后者就是為了展開說明前者的思想底蘊,深化其內涵。他總結歷史經驗指出:“由于對于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中國革命的特點、中國革命的規律的進一步的了解,由于我們的干部更多地領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更多地學會了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我們黨就能夠進行了勝利的十年土地革命斗爭?!盵 2] 6 1 1兩個多月后,他在《新民主主義論》中繼續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開玩笑,在中國革命隊伍中是沒有他們的位置的”[ 2] 7 0 7。

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而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概念的內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蛘哒f,“中國化”在語言上是更加簡潔通俗、接地氣的表達,“相結合”則是在學理上更加精確細致的表述。兩個說法的含義沒有實質區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也充分展現出這一點。

馬克思主義是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它的精髓是什么?在相當長的時間,沒有明確化。鄧小平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將毛澤東提出的“實事求是”思想加以提升,在真理標準問題討論期間指出:實事求是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根本方法。在1 9 9 2年南方談話中,鄧小平進一步強調了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要提倡本本。過去我們打仗靠這個,現在搞建設、搞改革也靠這個。我們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并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樸實的東西,很樸實的道理。懂得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實事求是”,就必須強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既是對“實事求是”的具體化,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質。

訪談人: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又一重要特征。請您談談這二者之間具有什么關系,以及毛澤東思想在堅持“第二個結合”方面作出了哪些理論貢獻?

石仲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是民族化。一方面要研究民族的現實斗爭內容;另一方面要繼承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創造民族的特殊形式,形成民族的特色風格。民族的歷史和民族的現狀、民族的形式和民族的內容是很難割裂的。不認真地研究民族歷史,必然不會全面地研究民族的現實斗爭內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需要研究這兩個方面,也需要將這兩個方面結合好。

毛澤東在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說:“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是我們學習的又一任務。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都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以幫助指導當前的偉大革命運動?!盵 2] 5 3 3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優秀傳統的繼承者,把這一切優秀的傳統看成和自己血肉相連的東西,而且將繼續加以發揚光大。因此,整頓學風,不僅強調研究中國的現實斗爭內容,還包括學習和研究中國近百年的和古代的歷史,繼承優秀歷史文化,創造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形式,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思想、道德的繼承者,也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倡導者、締造者。他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化”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不是復歸中國舊傳統,而是要大力創造中華民族的新文化。他倡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要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里的中國具體實際,既包括現實實際,也包括歷史實際。對于后者,即是用馬克思主義解讀中國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為革命事業服務。在《新民主主義論》這篇著作里,他明確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基本內涵,指出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所謂民族的,即反對帝國主義壓迫、堅持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帶有民族特性的、革命的民族文化。所謂科學的,即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客觀真理、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文化。所謂大眾的,即民主的、為廣大工農群眾服務并逐漸為他們所掌握的文化?!懊褡宓目茖W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盵 2] 7 0 8 - 7 0 9

毛澤東思想不僅是把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典范,而且在二者相結合進而實現馬克思主義民族化、本土化、大眾化的過程中,提出了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原則。第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毛澤東雖然酷愛本民族傳統文化,但決不會不加區分地兼收并蓄。他認為,中國歷史遺留給我們的有很多好東西,但也有許多毒素和糟粕。這些東西對于今天的中國不僅不適用而且有害,必須拋棄。清理古代文化遺產,“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 2] 7 0 7 - 7 0 8。第二,批判改造,推陳出新。毛澤東要求對于傳統文化中“民主性的精華”必須進行改造,“批判地繼承”。他指出:“對中國的文化遺產,應當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有區別地加以利用”。[ 6] 2 2 5第三,厚今薄古,古為今用。毛澤東認為,尊重歷史,“不是頌古非今”[ 2] 7 0 8,“向古人學習是為了現在的活人”[ 7],使之“變成革命的為人民服務的東西”[ 8] 8 5 5。第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鞍倩R放”出自清代章回小說《鏡花緣》。毛澤東用此語比喻,提倡藝術上應有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展?!鞍偌覡庿Q”本來是說春秋戰國社會處于大變革時期,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展開爭論,呈現出空前的繁榮景象。毛澤東用此語也是來比喻學術上的不同學派應當自由爭論,“百家爭鳴”是兩千年以前就有的事,現在也需要這個。

訪談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毛澤東本人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毛澤東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厚淵源,那么我們能否說毛澤東思想來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呢?

石仲泉:這樣的觀點并不準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當說是為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提供了一種文化資源。

首先,毛澤東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屬于兩種文化觀、歷史觀、世界觀。比如孔孟儒學是維護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它也有從初始的進步走向反動的歷史過程。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乏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但絕沒有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也絕不可能從中總結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發展規律。這些理論的誕生是與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緊密聯系一起的,根本不可能從中國本土的封建歷史文化中產生。沒有資本主義的時代底蘊,沒有上述基本理論的偉大發現,就不可能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不可能有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先進分子也不可能找到改變近代中國衰敗命運的真理,不可能獲得拯救瀕臨危亡的中華民族的強大思想武器。

其次,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理論與中華傳統文化也不完全一致。黨的百年歷史中,對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理論有幾次重要概括。先看劉少奇在黨的七大上的概括。他指出:毛澤東思想的具體理論,“表現在毛澤東同志的各種著作以及黨的許多文獻上。這就是毛澤東同志關于現代世界情況及中國國情的分析,關于新民主主義的理論與政策,關于解放農民的理論與政策,關于革命統一戰線的理論與政策,關于革命戰爭的理論與政策,關于革命根據地的理論與政策,關于建設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理論與政策,關于建設黨的理論與政策,關于文化的理論與政策等”[ 9] 3 3 5。這些理論與政策都是對中國革命實踐經驗的總結。再看第二個歷史決議的概括。決議指出,毛澤東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內容,以獨創性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多方面的內容”,就是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關于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理論、關于政策和策略理論、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論、關于黨的建設理論。此外,還有貫穿于上述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這三條被稱為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這些理論內容,都是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

最后,毛澤東思想與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是摒棄糟粕、批判繼承其精華的關系,不是什么理論來源關系。我們說毛澤東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旨在說明毛澤東怎樣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來批判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經過批判繼承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毛澤東思想的豐富營養,并非說它是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來源。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絕不能混淆?!皩嵤虑笫恰备拍顭o疑是傳統文化,但其內涵完全不同了?!皩嵤虑笫恰钡涑鰱|漢班固的《漢書》。漢朝皇帝在河間地區封了一個王叫河間獻王。班固在《漢書·河間獻王劉德》中稱贊其“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其意是講治學態度。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對它作了全新解釋,要求我們“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 8] 8 0 1。毛澤東給這個千年前的古典成語賦予新的含意,用它來闡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實質,將其提升到思想作風、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線的高度,特別是作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通俗表達,這與班固賦予的內涵不能同日而語。

為理解這個關系,也可打個比喻,如“舊瓶子裝新酒”。傳統文化是“舊瓶子”,它不可能成為“新酒”之源,只是裝新酒的容器?!靶戮啤笔歉鶕碌氖巢暮托碌募夹g和方法釀造的,與那個“舊瓶子”不存在造酒來源關系。這個比喻,不一定那么斯文、高雅、悅耳,但有助于從根本上把握兩者的關系。因此,豐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文化資源,而不能說成是理論來源。這是兩個概念,不能混淆。當然,好看的五彩繽紛的“舊瓶子”也能增添“新酒”的美色,具有更多美感,不能否認它的美化作用。

訪談人: 1 9 6 3年5月,毛澤東說:“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盵 6] 3 2 0沿著毛澤東本人的思路,請問我們應該如何認識這一思想究竟是從哪里來的?

石仲泉:這里強調正確的思想是從中國自己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主要講的是毛澤東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問題。如果說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是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來源,那么對中國革命和建設豐富經驗的科學總結,則是毛澤東思想的實踐本源。對這個特別重要的理論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來解讀。

第一,毛澤東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中國實際,非常注重對中國革命和建設豐富經驗的總結。青年時代的毛澤東便已認識到,作為中國人,要在現今世界上盡點力,不可不對中國這個地盤的情形,加以實地的調查及研究。在閱讀了《共產黨宣言》等著作后,他初步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就去老老實實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斗爭,從事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國共合作和武裝斗爭等第一線的工作。他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隊伍攻打長沙失利后上井岡山開辟黨領導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引領中國共產黨人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他提出,共產黨人的思想路線是“從斗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 1] 1 1 5 - 1 1 6。這表明,他已成為中國革命的領跑者。到達陜北延安后,黨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對中國社會的歷史和現狀、對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有了更為深刻和完整的認識。特別是抗日戰爭的偉大實踐,鍛煉了中國共產黨人正確處理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相互交錯呈現的極端復雜局面的斗爭本領,積累了異常豐富的實踐經驗,使我們黨對什么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怎樣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權、動力、對象、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問題的認識得到了深化,黨的思想、政治、軍事和組織路線走向成熟。

《新民主主義論》在理論上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思想,基本建構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體系。它包括中國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建設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政治綱領、經濟綱領和文化綱領等諸多內容。這個理論是對建黨以來中國革命歷史經驗的全面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形成的重要標志。此后,黨中央開始提出“毛澤東思想”的稱謂,概括毛澤東思想的內容,闡述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新中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實行“第二次結合”,毛澤東思想得到了豐富和發展。這樣,對中國革命和建設豐富經驗的總結也就成了毛澤東思想的實踐本源。

第二,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角度來看,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的論述也證明了這點。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人們的認識來源于社會實踐,真理的標準也只能是社會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斗爭中也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系,“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 1] 3 1 6。這就是說,毛澤東思想在創立時也主要來源于中國革命的實踐,是對革命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全民族抗戰開始后,既有了延安相對安寧穩定的環境,也為了獲得抗戰勝利之道,毛澤東開始集中精力總結中國革命實踐經驗,先后寫出包括《實踐論》在內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他在那時就非常感嘆:“中國的斗爭如此豐富,卻不出理論家!”[ 1 0]也正是通過整風運動之后,全黨特別是高級干部不僅認識到毛澤東在革命實踐上是黨的正確路線的代表,在理論上對馬列主義有創造性的發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而且認同了概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豐碩成果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概念———毛澤東思想。最后,黨的七大正式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由此不難看出,毛澤東思想主要源于對中國革命豐富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正確認識中國社會和歷史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歷史觀,為正確總結中國革命經驗提供了科學研究使用的方法。

第三,從黨史上三個歷史決議和相關文獻對毛澤東思想的來源進行定位。1 9 4 5年 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第一個歷史決議(《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對毛澤東思想的表述是:我們黨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形成了“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思想”[ 8] 9 5 2。1 9 8 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第二個歷史決議(《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的定位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中國長期革命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的指導思想,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毛澤東思想?!盵 1 1]隨后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新黨章,對毛澤東思想的創立和定位作了完整表述,指出:“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盵 1 2]黨的十五大對毛澤東思想內涵的表述仍然維持黨的十二大的內容,指出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正是有了黨的十五大這樣的表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制定的第三個歷史決議(《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的概括也有這兩種表述。講毛澤東思想的創立時的表述是:“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對經過艱苦探索、付出巨大犧牲積累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盵 1 3] 7講毛澤東思想在新中國成立后的豐富和發展,對其定位的表述是:“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盵 1 3] 1 3可見,三個歷史決議和相關文獻對毛澤東思想的定位表述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強調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

訪談人:鄧小平曾指出,毛澤東最偉大的功績是把馬列主義的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請您談談毛澤東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過程中產生了哪些理論成果?

石仲泉: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使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但是,指導革命的正確理論,從來不是照抄照搬來的。在別國正確的,搬到中國不一定正確。中國革命的實踐證明,即使有了馬列主義,如果將馬列主義教條化,同樣也不能救中國。只有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情況相結合的理論,才能成為拯救中國、奪取革命勝利、引導革命事業發展的法寶。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一方面用于革命實踐,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革命道路,另一方面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并作出理論概括,逐漸形成一個又一個具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特色的革命理論。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闡述的黨領導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中國革命道路理論的雛形。在中央蘇區時期,圍繞著中國革命道路問題,他的一些與之相關的思想逐步得到豐富,其中最重要的有土地革命思想、根據地建設思想、黨的建設思想和人民軍隊建設思想。

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在革命理論方面實現了巨大飛躍。他的許多思想理論得到多方面展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獲得了豐碩成果。

比如:他建立起了哲學理論?!秾嵺`論》和《矛盾論》的寫作,使他實現了由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到建構哲學理論,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作了若干豐富和發展。他總結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理論?!吨袊锩鼞馉幍膽鹇詥栴}》《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等著作,標志著他的軍事理論業已成熟。

他發展了統一戰線理論??谷諔馉帟r期的兩國三方的錯綜復雜關系和撲朔迷離的統一戰線內外形勢,使他充分展現了善于縱橫捭闔的卓越智慧和才能。在《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論政策》等著述中,通過對各個階級、各種政治力量的態勢和變化的準確分析,以及對黨的一整套政策和策略的精辟論述,極大地豐富和充實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思想。

他完善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在《<共產黨人>發刊詞》《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中,他闡釋了“新民主主義”概念的科學內涵,深刻地說明了中國革命的規律和特點,精辟分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代背景和革命的對象、動力、領導、目的、前途等根本問題,基本建構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體系。他提出了新民主主義建設理論。通過對黨領導的十多個抗日民主根據地各方面建設經驗的總結,在《新民主主義論》和《論聯合政府》等著述中,他不僅提出了既區別于資產階級共和國、又區別于社會主義社會的“新民主主義社會”思想,還初步制定了建設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基本綱領和政策,為后來全國范圍內的新民主主義建設提供了理論基礎。他豐富了黨的建設理論。

在《<共產黨人>發刊詞》《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等整風文獻中,對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正確開展黨內斗爭等方面的豐富經驗,作了高度的理論升華。

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經過上述多方面的展開,已經形成比較完備和成熟的理論形態。通過延安整風和討論《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全黨對毛澤東的正確領導心悅誠服,對他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獨特理論創造贊佩有加。由此,在黨的七大,全黨形成共識,決定以“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劉少奇代表黨中央作的《論黨報告》,高度評價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際之統一的思想”“是唯一正確的救中國的理論和政策”[ 9] 3 3 3。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創立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指導思想和理論。

新中國成立前后,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仍在發展。比如,在人民民主專政理論、革命轉變理論、統一戰線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執政黨建設理論等方面,提出和闡發了許多好的和比較好的思想觀點。黨的第二個歷史決議對此作了概括。在全世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作出豐富而巨大貢獻的共產黨人,毛澤東在中國是首屈一指的,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見的。

參考文獻

[ 1] 毛澤東選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2] 毛澤東選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3] 毛澤東文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3: 3 7 3 - 3 7 4.

[ 4] 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1 9 2 1—1 9 4 9) (第1 5冊)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1: 6 5 0.

[ 5] 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1 9 2 1—1 9 4 9) (第2 0冊)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1: 3 1 8.

[ 6] 毛澤東文集(第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9.

[ 7] 毛澤東文集(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9: 8 2.

[ 8] 毛澤東選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9 1.

[ 9] 劉少奇選集(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8 1.

[ 1 0] 毛澤東哲學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 9 8 8: 4 4 5.

[ 1 1] 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1: 1 5 6.

[ 1 2] 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 0 1 1: 5 4.

[ 1 3]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1 .

(編輯:李云峰)

猜你喜歡
毛澤東思想中國化革命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再論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的三個維度①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現代思想的啟蒙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若干問題
毛澤東思想的永恒價值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