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D 理念下的江北新區中心商務區典型地鐵站開發設計

2023-12-03 08:25袁海煜溫旭麗周煌悅左越慧周李強
交通建設與管理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央商務區商務區江北

袁海煜,溫旭麗,牛 敏,周煌悅,左越慧,周李強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江蘇 南京 210088)

0 引言

江北新區是江蘇省首個國家級新區,對江北新區中心商務區的公共交通進行相關的調查研究,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對“促進該區域公共交通服務質量提升”意義重大。

查閱相關資料,聶銘泉[1]等對我國發展TOD 模式做出了一些經驗上的總結和探索。肅木丁建筑事務所有限公司聯合體[2]在《杭州市軌道交通TOD 綜合開發示范項目城市設計》中的規劃設計方案,以構建多模式交通換乘為特色的復合型交通網絡和步行友好的城市空間,為地鐵站的開發設計作出示范。柴鐵鋒[3]等提出優化客流導向,利用軌道交通引導,建立互聯互通的步行空間體系,沿重要地下公共通道布置商業服務地下人流,住宅小區設置地下門廳與公共通道相連,圍繞布置便民設施。廣州地鐵設計研究股份有限公司[4]在《南京地鐵11 號線規劃設計》中,對南京市江北新區當前的交通及功能用地布局,給出了相關的數據匯總與分析。王倩鈺[5]等通過改進田無站與周邊設施的接駁、完善非機動車交通網絡,設置齊全的無障礙設施等落實了TOD 理念,針對性地分析了社區型TOD 開發模式給居民生活帶來的便利。

文章在對“區域內典型地鐵站周邊用地布局及公共交通的現狀”進行調查的基礎上,貫徹應用TOD 理念,進行地鐵站功能定位、站內結構、站外設施與用地布局等方面的設計。

1 TOD 理念及運用機理

TOD 是一種以公共交通發展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在“火車站、機場、地鐵”等具有換乘功能的公共交通樞紐周邊步行可達的范圍內,建立中心廣場或城市廣場,將周邊住宅、商務、社交和娛樂等功能匯集的綜合開發。

基于TOD 理念的公共交通設計,多用于城市尚未成片開發的地區。通過前期對規劃發展區的用地以較低的價格征用,導入公共交通,形成開發地價的時間差,然后出售基礎設施完善的“熟地”,政府從土地升值的回報中回收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

而在城市中心區域的TOD 模式開發,亦能促進城市更新。其對交通樞紐的新建與改造,往往可以重新連接由于鐵路軌道造成聯系斷裂的交通樞紐的兩邊社區空間。此外,路網規劃的升級與站點周邊社區的重塑,也能優化城市公共空間的布局,便利人們的生活。

TOD 理念下的公共交通發展原則主要包括:組織緊湊且有公交支持的開發;將商業、住宅、辦公樓、公園和公共建筑設置在步行可達的公交站點的范圍內;創建密集的街道路網,將居民區各建筑連接起來;混合多種類型、密度和價格的住房;保護生態環境和河岸帶,留出高質量的公共空間;使公共空間成為建筑導向和鄰里生活的焦點;鼓勵沿著現有鄰里交通走廊沿線實施填充式開發或者再開發。

2 典型地鐵站的選取及調查分析

2.1 典型地鐵站的選?。褐醒肷虅諈^站

江北新區地下空間項目是全國的大型開發項目,而中央商務區站位于南京市定山大街與萬壽路交叉口,為南京地鐵4 號線二期(在建)、11 號線(待建)和13 號線(規劃)的三線換乘站,為江北新區乃至南京地鐵三號線重要的換乘站[2]。

該站北鄰老山、南面長江,沿線還串聯了富有濱江歷史文化的浦口老火車站,臨近科創研發區和CBD,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與“現代都市及自然生態”保持適宜的距離,且該站的良好發展可以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加快發展、協同發展,促進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人口與產業的集聚,成為南京市經濟發展的新中心。在政府對該片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支持下,擁有良好的建設基礎條件。

以中央商務區站為中心,將帶狀綠地和節點公園貫穿新區,規劃以“生態、活力、宜居”為特色的綜合生活片區。

2.2 中心商務區用地布局及公共交通現狀

調查區域內的公交站點名、位置、中轉情況等,確定當前江北新區中心商務區“用地布局、公交站點和公交運行線路”的布局現狀如圖1 和圖2 所示。

圖1 中心商務區功能用地布局圖

圖2 江北新區規劃中的地鐵線路布局圖

圖3 中央商務區站點周邊布局模擬圖

圖4 片區規劃布局圖

目前,中央商務區站周邊,除路口東北方向的華潤居住區以及西北方向的南京市公安學校這一教育用地以外,其他方位基本均為在建或待建的空地。

3 基于TOD 理念的中心商務區地鐵站方案設計

3.1 站內方案設計

站內的方案設計以客流為導向,主要從行人的出行路徑層面出發,提出了站點到各區域的流線規劃。主要是全面利用“與交通樞紐無縫連接的人行設施(如高品質的人行通道和連廊等)”,采取通過地下通道將周邊的重要商業、商務建筑與地鐵站出入口直接連接的方式,在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也減輕了天氣等原因對乘客出行的影響,提高了出行效率和乘客體驗感。

同時無論是乘坐公共交通或駕駛私家車進行換乘,中心商務區站都存在多個出入口與其綜合體相連接。站廳通道向外延伸,建立互聯互通的地下公共步行空間體系,乘客從站臺層前往到達站廳層,通過地下通道相連接可直接到達小區生活服務區,亦可從站廳層步行經過另一通道從另一出口到達辦公區。

3.2 站外方案設計

奧雅納公司2021 年在《杭州市軌道交通TOD 綜合開發示范項目城市設計》中的優勝方案,設計站點周邊山水環繞的生態環境,使人出站即可見青山綠水。同時考慮滲透到站點外圍各個地塊之間的快捷聯系,擴大站點服務范圍[3]。參考該方案結合江北新區中心商務區站具體情況進行設計。

將中央商務區站定位為“綠色城市公園,文化社區中心”,使寫字樓與住宅區形成一個外圍區域,中間騰出開闊空間,合理設置綠地公園,將該站點打造為多功能的綠色生態綜合體。同時將城市功能融入社區,商業合理布置,串聯工作區域,建立“公園—住宅—出行”一體化的多功能區域,打造出行、娛樂、工作一體化的站區。

此外,該站點內部居民區還配套有完善的周邊基礎社區服務設施,全面提升居住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質量與服務水平,憑借優秀的社區服務吸引更多人定居于此,進一步吸引客流。將該區域的學校及社區醫療網點與綠道體系融合,鋪設地上綠化+地下排水綠道體系,建成完善的綠道體系[4],不僅可以加快海綿城市技術的應用,還可以打破城市各個綠色節點相互獨立的界面,構成一道獨特的綠色景觀帶,進而達到真正的綠色市民文化中心區。

同時,也對站點內外及周邊的步行設施的布置提出部分人性化建議:

(1)其他公共交通與地鐵站點的換乘步行距離,應控制在500m 以內,這符合TOD 理念下的公交站點布局要求,且利于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意愿度。

(2)應擁有完整、連續以及安全的步行道網絡,增強該地區的步行可達性和包容性,使步行網絡對所有人開放,包括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和連續完整的盲道設計,在方便長者與行動不便人士出行的同時,也保障出行安全[5]。

(3)可在地鐵站內采用綠色環保材料來創建自然主題的布景,在通道采用透明長廊,使走在通道內向室外可以看見樓下的綠地公園。同時設計建筑物屋頂綠化,建設多面立體化綠色呼吸墻。以多種方式,打造綠色生態品質的站點。

4 結語

地鐵上蓋以地鐵為核心,在其上部空間建設地鐵配套設施,進行商業、辦公、住宅等多層次的開發建設,這種模式既能節省地面空間,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緩解日趨緊張的城市土地資源,又能夠密切聯系軌道交通與上蓋物業,使出行更加便捷,為地鐵增加客流。

通過實地調查等方式,分析當前江北新區中心商務區公共交通與用地布局的現狀。在TOD 理念的基礎上,以中心商務區站為例,將其設計為以“文化產業中心”定位的交通綜合體。以求在吸引客流選擇使用公共交通的同時,引導沿線功能用地布局。

猜你喜歡
中央商務區商務區江北
江北東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古運河旁的江北水城
基于國內外發展經驗的中央商務區構建方式探討
一圖讀懂虹橋商務區“十三五”規劃
星海會展商務區的綠色產業鏈研究
BIM技術在長春中央商務區站項目策劃中的應用
江南的水與江北的沙
湘江北去
依托大型交通樞紐的虹橋商務區綜合交通規劃研究
騰飛的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商務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