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階段健康教育對早期食管癌患者疾病認知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2023-12-05 11:15肖博柴蘊珠王睿楊瑾
海南醫學 2023年22期
關鍵詞:分階段放化療食管癌

肖博,柴蘊珠,王睿,楊瑾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東院區消化內科,河南 鄭州 450000

食管癌屬于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疾病,我國是高發地區,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年病死人數約15 萬,已成為嚴重威脅國民生命安全的疾病[1]。早發現早治療是控制食管癌病情進展的關鍵,早期食管癌患者經手術和后期放化療后通常有良好預后,但治療期間患者的疾病認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對提升治療效果和改善預后有重要作用,因此護理人員需加強早期食管癌患者的健康教育[2]。常規健康教育內容較片面,實現形式單一,患者興趣不高且教育效果一般[3]。而分階段健康教育是指依據患者病情不同進程及不同認知需求劃分階段提供健康教育的一種健康教育模式,是常規健康教育模式的一種優化和創新,使健康教育內容更加具有層次感和豐富性,患者接受度更高,學習效果更好[4-5]。鑒于此,本研究將分階段健康教育應用于早期食管癌患者,旨在探討干預效果,提升臨床健康教育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東院區消化內科收治的9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食管癌診療規范(2018 年版)》[6]中關于早期食管癌的診斷;(2)已簽署知情同意書;(3)無意識障礙,能正常溝通交流;(4)無手術禁忌證,擇期手術;(5)TNM 分期為Ⅰ期。排除標準:(1)預計生存時間短于1 年;(2)患有精神障礙疾??;(3)合并其他惡性腫瘤;(4)伴有心肝腎等臟器功能衰竭。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已通過我學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例(%),±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例(%),±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s]

?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患者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方法。術前護士為患者講解食管癌相關疾病知識、治療方法等,術后講解護理內容,安撫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每次患者入院放化療時護士為患者詳細講解放化療方法、并發癥、預后效果等相關內容,叮囑其嚴格遵醫囑參與放化療,注意飲食及個人護理。干預時間為術前至放化療期間。

1.2.2 觀察組 該組患者采用分階段健康教育,干預時間為術前至放化療期間。(1)組建優質健康教育組:組長為科室護士長(1 名)、組員為科室年資3 年以上護士(5 名),由組長統一為組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包括食管癌圍手術期護理、放化療護理等,必須全部通過考核。優質健康教育組按照食管癌患者不同治療階段將健康教育內容劃分為術前、術后、放化療期間3 個階段,每個階段開始前均采用自制量表評估患者的認知需求,然后制定該階段的針對性健康教育內容。(2)術前健康教育:患者住院至術前階段,護士組織1 次健康教育課堂,時間約1 h,主講人為科室護士長,將患者集合在醫院活動室內,通過PPT、音頻、視頻及現場演示等多種方式講解食管癌發病原因、術前飲食注意事項、作息指導、手術治療方案、術前準備內容等。講解結束后分小組討論并提出疑問,護士長及時予以解答,消除患者顧慮。本次課堂結束后,護士將重點內容總結為書面資料發放給患者,便于患者鞏固學習。(3)術后健康教育:術后患者住院期間,護士在患者術后當天、術后5 d、出院時分別在床旁進行1 次健康宣教,每次時間約30 min。術后當天主要講解術后前3 d 需重點觀察哪些指標和體征,叮囑患者出現任何不適及時告知醫生。告知患者及家屬飲食上嚴格遵醫囑進行,前期先以飲水為主,觀察胃腸道無不適反應后方可進少量流食,少食多餐,每天進食6~8次,每次不超過200 mL,飲食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熱量的易消化飲食為主,嚴格控制食物溫度,進食后保持半臥位,預防食物倒流,吞咽時口中食物與唾液混合形成食團后,軟腭上提,關閉咽部,將食團延硬腭送至咽部,緩慢吞咽。護士講解的同時需家屬旁聽,共同學習。術后5 d待病情穩定后教導患者進行吞咽功能鍛煉,每天做空咀嚼動作;舌部主動運動,以舌尖上下左右舔嘴唇然后向后卷舌;清嗓動作發“啊”音;以上動作每天3 組,每組5 次。出院前告知患者日常飲食管理方法,叮囑患者持續進行進食鍛煉和吞咽訓練,詢問患者需求和疑問,盡力協助患者解決。出院當天叮囑患者嚴格實施自我管理,發放院外管理手冊,指導其科學進食,保持輕松樂觀心情,遵醫囑用藥。(4)放化療期間健康教育:放化療期間主要為院外健康教育,采用線上形式宣教。護士在釘釘平臺上建立群聊,所有患者及其1名主要照顧者加入群聊,護士每周在群內分享1 次食管癌放化療期間護理相關知識。另外,每個月由護士長通過釘釘視頻會議開展1次食管癌主題護理講座,主題包括并發癥防治、自我生活管理、情緒調節等,每次講座時間約40 min。每次講座結束后,直接進行線上問卷測試,考核本次學習內容,患者線上填寫結束后提交,護士依據測試結果判斷學習效果。針對學習效果差的患者進行私聊,告知其測試結果,叮囑患者認真學習,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再次復述重點內容。每個月患者入院放化療時,護士與患者進行一次面對面溝通,詢問患者近期病情發展和心理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以鼓勵性語言安撫患者情緒,肯定其積極表現,激勵患者繼續堅持接受健康教育,科學實施自我管理,提升身心健康狀態。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

1.3.1 疾病認知度 采用自制《食管癌疾病認知度調查表》于干預前、放化療結束后調查兩組患者的疾病認知度,包括疾病知識、圍手術期知識、放化療知識3部分內容,分別包含10個條目、20個條目、20個條目,每個條目依據不知曉、可能知曉、知曉分別計0分、1 分、2 分,總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疾病認知度越高。

1.3.2 健康狀態 采用卡氏評分(Karnofsky,KPS)[7]于放化療結束后評估兩組患者的健康狀態,該量表總分為0~100 分,其中>80 分為健康狀態優秀,51~80 分為健康狀態良好,≤50 分為健康狀態差。統計兩組患者健康狀態優良率。

1.3.3 自我管理效能感 采用健康促進策略量表(Strategie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SUPPH)[8]于干預前、放化療結束后評估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該量表有正性態度、自我決策、緩解壓力3 項,28 個條目,每個條目均賦1~5分,總分最低為28分,最高為140分,得分越高則自我管理效能感越強。

1.3.4 應對策略 采用醫學應對問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9]于干預前、放化療結束后評估兩組患者的應對策略,該量表由面對(8個條目)、屈服(5個條目)、回避(7個條目)3個維度組成,每個維度分值分別為8~32分、5~20分、7~28分,得分越高則患者越傾向于此種應對策略。

1.3.5 生存質量 采用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測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 30,QOL-C30)[10]于干預前、放化療結束后評估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該量表有3個癥狀領域(疼痛、惡心嘔吐、疲勞)、6個單一測量項目及5 項功能領域(角色功能、軀體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構成,總分最低分28分,最高分112分,得分越低則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疾病認知度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評分、圍手術期知識評分、放化療知識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放化療結束后,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評分、圍手術期知識評分、放化療知識評分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患者的疾病知識評分、圍手術期知識評分、放化療知識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健康狀態比較 放化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狀態優良率為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95,P=0.014<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健康狀態比較(例)Table 3 Comparison of health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n)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UPPH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放化療結束后,兩組患者的SUPPH評分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比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points)

表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比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point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in the same group,aP<0.05.

?

2.4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應對策略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面對評分、回避評分、屈服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放化療結束后,兩組患者的回避評分、屈服評分較干預前降低,面對評分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患者的上述各項評價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應對策略比較(±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coping strateg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points)

表5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應對策略比較(±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coping strateg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point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in the same group,aP<0.05.

?

2.5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存質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QOL-C30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放化療結束后,兩組患者的QOL-C30評分較干預前降低,且觀察組的QOL-C30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存質量比較(±s,分)Table 6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points)

表6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存質量比較(±s,分)Table 6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points)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in the same group,aP<0.05.

?

3 討論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已成為我國第5 大高發腫瘤和第4 大致死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約占全球食管癌的55%,且呈現年輕化趨勢[11]。目前臨床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案來根治食管癌,主要通過手術聯合放化療的綜合手段遏制疾病進展。但因治療期間患者并發癥多發,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將能極大程度改善患者預后,延長生存期[12]。

健康教育是護理工作中提升患者認知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臨床應用廣泛。但大量實踐證據表明,常規的健康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患者所需,患者能接收到的知識有限,健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13-15]。因此,關于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成為臨床研究熱點。分階段健康教育是以患者為中心,充分結合患者實際需求,并且分層次、分階段實施不同主題內容健康教育的一種模式,極為切合現代人性化護理理念,具有較高探究價值[16]?;诖?,本研究將分階段健康教育應用于我院早期食管癌患者中,結果表明,其不僅能提升患者疾病認知度,還能增強自我管理效能感,效果顯著。分析認為,本研究依據入組患者的治療進程,將健康教育劃分為術前、術后、放化療期間3 個階段進行,并在每個階段開始前實施患者需求評估,在清晰了解患者認知需求基礎上實施針對性健康教育,效果更佳,患者接受程度更高。而術前健康教育內容以疾病知識和術前準備知識為主,可滿足患者手術需求,有利于緩解其術前焦慮;術后健康教育內容以加快術后康復、飲食指導、吞咽訓練為主,且分為三個階段提供不同教育內容,分層次向患者傳授知識可避免填鴨式教育,能提升患者知識接收效率;放化療期間患者以居家護理為主,因此該階段實施線上健康教育,確?;颊叱鲈汉笕阅芙邮艹掷m的專業健康教育,有助于強化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提升其自我管理自信。陳維純等[17]以分階段健康教育干預腎移植患者后,結果發現,患者疾病認知度提高,服藥依從性增強,得到了良好干預效果。

此外,本研究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回避、屈服態度明顯改善,更傾向于積極態度,分析原因在于,經過分階段健康教育后,患者對食管癌的了解程度更深刻,知曉實施科學合理的自我管理和保持健康心態是改善病情的關鍵,有充分的認知后其康復自信更強,進而面對疾病的態度更積極。苗方等[18]研究同樣指出,健康教育能改善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應對方式,有利于其轉變消極態度。并且干預后護理人員評估了兩組患者的健康狀態,結果指出,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的健康水平更高,證實該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健康狀態,究其原因,早期食管癌患者在大量專業護理知識的指導下進行疾病管理,能提升疾病管理效果,有效控制病情發展,最終能促使患者保持更加健康的身體狀態。還有結果發現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明顯提高,進一步表示分階段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臨床護理質量,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分階段健康教育對早期食管癌患者有積極影響,不僅有利于改善患者健康狀態和疾病認知,還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促使患者更積極應對疾病,全面提升生存質量。

猜你喜歡
分階段放化療食管癌
分階段減少母豬限位欄的使用
有步驟,分階段,有效實施高中英語寫作訓練
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后,“等等再看”能否成為主流?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進展
分階段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嚴重Pilon骨折臨床觀察
MCM7和P53在食管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食管癌術后遠期大出血介入治療1例
高危宮頸癌術后同步放化療與單純放療的隨機對照研究
肝內膽管癌行全身放化療后緩解一例
課堂巧分階段 搞好英語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