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情商培養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

2023-12-06 22:07姚姝婧
教育研討 2023年3期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課程建設教學改革

姚姝婧

摘 要|情商作為個體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的重要指標,在當代心理學研究中引起了廣泛關注。積極心理學作為一種新興的研究方向,強調人類幸福感和潛在優勢的挖掘。通常來說,課程教學是能最快、最直接提升學生素質的教育活動,所以能切實落實情商培養、使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有效的情商培養課程。然而,目前高校的情商培養課程仍面臨一些挑戰,其整體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尚待完善。本研究在對當前大學生情商培養現狀調查的基礎上,探索積極心理學對于情商培養的意義和途徑,探尋適合我國高校大學生的情商培養課程,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情商培養;課程建設;教學改革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上世紀末起,積極心理學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與過去幾個世紀以來聚焦于心理問題、障礙以及環境對人的負面影響等研究不同,積極心理學開拓了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它關注人們的積極心理品質、健康、和諧發展和幸福感[3],與傳統的消極心理研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積極心理學從價值的角度出發,修正和平衡了當代心理學的研究取向。在研究人類積極心理與外部環境改善之間的關系方面,積極心理學也提出了獨特的見解。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來審視大學生情商教育現狀以及如何改善情商培養。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情商培養的重要性,并通過積極心理學的觀點和方法來設計和實施情商培養課程。通過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融入情商教育,我們可以為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提升和全面發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1 積極心理學介紹

積極心理學最早起源于美國,自興起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將注意力轉向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與傳統心理研究側重于治療心理創傷、減少痛苦等方向不同,積極心理學強調關注個體的積極面,研究內容涵蓋個體的主觀體驗、積極心理品質和群體社會制度等[1]。因此,積極心理學更加重視和關注人的積極品質,以積極的視角致力于挖掘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秉持積極向上的理念來處理心理問題,激發人的積極力量,使其具備追求幸福人生、過上幸福生活的能力。其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關注主觀方面,強調積極的主觀體驗,認為人們在情緒情感上的積極體驗包括幸福、成就感等[4]。第二,關注個體方面,強調積極的個人特質,包括性格、才干、德行、價值觀、興趣、健康和力量等[8]。第三,關注社會集體方面,強調積極的組織架構,涵蓋家庭、學校、單位以及社會和宗教等。在探討這些授權機構時,主要通過研究人際關系來完成。

積極心理學又被稱為幸福心理學,其名稱與情商中最重要的樂觀和幸福感密切相關。因此,當前的高校開始逐步將積極心理學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情商培養等工作中,重點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能力。通過特定的訓練和方法,幫助學生培養樂觀品質和積極人格,進一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1]。這一融合為學生的發展和幸福生活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和指導。

2 大學生情商現狀及問題

大學生情商(EQ)是指個體識別、管理和表達情緒的能力,以及感知、理解、解釋和回應他人的情緒的能力[11]。情商使我們能夠以耐心、深刻和充滿想象力的方式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它可以幫助我們理性地思考、明智地處理人際關系,并用耐心和理解來緩解情緒并實踐同理心。

查閱和分析相關文獻后可以發現,目前研究我國大學生情商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學者眾多且研究成果頗豐。而大學生情商現狀與社會發展狀況密切相關,處于不斷動態變化之中。為深入了解大學生情商素質的現狀,本研究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在湖南省幾所高校隨機選取大學生進行情商現狀調查。調查采用基于徐小燕、巴昂情商量表的自編量表,涵蓋情緒覺知能力、情緒適應能力、情緒評價能力、情緒表現能力和情緒調控能力五個方面的測量[7]。量表采用五點式記分,分數越高表示情商水平越高[7]。為確保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在正式調查前進行了前測和修改。問卷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當場解答和回收的方式進行。共發放600份問卷,收回583份,其中547份為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2%,有效回收率為93.8%。

對547份有效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后得出以下結果:性別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男生268人,占48.99%,女生306人,占51.01%;年級分布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大一學生占總人數的21.3%,大二為26.48%,大三為30.1%,大四為23.12%;所學專業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文科生305人,占55.76%,理科生242人,占44.24%。采用SPSS23.0統計分析軟件完成數據統計和相關分析,主要結果如下。

2.1 被試情商整體水平

根據表1中的數據,可以得知情商的總平均分為3.27。除情緒表現能力外,情商的各個維度均超過中點分(3分),高于一般平均水平。由此可見,當前大學生的情商整體平均水平較高,大部分大學生的情商水平較為良好。

2.2 被試情商水平的性別差異

由表2數據可知,在情商總體得分上,男生的得分比女生低。從單個維度得分來看,除了情緒調控力,女生在其他維度得分均高于男生,在性別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2.3 被試情商水平的年級差異

由表3可知,情商得分隨年級上下波動,在各維度水平上,大四學生得分最高,大一學生的得分最低。年級差異水平不顯著。

2.4 被試情商各子因素水平

由表4可知,大學生情商測試中,平均得分最高、次高、最低的情商子因素分別是堅持性、幸福感和現實檢驗、情緒感染及表達力。F檢驗結果顯示在人際關系方面,性別差異顯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11<0.05);在自主性方面,年級差異顯著(p=0.039<0.05),隨年級增長自主性水平較高。

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情商素質較高和偏低的大學生人數占比分別為60%和40%。其中,情商偏低的大學生在對情商的認識和理解上存在著局限性,具體表現如下:

第一,缺乏自我認知能力,無法客觀評價自己。調查顯示,38.96%的學生沒有規劃過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或缺乏明確規劃;29.24%的學生難以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29.17%的學生很難及時感知自己真實的情緒。目前,許多大學生過分關注自身優點而忽視缺點,不愿意正視自身的不足,也不愿意虛心接受他人更好的觀點。在受到外界因素干擾時,部分大學生無法正確了解和評價自己的情緒狀態,他們明知故犯或不改正。有些人設立了過高的人生目標,超出了自身能力和現實條件的范圍,因此很難實現目標,一旦遭受挫敗,就會失去自信并陷入過度的失落感[10]。然而,有些大學生過于貶低自己,缺乏對自身能力和學識的信心,這也導致他們的個人發展受阻。

第二,缺乏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容易受消極情緒控制。調查顯示,81.06%的大學生在受到打擾后容易生氣;13.25%的學生在被他人插隊后會感到被冒犯并與他人爭執要求道歉;45.26%的學生在與同學發生爭執時難以保持冷靜;34.85%和42.64%的大學生分別會與當眾指摘自己缺點的人發生爭辯、生氣或冷戰。大學生往往處于情緒變化激烈、心理波動較大的青年時期,外界因素很容易對他們產生影響,導致內心體驗與外在表現難以一致。部分大學生情感豐富激昂,但情緒穩定性不足,缺乏理性思考能力。一旦遭受挫敗,心理脆弱的大學生可能表現出失眠、焦躁不安、厭食、精神抑郁等負面軀體表現[2]。部分大學生對于負面情緒的排解和有效控制缺乏知識和技巧,導致出現逃課、作弊、酗酒、斗毆等極端行為。當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時,為了宣泄壓力,可能會選擇傷害他人或自己[2]。

第三,認知他人能力有待提高。調查顯示,16.24%的大學生沒有耐心認真傾聽朋友傾訴;27.03%的大學生在課余時間遇到老師時不會主動問好;72.57%的大學生很難感受到他人的情緒,缺乏同理心。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和團結互助環境的營造離不開正確識別和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大學生在與他人交往時對他人的情緒反應感受較遲鈍,很少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無法及時體會他人的真實想法和情感,也無法準確判斷他人的情緒變化,這最終導致情緒識別上的偏差或錯誤,影響了人際交往。此外,目前仍有許多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這種自我中心的價值觀使得他們很難主動共情[10]。

第四,人際關系管理能力不強,難以適應團隊合作。調查顯示,36.82%的大學生在初次社交時不會主動介紹自己;27.3%的大學生會與同學保持距離;52.76%的大學生不會主動聯系遠方的朋友;64.79%的大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標準評價他人對錯。當前,獨生子女身份的大學生占絕大多數,他們從小被呵護長大,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身需求的習慣性思維方式。這種自我中心也體現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他們更關注自身需求,忽視他人的感受,容易導致不良的人際關系。同時,一些大學生缺乏團體精神,在需要合作和交流的活動中不愿意主動幫助他人,也不愿意主動協作。即使被動協作,在過程中也容易出現任性、嫉妒、自卑、自負、不滿等消極情緒[10]。上述問題使得這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出現心理異常,進一步導致人際交往障礙,使他們難以適應社會。

以上調研結果顯示,情商偏低的大學生在情商的認識和理解上存在著局限性,表現為缺乏自我認知能力、缺乏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認知他人能力有待提高以及人際關系管理能力不強。這些問題給大學生的成長、學習和人際交往都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情商教育,幫助大學生提升情商素質,提高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認知他人能力和人際關系管理能力,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并實現自身發展。

3 當前高校情商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搜集和整理以往研究,并結合目前高校情商培養的實際情況,發現當前存在以下問題:

3.1 情商教育缺失

重理論、輕情商是傳統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傳授理論知識,很少考慮到學生情商問題,更是談不上著重培養[5]。但學習成績好壞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本質,因此,應該重視并加強對學生情商的培養。情商涉及的內容很廣泛,例如,認識、了解和掌控自我情緒,自我認識與實現,認知他人及感受他人情緒,克制自身欲望,協調人際關系等等。事實證明,一個人要管理好自己、服務好他人最終體現出社會價值就需要做到清晰認識、充分了解和正確判斷自己,能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好。當下,大部分學校教育側重于應試教育,對于如何塑造和培養大學生人格則較為忽視[9]。

3.2 缺乏相關的測評,課程內容的針對性不強

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開設和已經實施情商培養課程的高校都忽略了對大學生情商狀況的測評,因此缺乏對大學生群體中實際潛存的一些情商類問題的了解[9]?,F有課程對于存在問題的指導也大多停留于表面,采用的情商理論知識較為常規,主要源于國內外的一些成熟理論,采取的措施也主要是通過模仿和借鑒而來。因此,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缺乏規劃和嚴謹性,導致學生上課熱情隨著課程的繼續深入而逐漸消減。課程與實際存在巨大落差,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導致參與度直線下降,學習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同時,情商培養內容有時偏離實際,讓很多學生難以從課程中獲得心靈的觸動,上課變成了走過場,情商課程形同虛設,沒有發揮出既定價值,也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因此很難實現意識的轉化,更不用說落實到行動上[5]。

3.3 課時相對較少,課程學習缺乏系統性

大學生的情商發展并非一直處于某種狀態,而是一個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過程,它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在開展情商教學時,應有側重點和針對性,同時還要注意系統化。通過調查發現,很多高校將情商培養類課程作為一種點綴,并沒有長期開設,這與國家級教學大綱尚未統一、完善有關[6]。因此容易出現諸如課程名稱頻繁更換,但講授內容卻換湯不換藥的現象,其目的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產生獵奇心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教學,導致學生選修重復的現象時有發生,浪費學生有限的時間。很多學生渴望系統地學習情商課程,然而一方面課程管理、規劃不統一,另一方面課時不足,使得這種需求很難獲得滿足。另外,深入調查和統計情商培養類課程的授課對象發現,高年級或低年級學生是主要授課對象,但時間充裕的其他年級學生卻很少覆蓋,這容易造成情商培養的效果大打折扣[3]。

3.4 教學與考核方法較為單一,不能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相比學科課程,情商培養課程更為側重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對學生理解、體悟情感的情況更為關注,在教學方法上也會更為豐富和多樣,而且會對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整合,這樣才會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從目前來看,合堂講授依然是國內高校情商教學所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5],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眾多且講授以理論知識為主,灌輸多、交流少,與大學生心理發展軌跡以及實際生活理解偏離,對情商知識的實際應用和體驗較為忽視,較難使學生的思維模式改變,使得很多大學生認為情商培養類課程不切實際,空洞乏味,毫無動力深入學習。另外,國內高校在情商培養課程的教學上形式大于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較少運用形成性評價,而是像傳統教學一樣,進行期末紙筆類考試。這種評價方式無法體現學生心理及人格品質的形成、發展過程,尤其是無法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單一的考核方式使很多學生對學習過程并不認真和關心,大多敷衍了事,能應付期末考試就足矣[5]。從學生的情商發展來看,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正向作用較少,反而負面影響更多。

3.5 課程資源不健全,難以保證課程實施的效果

專業化教師隊伍是順利開展一門課程的前提和基礎,但當前我國高校的情商培養課程教師隊伍建設還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一些高校的情商課程任教教師大部分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專業培訓,且很多教師是由其他專業的教師轉任或兼任而來,這些教師在情商知識和指導技能上還存在很多不足[6]。特別是很多教師幾乎沒有開展過心理咨詢或相關活動,完全不了解或僅僅粗淺地了解一些學生心理;課程設置方面也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而是更多地考慮教師的授課能力,這會導致課程設置的隨機性。由于每個教師有各自的學習和生活經歷,性格、愛好及品味也各不相同,這種不同也體現在其主觀經驗、專業水平和知識取向上,過于隨機的課程設置使得他們在教學內容上很難統一。除此之外,情商教學的課程資源在科學性、規范性、高效性方面嚴重不足[5]。

4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情商培養模塊化課程建設

眾所周知,要提升學生素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開展課程教學活動。因此,提升情商培養的質量水平和學生心理素質必須從情商培養的課程設計入手。通過融入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在對學生的情商潛能進行挖掘時充分考慮大學生心理特征及發展需要,專門針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了課程的模塊化處理,以確保每個模塊都采用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在模塊化教學中,任課教師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呈現教學內容,通過學生的自我內化,實現提升情商素質的目標[3]。具體課程設計上,可將課程分為四個模塊,每個模塊包含不同主題,每個主題2個學時,具體如下:

模塊一:積極人格理念下的自我認知模塊

該模塊可以分為3個主題,分別是:自我意識、性格完善和人格修煉。通過將積極心理學的24項性格優勢融入每個主題中,有助于學生了解自我、悅納自我、信任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和滿足自我。逐步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積極的人格品質,并學習逐步發展這些品質。這樣就擺脫了不斷修補問題來逃離苦海的方式,而是通過對自身優秀品質進行提煉并在生活中強化、發展,使快樂和幸福不知不覺地到來,這種方法可以逐步消除緊張、焦慮、壓抑和抑郁等消極情緒和狀態,大幅提升大學生的生活質量,并發掘潛力,釋放活力,同時增強能力,提升創造力,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促進健康發展上,從而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健康和幸福。

模塊二:積極體驗理念下的成長模塊

該模塊可分為6個主題:了解情緒、情緒調節與管理、自信與自我激勵、專注力、決策力和抗挫力。這部分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的整體情緒管理能力。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了解和認識自身情緒、有效管理情緒、自我激勵和培養自信心、提升專注力、培養決策能力和增強抗挫力等。教師可以將積極體驗方式如“心流體驗”融入課程教學中,并創造情境和機會,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極致感受,調整自己的狀態至最佳狀態,并體驗到快樂和幸福。這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對于建立積極人格也有幫助,同時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

模塊三:積極體驗理念下的關系模塊

該模塊分為兩個部分,即“組織與情商”和“人際中的情商”。其中,“組織與情商”包含團隊建設與凝聚力、團隊領導力與信任力、團隊執行力三個主題?!叭穗H中的情商”包含傾聽反應力、表達力、人際沖突解決三個主題。該模塊可以借助團體輔導的形式,由全班同學參與,通過團體活動或討論,一次解決一個在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要角色是教育和引導。在實施該模塊時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動向,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鼓勵和支持學生自主進行情感體驗和自我探索,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將課程內容內化為促進個人情商提升的因素。

模塊四:積極成長理念下的生命教育模塊

該模塊主要涵蓋積極的生命教育。設計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以理性的態度珍惜生命,自覺愛護生命,擔當起保護自己生命的責任,并發掘生命潛能,逐步建立健全的人格,展現自身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實現豐盈的人生。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指導,加強對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和發展的重視。

5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情商培養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深入研究和分析情商的特點得出,情商培養課程涉及很多方面,它將知識、實踐、互動、體驗和自主等特征融合在一起,是一門綜合性課程。這種課程需要整合和有機地關聯認知、體驗、合作和分享等多個環節,并將它們融入各種活動中,以增進學生的認知感悟力和提高實踐技能。這些活動包括認知塑造、角色扮演、團體輔導、成長沙龍、自我反思、放松訓練和視頻賞析等。由此可見,為了成功實施情商培養課程并確保良好效果,必須協調各種有效教學方法與課程各個教學環節的關系。

大學生情商培養課程應以實現課程目標和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為導向選擇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體驗為中心,重視學生對情感的理解、體驗和感悟[3]。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并非各自為政,而是一個更高境界的有機統一體。為了幫助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情商課程的教學方法上可以考慮增加更多的體驗和感悟環節,建立多樣化且綜合性的教學方法體系。

根據上述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構建出“引導—體驗—啟發—感悟—實踐”五步驟教學過程,并遵循“問題導向—知識講授—師生互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學生體驗與感悟—小組研討—嘗試解決問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提煉歸納”等問題解決策略。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實現:第一,充分考慮學生的現實需求,以深入淺出、生動簡練的語言闡釋相關情商理論和心理現象,刷新學生原有的認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學生活動參與度和積極性;第二,在課堂中圍繞生活實際和課程相關問題創設豐富有趣的情境和活動,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深切體驗和感受。然后,引導學生反思和總結整個活動體驗,并在此基礎上適當點撥、評價和總結學生遇到的問題。同時,持續深化學生對情商理論知識和心理機能的理解和掌握,幫助他們不斷提升和內化心理品質。第三,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在自我操作、指導和探索的過程中,使消極情緒和情感逐步消除和轉化。同時,學生應學會預防,盡可能避免產生消極情緒和情感,并逐步構建良好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此外,在整個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情商教學能力,勤于觀察和反思學生的情況,不斷總結和提煉經驗。同時,教師應結合現實生活熱點和學生客觀需求,根據不同的主題單元和教學內容適當調整上述教學方法,以促進理想教學效果的形成。

6 結語

大學生綜合素質是我國當前教育培養的主要關注點,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更是至關重要。目前,我國高校開設的情商培養課程在內容上雖然涉及領域廣泛、題材豐富,但仍然存在健全性和完善性不足的問題。課程內容、課程管理、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多個方面都有待改進和完善。在深入了解當前高校大學生情商現狀的基礎上,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為指導,設計情商培養課程并實施模塊化教學,有意識地將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教育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和提升大學生的積極人格品質,使他們學會靈活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來應對各種困難和壓力,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成為他們所期望成為的人才,也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芙頌,張婷.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工科大學生情商現狀調查及培育機制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7-18.

[2]熊丹丹.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情緒管理探究[J].中國西部科技,2019(4).

[3]張艷霞.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職生心理健康課的模塊化教學[J].理論觀察,2016(6):139-140.

[4]王維嘉.國內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積極情緒的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3(11):15-19.

[5]杜超,朱艷輝.大學生情商教育及對策研究[J].北方經貿,2013(5):196.

[6]李曉艷.大學生情商教育路徑的轉變與重構[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642-646.

[7]李媛,趙靖.理工科大學生情商現狀的調查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4):89-92,104.

[8]張進輔,徐小燕.大學生情緒智力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4(2):293-296.

[9]竇勝功,徐忠波,張興杰,等.大學生的情商測評及培養對策[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295.

[10]李超.大學生情商培養課程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7.

[11]譚一平.大學生情商訓練[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

Research 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ulti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Yao Shujing1,2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2. Wulingshan K-12 Educational Research Center at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Abstrac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s a new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research, positive psychology emphasizes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human happiness and tap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human beings, which provides new ideas and guid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s we all know, curriculum is the most direct and important basic facto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course is the key to truly implement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ultivation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universities. On the whole,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ultivation courses are basically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there are still many imperfect areas.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and way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o explore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raining courses suitable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University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cultiv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歡
積極心理學課程建設教學改革
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活中的運用
職校生積極心理導向的體驗式活動班會創設研究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