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步SPOC輔助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3-12-07 08:25王佳虹徐靜華
高等藥學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分數段總成績平時成績

于 楊,徐 成,王佳虹,張 弘,徐靜華

(沈陽藥科大學 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遼寧 沈陽 110016)

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是一種由互聯網技術急速發展導致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催生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1-2]。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課程內容以網絡開放的形式呈現,具有開放獲取、選擇自由、不受時空約束等優勢,擺脫了傳統課堂式教學在時間、空間上的桎梏,是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成果[3]。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是對MOOC的一種發展和補充,其最早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怂菇淌谔岢霾⑹褂肹4-6]。SPOC按照其自身特點可分為同步SPOC、異步SPOC及獨立SPOC。其中,同步SPOC及異步SPOC可以簡單理解為MOOC+課堂,即利用MOOC彌補線下教學中的不足,允許開課院校、教研室根據自身學科特點,選擇已有的MOOC作為線下教學的輔助,開展的一系列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7]。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針對全國藥學院校所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人體解剖學與人體生理學這兩門醫學課程有機整合而成的一門課程。課程主要講授正常人體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規律及生理功能,是了解并掌握人體結構功能的基礎學科,也是醫藥連接的一條重要紐帶。本門課程具有知識體系龐大、知識點眾多且瑣碎、重點難點繁雜、記憶點多等特點。傳統教學模式由于教學手段局限、形式呆板,容易造成學生的學習疲勞,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專業性較強的生理名詞、專業術語及相關知識,學生的學習也往往以死記硬背為主,對知識消化理解能力差,綜合應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8]。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在教育體制改革大潮的引領下,我校生理學教研室將MOOC以異步SPOC的形式引入到人體解剖生理學的教學過程中,開啟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筆者針對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近五年來傳統課堂教學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并總結經驗及不足,以期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公園不僅是市民休閑游憩的開放性活動場所,也是城市文化的傳播場所,因此公園對房價也具有一定影響作用。在圖1中可知,在西南部區域公園對房價的影響程度比較高,這是由于該區域綠化環境比較缺乏,因此公園對居民的居住質量更加重要,公園的建立對小區房價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的對象選取沈陽藥科大學中藥學專業2016級至2020級五屆學生。其中2016級62人、2017級56人、2018級61人、2019級62人、2020級92人。2016、2017級采用傳統課堂教學;2018、2019級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利用線上平臺引入平時成績,進行形成性評價考察;2020級采用異步SPOC輔助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所學習的課程均為人體解剖生理學。

回到教室里,孩子們都放學走了,看著空空蕩蕩的教室,我忽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心酸。說實話,我干這個民辦教師,并不是貪戀這三四百塊錢的工資,像我這樣有胳膊有腿的人,隨便在哪打個零工都比現在掙得要多,這兩年我也不止一次萌生過離開的念頭,可最后還是留了下來。這么多年了,娃娃們的讀書聲,花朵一樣的小臉,簡陋粗糙的講臺,上課下課的鈴聲,早已經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流在我的血液里了,我真的無法從這樣的生活里從容地抽身。

2 教學方法

2.1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5.1.1 2016~2020級中藥學專業學生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總成績比較

期間受疫情影響,2018級學生采用了線上課的授課方式,教學內容及教學進度不變,授課教師采用騰訊課堂或騰訊會議等方式進行線上教學。同時,為保證教學質量,采用超星學習通平臺作為線上輔助平臺,定期發放試題、章節測試等輔助學生學習。線上平臺的平時成績計入課程總成績,占比40%。期末考試采用超星學習通系統線上考試。期末線上考試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60%。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我們在MOOC的使用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對異步SPOC的運用也更加熟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也逐漸適應了新的教學模式,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鷹眸少年走到天葬臺前,雙手捧起顱骨,轉身交給了天葬師。天葬師將顱骨壘在往生塔的上層,至此,往生塔有了第三千零一顆骷髏頭。

2.2 異步SPOC輔助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2020級中藥學專業人體解剖生理學的學時數由48學時調整為32學時。在學時數明顯減少的同時,教學內容卻沒有顯著刪減。為應對這一問題并順應教育體制改革的趨勢,我們以異步SPOC的形式引入了MOOC,開啟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考核方式仍為形成性評價加期末閉卷考試。其中形成性評價內容為課堂練習、課后SPOC章節測試及學生翻轉課堂成績各占總成績的10%;期末閉卷考試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70%。

線下部分教材仍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周華、崔慧先主編的《人體解剖生理學》(第七版)為指定教材。線下教學的32學時教學內容平均分配在19個教學周運行,除節假日及學生勞動周外,每周授課2學時。授課內容為緒論、細胞及基本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血液、循環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呼吸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消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泌尿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及內分泌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共10章內容。在教師教授內容為主的基礎上,配合慕課堂的預習內容發布課前練習,或組織學生以翻轉課堂等形式對MOOC已經學習的知識進行講解,并由教師對內容進行梳理總結。盡最大可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到授課過程中來。從一個被動的聽課者變成更加主動的教學參與者甚至主導者。

在混播群落中,除存在遮蔭脅迫外,還存在種間資源競爭脅迫,而不同植物種類對種間競爭脅迫的響應不同。馬嬌等[25]研究發現,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和多年生黑麥草混播草坪草對絲茅入侵的生理響應存在顯著的種間差異,絲茅密度越大對草坪草傷害越大,本試驗與馬嬌等[25]、呂晉慧等[23]報道結論相似。苜蓿-無芒雀麥、苜蓿-虉草2∶2混播,禾草與苜蓿均具有較高的SOD、POD活性和較低的MDA含量,表明這兩種混播草地禾草與苜蓿受種間競爭脅迫傷害相對較小。

根據中藥學專業的自身特點,我們在經過篩選比較之后,線上部分選擇了愛課程網站上中國藥科大學盧娜老師建立的人體解剖生理學MOOC作為基礎,并申請建立了異步SPOC平臺。平臺建立后,根據線下教學的進度安排SPOC的進度,我們設置開放SPOC中相應10章共58個視頻資源。平均每1~2周發布1章,每周發布3~4個視頻。按每個視頻資源10分鐘計算,每周只需要學生花費30~40分鐘學習,不會對學生造成過重的學習壓力。同時,我們結合之前使用學習通平臺的經驗對慕課網SPOC平臺內容進行了個性化建設,使之更適合我校中藥學專業的學生學習。主要內容包括:設置課程團隊、發布課程介紹、導入學生、發布公告、發布評分方式、篩選并發布教學單元內容、發布章節測試、維護設置討論區結構、建立慕課堂、線上備課、同步線下課堂、查看跟蹤學生學習數據及管理維護學生成績等。對SPOC的利用主要分為課前、課上及課后三個部分。課前,按照教學進度依次開放SPOC中的視頻資源,并利用發布公告的功能通知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完成對相關知識的預習任務。教師可以通過SPOC中學習數據統計功能監督學生的完成情況,查看學生觀看視頻的數量及長度。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手機APP進入異步SPOC中,并開啟慕課堂的上課模式。一方面,可通過其中的簽到功能監督學生出勤情況;另一方面,教師可通過練習功能發布習題,讓學生限時完成。習題的形式靈活多樣,即可作為課前練習檢測學生對視頻預習的效果,也可作為課后練習考察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熟悉情況。同時,教師也可利用其中的問卷功能對學生發起問卷調查,及時了解學生對一些重難點問題及教學滿意度等方面的想法。此舉也可進一步加強師生間的聯系與互動。由于慕課堂的功能整合在手機APP中,因此無論線下課堂授課,還是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都可以靈活使用。課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設置章節測試,通過SPOC中自帶的題庫進行組題,也可自行導入題目,并設置測試時長及提交的截止時間等。之后,通過公告發布給學生,提醒學生按時完成測試內容,督促學生及時完成課后復習的任務。同時,針對一些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也可在討論區中發布相關的議題,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內容,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教學重點及難點的把握。

3 評價方式

不同教學方式的評價標準分為兩個方面:(1)通過學生的課程總成績進行評估。其中,2019級及2020級由于形成性評價的引入出現了平時成績,因此,對于2019級及2020級的平時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又進行了單獨分析。(2)將學生本門課程的總成績按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及60分以下進行分段,并通過期末總成績不同分數段的學生人數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

新楊塔村的重大事項,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項,先由村支委提議,然后兩委會商議,監委會列席,交黨員大會審議后,再上村民代表大會決議。

4 統計分析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學生成績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不同分數段學生的計數資料以(n, %)表示,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5 傳統課堂教學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學習效果的結果評價

5.1 不同教學模式下學生課程總成績的分析

傳統課堂式教學模式教材選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華、崔慧先主編的《人體解剖生理學》(第七版)為指定教材。授課采用線下課堂式教學。48學時教學內容平均分配在19個教學周運行,每次授課2學時,每周2~4學時課程。授課內容為緒論、細胞及基本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血液、循環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呼吸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消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泌尿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及內分泌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共10章內容。授課采用多媒體媒介放映PPT為主、板書為輔的形式;授課過程以教師教授內容為主、輔以少量相關背景知識或課外內容的短視頻放映,并配合簽到、提問等方式加強師生課上互動??己朔绞綖槠谀╅]卷考試,期末閉卷考試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100%。

首先,我們對2016~2020級中藥學專業人體解剖生理學的課程總成績的平均分進行了統計分析。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五年間學生課程總成績的平均分在67.55至81.56之間浮動。其中,最高平均分出現在2019級,最低平均分出現在2016級??傮w趨勢為學生成績在不斷提高,2020級學生成績與2016、2017級相比,均有顯著性提高,但成績不如2018及2019級(如表1所示)。

Table 1 The analysis of the Total Scores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6 to 2020 (Scores, x?±s)表1 2016~2020級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總成績分析(分值,x?±s)

5.1.2 2018~2020級中藥學專業學生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平時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分析

由于形成性評價的實行,2018級至2020級這三屆學生的課程總成績含平時成績及期末閉卷考試成績兩部分。2018級及2019級兩屆學生平時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40%,2020級學生平時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30%。因平時成績是課程總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對這三屆學生的平時測試成績及期末閉卷考試成績又進行了分別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2018級平時成績平均分為95.44、2019級平時成績平均分為91.71,均顯著高于2020級學生平時成績平均分的88.22。而期末考試成績方面,2018級學生的期末考試平均分為66.62,顯著低于2020級的71.47,而2019級的期末成績則與2020級無顯著性差異(如表2所示)。說明2018級及2019級學生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總成績高于2020級學生主要是由于平時成績過高造成的。

Table 2 The analysis of Daily Results and Final Exam Results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8 to 2020(Scores, )表2 2018~2020級人體解剖生理學平時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分析(分值,x?±s)

Table 2 The analysis of Daily Results and Final Exam Results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8 to 2020(Scores, )表2 2018~2020級人體解剖生理學平時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分析(分值,x?±s)

注:與2020級對比*P<0.05, **P<0.01,***P<0.001

項目 2018級(n=61人)2019級(n=62人)2020級(n=92人)P值(與2020級對比)2018級 2019級平時成績(滿分100) 95.44±4.26*** 91.71±4.38*** 88.22±8.10 0.000 0.002期末成績(滿分100) 66.62±12.98* 74.81±10.97 71.47±14.07 0.033 0.118總成績=平時成績×0.3+期末成績×0.7 78.08±8.39 81.56±6.79** 76.49±10.99 0.338 0.001

5.2 不同教學模式下學生課程總成績分數段的分析

為進一步對學生成績進行詳細分析,我們又對2016~2020級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不同分數段學生比例進行作圖(圖2)。并對各分數段的數據進行了χ2檢驗,結果在表3中列出。由圖形及統計結果顯示:2016級學生在80~89分分數段人數占比為8.06%,顯著低于2020級的38.04%;而60分以下為19.35%,顯著高于2020級的3.26%。2019級60~69分的學生占比為3.23%,顯著低于2020級的23.91%。其他各分數段則相對于2020級無顯著性差異。結果顯示,2020級學生分數段較2016級明顯合理,說明教學效果顯著優于2016級(表3)。

Fig. 1 The analysis of the Fractional Proportion of Students in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6 to 2020圖1 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2016~2020不同年級學生分數段比例分析

接下來,我們對五年間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總成績不同分數段的學生比例進行了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2016~2020五年間學生比率占比最高的分數段大致都在60~89分之間,90分以上及60分以下學生占比均較少,成績基本呈正態分布。其中,2016級學生79分以下占比人數最多;而2019級學生占比多集中在70分以上,略偏離正態(如圖1所示)。

Fig. 2 The analysis of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in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6 to 2020圖2 2016~2020級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不同分數段學生比例分析

Table 3 The analysis of the Scores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6 to 2020(n, %)表3 2016~2020級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分數段分析(n, %)

6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建設的思考

6.1 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面臨的問題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藥學類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本門課程的學習有助于學生認識并掌握人體的基本結構及生理功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關系,是醫學與藥學之間的一條重要紐帶。生理學教研室是我校藥理毒理系下屬的重要教學單位之一,負責全校各專業學生的生理學相關教學工作。其中,人體解剖生理學是生理教研室的核心課程,面向全校所有專業開放,也是學生后續學習藥理學、病理學及毒理學等學科的基礎。多年來,在教研室所有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人體解剖生理學的教學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教學質量受到全校師生及督導的好評。但是,我們也看到我們的教學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其一,人體解剖生理學是一門人體解剖學與人體生理學合并后的雜交學科,而原有的兩門學科均屬于醫學院校的專業基礎課,課程長、課時多。而藥學方向的學生專業方向有以工科為主,如制藥工程專業、生物工程專業等;也有以理學為主,如藥劑學專業、藥物化學專業等。因此,能用于本門課的課時不足。全校學時最多的專業只有56學時、而最少的專業如中藥學只有32學時。學時數的不足直接制約了授課質量及教學效果。如何保證在學時不足的情況下,將課程原有的重點難點不打折扣地傳授給學生,是我們在教學中面臨的一項重要難題。其二,傳統的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課堂教學均以教師講授為主,有許多專業名詞及專屬概念型的知識點學生學習起來覺得枯燥無味、晦澀難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經常出現學生上課溜號、不注意聽講的現象,逃課、曠課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其三,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的內容豐富、記憶點眾多,需要學生掌握的內容瑣碎繁雜。經常出現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將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識點的死記硬背上,對知識的理解不夠透徹,運用知識的靈活性不足。其四,學校各專業學科跨度大,專業學科構建差異明顯。如何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需要,在授課時更加凸顯學科特色,也是作為專業基礎課的人體解剖生理學所面臨的一項重要挑戰。

6.2 異步SPOC輔助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對比

“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evaluation)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而設置的以非正式考試或單元測驗的形式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可為教師隨時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提供參考[9]。線上輔助平臺的開設為形成性評價的實行提供了基礎。2019級學生在恢復線下傳統課堂式教學的同時,保留了超星學習通平臺作為線上平臺的輔助作用,并將學習通平臺上定期發布的作業及章節測試作為學生形成性評價的依據,成績計入課程總成績的40%,而期末閉卷考試成績調整為總成績的60%。

雖然有的部門已經建立了財務風險內部監督機制,但是在崗位設置和職責上缺乏獨立性和權威性。例如:A企業的監督檢查人員與各部門之間存在著依附關系,不能徹底履行崗位職責,監督檢查效果可想而知;A企業的每個崗位并沒有業績績效考核制度,使得制度流于形式、成為一個空頭文件。

6.2.1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學習過程中有助于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完善

從學習過程來看,MOOC的引入可以更加有利于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建立及完善。形成性評價的理論由上世紀50年代美國教育家泰勒率先提出,并不斷發展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評價方式: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以及評價結果對教學的反饋作用[10-11]。MOOC以互聯網為基礎,具有形式多樣、選擇靈活、信息海量、學習時間碎片化等諸多優點[12-13]。MOOC的核心是一系列高質量的視頻資源。其時長較短、內容獨立、形式多樣、內容重構。將課堂教學拆分成8~10分鐘的短小精悍的視頻,利用多媒體資源的優勢,配合動畫、影像、圖表等多種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14]。此外,視頻時長較短有助于學生完成碎片化學習[15]。網絡資源的優勢又使MOOC視頻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回放,可以滿足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需要??傊?,MOOC的應用可以貫穿課前、課中及課后,更加便于學生的學習。此外,在形成性評價過程中,MOOC平臺可以及時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助于教師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可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調節,極大地提升了教師教學的靈活性及主動性[16]。同時,線上成績的即時反饋也有助于學生及時知道成績,并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缺漏及不足;而MOOC資源也能幫助學生反復學習重難點內容,查缺補漏,完善自己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

6.2.2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課程成績

通過全面感知提供智能工廠完整的數據支撐,精準執行實現生產計劃、生產操作指令、智能決策的落地實現,最終落實在對生產設備的操作控制、工藝流程的優化控制,實現通過感知和執行體現業務系統的價值。

從課程總成績來看,MOOC引入后的2020級學生課程總成績顯著超過了完全采用傳統課堂式教學的2016、2017級兩屆學生,與2018級學生成績持平、略遜于2019級學生。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部分可能在于2018、2019級人體解剖生理學的教學首次引入了平時成績,且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高于2020級的30%。因此,我們進一步對2018~2020級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的平時成績及期末考試成績進行了分析對比。從結果我們可以看出:2018、2019級學生的平時成績顯著高于2020級學生。其原因主要在于對于形成性評價的使用尚不熟練,對平時成績的出題難度及打分標準上都過于寬松。此舉本意是希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但在后續教學中我們發現,部分學生對學習情況產生誤判,自認學習情況較好,反而出現懈怠,進而導致期末成績不佳。后續,我們及時發現了這個問題,在2020級的教學評價中降低了平時成績的占比,并適當提高了試題難度。這可能也是導致2020級學生總成績不及2018、2019級的主要原因。

為進一步確定我們的推測,我們又對不同教學模式下學生課程總成績分數段比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2016~2020級五屆中藥學專業學生的人體解剖生理學成績分數段整體上均呈正態分布,其中2020級正態分布度較2016、2019級更好。說明課程改革后對教學的整體把控更強。后續針對不同分數段的統計中,我們也可以看出,2020級學生80~89分及60分以下分數段的學生比率顯著優于2016級,且與2017級相比也有一定的優勢。而分數段比率略遜于2018、2019級的原因,除上述的分數設置不夠合理及出題難度略易外,可能也與2020級學生課程改革后學時數減少有關。相比于2016~2019級總學時數的48學時而言,2020級中藥學專業人體解剖生理學的學時數調整為32學時。在總學時數下降1/3而教學內容重點不變的情況下,2020級學生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進一步說明了異步SPOC輔助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總體上是成功的。

7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教育區別于初高中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方式及教育理念的不同。大學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專業素養及自主學習的能力[17]。MOOC的出現和結合線下課程催生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及學生的學習方式,推進了現代信息技術全面融入教與學的過程,為進一步的學習革命奠定了基礎[18-19]。從總體上說,我們認為異步SPOC輔助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與之前教學模式的對比具備其自身的優勢,教學改革方向是正確的。未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必將成為未來教育的“新常態”[20-21]。后續,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認識,將MOOC輔助下人體解剖生理學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一步推動深化,以充分發揮MOOC輔助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最大優勢,努力實現網絡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創新。

猜你喜歡
分數段總成績平時成績
山西省2022年對口升學各專業類考生分數段及院校投檔線
2021年對口升學部分專業類考生分數段及院校投檔線
2019年對口升學部分專業類考生分數段及院校投檔線
高校體育專業術科課程平時成績評定方法的探究
2018年對口升學部分專業類考生分數段及院校投檔線
讓平時成績回歸本真
謝文駿與劉翔110m欄分段成績與總成績的灰色關聯度對比分析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平時成績評定與構成——以河南工業大學為例
飛鏢比賽
飛鏢比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