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法課程線下教學的建設與實踐

2023-12-07 08:25倫小文張聰璐侯曉虹
高等藥學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環境法法學環境

王 婷,倫小文,張聰璐,胡 奇,梁 寧,侯曉虹

(沈陽藥科大學 制藥工程學院,遼寧 本溪 117004)

我校環境科學專業是全國醫藥類高等學校中首個建設的具有藥學特色的環保工程類本科專業。該專業定位制藥行業環保人才的需求,培養具備化學、生物學和工程等多學科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和自主獲取、應用知識的能力,能夠在制藥、化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污染治理、分析監測的高級專門人才。

環境法是研究保護和改善資源與環境、防治污染的法律規范的一門跨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前沿課程,更是一門理論密切聯系實踐的課程[1],主要內容包括環境法的產生、發展、體系、基本原則、基本制度、環境標準、法律責任、環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資源保護法和國際環境法等。環境法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旨在強化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學生的環境法律觀念,同時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環境法律知識解決環境法案件與糾紛的能力。

1 課程建設發展歷程

環境法作為環境科學專業唯一的一門法學類課程,在環境科學專業本科生課程體系中具有突出地位,是培養學生專業素質的必要環節,是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計、環境管理質量認證、環境管理等工作的基礎,對學生今后從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具有重要意義[2]。

在全國藥學類專業院校的環境科學專業中,沈陽藥科大學的環境法課程是首次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2006年開始第一輪授課,教材選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金瑞林主編的《環境法學》。2017年開始選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史學瀛主編的《環境法學》作為教材,后選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汪勁主編的《環境法學》作為教材。2020年疫情期間,教學團隊充分發揮中國大學MOOC在線教學資源平臺優勢,積極開展在線教學。同年,基于OBE理念的環境科學專業課程線上多元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踐,獲批沈陽藥科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在線考試改革專項立項。

2 環境法學課程現狀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協作性[3-4]。比如:目前,環境法教材中關于相關法律內容的介紹是以相關環境法律條例為主,內容枯燥乏味,僅能使學生掌握有關環境法的基本知識,而無法學以致用。

目前我校環境法課程性質為專業必修課,授課學時為32學時,授課對象為環境科學專業大二學生,2022年度被評為遼寧省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線下一流本科課程。環境法學作為環境科學和法學的交叉學科,要求教師分別掌握環境和法學方面的知識。而課程團隊教師大都具有環境科學和藥學的專業背景,深感法學知識的薄弱。所以在課程改革中,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將“與時俱進”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思想融入到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3]。

3 探究性課程團隊建設

環境法課程由經驗豐富的教學督導、環境科學專業和法學授課教師及本科生組成了新型跨學科教學探究性課程團隊。該課程由環境科學教研室兩位教師擔任主講,課程團隊教學目標清晰,旨在幫助環境科學專業學生了解和掌握環境法學的基本知識體系和核心制度內容,激發其深入學習的愿望,把自己的親身生活與高深的法學理論相對接,換個角度看世界,調整思維想問題。

基于此,課程團隊圍繞課程再設計和教學問題展開可持續性的教學探索。體驗學生學習活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進行了一系列面對面、交互式與體驗性學習活動,使授課教師融入并從學生角度感受真實的學習環境。在對課程的反思與評價過程中,極大地提高了授課教師的知識和教學水平,并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培訓、研討會、教師發展項目等。

環境法學作為環境科學和法學的交叉學科,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環境和法學綜合知識和能力,而目前承擔該門課程教師的專業背景均為環境科學或藥學專業。為此課程團隊中,兩名主講教師曾赴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進修環境法課程一學期,并和南開大學和本校法學專業教師多次進行課程研討,以彌補法學知識的薄弱。多年來,課程團隊將環境科學、藥學和法學等多學科先進理論與環境法教學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和創新性的符合沈陽藥科大學特色的環境法課程。

4 課程內容與資源建設

4.1 全面思政育人,培養新時代環保人才

課程內容建設著眼于體現環境法的課程特色,深度挖掘課程的思政元素,發揮課程育人主渠道作用,實現思政育人,培養具有環境法律知識的制藥環保人才。本課程講授的內容,緊扣時代需求,突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著眼于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發展和完善,立足現行法律規定與制度規范,闡釋和回應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實踐,為學習、掌握環境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論知識,參與環境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各領域的熱點與難點問題討論,提供了理性對話的平臺。如:在講授環境法目的、任務知識點的過程中,引入生態文明建設思政元素。

Table 1 The Summa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th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Law表1 環境法課程思政結合點及內容提要

4.2 帶藥味的教學內容建設

將環境法在制藥工業排污單位的具體實踐應用作為教學內容的有力補充,包括:制藥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制藥工業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及防治技術政策等。以符合新時代制藥環保人才的需求,推進新穎、先進、適用的教學內容建設。

4.3 課程資源建設及新型教學輔助平臺的搭建

環境法的課程目標為獲得環境法的基本概念、理論、原則以及掌握環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資源保護法規范,以及各類規范的相互聯系,培養學生運用環境法的基本理論并結合環境法律的規定分析解決環境法律問題的能力;通過了解環境行政、民事及刑事責任的內容,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環境觀和環境法制觀念,培養學生職業責任感和法律意識。課程團隊根據課程目標建立了規范的教學資源,包括選用教材、多媒體課件、教案、教學大綱、授課計劃、考核標準、章節測驗和期末試題等。選用國內外最新案例視頻、文獻、愛課程中國大學慕課、超星學習通等資料作為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特色教學資源。并通過QQ交流群教學輔助平臺及時發布,用于學生閱讀學習;此外,建立超星線上討論輔助課堂等,延伸和深化課程學習效果。

不斷更新和完善課程介紹、多媒體課件、章節測驗題庫、期末考試題庫和課程資料素材庫;并配備課后輔導老師指導學生學習過程。在教師、學生和課程內容的互動中,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協作。

5 多途徑立體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5.1 案例教學

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引入基于案例的學習方法,充分、恰當的引進案例教學,豐富教學內容,引進相關法律條款的司法解釋,結合案例進行分析與討論。理論聯系實踐,采用理論講授與案例分析、討論有機結合的方式,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使學生在環境法理論的基礎上,分析討論具體的環境問題和環境污染糾紛案件,并提出解決方法。真正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有效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

5.2 翻轉課堂

結合課程重點、難點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布置任務,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協作學習,并通過翻轉課堂匯報最新典型案例、熱點環境法律問題學習成果,開展課堂交流討論。實施“基于項目研究的學習計劃”,推動課堂、文獻和案例學習的有機結合。具體實施是組織學習小組自選課題,如環境法的生態文明建設、公眾參與原則、環境保護稅法、環境司法專門化、環境公益訴訟、大氣十條、水十條、河長制、垃圾分類、限塑令、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前沿、熱點問題。查閱文獻、搜集素材、撰寫報告,并在課堂上匯報,且鼓勵學生針對環境法律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以期鍛煉學生文獻查閱、綜述寫作、文字表達、口頭表達等綜合能力。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理論的同時,了解環境法的前沿和發展趨勢,以期更好地滿足社會和時代的需求。

5.3 模擬法庭

設立環境法模擬法庭,考察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環境法案件的分析與討論。由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相關的環境政策和法律資料,并組成法庭工作人員,包括審判長、陪審團和法警等。在課堂上展現激烈的環境法糾紛案的審判現場。這樣既鍛煉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又提高他們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維權的能力。同時,也大大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庭審結束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討論我國的環境法現狀,并提出當前立法的不完善之處和改善的途徑。

5.4 環境法講座

針對教材落后于立法的現象,邀請學生參加線上重要的環境法律法規講解、前沿講座和專題論壇,由主講教師獲取最新發布的環境類課程論壇資訊并篩選出適合本校環境科學專業的素材,如:復旦環境前沿講堂,在QQ群中發布線上會議鏈接,組織學生觀看。至少每月發布一次,使環境法的教學實現真正的與時俱進,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不斷補充環境法知識。

6 課程成績評定方式改革及反思評價

建立學習評價檔案,加強課程質量管理,健全基于OBE理念的教學全過程綜合考核評價機制,保證一流課程的質量和延續性。實施多元化、多角度、多方面的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試(60%)和過程性評價(40%)。

過程性評價包括課堂習題與思考題(10%)、課程作業(10%)、翻轉課堂(10%)、環境法模擬法庭(10%)四個部分。翻轉課堂由教師設定題目,也可以自由選題,題目開放,體現學生的創新思想。學生結合PPT和小視頻講解環境法相關熱點時事問題;開設環境法模擬法庭,由學生準備法律資料為相關方進行法律申辯等形式開展。并將其過程評價作為成績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期末考試試題中,實施開放性“非標準答案”的課程考試改革,以案例分析、熱點時政為導向,提高學生運用環境法知識分析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結束后,通過課程反思評價,完善課程教學方法、考核方式。教學反思評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教師通過期末學生成績、課堂觀察、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途徑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綜合分析校內教師、學生、同行、專家多源評價結論,引導學生在各個環節呈現高質量的學業表現。學生通過環境法課程教學任務點和作業等環節對課程內容的預習和復習,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通過翻轉課堂和環境法模擬法庭,對自然資源保護法和環境法律責任部分的掌握程度明顯提升。通過線下教學改革,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

7 結語

環境法涵攝范圍廣、知識體系龐雜、實踐樣態豐富。為了在有限時間內較為系統地展示課程的核心知識結構,并使講授的內容上連“天線”,下接“地氣”,課程選擇以講經典故事、評典型案例、議生活行為的方式切入環境法原理,有趣又有料,力求寓教于樂、學與思相統一。同時,把國際前沿、環境法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注重理論教學、課堂討論、社會調研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相輔相成,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和思路。

綜上所述,環境法課程在教學改革方面以線下教學為主要形式,提高學生運用環境法知識分析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不斷提升學習成績、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環保職業素養,增強升學就業競爭力。

猜你喜歡
環境法法學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環境負外部性的環境法新解析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法倫理基礎的審視與抉擇
環境
法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