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育中落實“五育”并舉的 游戲化課程開發與實踐

2023-12-08 05:17陳玲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23年9期
關鍵詞:五育課程建設幼兒教育

陳玲

[摘? ? 要]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盤城街道中心幼兒園發揮園本特色,挖掘社會資源,開發實施具有個性特點的“五彩課程”,即紅、藍、綠、紫、黃五彩顏色,對應德、智、體、美、勞“五育”,深入推進“五育”并舉全面育人的核心理念,力求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呼應兒童成長需求,開發豐富多彩的幼兒學習課程,培育幼兒綜合素養,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五育”并舉;課程建設;“五彩課程”

一、解讀“五彩課程”

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盤城街道中心幼兒園落實教育部“五育”并舉的相關文件精神,將“五彩作為底色,托起兒童美好的未來”作為辦園理念。五彩即紅、藍、綠、紫、黃五彩顏色,對應德、智、體、美、勞,實施“五育”并舉的素質教育。

紅色總能讓人想起美好的事物,代表積極、主動和開放,“五彩課程”以“紅”寓“德”,德育為先,首先要培養幼兒成為一個愛祖國愛家鄉愛集體愛自己的人。藍色總能讓人想起大海,充滿未知和探究,代表智慧、自信和沉靜,“五彩課程”以“藍”寓“智”,智育為重,重視培養幼兒成為一個主動學習樂于探究的人。綠色是生命力的象征,代表健康、自然和希望,“五彩課程”以“綠”寓“體”,體育為基,身心健康、積極快樂是促進幼兒未來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紫色總能給人帶來神秘和高雅,代表浪漫、想象和自由,“五彩課程” 以“紫”寓“美”,美育為要,培養幼兒成為一個熱愛美、感受美、創造美的人。黃色燦爛,有著太陽般的光輝,代表積極、光榮和收獲,“五彩課程”以“黃”寓 “勞”,勞育為本,培養幼兒成為一個勤勞勇敢、自理自立、熱愛生活的人。

“五彩課程”,以周邊環境為課程教育資源,以主題活動為課程實施路徑,以有趣的游戲活動為課程落實方式,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構建開放的個性化園本課程。

二、調研“五彩課程”資源,探析教育價值

以園長為組長、園內骨干教師為組員,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盤城街道中心幼兒園成立“五彩驛站”課程研討小組,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課程研討組通過看幼兒的游戲現場、聽教師的實踐感悟、尋五彩課程中的方法策略等,立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水平、認知興趣和學習需要,探析各類資源中蘊含的德、智、體、美、勞的教育價值。引導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領悟、提升,形成強而有力的課程研究團隊。

圍繞德、智、體、美、勞“五育”發展目標,針對性地開發園內外的教育資源,實現主題活動“凸顯一育,‘五育’均有”的脈絡。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創設游戲環境,園內設置五大游戲區域——“紅色創意園”“藍色夢工廠”“綠色健康樂園”“紫色游樂園”“黃色種植園”,在游戲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各種能力,獲取新的經驗,根據課程目標和幼兒特點,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和評價,關注游戲精神的滲透,從而優化幼兒自主學習的效果,在五彩課程的實施中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向上、認真專注、不怕困難、勇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的學習品質。同時,幼兒園調研周邊區域環境,挖掘和分析地方自然條件、經濟文化狀況、歷史文化傳統等方面的課程資源,基于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經驗,探索開放性的活動,鼓勵幼兒自由游戲、自主探索,不做規定,不預先設計,開展一系列具有自發生成特質的探索活動,形成靈動成長的“五彩社會實踐游戲課程”。

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盤城街道中心幼兒園地處江北新區盤城街道,園所周邊有著豐富而獨特的教育資源。距離幼兒園500米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是王牌專業,氣象教育資源彰顯,校園內環境優美,植物、昆蟲資源豐富,春夏秋冬,不同季節有不同的美,有著得天獨厚的科學、美育等資源,另外,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里很多老師的孩子也就讀于此,為幼兒園走進大學提供了便利條件,因此,南信大是幼兒園的“藍色教育基地”和“紫色教育基地”。雙城社區擁有一個集黨建教育、團體拓展、陶冶情操于一體的活動陣地,“立德樹人”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愛祖國、愛家鄉教育從這里開始,是“紅色教育基地”。橫穿南信大即到龍王山森林公園,龍王山高114米,園區樹木蔥蘢,滿眼綠色中一條柏油馬路盤山而上,便于幼兒健步遠足,是“綠色教育基地”。盤城街道是江北新區唯一的農業主導型鎮街,“來大美盤城,品甜香葡萄”,地處落橋社區的盤城葡萄園作為美麗鄉村旅游名片,果香四溢的時節,幼兒可以參與采摘活動,除了葡萄園,落橋社區還擁有其他豐富的農業資源,因此落橋社區是“黃色教育基地”。針對不同資源本身的特點,幼兒園對本土資源加以梳理和整合,挑選了以上五個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資源,開發適合幼兒的課程內容,提取可以利用、有教育價值、操作性強的部分與主題活動有機結合,開展一系列探索性活動,讓幼兒在自主、自由的活動中陶冶性情、豐富經驗、培養良好的學習品質,形成了特有的五彩課程體系。

三、推進“五彩課程”實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五彩課程”建設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幼兒園以《指南》為依據,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使幼兒身心愉悅,在自由自主的氛圍中進行創造,獲得全面發展,科學合理地編制園所課程。以園所的、區域的教育資源為基礎,基于幼兒發展、呼應幼兒需求、貼近幼兒生活、滿足幼兒游戲興趣,力求建設最適宜自己的課程。

(一)紅色德育,構筑未來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及各項活動中?!睘榇擞變簣@開展了一系列以愛家鄉、愛祖國、愛幼兒園的主題游戲活動,如大班主題活動“紅色盤城娃”、中班主題活動“小小中國心”、小班主題活動“我愛我‘家’”。還開展了“我的好媽媽”“快樂六一”“五彩畢業季”“大手牽小手” 等活動,使孩子感受到父母情、師生情、同伴情。帶領孩子走進家鄉——盤城葡萄園,感受家鄉之美;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特產及家鄉的人文。通過“紅色雙城故事我來說”“給祖國媽媽的禮物”“建黨一百周年”“走近盤城的歷史”等系列活動,鼓勵孩子用歌聲、畫筆、手工來表達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傳統節日,幼兒園開展了“濃濃元宵情”“粽情飄香”“快樂中秋”“九九重陽”“情濃餃子香”等活動,讓孩子們參與其中,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魅力。

結合周邊基地資源,幼兒園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親子活動,以情景體驗的形式,寓教于游,寓學于行,充分讓孩子在游戲體驗中感知長征精神,激發愛黨愛國意識。在基地中幼兒園帶領孩子穿戴紅軍服,聆聽中國紅,參觀步槍、大刀等紅軍武器,體驗分組打靶射擊訓練的活動,幫助孩子認識中國紅軍。同時組織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飛奪瀘定橋”“匍匐過草地”“爬雪山”“激戰臘子口”“突破封鎖線”“搶救傷員”“成功突圍會師”等一系列長征情景體驗式游戲,體悟紅軍長征的艱辛,感受長征勝利的喜悅。另外,幼兒園開展了“長征故事大賽”、“長征情景劇”表演,以及“繪畫長征路”等活動,進一步引導孩子探索紅軍長征故事,傳承長征精神。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老師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將紅色德育教育生活化、游戲化,提供德育繪本、開展看圖片辨對錯的游戲投放在幼兒園“紅色創意園”中,并結合節慶活動,開展微景觀制作,傳承中華美德。寓教于樂,在有趣的游戲中培養幼兒正確德育觀。

(二)藍色智育,以智啟慧

智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幼兒傳授知識技能,發展智力的教育,智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十一月是幼兒園“藍色科技節”,幼兒園引導每個孩子參與其中,教師帶領孩子在“藍色夢工廠”里探索科技,還鼓勵家長帶領孩子走進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參觀科技館,豐富孩子們經驗。幼兒園開展主題活動“玩轉科學”“我們身邊的科學”“神秘的秋天”。整合周邊資源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如:組織參觀南信大氣象基地、南信大附小開心農場,開展了“親子科技手工展”,讓孩子們在提升動手能力的同時,感受科技的魅力。幼兒園還加強與高校志愿者的深度合作,邀請大學的哥哥姐姐們走進幼兒園的校園開展系列生動有趣的氣象講座,引導孩子們樹立關注氣候變化的意識。

在游戲中引導孩子在“藍色夢工廠”的場地上自由組合搭建運動器械,啟發孩子發揮想象,創新玩法。老師鼓勵孩子充分將積木與其他低結構材料進行組合搭建,由孩子討論生成建構主題,通過主題式討論—積木造型使用—卡槽連接方式—連續性搭建等環節打造屬于孩子們的“夢工廠”。還創設“小小氣象站”游戲情境內容,讓孩子們化身“小小觀測員”,學以致用,進一步發現氣象類相關內容,培養科學興趣。豐富的活動,讓孩子們在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中成為熱愛學習、主動學習的人。

(三)綠色體育,強身健體

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不是單一的體能訓練,它是一種綜合的游戲實踐活動對幼兒進行社會化教育,即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身體需要,又促進幼兒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一個發展健全的人。在幼兒園開展的“揮舞運動翅膀”運動會中,孩子們精神抖擻、充滿活力和朝氣,燦爛的微笑洋溢著如火的熱情;“活力無限”拍球跳繩比賽中,孩子們奮力拼搏,盡顯自我風采;“沐春日暖陽”遠足活動中,孩子們走進龍王山,感受草長鶯飛的綠意?!白肺宀手铩被顒又泻⒆觽儊淼酱笞匀?,親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變化,體驗田間勞作的樂趣。

大自然是一個寶藏,幼兒園還開展親子尋寶、闖關、露營、穿越火線等游戲,增加親子之間的聯系,還組織玩叢林探險、穿越野人林、尋找一棵樹、森林盲徑等游戲,通過營造游戲情境的方式,使孩子們更加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在園內“綠色健康園”里,幼兒園香樟樹樹木這一自然元素被打造成具有野趣的運動設備,比如增加軟梯,替代大型的攀爬墻;利用大樹打造秋千等,滿足孩子在這個區域進行運動的需求。除此之外,在“綠色健康園”中增添一些低結構、能組合的材料,如麻繩,可以纏繞樹干,生成穿越火線主題活動;如小玩具、擺件,創設尋寶游戲等。引導孩子們發現材料,充分探索,挖掘出形式多樣的游戲玩法,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感受大自然的靜謐與美好。

(四)紫色美育,成就自信

幼兒期是養成一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它對幼兒心靈塑造、智力發展、愉悅性情、增進健美體態等,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兒時期實施美育,是促進幼兒形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更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方面有著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古詩朗誦、兒歌說唱、故事表演、童話劇會演等系列主題活動,為孩子們創設展現“美”的機會,并開展主題活動“大美盤城”“五彩童年 我的六一”“春花燦爛”等;定期組織孩子暢游周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藝術創作基地,使孩子們接觸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在大學生的講解中,引導孩子們欣賞美、感受美、發現美、創作美。另外幼兒園邀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學生走進幼兒園給孩子們傳播美學文化,進一步豐富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幼兒園“紫色游樂園”的游戲場地內,幼兒園添置各種新型兒童車輛,在場地上老師們與孩子一起繪制簡易的“交通樞紐”,設置“人行道、機動車道、交通崗亭、停車場”等,利用不同圖標做成交通指向,讓孩子們自主習得交通規則,按需前往相應目的地。為了滿足孩子在戶外涂鴉的游戲需求,利用水源把墻面打造成了一個大型的涂鴉場所,提供豐富的材料,支持孩子們進行不同形式的涂鴉,充分滿足孩子們的創作與想象的空間,同時通過開設“童趣畫展”的形式,鼓勵孩子擔任小小講解員向家長向同伴介紹畫展中的內容,幫助孩子表達的同時感受不同作品的意境美。走進“五彩園”,你可以發現每一處都有孩子們的小小身影,他們才是發現美、創造美的小主人,幼兒園會鼓勵孩子以多樣的形式參與其中,努力讓孩子們在這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里,擁有一雙能夠發現美麗事物的眼睛、一對聆聽美好聲音的耳朵和一顆溫暖富足的心靈。

(五)黃色勞育,點亮底色

勞育的意義在于幼兒勞動精神的養成以及對社會生活的適應,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意義。幼兒園開展游戲化勞動教育,在游戲中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使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勞動態度,珍惜勞動成果。主題活動中,孩子們用自己的耐“勞”換取知識的果實;創造性游戲中,孩子感受“勞”動的魅力;在盤城葡萄園基地中,幼兒園鼓勵以家庭為單位參與農場推出的“認養葡萄樹”活動,認養專屬于自己的葡萄樹,隨時前往參與葡萄種植過程。葡萄成熟的季節,還開展“摘葡萄、品葡萄、繪葡萄”等活動,在社區實踐中,孩子體驗辛“勞”的過程。葡萄成熟時鼓勵家長入園參與“認養葡萄樹”的衍生活動:“認養小菜園”,在與家長共同種植各種蔬菜的同時,進一步感受糧食的珍貴;其次,幼兒園對家長開放,讓家長和孩子在園內自由玩耍,共同開展“摸小魚”“釣蝦子”親子大賽和“追鴨攆鵝”競技活動。在親近大自然的同時,感受童真童趣。

在“黃色種植園”里,幼兒園鼓勵孩子們進行多樣化種植。從選種開始,結合季節、二十四節氣,讓孩子在種植實踐中豐富關于農作物的經驗。通過探索、勞動、收獲,從而積累生活經驗、提升勞動技能、增強責任意識、發現自然規律,種植中體驗勞動的辛苦和樂趣;用勤“勞”收獲碩果累累。走出幼兒園的大門,社區、菜場、超市,無時不更新著他們對生活新的認知。

“五彩課程”建設既不是憑空想象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腳踏實地地不斷探索和創新,需要在不斷地討論、修改、實踐、修改、再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完善,使孩子們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得到更好更全面的發展,用心譜寫屬于幼兒的五彩童年。

參考文獻:

[1]寧本濤.“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J].中國電化教育,2019(Z3).

[2]薛建男.幼兒園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責任編輯:杜家和)

猜你喜歡
五育課程建設幼兒教育
五育并舉,協同育人
堅持五育并舉,引領學校未來發展
五育并舉 德潤童心
“五育并舉”下家校社資源整合的價值意義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