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MOOCs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2023-12-11 12:05陳說何泓
高教學刊 2023年35期
關鍵詞:問卷調查課程建設

陳說 何泓

摘? 要:婦產科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是醫學基礎課程過渡到臨床實踐的重要主干課程,對學生臨床實踐能力、臨床核心素養、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該文選取廣州醫科大學第三臨床學院2016級60名學生,隨機分成常規教學法組和教學試驗組,比較2組學生異位妊娠章節理論成績,通過問卷調查評價各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情況,同時對授課老師和學生進行訪談,概括MOOCs(慕課)、FC(翻轉課堂)及二者融合的特點和優勢,提出婦產科學專業課授課采用MOOCs-FC-MOOCs教學模式值得肯定,為建設國家級一流婦產科學專業背景下的課程建設提供參考和應用實踐。

關鍵詞:婦產科學;MOOCs-FC-MOOCs教學模式;課程建設;成績考核;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5-0122-04

Abstrac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s the core course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an important trunk course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basic medical courses to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clinical core accomplishment and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This paper selected 60 students from the Third Clinical College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in 2016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 group and the teaching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ectopic pregnancy chapter of the students in the two groups are compared,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ents in each group with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t the same tim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nterviewe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wrses), FC (Flipped Classroom) and their integr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OOCs-FC-MOOCs teaching mode is worthy of recognition for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 fo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first-clas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ajor.

Key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MOOCs-FC-MOOCs teaching mod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當今的醫學教育正面臨著信息時代帶來的微課程、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等新生事物的沖擊,更有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FC)的顛覆性的新時代教學方式。既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課堂授課,布置作業,學生課后練習。而這種填鴨式教學方式的束縛較大,過于注重課本內容講解,教學方法及教材單一,課堂形式乏味,限制了學生理解和思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及學生學習效果,因此醫學院校教師需要探尋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

2010年起,教育部陸續發布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教學發展戰略文件,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等,我國的信息化教育逐漸接近國際先進化水平。因此,教育改革與發展,對于打造國際先進的中國教育來說尤為重要。MOOCs是通過信息化開放和共享的方式進行教學[1-2],教學資源多樣(如視頻、動畫等),無時間及空間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對高等教育具有全方位影響。而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那么兩者相結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此背景下,婦產科學MOOCs-FC-MOOCs教學模式與應用效果研究這一課題頗具現實意義。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 研究對象

選取本校2016級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共60名,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納入常規教學法組、教學試驗組學生各30名。常規教學法組,男13名,女17名;教學試驗組,男19名,女11名。2組學生年齡和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125)。

(二)? 研究方法

常規教學法組采取常規的教學模式,教師利用多媒體幻燈片進行課堂講授式教學。教學試驗組采取MOOCs-FC-MOOCs教學方法(圖1)。

1)MOOCs視頻制作。教師根據MOOCs式的信息模式,參考婦產科學教學大綱,將“異位妊娠”病因、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和治療原則等重點內容制作成8~10 min左右的視頻,與學生分享,學生通過網絡在線學習與智能測評系統實現課前翻轉。對于課堂教學過程中未能及時掌握的問題,可以課后再次觀看視頻,從而掌握課程的理論知識。

2)角色分配。隨機選取2組學生,每組4人,學生下載MOOCs視頻,反復觀看課程視頻,理解異位妊娠的診療步驟,并根據教師所給簡要病史進行角色模擬。

3)開展課堂活動。針對婦產科學的教學特點,采用角色互換,在課堂上學生開展案例研究,生生自評、生生互評和師生互評討論法。第一,角色扮演。學生分組模擬臨床診療過程,每組4人,每人扮演一個角色:①異位妊娠患者,學生演繹臨床癥狀;②問診醫生,學生模擬醫生詢問病史及診療經過;③檢查醫生,在模型上操作并匯報陽性體征;④總結,學生記錄并總結上述3名學生的演繹內容,總結主訴、現病史等內容。最后小組全體成員討論診斷(依據)、鑒別診斷(依據),給出治療方案及計劃。其他同學旁觀并參與討論。教師給予適當的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第二,課堂討論。采取生生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的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體系,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總結能力,這有利于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醫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及今后的發展,也是翻轉課堂成功的關鍵。教師通過精心的準備和細致的觀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提升課堂討論所帶來的學生“吸收內化”學習過程效益。

(三)? 效果評價

成績考核:教學結束后,以客觀題考試形式考核2組學生的異位妊娠相關理論成績,總分100分。通過問卷調查2組學生的教學滿意度,主要包括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是否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否提升學生臨床診斷思維能力、是否有助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是否增強學生臨床能力(問卷可靠性統計量Cronbach's Alpha系數為0.936,量表有效)。

(四)? 統計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 結果

(一)? 成績考核

教學試驗組學生的考試成績(82.67±11.04)高于常規教學法組(72.00±18.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和圖2)。教學試驗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各部分分析比較顯示在病例分析部分(40.64±7.25)高于常規教學法組(30.14±8.8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和圖3);基礎知識部分2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二)? 問卷調查

試驗結束時學生自愿參加了在線問卷調查,共收到60份有效問卷,結果分析如下。

1)學習者對MOOCs-FC-MOOCs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較高。調查結果顯示:66.67%的教學試驗組學生非常滿意采用MOOCs-FC-MOOCs教學方法,教學試驗組其余學生對教學方法也是滿意的。

2)MOOCs-FC-MOOCs教學方法效果好。教學試驗組學生認為比起常規教學方法,MOOCs-FC-MOOCs教學方法效果更好。他們認為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提升臨床診斷思維能力”“提高理論知識掌握度”“增強臨床能力”(P<0.05,見表3)。

(三)? 訪談

通過隨機抽取與教學試驗組10名學生進行訪談,直接詢問學生“常規教學模式和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模式選哪個,為什么?”選擇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模式的同學有8名,他們認為“慕課把知識點總結了,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慕課有動畫展示宮外孕的發病機制,能非常直觀地去理解書本的知識”“翻轉課堂演繹醫療處理過程很有趣”“對醫生處理病人的診療經過有更深的理解”。另外2名同學選擇常規教學模式,他們認為翻轉課堂非常有趣但是增加了許多課外時間用于排練。研究者對2名教師進行訪談,直接詢問教師“常規教學模式和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模式,你更喜歡哪一種方式進行教學,為什么?”2名教師均認為“常規教學模式實施相對比較簡單,耗費時間少,容易控制課堂節奏,但是翻轉課堂學生積極性非常高,主動性很強”,其中1名教師認為“學生只有在前期慕課自學理解的基礎上,課堂與師生互動交流才有效”“我們可以根據線上互動討論區和線下課堂同學們的反饋情況歸納總結很多同學掌握起來有困難的知識點,制作成教學輔助資料,上傳到課程資料區,供學生反復學習使用[3]”,另一名老師的意見是“主要是以微課為主,視頻時間不長,但是要在這么短時間內把知識點講解清楚,且要把視頻錄制得有趣味性,也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三? 討論

(一)? MOOCs的優勢

2008年加拿大學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最先提出MOOCs這一教育理念,促使了互聯網與開放教育資源深度融合。在我國,MOOCs進入大眾視野源于2014年5月上線的中國大學MOOC平臺[4-5]。MOOCs的出現,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不同于傳統的“施與受”的填鴨式教學模式,MOOC蘊含著多種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鼓勵教學服務、推崇教學創作[6]。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推陳出新,移動學習、混合式學習模式越來越普及,MOOCs短小精悍,其信息化的學習方式更加靈活,更有針對性,也可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與此同時,MOOCs學習方式的程序化旨在傳遞信息,過分依賴MOOCs教學會忽視學生推理和判斷能力的培養,技術教育給人類帶來的改變是有限的,它只限于記憶學習和訓練方面的教育,在思維訓練和價值判斷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思維的啟迪仍然需要教師的指導及師生的討論來完成[5]。隨著婦產科學教學的不斷深入和網絡的日益發展,在“人人可為師”的大環境下急需教師豐富教學內容和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深入理解和區分遺傳學各大定律并靈活應用。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婦產科學教學改革在開展原有基礎上,借助MOOC 平臺婦產科學慕課資源豐富了教學大綱和內容。

(二)? 翻轉課堂的優勢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由美國科羅拉多州伍德蘭帕克高中的2位化學教師首創的,是指學生課前自主完成課程學習,課堂師生、生生互動,從而完成知識學習運用及答疑解惑,從而提高教育效果[7-8],其成功之處在于用探究性學習和基于項目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主動學習[9-11]。學生課前通過線上教育資源自主學習,課堂中師生角色轉換,老師答疑及引導知識運用。近年來,新課程改革不斷實施,信息技術也不斷變革,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改革過程中的作用也逐漸彰顯?!胺D課堂”撼動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目前在多個學科中已經嘗試并逐漸成功開展,也可與MOOCs相結合[12-14],極有可能終結傳統教學方式。在關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時代,在現代化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今社會,翻轉課堂為教育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 MOOCs-FC-MOOCs教學模式的優勢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教學試驗組考核成績高于常規教學法組,特別是病例分析部分學生得分更高,且學生的課堂滿意度更好,學生和教師的反饋顯示基于MOOCs-FC-MOOCs的教學模式實施婦產科學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診斷思維能力、理論知識掌握度,可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強臨床能力,并可提升教學效果。

MOOCs-FC-MOOCs教學模式特點:線上實現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完整體系,可以自由選擇學習時間,便于課前預習及課后回顧;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形式靈活多樣;翻轉課堂時可進行討論、練習和答疑,落實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生通過課堂內的實操訓練,加強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并培養自己的臨床思維;MOOCs-FC-MOOCs的教學模式促進師生人際互動[15],也在極大程度上鍛煉了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升了教師的熱情及教學改革能力。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學專業課授課時采用MOOCs-FC-MOOCs教學模式具有確切的教學效果,不僅能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使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在婦產科學教學中教學效果及教學滿意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進一步拓展,為未來能夠更快適應臨床工作提供有力幫助。提示我們婦產科學專業課授課時MOOCs-FC-MOOCs教學模式的應用值得肯定與推廣,未來可以進一步在本校婦產科學教學中實施,并逐步聯合多中心開展。

參考文獻:

[1] 張明昊,趙珍珍,李玉潔,等.慕課理念下醫學機能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7):5-7.

[2] 孫一欣,韓雪,荊慧,等.超聲醫學教學中MOOCs式翻轉課堂的整合運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35):20-23.

[3] 馬靜敏,付彥坤,文志杰,等.基于在線課程的理論力學翻轉課堂教學探究[J].高教學刊,2023,9(1):131-134.

[4] 李數函,張巍.基于SWOT分析的中職混合式教學模式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8(3):42-45.

[5] 張婧.美國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及其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啟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1):6-10.

[6] 王生玉,雷虹.MOOCs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影響探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7):4-6.

[7] 王啟威,趙劍南,張紀勇,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喉癌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59-62.

[8] MARTINEZ C, TILSON J K.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a flipped classroom evidence-based practice course delivered online or on-campus[J]. BMJ Evid Based Med,2021,26(5):219-223.

[9] LEIGH N, PASSERI M, KIM G J. Using a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to enhance learning for the millennial surgical resident[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21,221(2):435-436.

[10] 潘家強,徐賓,蒙月梅,等.翻轉課堂在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及展望[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3):56-59.

[11] 朱曄,麥美芳,姜銀蓮,等.“雙一流”大學建設背景下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在臨床雙語教學中的研究與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4):61-62.

[12] 李卓,胡玉秀.“翻轉課堂”結合MOOCs(慕課)用于高校英語公共演講課程教學探究[J].海外英語,2020(19):5-9,30.

[13] 吳浩波,史明敏,葉招明.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在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0(4):71-72.

[14] 劉桂英,高林英,王東新,等.基于慕課、微課的翻轉課堂在衛生化學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7):100-101.

[15] 何源,何淑通.基于MOOCs平臺的高校翻轉課堂師生人際互動指標體系構建探究[J].江蘇高教,2017(12):50-52.

猜你喜歡
問卷調查課程建設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高?!霸喝芜x課” 情況調查及問題解析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