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邏輯、困境與路徑突破

2023-12-11 11:05陳登卓
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職業院校辦學校企

陳登卓

(貴州開放大學商業與貿易學院,貴州貴陽 550023)

2014 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1]。2019 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出,“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2]。這些國家層面的大政方針為職業教育市場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指引,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不斷涌現,其中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為基礎的現代產業學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F代產業學院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所涉及的利益相關主體較多,各種利益關系極為復雜,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仍存在不少問題,還需要不斷去研究和完善。

1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內在邏輯

1.1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邏輯起點:時代召喚與現實問題

1.1.1 響應時代召喚,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長期以來,企業作為職業教育辦學主體是缺位的,職業教育辦學資源單純依賴于國家教育財政投入,辦學活力不強。在職業教育領域廣泛探索的現代學徒制、職教集團(職教聯盟)等辦學形式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強化校企合作,整合社會資源,推動產教融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達到預期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項目少之又少[3]。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等文件的出臺,職業教育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漸成為社會探討的熱點[1]?,F代產業學院作為職業教育進行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重大舉措,是推動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1.1.2 立足現實問題,努力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動態匹配

目前,中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7 種(如表1 所示)。這些合作模式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職業教育的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校企合作不夠深入,合作范圍窄、層次低、雙方合作關系不牢固,“大難臨頭各自飛”;合作關系建立在相互索取的基礎上,校企雙方各有所圖,學校為了實習就業機會,企業看重“廉價勞動力”;責、權、利關系模糊不清,企業大多持觀望態度,不敢大量投入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職業教育和地方產業融合發展,因此,現代產業學院的新型合作模式要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實現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

表1 中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1.2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目標愿景:牽引職教改革、推動產業發展、服務全民終身學習

1.2.1 遵循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構建更加多元開放的職業教育辦學體系

“經過5—10 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盵2],這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確立的職業教育改革目標。辦學主體由政府一元辦學向社會多元辦學轉變,辦學模式由封閉辦學向對接產業、面向社會開放辦學轉變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打造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的有效路徑?;诠煞葜?、混合所有制的現代產業學院作為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承擔著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職業院校由淺層的“校企合作”走向深度的“產教融合”,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形成特色鮮明的職業教育辦學體系。

1.2.2 立足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平臺

助力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現代產業學院具有綜合服務性,這種服務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為行業企業培養緊缺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要實現該功能,現代產業學院就需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圍繞行業企業的發展適時調整專業結構、設置相關課程。二是促進校企深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形式決定了現代產業學院校企雙方天然的緊密關系——共同出資、共同設立、共擔風險、共享成果?,F代產業學院天生就是校企命運共同體,充分發揮了“雙元”育人的作用,這是以往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都無法達到的。三是強化“產學研”聯合,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和市場推廣應用?,F代產業學院打通了科研成果向市場轉化的“任督二脈”,讓職業院校的科研成果從“第一公里”順暢地走到“最后一公里”。

1.2.3 依據職業教育的多維面向,形成教培結合、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重要載體

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要立足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面向產業、面向職業、面向技術技能,堅持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相結合,為全民終身學習提供更多更優質的課程資源。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并舉是職業教育的法定職責[4],但由于教育鏈和產業鏈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再加上供需信息不對稱等原因,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大多以學歷教育為主,職業教育面向社會開展的職業培訓還比較少?,F代產業學院作為產教深度融合的平臺,其緊扣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專業設置,緊貼生產實際的課程資源除了面向在讀學生開展教學的同時,還可以面向企業在職人員開展職業技術技能等相關方面培訓,從而將現代產業學院打造成為融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為一體,滿足不同學習者學習、培訓、實踐的個性化需求,服務全民終生學習的重要載體。

2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所面臨的困境

2.1 思想認識的困境:企業主體意識和學校認知不足的局限

現代產業學院是職業教育突破傳統路徑依賴,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創新,對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在理論和整體意義上的重大價值并不意味著在實踐和局部中的主體必然受益[4]?,F代產業學院在建設過程中,由于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認識的偏差及各自利益訴求的差異,校企雙方很難達成共識,影響了現代產業學院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效能的發揮。首先,行業企業對國家關于“企業是重要辦學主體”的定位認識不夠。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而產教融合的關鍵是要讓行業企業真正成為重要的辦學主體。在較長的時期內,不少企業是缺位的,在參與職業教育混合辦學、協同育人上持觀望態度,資金投入不足,主體辦學責任履行不到位。其次,職業院校對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F代產業學院是通過對職業教育辦學組織所有權的改革,創新資源配置模式,實現教育鏈和產業鏈的協同互動,使社會的整體價值大于各部分價值的簡單相加,產生“1+1>2”的協同效應。近年來,雖然國家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來鼓勵產教融合和現代產業學院建設,但不少職業院校依然無法打破傳統教育管理的思維桎梏,對現代產業學院建設保持十分謹慎的態度,不敢大膽嘗試。

2.2 價值取向的困境:校企雙方“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沖突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主導思路是通過市場化運行促進辦學主體多元化,從而完善人才培養協同機制,匯聚發展新動能。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勢必帶來產權結構的多元化,現代產業學院要求有兩種以上不同所有者的資本參與投資,其中職業院校和企業作為現代產業學院兩大辦學主體,其價值取向天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職業院校以“社會效益”為中心,企業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公辦職業院校是我國當前職業教育最主要的存在形式,而公辦職業院校屬于非營利性事業單位,以育人為本,國家對公辦職業院校利用國有資產進行對外投資有著嚴格的政策壁壘和限制條件?!妒聵I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和擔保等應當進行必要的可行性論證,并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5]。為了確保事業單位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公益屬性不改變,國家通過設置一些審批條件進行控制。而對企業來說,追逐“利潤”是其天然的屬性,不完全否認,企業參與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有履行社會責任的成分,但從本質上來說企業還是希望通過整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來謀求自身經濟價值的最大化。這種價值取向和利益訴求的差異,使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存在諸多考驗。

2.3 運行成本的困境:模式創新與成本控制、風險承擔的矛盾

雖然職業教育的公益性決定了職業院校非經濟的價值取向,但職業院校在實際運轉過程中也存在“投入-產出”的效益問題。隨著績效管理改革的深入推進,職業院校的成本控制意識與日俱增。企業作為“經濟人”更是天生就以逐利為根本目的。不管對職業院校還是行業企業來說,現代產業學院較高的建設和運行成本都會令其望而卻步。與傳統辦學模式相比,現代產業學院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決定了其更加高昂的運行成本。首先,現代產業學院由于缺乏規模效應,運行成本被抬高。作為相對獨立的辦學實體,現代產業學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決策機構、運行機構、教學管理、科學研究、學生事務、后勤服務等相關部門的設置必不可少。受現代產業學院辦學規模的約束,維持現代產業學院正常運行的人均費用通常會偏高。其次,股權結構多元化的現代產業學院的復雜性決定了其高昂的溝通協調成本?,F代產業學院發揮了市場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但“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必然會在職業院校、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等辦學主體之間產生各種分歧和爭端。這些矛盾不論是通過內部協商機制,仲裁機構,還是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都會產生不少的費用。再次,現代產業學院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教學設施設備上投入的增加?,F代產業學院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的典型和產教深度融合的代表,對教學場景、設施設備等方面都有特殊的需求,投入比傳統職業教育會高得多[6]。

2.4 法律政策的困境:法律地位不明確與政策保障乏力的障礙

當前,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還處在“試點先行、分批啟動”的探索階段,在實踐過程中暴露出法律地位不明確、政策保障不足等問題。首先,現代產業學院尚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獨立運行面臨諸多法律障礙?!盎旌纤?,獨立運行”是現代產業學院的顯著特征。理論上現代產業學院應該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能夠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責任。但在實踐過程中,現代產業學院卻面臨法律地位不明確的尷尬。比如《民法典》根據法人成立的目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F代產業學院作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實踐性產物,應該算作營利法人還是非營利法人暫無明確的說法,以致于不少具備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條件的校企合作只能比照傳統職業院校的二級學院來運行,從而失去“獨立人格”,不能建成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產業學院。其次,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宏觀方面的指導性政策文件居多,而在具體落地上的支持性政策文件較少。雖然在政策上,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宏觀層面的指導性文件,但在具體的、細化的資金扶持,以及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等激勵政策方面卻明顯不足,地方政府在推動現代產業學院建設上方法不多、力度不夠。

3 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路徑突破

3.1 思想路徑的突破:響應國家號召,突破原有認知的禁錮

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對完善職業教育協同育人機制,促進課程內容與技術發展銜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2014 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拉開了辦學主體多元化的序幕,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在探索中悄然起步。要使現代產業學院建設躍上一個新臺階,就要不斷加強思想建設,打破舊思想的藩籬。首先,地方政府要強化統籌發展意識,將教育改革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有效發揮政府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上的引導和協調作用。一方面政府在制定產業和經濟發展規劃時要立足地方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統攬全局、立足長遠、精準謀劃,為教育鏈和產業鏈的銜接預先留好“對接器”。另一方面,政府要有效發揮自身對經濟社會宏觀調控的作用,當好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和發展的“清道夫”?,F代產業學院利用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辦學,離不開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政府既要對現代產業學院進行政策、資金等全方位的支持,又要通過宏觀調控來規范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其次,行業企業要深化對“企業是重要育人主體”的認識,提高“主人翁”意識,增強行動自覺。企業作為職業教育重要的辦學主體,需要強化自身主體作用。一是積極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過程中以“真金白銀”和實際行動彰顯責任擔當,勇做職教改革的創新者和實踐者。二是堅持職業教育的公益性,摒棄“暴利”思維,不把現代產業學院辦成“搖錢樹”或者“印鈔機”。最后,職業院校要充分認識職教改革的重要性,增強緊迫感,激發改革活力,推動現代產業學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職業院校作為傳統職業教育的主陣地,要樹立開放包容辦學的理念,歡迎更多社會資本和辦學主體以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的形式介入職教領域,建立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之間的新型競爭與合作關系: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共生。同時發揮職業院校的科研優勢,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和管理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合作模式,推動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系統集成協同高效。

3.2 文化路徑的突破:塑造開放包容、互利共生的價值理念

股權結構多元化后必然存在價值理念的沖突,這種沖突集中體現在職業院?!肮嫘浴焙托袠I企業“營利性”上。要解決來自兩大辦學主體之間因價值取向不同帶來的融合難題,就需要重塑現代產業學院的組織文化,形成開放包容、互利共生的價值觀。

第一,現代產業學院兼具“公益性”和“營利性”的雙重屬性,其中“公益性”是現代產業學院的主要屬性。一方面,作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現代產業學院具有教育資源公益性的特點:通過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F代產業學院的公益性是由教育培養人才的功能決定的,不會因為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和資本的性質而改變。另一方面,現代產業學院作為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辦學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又必須兼顧社會資本追求經濟效率的需求,激發社會資本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熱情。同時,“營利性”也是國有參股資本實現保值增值的客觀要求。此外,現代產業學院作為教培一體的開放性教育培訓平臺,通過市場化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必須考慮投入產出比,這是實現現代產業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二,樹立優勢互補,求同存異、互利共生的合作理念,實現校企雙方在現代產業學院辦學過程中的協同增效?,F代產業學院通過“教育界”和“產業界”的跨界融合,實現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優良基因的傳承和優勢資源的互補。職業院校作為傳統職業教育最主要的辦學主體,在知識創新、科學研究、專業建設、理論教學、職教改革等方面有著深入的理解和更豐富的經驗。而行業企業一直處在產業發展的最前沿,市場化運行機制成熟,在產業轉型方向、人才培養規格、實踐教學、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及成果轉化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校企雙方在合作過程中要堅持互利共生的合作理念,這是校企雙方長期合作的基礎?;ダ采暮献魇亲屝F箅p方都能夠從合作中獲利,這是不同性質的資本能夠結合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是現代產業學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3.3 保障路徑的突破:完善法律法規、強化政策保障

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等外部環境對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和規范作用。為更好地推動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政府要給予積極的政策支持,營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正向環境。

第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現代產業學院的法律地位?,F階段,在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過程中,面臨不少法律法規規定不明確的問題,這給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法律風險。要有效推進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就有必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賦予現代產業學院獨立的法律地位。一方面,要針對職業教育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快職業教育領域的立法進程,從法律層面確?,F代產業學院實現自主辦學。另一方面,要從法律層面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職教領域,并允許不同性質的資本去追求和獲取合理的“利潤”。針對法律滯后性的特點,要及時對教育領域的司法實踐進行梳理和總結,針對相關法律點和實際存在的法律沖突提出解決方案,促進相關法律體系變得更加成熟。

第二,優化職業教育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產權制度是指既定產權關系和產權規則結合而成的且能對產權關系實現有效組合、調節和保護的制度安排?,F代產權制度是權責利高度統一的制度,產權主體歸屬明確和產權收益歸屬明確是其基礎。因此,職業院校和企業投入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資產要進行市場化估值,根據出資比重來明晰產權歸屬,明確彼此的權責。同時,在堅持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允許現代產業學院從辦學結余中提取一部分資金進行利潤分配。此外,現代產業學院投資結構多元化之后要能夠實現股權在市場上順暢流轉,從而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競爭公平有序”的辦學體制。

第三,完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加大財稅用地等方面對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政策支持。一是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加強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上的銜接性,強化不同職能部門在政策落實和執行上的協同性。二是加強對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的政策支持?,F代產業學院是跨界融合的產物,不僅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支持,也需要教育以外的其他部門在產業發展、財政、稅收、用地等全方面的支持。比如,地方支柱產業、先導產業的扶持政策,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激勵政策,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優惠政策等對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都能起到積極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3.4 治理路徑的突破:構建外部協同支持系統和內部協同共生管理新范式

作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實踐成果,現代產業學院需要建立與職業教育現代化相適應的管理體系[6],在外部構建各利益相關主體對自己的協同支持系統,在內部構建協同共生的管理新范式。

首先,需要地方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等利益相關主體凝聚共識、多向發力,形成現代產業學院建設和發展的外部協同支持系統。在協同支持系統中存在著三種關系:第一,地方政府、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是現代產業學院的動力源,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的協同支持,缺少任何一方或任何一方發力偏弱都可能導致現代產業學院運轉的動力不足;第二,現代產業學院的有效運轉對地方政府、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影響,會產生相應的政治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帶來利益反補的作用;第三,地方政府、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之間存在著一條無形的動力傳送帶,因動力傳送帶的存在而產生相互影響、相互帶動的作用,并最終通過齒輪傳動共同作用于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如圖1 所示)。

圖1 現代產業學院外部協同支持系統模型

其次,要在現代產業學院內部建立以共生為邏輯、以協同為手段,以增效為目的協同共生管理新范式[7]。一是識別和創造現代產業學院內部的協同共生場景。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銜接價值越來越重要。由于原本割裂的教育教學場景和企業生產場景被聯動和聯通了起來,現代產業學院需要推動自身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最大限度提高不同部門及成員之間的協同效率。二是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培育和激發協同共生的意愿??梢酝ㄟ^完善制度設計,讓教職員工的個體目標和現代產業學院的組織目標高度耦合,增強目標認同感,培育協同共生的動機。同時,通過有效激勵,提高現代產業學院教職員工協同共生的意愿。三是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提高現代產業學院對內的協同共生能力。對內的協同共生能力是在現代產業學院內部,不同部門及個體成員之間協同工作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對學生活動、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工作流程的優化,對價值沖突、利益分配等相關問題的溝通協調機制的設計,對教職員工業務能力和協作能力培養的規劃等多個方面。四是維持現代產業學院不同部門及個體成員之間協同工作的過程。協同本質上是一個過程,現代產業學院要通過價值共享和資源整合來實現“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就離不開不同部門及個體成員之間高效的溝通和持續性的協同工作。

4 研究結論與展望

現代產業學院作為集產、學、研、轉、創、用于一體,互補、互利、互動、多贏的實體性人才培養創新平臺,其運轉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經過全面梳理,本文發現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所面臨的困境是多維的,既有思想文化方面的,也有政策保障、治理體系等方面的。要有效破解這些困境,需要打破原有認知的禁錮,實現思想路徑的突破;塑造開放包容、互利共生的價值理念,實現文化路徑的突破;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政策保障,實現保障路徑的突破;構建外部協同支持系統和內部協同共生管理新范式,實現治理路徑的突破??傊?,開展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需要理清內在邏輯關系,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本著“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則,建設一批現代產業學院是推動職業院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的必然選擇,對引領職業教育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職業院校辦學校企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