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呂梁山區體育旅游發展的路徑研究

2023-12-11 14:48司景梅趙永軍李艷江
呂梁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呂梁市呂梁旅游

劉 靜,司景梅,馮 巖,趙永軍,李艷江

(呂梁學院 體育系,山西 離石 033001)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當前中國鄉村工作全局,深刻把握農村人口成長規律和城鄉變化特征,順應我國億萬人民對生存與發展的共同幸福要求,對“三農”工作做出的中國式智慧研判,“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準確判斷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鄉村演變發展態勢”[1]?!包S河流域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燦爛的民族文化,是發展體育旅游產業的基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產業,不僅能夠盤活黃河流域地區的旅游資源,還能夠通過體育賦能,推動傳統旅游產業升級,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對于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途徑”[2]。

呂梁山區毗鄰黃河流域中心區域,具有十分深厚的黃河文化,2022年,呂梁政府出臺了《呂梁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呂梁市黃河板塊旅游發展總規劃》等重要發展藍圖,旨在振興呂梁體育旅游產業,基于此,在全力推動全域體育旅游產業建設的基礎上,探討和解決呂梁山區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和路徑,以期為呂梁市相關單位提供政策和建議。

一、呂梁市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現狀

(一)體育與旅游融合程度不足,產品體系不健全

經過課題組的走訪調研,呂梁山區盡管有著豐厚的資源與特色文化,但對旅游產業卻未能實現長久的可持續性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與體育有關的產業發展還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同時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的相融程度也不足,文化旅游資源也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體育旅游在城鄉振興中的重要功能并未得以有效發揮。呂梁山區旅游景區內開展的戶外運動項目相對偏少(見表1)。以交城龐泉溝國際森林景區為例,該景區內體育資源十分豐富,認知度高、客流量大、但僅有戶外、漂流體育項目,浪費了當地特有體育旅游資源。同時還存在體育旅游產業系統不完善、產業單一的問題,根據區域的經濟特點發展多元化旅游產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和品牌產業。因此,通過開展體育旅游多元化業態的深度融合,形成體育旅游業態集群的整體發展,從而形成呂梁市體育旅游品牌效應,對提升當地鄉村振興事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表1 呂梁市體育旅游產品匯總表

(二)體育旅游賽事影響力有限,品牌傳播力不強

通過實地走訪調研,近十年來呂梁市開展的體育賽事呈逐年增加的態勢,范圍在逐漸拓展,但總體看,體育賽事總量不多,層次不高,缺少高質量活動和文化品牌活動。目前常規的比賽僅有5個省級比賽,所帶來的效益很少。此外,比賽類型不夠多樣,僅有的5個比賽都是半程馬拉松賽賽事,且層次較低,參與的人員多是本地具名。賽事項目對呂梁市資源與民族文化的整合不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項目未見有效發展,產生的經濟效益較低。

(三)對體育旅游作用的認識有限,專業人才缺乏

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盡管近年來呂梁市各級政府部門,在發展體育旅游產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發展過程中嚴重欠缺高素質綜合性專業人才,特別欠缺擁有經營知識、管理知識、法律知識、體育知識、旅游知識的復合性體育人才極度稀缺,由于缺乏專業的體育旅游產業運營機構與專業人才,再加上政府對發揮該區域內的體育旅游產業,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體意識還缺乏,因此嚴重影響了體育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此外,對于黃河大峽谷、北武當、磧口古鎮等國家重點景點,體育旅游的布局單體性、同質化現象、內卷性問題依然存在,反映了呂梁市體育旅游中缺乏專業隊伍的全面建設、運營管理能力薄弱,以及專業人才不足等一系列的問題。

(四)體育旅游產業價值較低,對地方經濟的貢獻有限

據呂梁市旅游局數據,2022年的呂梁市重點監測景區體育旅游總收入為2089.59萬元,盡管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旅游項目的接待人數和門票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我們能夠看到體育旅游總收入所占比例較低,與呂梁市在2022年全年2 418.9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比較,對當地經濟社會增長的貢獻率并不高。呂梁市的體育旅游資源豐厚,旅游資源發展潛力很大,怎樣盤活資源,推動體育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給地方經濟帶來更加明顯的效益,讓之形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動能,將成為未來呂梁市在未來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呂梁市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路徑

(一)找準呂梁山區體育旅游項目發展的市場定位

隨著我國百姓生活水平持續提升的情況下,我國體育旅游市場也獲得了快速發展。伴隨著健身、娛樂、探險等體育旅游項目參與人數的持續增加,體育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拓展。在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人民群眾參與體育旅游的興趣日益高漲。因此,呂梁市體育旅游市場應將國內市場作為首選,積極高效的培育和拓展國內旅游市場。呂梁市體育旅游資源充足,很多體育項目深受國人歡迎,絕佳的休閑健身旅游環境,以及近年來當地眾多的民俗體育項目頻繁舉行,必然會有效激發大量國人來呂梁旅游的積極性。在劃分體育旅游市場時,要著重考慮體育旅游產品和游客需求兩個方面,密切聯系游客在購買行為方面的差異性,把游客消費整體市場劃分成適應游客購買群體的小型市場,從而提高旅游目標市場選擇和確定過程中的準確性,站在總體角度來對目標市場展開清晰定位[3],舉行行之有效的促銷活動,進而有效降低促銷費用,實現促銷收益最大化。

(二)打造紅色元素和地方文化相結合的體育旅游項目

鄉村振興強調以發展地方特色為引領,促進地方文化遺產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源遠流長的黃河歷史與豐富多彩的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相結合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而呂梁市作為革命老區,又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東征紀念碑、晉綏邊區首府、劉志丹革命紀念館、八路軍120師等歷史遺跡,要充分發揮紅色歷史、晉商文化資源的優勢,打造紅色元素和地方特色相融合發展的體育旅游產品,走特色化發展路線。如以沿黃公路打造紅軍東征旅游路線產品,并以磧口古鎮為核心區域,觀賞呂梁特有的傘頭秧歌、腰鼓、撓羊、摔跤等傳統體育項目,品嘗當地特有的碗托、莜面魚魚、黃河大鯉魚等特色美食,提升旅游線路產品的附加價值。此外,呂梁有果老峰國家深林公園、賈家莊特色小鎮、汾酒文化景區等吸引周邊省份游客的積極參與,成為呂梁的體育旅游名片,有利于提振鄉村的經濟,增加農民的收入。

(三)以“體育+旅游+其它”產業模式融合發展

體育旅游等多重產業整合發展,將成為推動文化產業升級與鄉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方式[4]。我國鄉村文化復興規劃要求進一步發展農村的多產業、新型服務業,以建立與城市產業整合發展的有效方式。而呂梁市農村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動能與支撐力較弱,因此需要進一步開發新興及融合其他產業,從而改善鄉村經濟條件和提升旅游產業。而體育旅游的社會兼容性與包容性都較強,因此能夠借助多樣化的產業整合,成為促進本地鄉村經濟發展與升級的有效方式。一是通過產業的整合發展,使體育旅游和農村發展結合,進而形成體育旅游與休閑農產品開發相結合,帶動鄉村休閑、民宿、采摘、農產品銷售等農村經濟的發展。二是體育旅游產業與教育業、文化產業等其他行業結合,由此產生出多個新型行業。如通過“體育旅游+文化產業”模式,“形成地方特色體育旅游品牌,帶動體育、晉商文化以及傳統手工業等產業的發展”[5]52-56。三是通過體育旅游和其他產業的融合,帶動不同產業門類和產業體系共同做大做強。如把良好的環境資源與當前的老齡化產業發展相結合,形成了“體育旅游+康養”的新發展模式,通過布局健康旅游業態,建設老年人休閑服務中心、老年人休閑產品市場等。打造“體育旅游+教育培訓”發展模式,如通過呂梁學院體育休閑專業開發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戶外運動等產品,大力開發休閑體育項目多元化發展[6]。

(四)打創新牌,推進體育旅游綜合體發展建設

“體育旅游綜合體”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以體育為元素在一定空間內,依托體育資源和自然資源,整合酒店、餐飲、會議、養生、娛樂、教育等項目,形成一個多功能、多業態、高聚集、高效的綜合服務功能區[7]。因此,在規劃體育旅游資源時,應當從全局角度出發。在建設旅游綜合體時,應當時刻貫徹“全面規劃,嚴格保護,合理開發”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開發時應當做到有步驟、分地區、分重點,進而形成拳頭產品,努力使體育旅游品牌的支撐點得以樹立。在開發過程中,應當努力形成自身特色,從而產生優勢互補,由此來有效吸引國內外游客來呂梁地區進行體育旅游消費,將呂梁建設成國內知名的體育旅游熱點區域[8]。

三、結語

開發農村體育旅游是實現中國農村經濟振興與健康發展的需要,通過農村體育旅游多領域、多行業、多要素多元開發,促進農村體育產業鏈條旅游化、旅游業態體育化、體育旅游服務均質化,推動全區農村體育旅游產業的整合開發,以促進呂梁市經濟統籌發展。

猜你喜歡
呂梁市呂梁旅游
呂梁市2022年農作物主要病蟲發生趨勢預報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田安平:講好鄉村振興的呂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長楊軍赴呂梁調研
呂梁棗芽茶產業蓄勢待發
呂梁市:召開第一屆特約監察員聘請會議
呂梁市土蝗發生趨勢預報
呂梁市科協舉辦功能食品開發研討會 同時呂梁市第一家科技工作者之家共建單位掛牌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