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實驗的黑木耳氣象服務指標研究

2023-12-11 01:15周尚春舒子倩李舒穎
中低緯山地氣象 2023年5期
關鍵詞:劍河縣耳片壩區

吳 慮,左 晉,周尚春,舒子倩,李舒穎,石 宇

(1.貴州省凱里市氣象局,貴州 凱里 556000;2.貴州省山地環境氣候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2;3.貴州省麻江縣氣象局,貴州 麻江 556000;4.貴州省劍河縣氣象局,貴州 劍河 556000;5.貴州省貴陽市環境信息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0)

0 引言

劍河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6.7 ℃,年平均降雨量1164.3 mm,年平均日照時數1236.3 h,年無霜期300 d左右。2017年劍河縣將黑木耳種植作為發展戰略和特色農業,大面積推廣種植黑木耳,截止至2020年全縣木耳種植超過10 000萬袋,種植范圍涵蓋所有鄉鎮。但黑木耳栽培受氣象條件的制約,其產量不穩定,商品率時好時壞。因此,利用氣候資源,科學制定種植制度,對劍河縣黑木耳產業健康發展的意義重大。

隨著黑木耳產業的迅速發展,為合理安排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針對黑木耳生長的氣候條件,生長周期等,前人已做了諸多研究[1-12]。如:板栗林下栽培黑木耳的耳芽形成較快,15 d即可全部形成耳芽,而露天全光模式的耳芽需要25 d才可全部形成。黑木耳在5~30 ℃之間菌絲均能生長,但是溫度<15 ℃菌絲生長緩慢,>28 ℃菌絲纖弱,下地后易出紅黃水,進而造成雜菌污染;黑木耳菌絲在5~35 ℃均可生長繁殖,最適溫度是20~28 ℃。在-40 ℃的低溫時菌絲仍能保持生命力。針對黑木耳生長發育適宜性氣象指標,前人已通過氣溫、濕度、日照、溫差等方面對貴州、汪清地區、綏陽縣、黔東南州等地開展了深入研究[13-17]。

劍河縣黑木耳種植模式有壩區與林下,目前尚無具體的針對縣域內氣象條件對黑木耳影響的研究,且不同季節種植產量也有差異。本文通過實驗,研究分析黑木耳生長期與氣象要素之間的關系,探討黑木耳生長期適宜的氣象條件,確定黑木耳高產的氣象條件指標及災害性天氣指標,以期為劍河縣黑木耳產業發展提供科學的氣候依據,提高黑木耳產量、品質、口感,在保證食用木耳安全性的基礎上增加經濟效益[18]。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文中黑木耳生育期、產量、同期氣象要素值等資料來自于2020年在劍河縣氣象局進行的林下和壩區黑木耳模擬種植實驗。

1.2 實驗設計

對黑木耳氣象適宜性指標、高溫氣象災害指標、低溫停止生長氣象指標等指標研究進行觀測實驗。

實驗品種:黑威半金。

實驗時段:2020年春季、秋季,與普通耳農現有的種植時段一致。

實驗設備:溫濕度氣象觀測站、噴水器、支架等。

實驗地段:劍河縣氣象局大院內,設林下與壩區2個黑木耳微型模擬觀測站。

實驗處理:壩區黑木耳微型模擬觀測站建立在國家氣象觀測場內,地勢平坦、無遮擋,做長2.0 m、寬1.5 m、高0.1 m的出耳床,共放置菌棒200棒;林下黑木耳微型模擬觀測站建立在海拔低于劍河縣國家氣象觀測場3 m左右、樹齡3 a以上的周邊樹林內,樹間距3 m,做長2.0 m、寬1.5 m、高0.1m的出耳床,共放置菌棒200棒。2個模擬觀測站按照普通耳農現有的種植方法進行木耳培育。

氣象要素觀測:林下種植模式氣象要素觀測,在林下黑木耳微型模擬觀測站新建氣溫、相對濕度兩要素微氣候觀測站,觀測1.5 m處的氣溫、相對濕度。壩區種植模式氣象要素觀測使用劍河縣國家氣象觀測場1.5 m處百葉箱內氣溫、相對濕度、70 cm降水、風向風速、草溫。

黑木耳物候觀測記錄:在長方形微型模擬站內的4個角和中心各選1棒,共5棒,進行定株觀測記錄,每周二、周五09時對黑木耳生長發育情況進行定株定時拍照記錄,每天巡視生長發育情況及觀測病蟲害發生情況。

黑木耳成熟采收標準及產量測定:耳片直徑達2 cm以上可采收,每天對木耳生長進行觀測,對達到采收標準耳片及時采收,記錄采摘日、鮮木耳采摘片數及重量,采用自然風干,對木耳干量、色澤進行記錄。

氣象災害觀測:通過實況觀測、調查等方式研究低溫、高溫等氣象災害對黑木耳的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黑木耳微型模擬實驗結果分析

2.1.1 生育期對比 表1是2020年模擬實驗黑木耳生育期記錄數據。表中數據顯示,春季實驗黑木耳均于3月5日下棒,壩區黑木耳耳芽形成歷時27 d,耳芽形成到成熟采收歷時22 d,其生長周期為49 d;林下黑木耳的耳芽形成歷時34 d,耳芽形成到成熟采收歷時22 d,其生長周期56 d。2種種植模式相比,壩區耳芽形成比林下快7 d;耳芽形成到成熟采收所需時間基本相同,均為22 d。秋季實驗黑木耳均于11月3日下棒,黑木耳的耳芽形成歷時林下為14 d,壩區為24 d,林下耳芽形成歷時較壩區短。與春季相比,秋季林下耳芽形成歷時比春季短20 d,壩區耳芽形成歷時比春季短3 d。春季2種種植模式在相同的時間均出現了流耳現象;秋季種植的黑木耳耳芽形成后進行入低溫期,在田時間長,雜菌多,無收成。

表1 黑木耳生育期和災害發生情況Tab.1 Real observati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lack fungus

2.1.2 產量品質特征 林下種植平均每棒采收58片,生重共計357.6 g,干重38.7 g,平均每片干重0.67 g;壩區平均每棒采收98片,生重共計536.4 g,干重54.9 g,平均每片干重0.56 g。優質木耳要求耳形美觀,呈碗狀,邊緣圓整、厚實,耳片筋脈少、顏色黑。林下在耳片形狀、厚度和耳片筋脈、耳片單片干重等方面方面明顯優于壩區,但顏色略黃。壩區耳片顏色偏黑,且數量優于林下地區。

2.1.3 氣象要素對比 表2給出的是黑木耳種植各生育期平均氣溫、平均相對濕度值。數據表明,黑木耳下棒至出芽階段,春季壩區氣溫在5.1~32.7 ℃之間,平均氣溫14.6 ℃、平均草溫16.0 ℃、平均相對濕度78.1%、出芽時間27 d;春季林下氣溫在6.4~27.1 ℃之間、平均氣溫13.2 ℃、平均相對濕度82.6%、出芽時間34 d。秋季壩區平均氣溫13.1 ℃、平均草溫14.1 ℃、平均相對濕度80.4%、出芽時間24 d;秋季林下平均氣溫15.4 ℃、平均相對濕度74.0%、出芽時間14 d。經對比,出耳速度最快的是秋季林下,其平均氣溫最高、平均相對濕度最小;出耳速度最慢的是春季林下,其平均氣溫為第二低、平均相對濕度最大。由此可見,出芽速度與生長環境溫度、濕度有關,同樣的種植模式、適宜溫度和濕度范圍內,溫度越高,出芽速率越快,相對低濕可促進黑木耳出芽,這與前人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表2 黑木耳種植各時段溫濕要素Tab.2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actors at different time periods of black fungus planting

出芽至成熟階段:壩區氣溫在6.1~29.1 ℃之間、平均氣溫14.7 ℃、草面平均溫度17.1 ℃、相對濕度79.5%。林下氣溫在8.8~32.1 ℃之間、平均氣溫14.5 ℃、平均相對濕度83.1%,生長環境溫度為14.5~17.1 ℃時,出芽至成熟階段均為22 d。觀測記錄表明,近地面草溫高于同期氣溫,黑木耳處于草面到氣溫觀測面之間,黑木耳菌棒底氣溫高于棒頂,出耳順序是菌棒下部先于上部,故可認為,當平均溫度在13.2~17.1 ℃間,溫度越高,耳片生長越快。

林下氣溫日較差在各階段均低于壩區氣溫與草溫,林下木耳生長環境溫度日較差小,同時因樹木遮擋,光照條件也較差。表明林下溫差刺激、光照刺激較壩區小,出芽率低于壩區,但林下氣溫變化幅度小,濕度高于壩區,耳片生長條件更適宜耳片生長,耳片質量更好。

2.2 黑木耳生長氣象服務指標分析

2.2.1 黑木耳耳片生長適宜性氣象指標分析 表3是實驗黑木耳歷次采收日期、采收片數、平均每片重量及相關氣象要素值。表中數據表明,在適宜黑木耳耳片生長氣溫范圍內、濕度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黑木耳耳片生長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壩區黑木耳:在氣溫16.9 ℃、草溫16.6 ℃、相對濕度86%時,2 d內有29片達到可采收標準,生長速度14.5片/d,每片生重5.34 g;在氣溫16.9 ℃、草溫25.1 ℃、相對濕度71%時,5 d內有58片達到可采收標準,生長速度11.6片/d,每片生重5.42 g;在氣溫22.5 ℃、草溫24.4 ℃、相對濕度70%時,4 d內有155片達到可采收標準,生長速度38.8片/d,每片生重5.74 g;在氣溫25.2 ℃、草溫31.1 ℃、相對濕度75%時,3 d內有123片達到可采收標準,生長速度41.1片/d,每片生重5.60 g;在氣溫25.7 ℃、草溫29.7 ℃、相對濕度75%時,2 d內有103片達到可采收標準,生長速度51.5片/d,每片生重5.02 g。林下黑木耳:在氣溫22.0 ℃、相對濕度73%時,4 d內有106片達到可采收標準,生長速度26.5片/d,每片生重6.29 g;在氣溫24.6 ℃、相對濕度76%時,3 d內有88片達到可采收標準,生長速度29.3片/d,每片生重6.15 g;在氣溫27.0 ℃、相對濕度71%時,3 d內有70片達到可采收標準,生長速度23.3片/d,每片生重6.01 g。

表3 黑木耳采收數量及氣象要素值Tab.3 Harvest yield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f black fungus

由此可見,同一種植模式下,在濕度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黑木耳耳片生長期內,耳片生長速度隨氣溫升高而加快,耳片生重增加;但當氣溫>22.5 ℃后,氣溫繼續升高,但耳片采收片數開始減少,耳片生重下降。由此可得出:耳片在相對濕度>70%,氣溫在5.1~32.7 ℃之間可以生長;在氣溫低于22.5 ℃時,氣溫越高,耳片生長速度越快。氣溫在22.0~22.5 ℃之間時,耳片生長速度最快。由此可初步得出耳片生長適宜性氣象指標,見表4。

表4 黑木耳生長適宜性氣象指標Tab.4 Indicator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f black fungus growth

表5 4月22日—5月5日氣溫與濕度條件Tab.5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rom April 22 to May 5

表6 秋冬季種植生長時段氣象要素Tab.6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of planting and growing periods in autumn and winter

2.2.2 高溫高濕災害指標分析 在春季種植中,黑木耳5月5日左右耳片產生流耳現象,且林下比壩區更嚴重,經菌業專家分析后,認為是氣溫、濕度條件導致,流耳現象一般對應高溫高濕。因此本文選取流耳現象出現前14 d溫濕度數據,分析流耳產生的原因及溫濕度條件。根據實況觀測,4月22日—5月2日未出現流耳現象。在4月22—25日林下與壩區最高相對濕度均>75%,但日最高氣溫<25 ℃。4月27—29日壩區最高氣溫均達30 ℃,相對濕度59%~69%;林下站日最高氣溫在30.8~32.1 ℃之間,對應平均相對濕度61.9%~65.6%。在實況觀測中5日出現流耳現象,5月3—5日壩區日最高氣溫均>34 ℃,平均相對濕度均>70%;林下站日最高氣溫均>33.9 ℃,相對濕度均>69.5%。4月27日壩區日最高氣溫達30 ℃,日平均相對濕度69%;林下地區日最高氣溫高達32.1 ℃,相對濕度65.6%;該日壩區相對濕度與出現流耳現象時段相對濕度一致,僅日最高氣溫低于出現流耳時段;而林下地區日最高氣溫已高達32.1 ℃,相對濕度為65.6%,但未出現流耳現象??沙醪降贸?耳片出現流耳現象的條件為:日平均相對濕度>69%,日最高氣溫必須>32.1 ℃。

在實況觀測記錄中,林下地區流耳情況更為嚴重。根據前人研究結果,高溫高濕易導致木耳流耳,5月3—5日林下與壩區的日最高氣溫、日平均相對濕度差異較小。因此本文又對林下與壩區的氣溫日較差進行了分析,發現林下地區的日較差普遍小于壩區,特別是5月5日,氣溫日較差相差1.2 ℃??沙醪降贸?在氣溫、濕度達到流耳條件下,氣溫日較差越小,流耳情況越嚴重。

2.2.3 停止生長低溫指標分析 在秋冬季種植實況觀測記錄中,林下及壩區木耳自11月17日、11月27日出芽后,耳芽幾乎無生長,經菌業專家綜合分析,本輪種植的菌棒雜菌多,且未來一月已無繼續生長氣象條件,秋冬季種植實驗提前結束。

針對耳芽不生長情況,結合春夏季種植經驗,采用從下棒至1月5日期間氣象觀測數據,對木耳生長的氣象條件進行分析。下棒至出芽期間壩區平均氣溫13.1 ℃,相對濕度80.4%,林下地區平均氣溫15.4 ℃,相對濕度74.0%;出芽至1月5日壩區平均氣溫6.0 ℃,相對濕度74.4%,林下地區平均氣溫7.4 ℃,相對濕度75.5%。2個時段中濕度條件差異較小,但氣溫相差較大,其中出芽至1月5日時段平均氣溫低太多。對2個時段的平均氣溫<10 ℃與<5 ℃出現天數進行統計分析可知,在下棒至出芽時段壩區出現了6 d的平均氣溫<10 ℃,林下地區無平均氣溫<10 ℃日數,林下地區從下棒至出芽為14 d,而壩區下棒至出芽為24 d;在濕度條件適宜耳芽生長情況下,考慮日平均氣溫<10 ℃為影響壩區下棒至出芽周期更長的原因。在出芽至1月5日,林下與壩區出現了30 d以上的日平均氣溫<10 ℃。壩區和林下分別出現了8 d和13 d的日平均氣溫<5 ℃,結合實況觀測,出芽至1月5日耳片無生長??沙醪娇偨Y出:相對濕度條件滿足的情況下,當氣溫<10 ℃時,耳芽無生長。

2.2.4 氣象災害預警指標與防御措施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結合黑木耳生長特點,提出劍河縣黑木耳農業氣象災害預警指標及防御措施(表7)。

表7 劍河縣黑木耳氣象災害氣象服務指標及防御措施Tab.7 Jianhe County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dexe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black fungus

3 結論與討論

(1)林下與壩區春季黑木耳出耳周期為49~56 d。當平均溫度在13.2~17.1 ℃之間,氣溫越高,木耳生長周期越短。林下溫差刺激、光照刺激較壩區小,出芽率低于壩區,但林下氣溫變化幅度小,濕度高于壩區,耳片生長條件更適宜,耳片質量更好。

(2)黑木耳適宜生長溫度條件:氣溫在5.1~32.7 ℃之間,草溫在3.6~42.5 ℃之間;最適宜生長溫度條件:氣溫在22.0~22.5 ℃之間,草溫在24.4~31.1 ℃之間;適宜濕度條件:相對濕度>70%。

(3)當氣象條件滿足日最高氣溫>32 ℃、相對濕度≥70%,會產生高溫災害,易造成木耳流耳;氣溫日較差越小,流耳情況越嚴重。生長環境氣溫<10 ℃時,抑制耳片生長。

猜你喜歡
劍河縣耳片壩區
非比例多軸載荷耳片的疲勞分析方法
民用飛機耳片結構參數化設計方法研究
基于三維模型耳片接頭幾何參數敏感性分析
劍河縣關工委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學習生活情況調研
臘味即是年味
豐收
劍河縣鉤藤中藥材市場購銷兩旺
農業部攜手新希望六和向劍河縣貧困戶捐贈土雞飼料
上英水庫庫壩區工程地質及大壩質量分析與評價
含孔邊套筒的厚截面復合材料接頭耳片強度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