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培養

2023-12-13 07:58曾厚玲李羅莎
人才資源開發 2023年21期
關鍵詞:校企核心大學生

□方 軍 周 倩 曾厚玲 李羅莎 羅 洋

隨著國內各大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應屆大學生就業形勢也日趨嚴峻。為了緩解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情況,國內各大高校不斷加強校企合作,通過建立合理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為應屆大學生提供諸多實踐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提升自身核心就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校企合作即各大高校和相關企業之間建立一種合作關系的橋梁,以互惠互利的原則為基準,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相互的交流與溝通,共同承擔人才培養的責任和義務,提升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共同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培養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有利于高校畢業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職業生涯的規劃。通過校企合作突出培養學生從事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社會適應性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將這種校企對接后的社會能力貫穿于學校培養人才的全過程,使學生的社會能力培養更好地與企業文化對接。本文通過文獻檢索和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對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提升策略進行分析和探究,研究相應的方案對策。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培養

校企合作,通俗意義來說就是學校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培養學生。實際上,校企合作模式在國外已經是成熟的運營模式和經驗,以德、日、加拿大等三個國家為例,德國雙元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紀,正式提出則是在二戰之后,“雙元制”的實施為戰后百廢待興的德國提供了人才支撐,促進德國經濟在廢墟之上重建騰飛。日本則是依托學校、企業、政府三方合作,形成了“產學官合作”模式,通過政府主導,提供資金、規范制度,極大刺激了日本的科研創新發展。加拿大的CBE 教學模式,多種細分職業,以學生需求和市場崗位雙重導向,確保人才培養始終與社會需求緊緊接軌。此外,美國的合作教育、英國的“三明治”教學模式和澳大利亞的TAFE 學院等,這些校企合作模式都有著同一個培養目的:培養學生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一。

我國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出現在??萍夹g學校之中,覆蓋面不廣,學校和企業的合作也不夠深入,不能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也不利于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的養成。

筆者認為,大學生應該掌握的核心能力包括:專業技能、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創新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之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明顯,這就勢必要求學生,要想在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就應該更正自己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方向。

校企合作的突出優勢就在于,其一,更精確地培養和實踐學生的特色專業技能。校企合作模式能讓學生在學校階段就開始接觸社會,企業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了解自己未來就業方向前沿動態,幫助學生掌握實際工作所需技能,學生在學校三年至四年的培養中,既能學習到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也能夠掌握一手行業的崗位要求和實踐經驗。

其二,更高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大學作為學生階段的最后一程,是學生適應社會的過渡階段?,F代社會中的企業,分工明確,相互合作,才構建起了龐大的企業機器,所以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尤為重要。校企合作模式,打破學生待在象牙塔之中的舒適圈,讓學生以勞動者的身份參與到社會分工之中,能夠更加直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其三,更系統化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信息傳達在任何形式和情況之下都是尤為重要的,在校期間學生需要和同學、老師、學長交流。就業后,需要和同事、上級、用戶交流,等等。不同交流對象應當采取的溝通方式全然不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不同交流對象,提前感受與同事和上級的溝通,積累溝通交流的經驗,并且進行系統化整合,形成獨屬于學生個體的溝通交流體系。

其四,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和自我管理能力。創新應該基于實處,才更加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企業擁有更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資源,可以讓學生更為廣泛地參與進實踐環節,在親身經歷和體驗過后,更有概率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學生在企業之中也更易將自己放在生產者的地位,通過生產勞動了解自己技能上欠缺的地方,激發學生的向學能力,幫助學生找準方向,養成自律的習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的提升方法

(一)優化校內相關課程設置,加強就業實踐教學

如今的大部分學生主要時間和精力是聚焦到上課和考試,當下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面臨的問題主要有部分大學生理論知識豐富而實踐能力匱乏,學校的課程設置里對于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的培養計劃不夠充分,暫時不能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核心就業能力。學??梢酝ㄟ^與企業合作,搭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對大學生進行聯合培養,共同制定課程大綱,將企業實際需求融入課程,更新學校的人才培養理念和方法,不斷調整理論知識,使其與實踐能力適應,加強就業實踐教學。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目前,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學校教師隊伍不穩定的問題。部分教師沒有深刻理解校企合作的內涵,對自身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充當的角色和定位認知模糊,導致校企合作效率和質量降低,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應與企業合作,共同建設師資隊伍,高??善刚埰髽I職業顧問、職業生涯導師等專業人員進高校、入課堂分享就職經歷或職業生涯相關體驗以及擔任高校兼職教師,更新學生的就業觀念。

(三)完善校企合作機制,搭建實踐教學平臺

1.建立健全的實習制度。提前為大學生正式就業構建合理的過渡橋梁,對于大學生個體、高校以及企業方皆有著重要作用。以校企合作為立足點,根據高校專業特點及企業具體需求,協調雙方共同建立有效的實習機制。

2.共同建立評估體系。為校企合作制定有效且標準化的評估方法,通過設立專人建立、記錄合作的檔案和數據庫,優化人才綜合評價系統,以及參考企業的評價和學生的建議,注意評估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統一,以提高學生的核心就業能力。

3.共同建立反饋機制。以加強高校企業兩方持續性溝通與合作,例如可通過定期開展座談會、研討會等活動,搭建學生企業溝通平臺,促進學生對企業的了解,明確更多企業相關信息后,可根據自身專業特色匹配企業崗位。此外高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和企業對學生的評價,不斷優化培養策略,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4.完善校企合作機制。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提高綜合素質養,增強學生的核心就業能力。因此校企合作,高校要利用企業平臺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職業素質教育機會,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培養學生的專業性、責任感和學生的職業素質,以達到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校企合作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促進就業也有典型案例。如通過培養高等人才,讓當地學生在當地企業進行就業。某高校與云和誠創軸承、俊達軸承、金城木業、金爾泰玩具等當地企業及政府簽訂了三方協議,針對性地開設木質玩具設計生產、軸承加工技術培訓課程,量身定制當地企業所需緊缺人才。落實定向培訓班、縣財政、定向企業、學校學生生活補貼、見習人員實習期間工資分配、學生繼續教育學費支付等政策。同時利用企業資源轉化“創新創業”成果。大學和企業合作建設創新創業項目,專注于專利研發直播和在線電子商務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校與企業共同開發了20 余項外觀、設計專利,注冊公司為老麻路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用于生產木質裝飾工藝品。

基于以上案例,可以得知,校企合作模式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在實踐過程中不僅有效地提升了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還獲得了更多高質量成果。當然,截至目前為止,校企合作模式暫未得到普適性推廣,說明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相關問題。

就高校主體而言,校企合作模式暫時并未成為常規化工作,較多高校也并未建立標準化校企合作相關部門。企業主體方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則需要花費另外的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若是進入企業實踐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則反而會出現加重企業工作流程運轉的效率、影響企業工作環節推進的流暢度,進而影響企業工作成果的質量等問題。因此,對于高校及企業雙方而言,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仍然是任重而道遠的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但若是成功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經歷了各方工作之間的磨合,后期將會更有效且更高效地促進各方工作的推進和產出,對大學生本身、高校方、企業方都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

四、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培養的未來展望

高校通過增強與企業的聯合關系,充分利用企業的技術和人才優勢,開展校企合作聯合培養,加強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優化課程設置。高??梢栽O立專項經費用于就業指導教師參加就業指導培訓,讓更多的教師具備培養學生核心就業能力的能力,積極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研究、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比賽等,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企業通過加強對校企合作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協助高校更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大綱,建立評估體系,委派就業顧問、職業生涯導師進高校指導學生就業,并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機會和平臺,與此同時,企業不僅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還會提供更多的渠道。高校和企業雙方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將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需求相結合。

高校、企業以及學生三方更應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核心就業能力,從而提高高校大學生的核心就業競爭力。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新機制,優化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體系等,提高高校畢業生核心就業能力培養質量,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以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另外,政府及相關部門也可以對校企合作模式的建構保駕護航,應高度重視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制度,指導高校完善相關核心就業能力課程的建設以及就業指導體系的建構,出臺相關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充分發揮對校企合作機制的指導、監督和服務功能,增強大學生的核心就業能力。

五、結語

總之,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學生核心就業能力培養的關鍵是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僅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置,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以及形成正確的工作態度,還要注重結合相關理論模型。在校企合作的指導下,找到有效的優化方法,以期實現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樹立正確的職業精神,讓畢業生充分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核心就業能力,使畢業生的就業能力能更貼近企業需求,為社會提供綜合素質更全面的現代化人才。

猜你喜歡
校企核心大學生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