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制度的實踐問題與優化路徑

2023-12-13 07:58□齊
人才資源開發 2023年21期
關鍵詞:晉升崗位事業單位

□齊 隆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制度是一個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環節,涉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工作激勵和組織效益等多個層面。在實際操作中,晉升制度可能存在一些實踐問題,如晉升標準主觀性強、晉升通道相對狹窄以及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人員的公平晉升和組織的長遠發展。本文旨在分析這些實踐問題,并提出優化路徑。

一、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崗位設置的標準和條件相對主觀

在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制度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管理崗位設置的標準和條件,并以此作為晉升的評價依據。然而,我國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任職資格、條件等標準的設置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觀性,對這一現象的表現具體剖析如下。

其一,晉升評價指標的設定往往缺乏具體性與量化,導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較大的模糊空間。例如,一些事業單位在制定晉升條件時,可能提及“出色的工作表現”或“杰出的貢獻”,但如何定義“出色”和“杰出”,何種程度、何種形式的工作結果可以被視為滿足此類標準,便存在諸多解讀的空間。此類模糊的評價標準,容易為評審人員提供過多的主觀判斷權,而缺乏可以量化、統一衡量的評價尺度。

其二,評價方式與方法的選擇過于單一,或依賴某些固定的評價渠道,進一步放大了主觀性的影響。在部分事業單位中,對于管理崗位人員的評價,可能主要依賴于上級或同級的意見反饋。盡管這些意見對于評價工作人員的表現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如果缺乏其他補充性的評價方式,如工作人員自我評價、同事互評或下級的反饋,可能會導致某些局限性的評價意見成為評價的主導,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角度和信息。由于評價信息來源的單一,評價結果可能更容易受到某些個體意見或固有觀念的影響,從而提高了評價的主觀性。

(二)管理崗位人員的晉升通道相對狹窄

首先,晉升制度的制定往往受到固有的組織架構和層級設置的制約。在一些事業單位中,盡管有大量的基層管理崗位,但隨著崗位級別的上升,可供選擇的高級管理職位數量有限,形成所謂的“金字塔型”晉升結構。因此,即使員工在基層管理崗位表現出色,也可能因為上一級管理崗位的數量限制而面臨晉升瓶頸。

其次,事業單位中的晉升制度可能存在保守的文化和觀念束縛,這種文化和觀念往往強調資歷和工齡,而相對忽視員工的實際能力、成果與潛力。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擁有較長工作年限的員工更容易被視為晉升的優先考慮對象,而那些具有較短工作年限但表現卓越的員工則可能面臨晉升通道的限制。這種過于強調資歷和工齡的晉升觀念,可能使得事業單位的晉升制度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和組織內部的人才需求。

最后,部分事業單位在晉升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可能缺乏有效的人才發展和梯隊建設機制。晉升不僅僅是對員工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其未來潛力的認可和組織對其未來角色的期望。然而,在某些事業單位中,可能存在對晉升制度的短視和功利性認識,即只看重員工的短期表現,而忽視了長期的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這種情況下,晉升機會往往會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崗位或部門,而其他部門和崗位的員工則面臨晉升機會匱乏的問題。缺乏全面的人才發展視角,可能導致晉升通道的不均衡和狹窄。

(三)對管理崗位人員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

績效考核是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制度實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有助于增強管理崗位人員工作積極性,也有助于明確自身的優勢與不足,為個人職業發展提供方向和指引。但在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制度實施過程中,部分單位在對管理崗位人員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上存在不完善之處,這一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方面,考核指標的選擇可能偏重于量化和短期成果,而較少關注質量和長期的貢獻。在部分事業單位中,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可能過于強調數字化的業績指標,如完成任務的數量、項目的進度等,而較少考慮如何衡量在項目創新、團隊合作和長期戰略規劃等方面的貢獻。這種偏向于當前、量化的考核方式,可能導致管理崗位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更注重追求眼前的業績,而忽視對組織長遠發展的思考和貢獻,甚至犧牲單位長遠發展利益,出現為求業績“竭澤而漁”的現象。

另一方面,考核辦法、過程可能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干擾。在一些事業單位中,盡管存在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但具體的評價辦法設計不合理,評價過程和結果可能并不為所有員工所知曉。這種情況下,評價結果容易受到個別評價者的主觀意見和偏見的影響,而不是基于客觀、公正的標準。如有些單位人數較多,工作人員平時相互了解少,考核辦法卻要求他們之間相互進行投票評價,導致出現人情票、關系票等不正?,F象。另外,缺乏對評價者進行培訓和指導,可能使得他們在評價過程中無法做到公正、客觀,增加了評價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

二、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制度的優化路徑

(一)優化晉升標準,切實保障職工權益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制度中,晉升標準是影響工作人員積極性的關鍵因素,關系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想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熱情、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對晉升標準進行優化。

首先,構建綜合評價體系。這一體系不僅應涵蓋工作人員的資歷、工作經驗,還要深入其日常工作表現、技能熟練度、合作協調能力、項目管理等方面。對于資歷,不單純看工作年限,更要考慮在過去的工作中所擔任職責、所負責項目的規模與復雜度。而對于能力評價,應側重于實際操作技能、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內領導力以及與他人的協作關系。此外,考核應有明確的量化標準和客觀標準,減少人為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影響。

其次,明確并公示晉升的程序和標準。為了增加透明度和公正性,事業單位應將晉升的程序、標準,以及評價方法進行明文規定,并向全體職工公開,確保每個人都能清楚理解晉升的路徑和要求。例如,可以制定詳細的晉升手冊,列明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以及不同管理崗位所需的具體資質、能力和績效標準,并且定期更新以適應單位的發展需要。此外,可以設立獨立的晉升委員會,由多個部門和層級的代表組成,確保晉升決策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最后,實施定期的能力培訓和自我評估。為了確保個人與單位目標的一致性,制度應明確規定每位工作人員周期性地進行自我評估。這一過程中,自我評估表格可以包含工作績效、創新能力等維度,以便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完成后,工作人員應該與自己的分管領導或人事部門進行一對一交流,對比自評和他評,這種對話機制有助于揭示潛在的問題或不足,并提供改進的機會。此外,為進一步確保工作人員在其職業生涯中的持續進步,單位應根據工作人員的自我評估和其上級的反饋,提供針對性的培訓和發展機會。例如,對于管理技巧或項目管理的不足,可以提供相應的管理課程。對于技能的缺失,可以推薦專業技能培訓或研討會。這種培訓不僅應該滿足當前的工作需求,更應預見到未來的崗位要求,幫助職工為未來的晉升做好準備。

(二)明確職責職能,合理設置晉升通道

晉升制度的設置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事業單位的工作實際,在充分考慮管理崗位人員職業發展的基礎上,依據崗位的職責和工作內容,綜合考慮工作年限、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等因素,合理設置不同管理崗位晉升通道。為此,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完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人員晉升制度。

其一,設計靈活且多樣化的晉升通道。事業單位可以針對職工的能力、特長和職業發展規劃,開發一個晉升路徑管理系統,提供水平和垂直兩種晉升路徑。水平晉升關注于專業技能的深化和拓展,適合于那些希望在某一專業領域持續深造的工作人員;而垂直晉升則更側重于管理和領導能力的培養,適合于有管理潛質和愿景的工作人員。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開設內部的工作坊或研討會,讓職工自主提出他們希望的晉升路徑,或者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晉升障礙。通過這些實際的反饋,單位可以更精準地為職工提供合適的晉升機會。

其二,融合第三方評估及多元反饋機制。為確保晉升制度的客觀性與透明度,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可考慮引入行業內知名的評估咨詢機構,進行崗位職責分析、潛能評估及晉升機制的透明度檢查。選擇的評估機構需具備深厚的行業洞見、高度的評估公正性,以及跨領域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其核心職責包括但不限于對事業單位現行晉升體系的深度診斷、識別流程中的癥結所在,以及針對性地為流程中的各節點提供戰略建議。為確保評估的全方位與深入,相關部門、單位應為評估團隊提供充足的數據支持,如晉升歷史數據、員工滿意度調查等,使其能在數據驅動下給出具有執行力的方案。

(三)強化績效考核,樹立正確的激勵導向

第一,細化多維度績效評估指標。首先,事業單位應借助行業專家、管理顧問等資源,對各個部門、崗位進行深入分析?;诖朔治?,明確各個崗位在單位發展戰略中的角色和價值,從而為每個崗位制定一套具體、明確和可量化的績效指標。例如:教育事業單位中的教師,除了教學質量、學生評價等常規指標,還可以考慮課堂創新、教材研發、學科競賽輔導等;衛生事業單位中的醫生,除常規的疾病治療成功率、患者滿意度外,還可以關注醫生對于新技術、新療法的研究與探索、參與醫學研討會的次數等;文化事業單位中的文獻管理人員,除了檔案整理、借閱服務等日常工作外,也可以關注他們在數字化轉型、古籍修復、展覽策劃等方面的貢獻。

第二,持續完善與更新指標。鑒于各行業、部門和崗位的變化以及事業單位的具體任務和目標的更新,績效評估指標不應一成不變,應定期進行內部審查,半年或年度一次,根據反饋和效果進行細微調整或進行變革,以確保其與實際工作和單位目標保持一致。例如:在文化事業單位中,隨著數字化和技術的進步,數字資產管理和虛擬展覽可能逐漸成為關鍵工作之一。因此,對于涉及這些領域的崗位,應該加入與數字技術應用相關的評估指標,如虛擬展覽的參觀人數、在線資源的使用頻率等。在衛生事業單位中,隨著遙感醫療、健康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引入,對醫生和醫護人員在這些新技術應用中的績效也應當加以考核,如遠程醫療咨詢的滿意度、健康數據分析的準確性等。這樣可以確??冃гu估體系與事業單位的實際發展需求和技術趨勢保持同步,進而更準確地評價職工的績效。

第三,實時反饋與激勵機制結合。為了確保工作人員的工作動力和提高工作效率,事業單位應結合現代技術手段,如移動應用、云計算等,實現實時的工作成果追蹤與反饋。當達到或超過預設的績效標準時,系統可以自動觸發相應的激勵措施,如獎金、提前晉升機會、培訓機會等。這樣不僅可以確保職工的努力得到及時認可,還有助于樹立一個正向、積極的激勵文化。

三、結語

總之,事業單位在國家和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中管理崗位人員的角色和晉升制度對于事業單位的穩定性和效率提升產生深遠的影響。經過深入探討,不難發現當前的晉升制度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這不僅影響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還可能導致不能充分利用事業單位的人才資源。因此,優化晉升制度,確保其更加公正、透明且與員工的實際貢獻相匹配,變得尤為重要。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事業單位工作內容的更新,晉升制度也應當持續地進行調整和完善,以確保其與時俱進,滿足事業單位和工作人員的雙重需求。

猜你喜歡
晉升崗位事業單位
腐敗潛伏期官員何以得到晉升:基于干部任用權的分析
論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實現
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
在保潔崗位上兢兢業業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立探討
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優化
北京街鄉公務員職級晉升通道打通了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工作有序推進
實施HR崗位輪換 打造復合型HRM團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