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模式實踐之臨湘市一例

2023-12-13 15:25陽榮鳳彭亦欣陳拓宇梁益橋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陽榮鳳 彭亦欣 陳拓宇 梁益橋

摘 要 推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和提高農民收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核心在于建立健全的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在總結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對湖南省臨湘市白羊田鎮的湖南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了深度調研,分析了該公司通過租賃聯結、產權聯結和服務聯結帶動農民增收的經驗,并從農戶和企業雙方的視角出發,對3種利益聯結模式的優缺點進行了探討。針對農企利益聯結機制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優化對策:發展“油茶+n”復合經營模式,興建油茶產業園;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提高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科技支撐。

關鍵詞 農業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龍頭企業;湖南省臨湘市

中圖分類號:F325.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7.031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建設農業強國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走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之路。2021年,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見》,明確指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引領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是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是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主體,在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梢?,農業產業化發展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途徑,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關鍵舉措,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僅是維系農業產業化各主體的紐帶,也是平衡各方主體利益的關鍵點。

學術界關于利益聯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龍頭企業和農民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上,且幾乎一致認為利益聯結機制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因素與核心要點。其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聯結模式就是兩者利益聯結機制的外在表現[1]。針對農企利益聯結模式的研究,肖靜等探討了農企利益聯結模式存在的問題[2]。楊孝偉等分析了“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一體化”“行業協會+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3種利益聯結模式的適用場景[3]。李和平等在梳理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存在的利益聯結機制時,通過對比闡述與案例分析等方法介紹了“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5種聯結機制類型[4]。林宣佐等通過分析龍頭企業參與農村三產融合過程的利益聯結模式,認為合同合作式的違約風險、員工加入式的監管風險、入股分紅式的分配風險尤為突出[5]。

目前,湖南省岳陽市農業產業化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態勢。1)全市農產品加工企業總數3 791家,規模以上企業789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23家,上市企業4家,2023年岳陽市獲評省千億標桿龍頭企業2家、省“百企”8家。2)全市累計建成國家級涉農示范區6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特色產業園66個、優質農產品示范基地(示范片)5個,數量和質量穩居湖南省前列。3)全市龍頭企業聯結基地面積16.29萬hm2,帶動農戶63.9萬戶。全市龍頭企業參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73個,帶動輻射受益農戶30多萬戶。

無論是提高農產品加工效率還是農民收入水平,都需要龍頭企業發展再提速、質量再提升。在此背景下,研究岳陽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并進行實地調研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立足于湖南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九豐農業)調研數據,從農戶和企業兩個視角出發,分別對企農利益聯結模式的過程及優缺點進行分析,探討企業引領農民增收背后的機制,從而提出優化建議,促進農民收入的可持續增長。

1? 基本情況

九豐農業成立于2011年,現有員工80人,擁有成熟先進的生產線和檢測設備,可年產、加工鮮茶果1萬余t,生產茶油0.2萬余t,年產值2億元;擁有自主油茶商標“柒灣”,原料自產、產品自制、全產業鏈實現品質自控,質量可溯源,是一家集油茶種植,鮮茶果加工,茶油菜籽壓榨、精煉及銷售全產業鏈于一體的企業,先后被評為湖南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省產業扶貧龍頭企業。

九豐農業位于湖南北部的臨湘市白羊田鎮,緊鄰大云山國家森林公園。白羊田鎮林地面積4 593.33 hm2,森林覆蓋率達47.73%,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條件決定了白羊田鎮的農業發展以山林種植業為主。九豐農業已經形成了“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其統一科技服務、農資配送和產品銷售,帶動農戶發展油茶生產經營活動。

2? 利益聯結模式

2.1? 租賃聯結

1)九豐農業與1 500多戶村民(包括35戶原貧困戶)達成協議,以每667 m2耕地每年60元的租金完成16.93 hm2的土地流轉,高于當地市場價(每667 m2耕地每年30元),每年支付流轉費15 240元;流轉土地的村民有一部分留在加工廠工作,月工資2 800~3 000元。2)油茶適生于低山丘陵地帶,所以只在整地環節使用了機械,油茶生產管理中的除草、施肥、病蟲防治及油茶果采摘等均為人工完成,每年需要雇傭大量勞動力,人工費一般為100~150元·工日-1,可為農戶增加勞務收入1 000萬元以上,幫助農戶共享公司產業發展紅利。

該模式讓農民通過流轉土地和勞動合作來獲得工資和財產收入,穩定并拓寬了農民的收入渠道,且生產風險和市場風險完全由企業承擔。但由于農民不再獨立從事農業生產活動,農民也喪失了自身經營獲取更高收益的機會。

2.2? 產權聯結

九豐農業積極引導社員通過土地、資金、扶貧小微貸款等入股,讓農戶參與合作社油茶項目,如有109戶338人利用扶貧信貸政策貸款入股,每年可享受到股息分紅3 000元,既保證了資金安全又保證了收益穩定。

該模式使三方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共擔風險和利益,使農民和企業不追求機會主義,節省交易成本,如企業不會未經許可提高收購標準而導致農民利益受損,農民也不易選擇違約出售農產品,非常符合在農業產業化中利益聯結的目標。

2.3? 服務型聯結

1)企業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農業生產管理等服務,使農民能夠生產出優質的農產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九豐農業直接帶動周邊1 500多戶農民種植油茶超過800 hm2,免費提供油茶苗、肥料、技術培訓等多種幫扶。2)為了讓農戶參與種植,企業將種植基地劃分成兩個片區,每個片區安排一名油茶種植經驗豐富的高級技術人員,指導農戶種植、撫育油茶樹及使用機械設備。3)企業通過“黨支部+企業”的模式帶領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把黨支部的政治優勢與企業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周邊群眾新造、低改油茶林733 hm2,輻射2縣4鎮10村,每年累計培訓700人次,走訪困難戶100余戶。越來越多的企業與農戶建立了多樣化的服務型聯結形式,通過提供技術、工具等一系列服務,提升農戶的整體素質,提高農業生產力。

3? 存在的問題

3.1? 聯結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式單一

1)企業和農戶的聯結模式以租賃、產權聯結為主,農戶通過扶貧小微貸款、土地入股油茶項目參與分紅,但由于產權界限不清晰,企業與農民合作存在“一刀切”現象,農戶很少參與運營管理,農戶與企業的合作只停留在農業生產環節,利益分配沒有拓展到初級加工、深加工等產業鏈后端。2)銷售行為聯結模式未能實施,即企業與農民沒有簽訂采購合同。事實上,采購合同的簽訂能減少市場波動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降低市場價格和銷售渠道不穩定造成的市場風險,節省交易成本,使農民獲得穩定的經營收入。3)在服務型聯結中,沒有形成以“互聯網、物聯網”為核心的科技形式服務,缺少適應農業信息化的技術產品,企業科技創新水平不高。

3.2? 龍頭企業融資問題仍然存在

龍頭企業在收購農產品、雇傭勞動力等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資金需求時間集中,銀行出于安全考慮,貸款審核和發放非常慎重,并要求農擔公司擔保,而擔保環節又增加了貸款利率,造成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同時,為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銀行等機構的信貸政策收緊,條件要求更加嚴格,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

農業產業的產出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投入資本水平的影響,目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資金主要是財政支農資金,而資金發放又是以產業規模為依據,主要用于發展大型的農業產業化企業,中小農業產業化企業相對缺少資金支持。

3.3? 農戶專業素質和知識水平有待提升

調研發現,當地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農村缺少青壯勞動力和專業技術指導,農戶缺乏先進的油茶種植技術,存在種植、管理粗放的現象,導致產籽量不高、出油率低。雖然企業開展了一系列油茶種植技能培訓活動,但是農民對新技術、新工具等從知道到認識再到接受和使用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引導和激勵。目前,當地農民大多不具備相關專業素質和農業知識,難以吸收利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所推廣的資源和要素。

4? 對策建議

4.1? 發展“油茶+n”復合經營模式,興建油茶產業園

利益聯結中,農民是利益聯結創新的關鍵點,應充分考慮農民的利益。針對利益聯結模式單一、利益分配少的問題,要延長油茶產業鏈條,建立多元化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復合經營模式,打造全方位的油茶產業園。1)發展“油茶+n”復合經營模式,如“油茶+養雞”“油茶+黃菊”等,通過一地多用,既能有效實現油茶林高產,增加油茶地產出,提高經濟效益,又能創新完善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戶增收。2)將油茶產業與鄉村自然景觀相結合,提高油茶產業的綜合效益,實現農業、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探索兼顧農業、種植、研學、文旅、休閑等循環經濟的多功能經營技術模式。例如,通過開發油茶休閑觀光園,舉辦以體驗、品嘗為主的油茶文化節、茶花節等游玩活動,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的旅游業發展,也可提升當地茶油的知名度,推動周圍餐飲、住宿、農產品銷售的發展,創新多元的利益聯結模式,拓寬農民收入渠道,從而促進農業產業化和鄉村振興。

4.2? 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提高企業輻射帶動能力

企業與農戶聯結機制的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與保障。1)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龍頭企業承擔了引導本地農民進入市場、建立農業產業化鏈條、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社會義務,這為龍頭企業的發展增加了外部風險,政府要對當地龍頭企業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重點補貼和支持,并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

2)優化金融信貸模式。金融部門要針對油茶生長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等產業特點,通過擴大貸款規模,對不同的農業經營主體制訂不同的信貸策略,延長貸款期限,解決企業資金周轉問題,拓寬企業與農戶的融資渠道,加大對龍頭企業、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建立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適應的金融保障機制。

4.3?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科技支撐

九豐農業當前受技術人才不足的制約,科技創新水平不高,合作的農民群體也大多未掌握油茶撫育技術。對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強化油茶技術人員的培養,多形式、多渠道傳授油茶種植和管理技術,如以集中培訓、專題講座、田間學堂等形式加強農戶職業教育和培訓。2)引導和鼓勵基層科技人員通過知識培訓、典型示范和定向服務,逐漸提高油茶種植戶的技術水平,并與油茶種植戶形成良性互動,建立緊密的科技聯結關系,培養農村實用技術人才,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3)定期在當地舉辦茶油宣講會、推介會,同時以電視、廣播、短視頻平臺為載體對茶油進行宣傳,提升茶油的知名度,提高產業融合水平,進而提升油茶產業的吸引力,讓更多的相關技術人員扎根于此。4)重視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通過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緊密合作,促進高校畢業生、相關技術人才等高素質科技人才返鄉留鄉就業創業,擴大農村人才隊伍,提升農民整體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 閆玉科.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問題探討:以廣東省為例[J].農業經濟,2006(8):29-32.

[2]? 肖靜,劉小芬.企農利益聯結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2013(6):127-128.

[3]? 楊孝偉,尚士濤,胡曉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中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利益聯結模式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14):121-122.

[4]? 李和平,張曉曉.農戶視角下現代農業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探析[J].農村經濟,2019(7):119-126.

[5]? 林宣佐,陳希.龍頭企業參與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利益聯結模式及風險防范[J].學術交流,2020(1):131-139.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3-06-22

基金項目:2023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一般自籌課題項目“農村集體混合所有制經營的實踐困境與解決路徑選擇”(XSP2023GLC034)。

作者簡介:陽榮鳳(1995—),女,湖南婁底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財務與會計問題。E-mail:736469471@qq.com。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呂梁兩企業入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百強
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2018年全球農化產品銷售前20名的龍頭企業
農業龍頭企業融資擔保模式創新及政策支持研究
2016年湖南省新認定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名單
南昌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制約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區農業產業化問題研究
關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現狀及完善途徑
探析電商對農業產業化的影響與促進
農業產業化的戰略意義與未來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