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州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示范推廣對策

2023-12-13 15:25陸冰梅翁方敏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玉米

陸冰梅 翁方敏

摘 要 為解決耕地面積有限和糧油供需缺口巨大的難題,保障國家糧油安全,2022年廣西來賓市象州縣開始示范推廣和應用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通過試驗示范、推廣與應用,充分彰顯了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的優勢和成效,但在示范推廣中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該項技術示范推廣應用及其成效?;诖?,結合象州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推廣應用實例,闡述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在實際生產中的優勢,分析示范推廣中面臨的問題及其原因,提出“強化宣傳,轉變思想認識,促進種植觀念轉變;強化培訓指導和示范,確保復合種植關鍵技術落實到位;強化農機農藝融合,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示范推廣;廣西來賓市象州縣

中圖分類號:S513;S565.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7.038

現階段,我國糧食生產面臨嚴重的瓶頸問題,尤其是大豆、玉米供需缺口較大,爭地矛盾突出。2021年,我國玉米、大豆進口量分別高達2 835萬t、9 652萬t[1]。玉米和大豆同屬于旱糧作物,土地競爭十分激烈,要實現玉米和大豆的自給自足,還需約1億hm2的農田。開展玉米-大豆兩熟輪作的示范和推廣,既能有效緩解土地爭奪問題,又能提高農戶的經濟收益[2]。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是在農作物傳統間套作的基礎上,通過玉米帶與大豆帶復合種植,使高位作物玉米邊行優勢更加明顯、低位作物大豆的受光空間更加充足,進而實現玉米帶與大豆帶年際間地內輪作,形成兩種作物之間的優勢互補、和諧共生[3]。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解決了傳統間套作出現的田間配置不合理、缺乏協同施肥技術、缺乏病蟲草防控技術及大豆倒伏嚴重等瓶頸問題,是一項穩糧保供、助農增收的重要技術措施。大豆、玉米在大田中采取科學有效配置種植,可實現一季雙收和穩產高產,對于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象州縣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地處廣西中部,該縣總面積1 898 km2,地理坐標為東經109°25′~110°06′、北緯23°44′~24°18′。象州縣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季風區,季風特點顯著,光、熱、水基本同季,降水比較集中,有雨季和旱季之分。象州縣自2022年開始積極推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帶動、技術跟蹤服務等有效措施,共推廣種植約93 hm2。

1? 復合種植技術優勢

1.1? 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穩糧增豆”

根據我國多年來中央一號文件及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種植業工作要點等國家政策文件,在新形勢下穩定玉米種植面積、提高大豆產量,是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提質增效、保障國家糧油安全的重大戰略。人多地少、耕地有限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玉米、大豆爭地矛盾日益突出。實踐證明,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是解決爭地矛盾的有效途徑。1)玉米和大豆合理間套作栽培,通過玉米雙行并大幅度縮小玉米株距的科學布局種植,能騰出有效空間種植大豆,充分利用土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2)玉米和大豆合理間套作栽培,能發揮玉米邊行優勢,且大豆植株的受光空間明顯擴大,確保了玉米產量不下降,并多收獲一季大豆。這不僅可以保障玉米產量穩定,還能極大地提升大豆的自給率,從而實現“一田雙收、穩糧增豆”的目的。

2022年,象州縣示范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面積66.7 hm2,涉及示范種植農戶190多戶,其中連片種植1.3 hm2以上的示范片有13個。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的指導意見,象州縣示范種植模式為“2+3”帶狀間作模式,即按2行玉米帶和3行大豆帶進行配置,每個生產單元帶寬2.4 m,玉米帶內行間距0.4 m,大豆帶內行間距0.3 m,玉米帶與大豆帶行間距0.7 m。象州縣試驗測產統計顯示,2022年秋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每667 m2產玉米447.9 kg、大豆

70.0 kg;2023年春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每667 m2產玉米497.0 kg、大豆59.5 kg。而2022年象州縣玉米凈作每667 m2產玉米僅348.03 kg,由此可見,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在充分有效利用土地和“穩糧增豆”方面具有顯著的優越性和良好的應用前景。

1.2? 種養結合,有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可實現作物間養分互補。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功能,可為玉米和大豆生長提供氮素補充,根瘤菌的固氮量每提高10%,氮肥利用率可提高20%~30%,每667 m2可減少氮肥施用量4~6 kg,從而降低種植成本。實施復合種植輪作倒茬,可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農藥施藥量減少10%~15%。同時,玉米、大豆秸稈可用于飼養牛羊,實現秸稈過腹還田和資源的循環利用[4]。

1.3? 有效增加經濟效益,實現增產增收

采用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技術,可以同時收獲玉米和大豆籽粒作為食物或飼料。復合種植時玉米的產量與凈作時相當,若每667 m2土地可以增加70 kg的大豆產量,按照市場價6元·kg-1計算,每667 m2土地的收入可以增加420元??鄢蠖狗N植成本210元(種子、農藥、化肥等成本),凈收入增加210元。象州縣玉米凈作面積3 300 hm2,大豆凈作面積457 hm2,若有1 000 hm2(30%)進行玉米-大豆間作復合種植,可增加大豆產量約1 050 t,增收約630萬元。

2? 示范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2.1? 關鍵技術落實不到位,影響復合種植產量

1)復合種植田間配置不合理,影響玉米、大豆預期產量。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在象州縣是首次示范推廣,缺乏相關的技術和經驗,一些種植戶未嚴格按照“擴間距增光、縮株距保密度”的田間配置技術需求,種植密度不足,嚴重影響玉米、大豆產量。由于傳統種植習慣,種植時出現玉米、大豆株距過大,甚至有的玉米株距按照凈作株距規劃,種植密度明顯不足,導致玉米和大豆的株數偏少,產量不及預期。玉米帶與大豆帶間距過小,給大豆造成較強的遮陰作用,光照不足導致大豆光合作用減弱,光合產物積累不足,大豆徒長、倒伏或不結莢,產量降低。

2)復合種植品種選擇不當??茖W選擇品種是確保復合種植成功的關鍵技術之一。目前,廣西玉米品種多為平展型品種,可供選擇的緊湊或半緊湊型玉米品種較少;市場上一些早熟、抗倒、耐陰性強的大豆品種更是緊缺;象州縣域內黃豆種植面積較小,豆種來源不足,豆種質量難以保障。因此,在2022年開展復合種植示范推廣中,一些種植戶在選擇品種時,采用平展型、高稈玉米品種,在大豆品種選擇上不遵循“春季春大豆、夏(秋)季夏大豆”的選種原則,品種耐陰性也不強。品種選擇不當,導致復合種植的成效不明顯,出現了“穩糧”但不“增豆”或“增豆不明顯”的問題。

3)復合種植中施肥、抗倒伏、除草等相關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不規范。新興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栽培模式給農田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也給廣大種植戶帶來了新的考驗。一些復合種植相關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不夠規范,具體表現為玉米施肥時,部分種植戶只按作物占地面積施用,導致施肥量不足,造成玉米減產;復合種植中,種植戶不采用烯效唑等化學防控技術,導致大豆出現徒長、倒伏、不結莢現象,造成大豆不增收或增收不多;選用除草劑不合適、封閉除草不及時、苗后防治不科學等,導致雜草與玉米、大豆爭肥共生,影響作物生長。

2.2? 復合種植機械化綜合水平低,種植勞動強度大

象州縣屬于丘陵地形,地塊面積偏小,不便于機械化大面積作業,缺乏相應的適合復合種植模式的農機具,機械化技術還不成熟,機械化水平低。2022年復合種植推廣示范中,機械化(播種)復合種植示范點只有2個,種植面積約9.3 hm2,85%以上復合種植全過程主要依靠全人力或半人力(手推式播種機完成播種)完成。勞動力成本和勞動強度都較大,是目前象州縣復合種植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之一,也是制約復合種植技術進一步推廣的重要因素。

2.3? 復合種植效益偏低,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

隨著種植結構不斷調整,象州縣已形成水稻、水果(沙糖橘)、甘蔗、玉米、桑樹五大產業結構格局,而大豆種植面積少。象州縣內幾種作物種植凈利潤比較詳見表1,從農作物種植效益看,在不計勞動力成本情況下,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每年每667 m2種植收益有2 510.4元,但扣除勞動力成本后無利潤。復合種植整體效益偏低的主要原因為勞動力成本高、農事工作量大(因增加了大豆作業農事活動),導致農民主動采用復合種植積極低,嚴重影響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的推進。

3? 復合種植技術示范推廣對策

3.1? 強化宣傳,轉變思想認識和種植觀念

1)加強宣傳大豆在國家糧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大豆供給-需求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推廣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是國家重要戰略部署要求,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讓種植戶從思想認識上了解復合種植的重要意義。2)加強宣傳復合種植補貼政策。為加快推進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示范推廣,我國廣泛實行復合種植補貼政策,補貼政策要宣傳到位、執行落實到位,讓種植戶對復合種植在效益上更有信心,從而逐漸轉變種植觀念,增強種植意愿。3)對新型職業農民、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進行重點宣傳。這些現代農業經營個人或組織都具備并掌握一定的農業專業技能,相對比較容易接受復合種植技術新模式,種植意愿更強,宜重點宣傳,并注重充分發揮其帶動示范作用。

3.2? 強化培訓指導和示范,確保關鍵技術落實到位

為確保復合種植關鍵技術落實到位,要做好以下4點。1)加強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培訓。鄉鎮是教授、試驗示范、推廣應用農業技術的“最后一公里”,鄉鎮技術人員必須精準掌握復合種植技術,并開展有效的復合種植技術培訓和指導。2)縣、鄉農技部門開展復合種植試驗、示范。選擇農業生產條件好、生產水平高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或農業合作社作為試驗、示范點,并以其為平臺,組織開展復合種植技術田間現場培訓和指導。3)開展復合種植品種引進試驗、示范,篩選出適合象州縣種植的緊湊或半緊湊中矮稈玉米品種和早熟、抗倒耐陰、抗病大豆品種,并加以推廣應用,特別是要加強大豆品種引進種植試驗示范。大豆是喜溫喜水的短日照作物,對光周期反應敏感,大豆品種間對光照長短、溫度變化等因素的響應有較大差別,引進種植時宜考慮其品種特性[5]。

4)組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或農業合作社到復合種植取得較好成效的地區交流學習,汲取復合種植成功經驗做法。

3.3? 強化農機農藝融合,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

強化農機農藝融合,是解決復合種植勞動強度大、效益低的有效途徑。1)根據現行復合種植示范推廣模式需求,推行落實有關農機購買補貼政策,引進適合當地機械化作業的農機具。2)充分利用當地農機能人資源,組織培訓和開展農機技術研究、試驗示范,使其掌握復合種植機械化操作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復合種植技術推廣應用。3)科學規劃布局復合種植,選擇地勢平坦、種植相對集中區域進行示范推廣,更有利于開展機械化播種、收獲、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作業,降低勞動力成本和勞動強度,提高復合種植經濟效益。4)因地制宜,在不適宜大型機械化作業的地塊,推行使用便捷式的小型農機具,盡可能地降低勞動強度。

4? 結語

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是一項助農增收的重要技術措施,可實現穩糧增豆,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豆,對解決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象州縣在示范推廣中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需通過采取強化宣傳、培訓和示范、農機農藝融合等,推動象州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瀟湘晨報.我國2021年玉米小麥稻米進口量飆升至紀錄新高[EB/OL].(2022-01-20)[2023-06-0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40623627518 9303&wfr=spider&for=pc.

[2] 郭婷.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機械化技術及裝備應用研究[J].南方農機,2023,54(17):58-60.

[3] 李繼章,梅玉芹,楊國明,等.臨滄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初探[J].高原農業,2023,7(4):395-399.

[4] 賀洪軍,高鳳菊,田藝心.玉米-大豆高效復合種植模式調研報告[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8(6):112-115.

[5] 段永華,左麗娟,鄧成忠,等.菜用大豆營養性狀與經濟性狀相關性研究[J].大豆科技,2023(4):30-34.

(責任編輯:張春雨? 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3-07-16

作者簡介:陸冰梅(1977—),女,廣西象州人,本科,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E-mail:546474813@qq.com。

猜你喜歡
玉米
掰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苗發黃怎么辦
玉米接連暴跌 真的要崩盤?
當前玉米追肥要注意啥
玉米適當晚收好處多
童年的烤玉米
我們都是“玉米人”
我的玉米送給你
七穗玉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