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角下來鳳縣舊司農園三產融合模式創新探析

2023-12-13 22:50喻洲林彭建凱于文浩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農園園區融合

喻洲林 彭建凱 于文浩

摘 要 為了增強農村地區三產融合發展實力,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提檔升級,立足鄉村振興大視角,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舊司農園作為研究個例,在實地調研基礎上分析當地產業融合現狀,挖掘堵點,總結經驗。同時針對其產業融合過程中的融合環節銜接粗糙、產業融合模式老舊、利益聯結程度偏低等問題,從提高村民收入、鞏固振興成果、實現利益聯結3個方面切入,提出了發展對策,建議通過“打造地方特色農產品種植園,打造完整預制菜生產流水線,打造文化深度體驗式旅游區”創新模式,探索多元產業發展增強吸引力,突破農村產業傳統格局,打造新時代產業融合的“舊司農園樣板”。

關鍵詞 三產融合;鄉村振興;利益聯結;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舊司農園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7.044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板塊中提到了關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強調了產業振興在鄉村振興總體布局中的重要性[1]。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而農村區域的產業振興,離不開特色三產融合等一系列農村新業態的發展。2022年湖北省委一號文件《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要求,鼓勵各地根據自身特色優勢,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培育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生、民宿經濟等新業態[2]。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舊司農園(以下簡稱舊司農園)位于鄂西山區腹地,于2020年授牌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近年來,舊司農園產業融合發展勢頭強勁,在鄂西山區具有很強的代表性。著眼于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視域,在當前大力推進農村地區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創新的重大時代議題下,對舊司農園三產融合模式進行研究,以期為我國其他偏遠農村地區推進鄉村振興,尤其是發展與創新特色三產融合模式提供發展樣板與可行思路。

1? 來鳳縣舊司農園三產融合模式發展現狀及突出優勢

1.1? 產教并濟:以教促產,以產助教,培養高素質職業農民

舊司農園位于恩施州來鳳縣舊司鎮,是國家級農業產業示范基地與州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是全國農業現代化科技展示基地、農業農村部武陵山國家農民培訓基地。自園區建設初期,人員教培工作就是園區設計中的重要一環,并在逐年完善與經驗總結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職業農民培養方式。

舊司農園開創了“教育+產業”鄉村振興模式,帶領學員學習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現代園區、省級實訓基地的規劃、建設及運營等理論知識。同時開展實訓實習,帶領學員現場觀摩參觀交流。農園累計培訓、培育各類農業經理人、高素質農民1萬余人。目前,舊司鎮已建成來鳳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學校聘有專兼職教師25人,其中國家級培訓師3人、國家級培訓講師4人、農業技術專家4人、經營管理類專家14人。校區擁有0.3 hm2高科技智能溫室大棚教學基地,3.33 hm2水果種植教學基地,13.33 hm2綠茶紅茶教學基地,66.67 hm2藤茶教學基地,1.33 hm2蔬菜教學種植基地和200 m2水產教學基地。農園先后培訓農民10 853人次,幫助234名農戶順利脫貧并成為新型職業農民。截至2022年,農園已有入園農戶203戶685人,入社農戶每年戶均

增收3 500元。

產教結合的方式既有利于培養出高素質職業農民,減少農園產業未來細化延伸中布局落實的阻力,提升第一產業生產效率和產品市場化率;又可以有效吸引一大批高級人才入駐園區,為園區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園區的產業質量顯著提高,促使園區和農戶的收入增加,從而使園區有資本進一步加大教培投入,并推動人才反哺,形成更加穩定的雙向利益聯結與互惠機制。

1.2? 精細布局:三產融合,板塊嵌套,形成區域性集團模型

舊司農業園區的經營模式中,最核心的經營理念是創新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全景產業鏈,同時進行人才、資本、科技、設施等配套建設,形成合理的產業布局。

農園布局包括核心產業、支撐產業、配套產業及延伸產業等一系列產業,構建了融合三次產業的全方位產業鏈條。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農業單一產業結構的限制,突破三產融合的壁壘,實現傳統產業與現代技術的有效結合,文創與科研緊密貼合,實現產業融合的經濟乘數效應。農園目前已經完成農業板塊、農產品銷售板塊、培訓板塊、鄉村游板塊、“三農”咨詢管理板塊及康養板塊共六大板塊的布局,初步形成了集團模型,構建了第一產業打基礎、第二產業提效能、第三產業促發展的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1.3? 文創賦能:本土挖掘,靈活改造,打造地方性特色內核

舊司農園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少數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園區自建設初期就立足少數民族文化背景,深耕少數民族文化,從民族特色服飾(土家族西蘭卡普、苗族銀飾等)、風俗(土家族哭嫁文化、苗族攔酒文化等)、建筑(土家族吊腳樓、苗族風雨橋等)、文化(土家族擺手舞、山歌、南曲等)等方面提煉創意、打造內核,當地獨一無二的鄂西土司文化也是農園進行文創選擇時的主要著力點。

舊司農園突破傳統中國鄉村的農業孤立式生產理念的束縛,創造性地提出文創轉化農業,催生了大量的特色農業、景觀農業、體驗農業等新興產業形態,憑借良好的社會效益,集聚了大量企業和投資商入駐與注資,進一步增強了園區的整體實力[3]。傳統農業的“粗糙單調”形象逐漸發生改變,“文創、現代、舒適、生態”成為當地農業的特色標簽。

2? 存在的問題

2.1? 融合環節銜接粗糙

當前,舊司農園發展模式中最大的問題是產業融合的各環節銜接度偏低,重點不突出,部分產業之間呈現割裂現象。例如,特色農產品種植業是舊司農園發展的主要依托,但其生產成果并沒有在農副產品加工環節得到充分轉化,如地方特色“馬爾科”小土豆、富硒葡萄等園區生產質量與規模居前列的農產品,并沒有在當地開設配套加工廠實現優勢的就地轉化,反而大量輸出到其他地區加工,中間環節的對接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第一產業的資源浪費,第二產業的生產成本增加,使得園區產業融合協作度較低,綜合效益無法實現最大化。

2.2? 產業融合模式老舊

雖然園區三次產業均依托有利地勢、資源、勞動力、交通等因素進行了合理布局,但是各類產業的發展模式存在缺乏創新、不夠靈活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園區的農業結合式旅游體驗項目上,仍然以傳統的農家樂、篝火晚會、農產品體驗式種植與采摘等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長時間受城市快節奏文化影響的城鎮受眾群體“獵奇”需求,更難以得到追求“特種兵式”旅游體驗的年輕一代的追捧,使得園區的吸引力呈現走弱趨勢。

2.3? 利益聯結程度偏低

舊司農園61%左右的農戶家庭主要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7%左右的農戶為自由耕作的孤寡老人家庭,這些農戶均未參與到園區的利益分享鏈條中,其生產要素與生產基礎依然采取自給自足的方式,除少部分勞作能力喪失的老年人將土地承包給園區以外,大部分農戶沒有享受到園區帶來的技術、硬件、銷售渠道等方面的便利,同樣園區也沒有得到較低成本的土地與當地勞動力加盟,雙方之間的利益聯結通道不暢,需要更為成熟的成果共享及利潤分配機制來推動園區與當地農戶實現共贏,提升整體經濟實力。

3? 對策建議

3.1? 整體統籌,擘畫科學振興藍圖提高承載力

3.1.1? 各類產業有效連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基礎;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舊司農園要以特色產業為基礎,優質環境資源為依托,做到立足大農業、拓展小工業、發展鄉村旅游業,實現三產深度融合,構建“城市+農村”的區域間內循環格局。推進特色種植養殖產業擴鏈、補鏈、強鏈,向上延伸到種苗研發,向下拓展到農副產品包裝、運輸、營銷等環節[4]。當地茶葉、水果種植業與相關深、粗加工業有很強的工序承接性,旅游業和種植業又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如果不能有效協調,則難以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3.1.2? 配套服務保障支撐

長時間的城鄉二元發展機制導致我國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多落后于城鎮,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產業面臨內輸外銷困境,第二產業發展基礎條件缺乏,第三產業服務能力較弱,無法建立起穩定有序的經濟體系。由于產業關聯度大、涉及面廣,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產業融合發展成效至關重要。1)針對第一產業,著力提高園區公路硬化普及度,完善蔬菜大棚配套設施建設,合理規劃冷庫布局,加強農產品運輸中轉站建設,覆蓋農業種植、儲存、運輸等重點環節,打通農產品“點石成金”利潤轉化的通道。

2)針對第二產業,加強園區生產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對應產品加工生產線的購進。3)針對第三產業,補齊景區的公共設施配套服務短板,完善游客咨詢中心、指示標識、綠道、公共衛生間、垃圾回收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旅游交通體系建設,實現景區與城區之間的有效聯通,構建立體化交通網絡,開通公交線路、專車線路,點面結合修建停車場,為旅游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務,提高園區的可進入性

和通達性。

3.1.3? 各類主體多元共融

在舊司農園三產融合的中間階段,必然會出現融合主體在資源、布局、利益等方面的沖突與矛盾,這時應以實現共贏為準則,充分調動各個主體自身積極性,做到科學規劃、統籌開發及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1)在三次產業融合起步發展階段,當地政府要擔當好引導人角色,系統制訂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產業融合發展的管理制度及體系,在農村土地、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面為三產融合發展提供一定利好措施,協調好產業各部門、上下游間的利益關系,成為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協調人”“好管家”。2)龍頭企業要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加快推進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營銷及相關技術研發和文旅項目開發落地,實現資本的良性流通。3)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民“土地盤活,有效增收;集資入股,合享收益;守家創業,經營致富”,有效解決“三農”相關問題。

3.2? 創新模式,探索多元產業發展增強吸引力

3.2.1? 打造地方特色農產品種植園

地方土特產是區域得天獨厚的發展潛力所在,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深厚、條件成熟。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到,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因此,打造地方特色應作為地方產業振興的重要著力點[5]。

舊司農園可以依托當地特產進行選擇培育,打造種植園區,如藤茶種采體驗茶園、“馬爾科”小土豆種植園、富硒西瓜種植園等地方特色種植園;同時依靠種植園資源優勢,創新生產和加工方式,完善營銷模式,形成覆蓋種植、采收、加工、銷售環節的單一化小型全產業鏈條,進而多鏈結合、多產融合,形成產業集群,從而在提高園區綜合實力的同時增強市場吸引力。

3.2.2? 打造完整預制菜生產流水線

隨著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人們對飲食安全和質量愈發重視。作為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扶持的重點產業,預制菜市場大有可為。舊司農園擁有完整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蔬菜水果種類豐富,除了一部分進行包裝直接進入周邊農貿市場外,另一部分由于成熟時間、市場周期與吞吐量等無法及時外銷從而導致庫存積壓。應對進入庫存的這一部分蔬菜進行深加工,單獨開辟一條完整的預制菜生產線,在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減少庫存損耗,從而進一步降損提收。打造的生產線將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員回流。

3.2.3? 打造文化深度體驗式旅游區

舊司農園作為特色農園,目標受眾多為受城市快節奏和現代文化長期熏陶的城市居民,其體驗追求的首先是農村特色文化。舊司農園可對土司文化、鄉土文化等進行大力挖掘,改進原先現代文化嫁接式體驗項目,打造本土文化深度體驗“一條龍”。

以舊司農園為中心,與周邊地區進行協作,因地制宜布局土司文化展覽體驗館、土家族苗族服飾銷售實體店、少數民族服飾攝影館、農耕文化親子游體驗基地等,力求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文化深度體驗區域集群。

3.3? 利益聯結,實現成果惠及農民激發戰斗力

3.3.1? 提高農民收入

舊司農園產業融合的每一項措施和要求都體現了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1)在產業融合過程中通過土地流轉,將土地租給龍頭企業,農戶獲得一部分租賃收入;2)通過產業融合,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崗位和社會福利。農民既可以在農忙時節進行農業生產,又可在其他時間參與農產品加工、銷售、運輸、文創旅游等環節,這對增加農民收入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3.3.2? 吸引青年返鄉

園區所在地舊司鎮是典型的外出務工型城鎮,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返鄉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為了更好地吸引在外務工青壯年返鄉,國家的宏觀政策、當地的積極扶持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舊司農園擁有一系列教培場所,本地有大量的科技工作者指導當地農民栽培,培養了眾多技術人才,其中不乏在外務工人員。年輕人普遍接受過良好教育,有助于在農村的創業發展中取得優異成績。這些條件對于實現鄉村人才振興大有裨益,同時要求鄉村提供容納這個人才的平臺。園區企業要大力完善與延伸產業鏈,提供更為豐富的崗位;當地政府要在滿足園區企業要求的基礎上提供人才公寓、財政補貼工資、稅收減免、醫療保障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加大當地對青壯年的吸引力。

3.3.3? 改善生態環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保護生態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對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舊司農園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實施的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建立在當地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上。應堅持既要發展經濟又要生態和諧的理念,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發展,既著眼當下,又長遠考慮,切實擔負起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任,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看得見山、看得清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舊司農園。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的報告摘登[N].人民日報,2022-10-17(02).

[2] 崔逾瑜,方亞飛.2022年省委一號文件公布 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N].湖北日報,2022-03-31(01).

[3] 楊譯嫻,秦緒虹,劉銘婷,等.武陵山片區三產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研究:基于湖南乾坤生物科技公司發展經驗[J].智慧農業導刊,2023,3(12):74-77.

[4] 周芳玉.“三產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路徑研究:以山東省臨沂市院東頭鎮為例[J].產業創新研究,2023(12):106-108.

[5] 宋福杰,符特.鄉村振興背景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發展新思路:以羅定市豆豉雞三產融合產業園為例[J].新農業,2023(11):74-76.

(責任編輯:張春雨? 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3-07-13

作者簡介:喻洲林(2001—),男,湖北宜昌人,在讀本科生。

E-mail:2283809203@qq.com。

猜你喜歡
農園園區融合
城市娃娃農園開發運營現狀及策略研究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石頭山變身“花果山”怒江峽谷打造智慧農園樣本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蘇通園區:激蕩開放潮 十年再出發
園區的開放樣本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依托“學農園”,創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