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齒莧顆粒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

2023-12-13 03:50
北方藥學 2023年10期
關鍵詞:馬齒莧炎性血脂

黨 莉

(山西藥科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2型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為慢性疾病的一種,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有研究顯示,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約為11.6%,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因此,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逐年攀升[2]。臨床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糖尿病作為一種依靠長期用藥才能得以控制的內分泌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相關報道稱,胰島素抵抗、高血糖、肥胖、遺傳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2型糖尿病主要風險因素[3]?;颊哐?、血脂的升高會導致血管炎癥,貫穿于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所以,治療時,可以通過降低血管炎性反應來提升治療效果[4]。馬齒莧顆粒由馬齒莧提取,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對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謝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將探究馬齒莧顆粒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0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男20例、女21例,年齡49~81歲,平均年齡(65.42±5.44)歲,病程(6.74±1.12)年、學歷:高中及以上11例、初中15例,小學及以下15例,并發癥:糖尿病足18例、視網膜病變8例、糖尿病腎病15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7~83歲,平均年齡(63.42±5.14)歲,病程(5.74±1.62)年,學歷:高中及以上13例、初中17例、小學及以下11例;并發癥:糖尿病足15例、視網膜病變13例、糖尿病腎病13例。經過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1.1 納入標準

(1)2型糖尿病診斷參考《中國老年2型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2018年版)》[5]中相關標準;(2)有自主行為能力;(3)聽力、語言正常;(4)治療依從性高;(5)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

1.1.2 排除標準

(1)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2)精神障礙;(3)肝、腎等臟器器質性病變;(4)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5)臨床資料不全。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降糖治療:使用鹽酸二甲雙胍片(生產廠家: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130;規格:0.25g),口服0.25g/次,3次/d,使用降糖藥物的同時注意監測血糖水平。

觀察組對照組用藥基礎上使用馬齒莧顆粒:復方馬齒莧顆粒[生產廠家: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粵20160153;規格:3g(相當于常規飲片15g)]口服,3g/次,2次/日,8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血糖、血脂、炎性因子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4 評判標準

1.4.1 血糖水平

治療前后,采集患者靜脈血5mL,檢測其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和糖化血紅蛋白(4%~6%)水平。

1.4.2 血脂水平

治療前后采集靜脈血,測量患者TG、TC、HDL-C以及LDL-C水平;正常值分別為≤1.7mmol/L、3.6~5.2mmol/L、1.08~1.91mmol/L、0~3.4mmol/L,進行組間對比。

1.4.3 炎性因子水平

對患者TNF-α、IL-6以及C反應蛋白水平進行實驗室檢查,正常值分別為5~10μg/L、18~26 pg/mL、<5mg/L,并進行組間對比。

1.4.4 不良反應

記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包括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瀉)、低血糖等。

1.5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血糖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血糖水平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血糖水平對比

2.2 血脂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TG、TC、HDL-C以及LDL-C水平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HDL-C均有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TC、TG、LDL-C有所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血脂水平對比

2.3 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炎性因子水平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TNF-α、IL-6以及C反應蛋白水平均有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2.4 不良反應對比

治療后,兩組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4。

表4 不良反應對比[n(%)]

3 討論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胰島呈透明、纖維性變,患者發病后,不僅血糖上升,血液的黏稠度也有提升,使血流緩慢,與中醫瘀血證的病機具有極高的相似度[6]。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約為11.6%,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飲食結構也隨之改變,因此,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逐年攀升?;颊哐?、血脂的升高會導致血管炎癥,貫穿于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所以,治療時,可以通過降低血管炎性反應來提升治療效果[7]。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伴隨有慢性體內炎癥,是疾病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導致胰島素抵抗,干擾脂質代謝,對胰島功能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引發脂肪組織炎癥,進一步加劇2型糖尿病的發展。TNF-α是一種促炎癥因子,它可以引發低級別的慢性炎癥,異常升高會導致胰島素抵抗,IL-6是炎癥過程中的重要介質,慢性炎癥與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CRP是一種慢性炎癥標志物,它在機體炎癥狀態下升高。CRP的升高與慢性炎癥和心血管風險增加有關。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后發生氧化應激導致大量氧自由基形成,干擾胰島素的正常功能,導致血糖升高[8]。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TNF-α、IL-6以及CRP水平均有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分析原因:馬齒莧為“止消渴”的草本植物,其主要成分為多糖、黃酮類化合物和抗氧化物質,有助于減輕炎性反應,對降低血壓和改善血糖控制有較大幫助。

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血糖水平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HDL-C均有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TC、TG、LDL-C有所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馬齒莧含有較多的ω-3脂肪酸、多糖、谷胱甘肽以及黃酮類化合物和抗氧化物質,有助于改善胰島功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以及減緩糖的吸收,從而降低血糖水平,此外,馬齒莧中不僅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還有微量元素硒,也能夠調節糖代謝,降低血糖、血脂。

總之,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加用馬齒莧顆粒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謝,控制炎癥反應,同時,研究發現,經過治療后,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性尚可。

猜你喜歡
馬齒莧炎性血脂
藥食兩用馬齒莧
血脂常見問題解讀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體會
你了解“血脂”嗎
亦食亦藥馬齒莧
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特點及治療
馬齒莧的活性成分及在畜禽飼養中的應用
炎性因子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伴血脂異常49例
膽寧片治療膽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