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山鎮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3-12-14 19:17廖甜芬
新農民 2023年33期
關鍵詞:建設管理發展現狀農村

廖甜芬

摘要:農村供水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是重大民生工程,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基礎保障作用,近年來,隨著大量農村飲水工程的建成和投入運行,為保證工程的正常安全運行,工程運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文通過對龍山鎮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管理需求提出合理措施,以期提高龍山鎮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效益,提高群眾飲水安全滿意度。

關鍵詞: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管理;發展現狀

1 龍山鎮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概況與管理現狀

1.1 工程建設概況

龍山鎮位于龍陵縣西部,縣城所在地,東接龍新鄉,南鄰德宏州芒市芒市鎮、江東鄉,西與德宏州梁河縣勐養鄉、騰沖縣蒲川鄉、團田鄉隔江相望,北接龍江鄉;東西最大橫距36 km,南北最大縱距17 km,國土面積317.54 km2。全鎮下轄18個村(社區),其中,5個城市社區、5個農村社區、8個村委會,

2022年底全鎮總人口5.46萬人。全鎮以山地為主,有豐富的森林、水力資源,森林覆蓋率75.16%。鎮內最高海拔2325m,最低海拔為905m,全境屬立體氣候,“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最高氣溫31℃,最低氣溫4℃,年平均氣溫15℃左右,四季溫差小,干濕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2100 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

龍山鎮農村飲水水源主要為水庫蓄水和山泉地表水,轄區內有電站水庫3座、已建?。ㄒ唬┬退畮?座、在建?。ㄒ唬┬退畮?座、?。ǘ┬退畮?座,其中長漢壩水庫、下龍水庫、光坡水庫均作為飲用水水源點,對農村飲水供水尤為重要。小型水庫現由龍山鎮人民政府管理,政府每年支出4.38萬元管護費用,用于聘用管護人員對水庫進行日常巡查、清理和安全管理,做好水資源調配工作。

“十三五”期間,為滿足群眾生活需求,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農村飲水工程提升改造建設資金的投入,龍山鎮先后實施脫貧攻堅保障飲水安全提升鞏固工程、龍川江沿岸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等共計59件,農村飲水工程設施得到突破性進展,供水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截至2022年底,龍山鎮農村飲水工程共72件,其中受益人口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7件、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49件、分散供水工程16件,共覆蓋龍山鎮15個村(社區),受益人口3.38萬人,農村飲水工程總供水能力達0.41萬噸/日,農村飲水安全有保障,為龍山鎮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為鄉村振興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2 工程管護現狀

按照水利部門的工作要求,為進一步完善農村飲水工程管理體制機制,推進農村飲水工程規范化標準化長效化管理,龍山鎮結合飲水工程運行實際情況,制定了《龍山鎮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對農村飲水工程的產權、管護主體、管護經費的來源及管護范圍均作了詳細規定,明確了水價核定與水費計收方式以及責任追究相關內容,對轄區內農村飲水工程的權責劃分及群眾用水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提供了詳實的管理依據,轄區內的集中供水工程均落實了地方人民政府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行業監管責任、供水單位運行管理責任的“三個責任人”和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機構、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農村飲水工程管理經費“三項制度”。目前龍山鎮現有農村飲水工程,主要有企業管理和村集體管理兩種管理模式,其中戶孔片區供水工程和河頭集鎮供水工程由鎮級供排水公司統一管理,其余供水工程由村集體進行管理。

2 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工程消毒設施配套不全,水質凈化率低

龍山鎮全鎮72件農村飲水工程,建有水質凈化設備的飲水工程僅有6件,其余飲水工程只建有進水池、引水管道和調節池,水質凈化設備覆蓋率低,在水質上不做進一步過濾處理,更談不上凈化和消毒。多數工程通過進水池簡單過濾后直接將山溪水引至調節池,再從調節池供至各家各戶,晴天水質肉眼看起來清澈,但雨季降雨持續時間較長,被水流沖刷的泥土和雜物隨著水流流入水源點和進水池,部分飲用水渾濁度較差,雨季水質檢測不是渾濁度不合格,就是水質菌落數較高,水中含有較多雜質,水質不理想,長期飲用未經處理的水會對群眾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2.2 水質檢測覆蓋不全,衛生監測率偏低

上級主管部門每年在豐水期和枯水期分別組織一次水質檢測,主要采集供水工程的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但每個鄉鎮每次進行水質檢測的項目只有2件,集中供水工程水質檢測覆蓋率僅達3.57%,水質檢測覆蓋率較低,管理單位每年無法全面掌握所管理的供水工程的水質情況,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2.3 供水工程水源點分散,水源地保護工作相對滯后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條件、水資源分布、歷史遺留等原因,龍山鎮農村村組較多,群眾居住分散,轄區內集中供水工程水源點也較為分散,飲用水源地資源少,水源地保護工作開展較為滯后。截至目前,龍山鎮56件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已設置水源地保護區標志牌、設置防護網的工程只有6件,其余水源地均未設置隔離防護帶,也無明顯警示標志,水源地保護力度不夠。

2.4 管理的專業水平不高,工程建后管理不達標

村集體管理農村飲水工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工程運營的成本,但村集體供水工程管理的專業水平有限,容易導致工程運行中出現管道斷裂、設備損壞、管道堵塞等供水問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而且鎮級財政困難,大部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有限,鎮村兩級難以保障農村飲水工程管護經費;由于管護經費有限,為節約水費開支,多數村級管理的工程缺乏專業管理人員,現有管理人員多是村民來任職管理工作?,F有的管理者大多在農閑時候才對管道進行巡查,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專業管理及維修知識,對飲水工程的管理只懂得簡單地更換配件和清理雜物等粗淺管理知識,無法對設備進行有效的養護和維修,從而造成設備管道的受損害程度增大,工程維護成本持續增加。

2.5 有償用水意識不足,水費收取率低

農村居民對水是商品的意識比較淡薄,有償用水意識不強,主動繳費積極性不高,更有甚至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節水意識淡薄,存在用水浪費現象。加之龍山鎮水資源豐富,部分村組存在家庭自備小水源,群眾自行用引水管從自備水源引水至家中,日常生產生活用自備水源,自備水源來水量減少時又飲用政府投資建設的工程水源,計量用水少,導致水費收取量少。甚至還存在有的用水戶對水費收繳工作不配合,不履行用水戶義務的情況,嚴重影響水費收繳工作。農村飲水工程水費收取率低,工程維修養護資金就遠遠無法滿足運行需求。

總之,龍山鎮農村飲水工程管理不完善的問題,會直接影響龍山鎮農村、農民的經濟發展,制約著鄉村振興和集體經濟發展的步伐。

3 農村飲水工程運行過程中的對策及建議

分析龍山鎮現有的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和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按照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確保龍山鎮農村飲水工程長期發揮效益,提出切實可行和有效的保障措施,是相當必要的。

3.1 完善整體規劃,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

一是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當下農村飲水工程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是構建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龍山鎮縣城供水已長期有效運行,在下一步規劃中,可將城區周邊的村委會納入城區供水范圍,結合地形、高程實際情況,從第三水廠延伸供水管網至周邊村,由縣城供排水公司負責運行管理,所覆蓋的村組水量、水質都能達到標準。做好戶孔水廠管網延伸建設,將董華村和新下寨村納入水廠供水范圍,并加快龍陵縣板場河水庫的建設,加強運行管理,將板場河水庫作為河頭片區農業灌溉水源,原農灌水源坪子寨水庫投入人飲供水,新建河頭片區水廠,從坪子寨水庫引水供至戶孔村和麥地社區,合理調配水資源,緩解長漢壩水庫供水壓力,農村集中供水得到根本保障。

二是應適當加大農村飲水工程提升改造資金投入,完善水質處理設施,部分村民小組由于地形限制,無法納入水廠集中供水范圍,針對這一部分飲水工程,在工程設施中增加水處理設備設施建設,加大水質處理設施覆蓋面,通過凈化設備對飲用水消毒、凈化處理,以保證水質清潔衛生,滿足生活飲用水標準,讓群眾喝上衛生水、放心水。

3.2 加大水質檢測覆蓋率,抓好水質動態管理

水質檢測是為了確保水的質量能夠滿足實際需求,加大對農村飲水工程的水質檢測力度和覆蓋面,為全面掌握農村飲用水水質衛生狀況及變化趨勢,對做好農村飲水工程運行極其重要??h級主管部門應推進水質安全監管體系建立健全,每年做好水質檢測統籌工作,結合農村飲水工程分布現狀,提高對供水工程水質進行巡檢的數量,建議每旬開展一次水質檢測,每年至少覆蓋一輪集中供水工程,對工程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的水質認真檢測分析,實現水質檢測全覆蓋,及時監測供水水質狀況,有效管控水質風險,構建從“源頭”到“水龍頭”的水質安全監管體系,讓群眾喝到“放心水”,供水安全有保障。

3.3 完善水源地保護生態補償機制,推進保護區劃定和保護工作

一是結合縣域實際,建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機制。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是一項涉及面廣、社會性強、規模較大的系統性工程,涉及政府多個部門和行業,需要生態保護部門或縣級政府牽頭,充分聽取各級意見建議,制定切合實際需求和發展的生態補償機制,財政部門還需多渠道籌措資金,每年納入財政預算,設立水源地生態保護專項資金,用于飲用水水源地的生態補償和管護治理支出,加大對水源地生態保護力度。

二是推進農村集中供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根據水源地實際情況劃定保護范圍,可先劃定千噸萬人以上供水源保護區,在水源地保護區設置防護網,設置水源地保護標識,樹立水源地保護牌,詳細標識保護范圍、保護措施和禁止行為,加強水源地闊葉林種植,做好水源涵養工作,提高水源地蓄水能力,與保護區生態補償對象簽訂水源地生態保護補償承諾書,讓其履行水源地生態保護責任,保證水源供水安全。在規模供水保護區劃定工作取得經驗后,再逐步推進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及小型水源地保護工作,可結合實際進行水源地標識、設置警示標牌等,待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完成后將原有水源點作為應急水源點,在遇極端干旱天氣時能及時啟用應急水源點供水。

三是根據《云南省農村供水管理辦法》,定期組織縣鎮執法工作人員到保護區水源地進行聯合執法,展開非法捕撈、垂釣等專項執法行動,打擊飲用水水源地違法行為,加大水源地保護力度,推進飲用水水源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3.4 開展規范化管理建設,提高管理專業水平

規范農村供水管理工作是保持供水工程長久發揮效益、確保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手段。轄區內小型供水企業要加強企業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制定有效管理制度和措施,組織企業人員到其他地區或先進企業學習優秀管理經驗,學習新技術、新理念,提高企業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切實做好供水管理工作。

政府或主管部門可以邀請供水企業到村開展供水管理規范化建設指導工作,由企業對村集體農村飲水工程管理人員進行工程管理、設備管護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技術培訓,通過集中培訓和分散指導等方式,全面提高管理人員管理水平,使全體管理人員懂業務、會管理到實現持證上崗,做到日常管理有記錄、水費收繳有明細、水費開支有公示,切實實現規范化管理。

城鄉一體化建設完成后,水廠供水的農村供水由專業供排水公司統一管理,村委會通過村民代表大會選定管理人員,由公司支付管理員工資,明確管理員工作職責,督促管理員對供水管網進行巡查、維護,管護結合,讓農村供水工程長久運行。

3.5 落實維修養護資金,加大宣傳提高水費收繳率

維修管護經費長效投入,是農村飲水工程管護效益發揮的重要保障之一,政府需要將工程的維修養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時撥付養護經費,管理經費和水費共同做好飲水工程建后運行維修養護,上級部門強化日常監管,確保經費落到實處,促進飲水工程運行管理。

加大宣傳力度,深入貫徹“節水優先”方針,通過廣播、墻體標語、宣傳布標、畫報、微信平臺等多種途徑進行宣傳,引導全社會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強化農村群眾節約用水和水是資源、水是商品、用水繳費的意識,提升群眾對農村供水工程合理水價的接受程度,改變部分村民長期以來吃水不花錢的傳統理念,逐步形成用水戶自覺繳納水費、參與水費管理監督的良性循環機制加;加強引導群眾培養安全用水好習慣,讓群眾充分認識到飲用水過濾、消毒的重要性,停用家庭自備小水源,讓群眾安心飲用集中供水,提高水費收繳率;設置監督舉報電話,發動群眾共同參與工程運行維護,發現破壞農村水利設施行為及時舉報,讓群眾人人成為管理員、監督員,加強公眾參與管理和社會監督。

4 結語

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和可持續發展,關系到農村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進一步健全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護機制,加強水源地保護,大力開展水質監測,落實維修養護經費,推進農村飲水水費收繳工作,全面改善農村飲水設施管護現狀,不斷提升農村供水經營服務能力,真正實現農村飲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工程管理更規范,保障工程長期發揮效益,滿足群眾用水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加飛.滇東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護探討—以云南省富源縣為例[J].水利發展研究,2023,23(1):74-79.

[2] 裴江學.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9(6):60.

[3] 邱晶,唐強,劉興歡.農業水費收繳的難點分析及對策探討[J].江蘇水利,2013(10):47-48.

[4] 周占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后續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44(7):151-154

猜你喜歡
建設管理發展現狀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筑高校學生溫馨之巢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市政設施建設管理探究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