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公司轉型與供應鏈金融創新
——基于集團司庫體系建設視角

2023-12-15 14:42貴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杜劍黃俊杰譚琳瓊
管理會計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司庫票據供應鏈

文 · 貴州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杜劍 黃俊杰 譚琳瓊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一)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是一種結合金融和供應鏈管理的新型金融服務模式,旨在為供應鏈各參與方提供融資和風險管理等服務,大致分為應收賬款融資、庫存融資和預付賬款融資三種主要模式。

在理論文獻中,供應鏈金融是將供應鏈中特定的金融組織者與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結成戰略共同體,借助資金、人力資源和商業網絡優勢,為供應鏈資金流管理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胡躍飛 等,2009)。它作為一種商業生態系統,用以實現多方共贏,是圍繞著多個利益相關者共同展開的信息流和資金流。在多方合作的前提下,供應鏈金融中的信任危機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挑戰,數字網絡(宋華等,2022)、區塊鏈(樓永 等,2022)等技術的應用有助于重塑供應鏈與供應鏈金融中的信用系統,通過對交易關系的重塑,運用數字化技術構建數字信用,合理地使用數字技術,提高供應鏈的效率。根據陳啟農 等(2018)的研究,我國企業集團成立的財務公司常見的供應鏈金融模式主要為電子商業匯票貼現模式、商業保理模式、線上供應鏈金融模式、財務公司供應鏈金融互聯互通模式四種。數字技術在風險控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鑒于整個系統涉及的中小企業數量龐大,數字化轉型不能一蹴而就,目前仍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完善。

在實踐中,我國供應鏈金融在過去十多年取得了長足發展。在業態模式上,我國的供應鏈金融主要是指銀行或專營供應鏈金融機構向客戶(核心企業)提供融資、其他結算和理財服務,同時向這些客戶的供應商提供貸款,或者向其分銷商提供預付款代付及存貨融資服務。這不同于傳統的保理和貨押業務,它只是一種單純的貿易融資方式,但供應鏈金融是由核心企業和銀行間完成的。

本文討論的供應鏈金融有幾個新視角:①傳統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開展主要以商業銀行為主,關注的是實體企業在供應鏈業務、上下游企業或客戶之間,在供產銷各業務中自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問題。換言之,大型企業集團供應鏈金融是基于供應鏈業務的,是謀求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和資金鏈的融合。②企業集團依靠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镀髽I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的修訂提高了財務公司市場準入門檻,同時縮小了財務公司的業務范圍。對外融資業務被大幅度限制。財務公司的定位基本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集團的內部銀行或資金池;二是基于集團內部業務經營和供應鏈的供應鏈金融(莊毓敏 等,2020)。③依據新《辦法》,財務公司開展業務尤其是供應鏈金融業務必須把公司治理、業務監管、合規內控和風險管理融入供應鏈金融業務全過程。④中國企業尤其是央企集團都已經布局數智化企業。大智移云物區已經成為集團商業經營和公司管控的技術底座。數字網絡、區塊鏈等技術正在重構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樓永 等,20 2 2)。通過對業務過程進行優化,以交易關系為基礎,運用數字技術來建立數字信貸,合理地使用數字技術,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和供應鏈金融效能(宋華 等,2022)。

從企業供應鏈金融的政策規范來看,還有一項與之相關的重大制度變革,即2022年11月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票據新規》)?!镀睋乱帯芬浴罢鎸嵔灰妆尘啊薄皬娭菩畔⑴丁薄跋薅ǔ袃度顺袃兑幠!薄敖y一縮短承兌期限”等為措施,對系統風險進行防控,明確了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可以通過供應鏈票據進行付款。供應鏈票據具有背書流轉的功能,能夠通過對上游企業的背書轉移實現對上游企業的付款。供應鏈票據作為一種特殊的電子商業匯票,其發行、承兌、背書、貼現、信息披露、到期處置等環節均通過供應鏈票據平臺完成,并向票據交易所披露有關信息。這類供應鏈票據應當是由具有主體信用等級的上市公司或大型企業發行的,其實質就是將具有高不確定性的應收賬款轉換成核心企業的商業信貸,從而達到多層次的信用傳遞。

(二)財務公司業務經營及其新《辦法》

2022年10月銀保監會修訂發布的新《辦法》,主要從財務公司市場準入、業務范圍、風險監管、公司治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修訂。在優化財務公司業務范圍方面,新《辦法》的要點包括:①進一步強化其主責主業,專注服務集團內部,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強調財務公司不得發行金融債券,不得向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不得以任何方式協助成員單位通過關聯交易套取資金。②將內部基礎業務和對外專門業務分離開來,對它們實行分類監督,并采取積極的激勵措施,促進運營狀況較好的財務公司改善自身的金融服務質量,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③優化和提高財務公司承兌匯票、集團外負債、貸款比例等監管指標。例如對票據的規模設定了四個限制指標。目的在于指導財務公司做好充足的流動資金準備,嚴控外債規模,并加強對境外業務風險的監控、識別與預警。④這次新《辦法》的修訂,從業務上看是縮小了業務范圍,但考慮到國家總體對外開放的需要,新《辦法》對財務公司開展外匯業務時,取消了必須進行外匯儲備的規定,并將套期保值衍生品納入了專項業務,這就為財務公司開展外匯業務打開了政策大門。為了適應企業集團的國際化,財務公司需要積極部署跨境資金池業務、離岸業務,探索開展套期保值類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將外匯業務打造成為助推財務公司發展的新增長點。

在我國,財務公司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主要參與者、引領者。換言之,供應鏈金融以供應鏈為基礎,以核心企業為鏈接,以財務公司為依托,是建立在真實企業下的金融活動。從供應鏈金融角度看,在新《辦法》指引下,由于企業集團都有大量合作的上下游中小企業,因此歸屬于大型企業集團的各個財務公司可以將供應鏈上下游連接成為一個整體,依托核心企業,對其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將有效破解關聯企業融資中出現的抵押擔保難和融資成本高等難題。

(三)央企司庫體系的構建與運作。

202 2年初,為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財務管理體系,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了《關于推動中央企業加快司庫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明確了中央企業司庫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管理工作等六部分內容,并首次對司庫內涵做出官方明確闡述,即“司庫體系是企業集團依托財務公司、資金中心等管理平臺,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以資金集中和信息集中為重點,以提高資金運營效率、降低資金成本、防控資金風險為目標,以服務戰略、支撐業務、創造價值為導向,對企業資金等金融資源進行實時監控和統籌調度的現代企業治理機制”。

這標志著中央企業作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排頭兵,需要通過司庫體系建設全面開啟資金管理精益化、集約化、智能化的新發展格局。從現實來看,央企的司庫基本上是在其財務公司基礎上運作的。本文主要關注基于財務公司司庫體系的運作如何推進供應鏈金融創新,從產融結合的基礎上支撐集團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所以,本文是以司庫體系下的財務公司為研究視角,去探究集團的供應鏈問題。本文的研究核心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研究核心框架

二、案例介紹

(一)國家電網“1233資金管理體系”和“電e金服”

國家電網司庫管理體系由“1233”管理架構、“全方位、實時性、可視化”數字平臺、“三位一體”組織(總部、內部金融機構和各級單位)保障等共同構成。國家電網是能源產業鏈的核心企業,具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和要素優勢。它能夠將全產業鏈的業務流、數據流、資金流進行集成,在國家電網良好信用支持的基礎上,以產業鏈的真實交易為依托、以電力大數據為支撐,推動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讓上下游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享受到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普惠金融服務,讓整個產業鏈都能順暢運轉起來,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核心企業的信貸資源優勢,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而與之緊密相關的是國家電網推出的“電e 金服”。它將數據、渠道、用戶等資源聚集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強有力的資源整合平臺?!半奺金服”將國家電網內部的財務、營銷、材料、合同、資金等數據和稅務、工商、司法、征信等外部數據進行整合,使其能夠與金融機構進行更好的對接,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從而整合數據資源?!半奺金服”在內部與物資招標、電費支付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融合,并與當地政府的服務平臺進行了廣泛的對接,從而有效地拓展了平臺的覆蓋面和流量,達到了渠道資源的整合?!半奺金服”與電網系統10 0 0 多家企業、上游10 0萬多家供應商以及數以億計的下游用電用戶進行全面的對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各種類型的金融服務,使其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金融需要,持續擴大其服務上下游用戶的范圍與深度,從而實現用戶資源的整合。

“電e 金服”是一種嵌入到電網產業鏈中的金融系統,能對電網信用資源的優勢進行高效轉換。其中包括:①根據購電結算和物資采購等情景,核查并確認上游發電企業和設備材料供應商對國家電網的應收賬款。同時,以電網公司的良好信譽為背書,幫助其通過資產證券化、信托、保理等方式獲取應收賬款。②在項目招標、合同履行和電力交易三個不同的情景下,基于國家電網對供應商的資信評估,為供應商提供擔保保險,以代替投標、履約、售電等方式支付保證金。③通過對用戶的電力消費行為及繳費狀況進行分析,為金融機構進行貸前核實、信用評估提供一個重要的依據,從而使下游公司能夠以低成本、純信用的方式得到貸款。

(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的司庫體系構建與供應鏈金融運作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司庫體系的構建及其供應鏈金融的制度要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財務公司為平臺,構建與運作司庫體系。建立了“總部統籌,財務公司實施、成員單位實施”的“三位一體”管理體制以及“統一管理、分級授權”的管理模式。財務公司的職能是負責司庫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維護,并代表集團公司財務部門履行部分職責。集團司庫體系已完全建立起一套具備銀行賬戶、資金集中、資金預算、資金結算、票據管理、應收賬款清收、融資擔保、供應鏈金融服務、風險智能預警等功能的信息系統。

(2)持續優化司庫信息、數據和標準化體系?;凇?+5”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新一代的司庫信息系統將圍繞“多維連接”能力,按照系統建設、制度規范、數據規范“三統一”的框架,建立起一個共享的司庫管理平臺,使整個公司都能夠“一張網、一個庫、一個池”,內部有314家企業,外部有11家銀行,有國資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同時,構建一個統一的司庫數據與標準化系統,提升對業務的操作、監測、預警、分析等數字化的管理能力。實現對資金的生成、發起、審批、流轉、內控等關鍵過程的線上管理,建立起端到端的運營和管控全流程閉環。

(3)在銀行賬戶管理、資金集中管理、基金預算管理、基金清算管理的基礎上,通過票據管理、融資管理、應收應付管理等增強資金運營能力,將遠期外匯交易業務納入司庫系統進行管控,不斷擴大司庫運營管理范疇,夯實基礎服務,持續完善司庫管理核心功能基礎。

(4)改進增值服務,構建“一圈一鏈”金融服務譜系。圍繞科技化、多樣化、資本化、生態化的集團產業金融“新四化”戰略布局,形成以供應鏈金融、公司金融和汽車金融為基礎的產業金融服務形態,建立起上下游的價值創造產業鏈,建立產融結合、共生共贏的生態環境。

(5)深化產融協同,強化司庫管理彈性。以司庫的核心業務為支點,建立“一圈一鏈”的金融服務體系,突破傳統的司庫賬戶、資金、結算、票據、融資等管理范疇,以集團產業為中心,拓展司庫管理的范圍,形成以供應鏈金融、汽車金融為基礎的產業金融服務業態,打造基于上中下游的價值創造型產業鏈,構建共生共贏產融生態圈。

三、案例啟示與優化對策

根據以上案例,本文得出基于集團司庫供應鏈金融的啟示如下。

(一)謀求供應鏈金融對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嵌入,支撐公司金融創新服務

供應鏈金融必須以真實的商業經營供應鏈為基礎,需要依托與支撐企業集團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比如國家電網的“電e 金服”致力于穩定和暢通能源電力產業鏈。發揮集團產業鏈鏈長地位,在與上下游企業開展業務結算過程中,根據光伏扶貧、扶助中小企業、保障特殊支付、支持綠色供應鏈企業等要求,優化與產業鏈上下游結算管理,合理挖掘與上下游企業交易中的業務、資金結算等信息價值,以此為基礎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精準對接供應鏈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暢通能源電力產業鏈金融血脈。

作為產業鏈金融服務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票據池依托的是企業上下游供應商和經銷商貿易鏈條,其財務公司中國電財在做好票據托管和結算等傳統服務的基礎上,以票據簽發和“一頭在外”融資服務為抓手,向電網產業鏈上下游提供資金服務,促進產融協同。另外,中國電財充分運用人民銀行綠色再貼現政策工具,創新發展“直貼+再貼現”的綠色票據融資服務模式,為產業鏈綠色企業提供專項融資支持,這是創新產業鏈綠色融資服務的經典案例。

(二)借助于集團數智化的司庫體系,著力打造線上化、平臺化的供應鏈金融

如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越來越多企業的司庫體系成了數字化與智能化的“智慧司庫”。通過與現有的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并同外部銀行和外部交易系統進行數據交換,構建了業務側、財務側、客戶、供應商、金融機構和集團各單位相互連通、信息充分共享的司庫管理數字化生態圈。在集團層面上,可以將各分子公司、內部各信息系統和外部的各種數據集中起來,并根據數據的匯聚,將數據挖掘技術大規模地應用起來,在滿足公司資金管理可見、可控、可優化、可預測的同時,以數據的應用來增強決策支持、經營分析和風險管控能力,助力公司司庫管理體系實現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

“大智移云物區”(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要與集團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深度融合,要求公司不斷創新與之相適應的資金管理新業態和管理模式,要研發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 PI)等的資金管理平臺和工具,實施線上供應鏈金融,拓寬了供應鏈金融的范圍邊界;促使供應鏈金融聚焦細分領域,向更垂直細分、更精準、更專業的方向發展;快速地完成各參與主體進行大量且非標準化的金融交易數據整理和分析;構建更敏捷的現金流預測、風險預警、全覆蓋監控各級賬戶、資金全過程監控機制等。大數據在供應鏈金融業務領域的應用可以節省企業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提供融資服務實效。要推廣國家電網“電e金服”信息系統與公司經法系統、財務管控等系統的集成,共享應用現金流“按日排程”信息,在合法合規基礎上為“電e金服”提供應收應付款項、供應商信息、訂單信息等數據服務。

(三)持續加強票據規范高效管理,作為各司庫與財務公司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重點工作

客觀來看,各司庫體系需要提升票據金融工具綜合應用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發揮供應鏈金融在“補鏈、固鏈、強鏈、延鏈”方面的作用,構建票據業務發展新模式,助力供應鏈生態可持續發展,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首先,各集團司庫要通過其票據系統,建立公司統一“票據池”,對票據開立、接收、背書、貼現、兌付等實施線上集中管理和統籌使用。其次,加強票據業務集中管理,將票據納入現金流“按日排程”。再次,按照“先內后外”原則。比如在國家電網案例中,中國電財作為票據業務的主辦行,銀行承兌的票據作為輔助手段。最后,要優化財務公司和上海票據交易所之間的直接連接,實現與票據交易所的直接互聯及對票據業務的平臺化改造,并在此基礎上探索新的功能。同時,積極推進集團票據系統和各合作金融機構的直聯,以其票據系統為主要受理渠道,在全壽命周期內,實現安全、高效的全量電子票據辦理。

(四)筑牢多維度的風險防火墻、構建完備的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首先,就集團公司而言,新《辦法》將風險管理的責任進一步擴大到了財務公司之上,要求企業集團對財務公司的風險防范與化解承擔主要責任,并構建了一套有效的風險隔離機制,避免了風險經由財務公司對外擴散。集團總部要加強對財務公司的高風險金融業務特別是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監管,制定必要的授權管理制度和業務控制程序,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審計審核,對風險進行有效預防。

其次,司庫和財務公司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應做到:①在對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的基礎上,穩健地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謹慎地進行高風險的業務,嚴格控制經營風險。②對主要風險指標如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等進行日常跟蹤監測、預警提示,保證各項指標始終與監管規定相一致。③形成業務支撐和風險預警相結合的數據模型,建立電子化、規范化的產業鏈資產數據,并建立風險控制模式,按照公司多個層面的資金屬性,實現資產信息與資金屬性的自動匹配,實現資源支撐與風險防控的及時精準融合。

總之,本文的研究表明基于財務公司的司庫體系要有效參與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要支撐集團產業鏈和供應鏈,實現符合高質量發展的集團產融結合,財務公司需要不斷實施優化票據規范高效管理,打造線上化、平臺化的供應鏈金融,構建完備的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猜你喜歡
司庫票據供應鏈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
財務公司助力集團司庫建設
司庫視角下的企業套保管理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我國企業司庫集中化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