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全球化背景下國家現代化的民族文化支撐

2023-12-16 02:36王曉峰
黨政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全球化現代化民族

王曉峰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生產力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決定因素,但并不否認文化在國家現代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的強盛為支撐的。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賴以長久生存并發展的靈魂,唯有文化自信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國家才能占據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定地位,在人類歷史的洪流中持久挺立。15 世紀開啟的大航海熱潮,歐洲冒險家掀起了大規模的跨洋活動,世界各大洲通過商貿關系連接起來。全球化、國家現代化發展和文化自信之間,產生了復雜而矛盾的關聯。某一國的現代化帶有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但更帶有由本國國情決定的本國特色。有學者指出,世界現代化普遍規律與某一國的特殊國情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后發內生型現代化國家必須面對世界現代化規律與具體國情規律的矛盾性〔1〕。某一國的國情里面當然地包含了文化要素。有全球化極端論者提出了與“民族國家退卻論”“民族國家失敗論”“民族國家終結論”相關的“民族文化消失論”①這里講的“民族文化消失論”,是全球化浪潮中出現的一種觀點,包含三層含義:一是全球化將使各國和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消失,二是民族文化多樣性將在全球化中消失,三是全球化的未來將僅存在單一的文化。居于經濟政治強勢地位的霸權國家的學者代表,往往鼓吹此觀點。美國學者托夫勒的《第四次浪潮》和聯合國計劃署的1992年《世界發展報告》都持此主張。這套理論鼓吹“民族國家崩潰說”和“主權有限論”,宣揚經濟無國界和文化信息無國界,取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中國政府積極加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但主張文化多樣性。。我們要問,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支撐對某一國的現代化起到什么作用?各個民族國家的現代化發展與民族文化之間存在什么關聯?中國式現代化何以在全球化沖擊中保持文化自信且取得繁榮發展的成就?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現代化發展與文化支撐的復雜關聯

一般而言,最初的經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理念與制度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向其他國家和地區擴張的過程,既可以促進落后國家的社會轉型,也可能粗暴地打亂民族國家自身發展的秩序??缭絿绲母鞣N全球化運動,使得遠距離地理空間發生的事件幾乎可以直接影響到某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著國民的文化觀。從一定意義上講,全球化代表著普遍劃一的統制性趨勢,但各個民族國家具有長短不一的歷史文化傳統,具有根據國情需要自主地選擇發展模式以實現有序發展的要求,所以,全球化與某一國家現代化發展之間,存在著一種對立統一的張力關系。

20 世紀60 年代在國際學術界盛行的現代化理論認為,全球化對國家現代化發展提供“紅利”,國家現代化發展可以通過全球化來實現,而國家現代化發展反過來又會有助于進一步的全球化。這種理論代表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向全球擴張的思路,而我們認為,全球化的確促進國家之間的開放,促進國與國之間的人員、商品和信息的流動,但是,全球化并非能夠絕對地對一切國家提供“紅利”。對于處在國際生產體系分工高端的發達國家而言,他們借助全球化的優勢地位,引領全球化進程,獲取豐厚的全球化“紅利”,而處于國際生產體系分工低端的落后國家,被動地卷入全球化進程中,往往處于被盤剝的地位,不可能獲得豐厚的全球化“紅利”。全球化與國家現代化發展之間的關系當然不是零和關系,但仍然是一種緊張的矛盾關系。全球化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全球化的挑戰和考驗。一旦發達國家利用全球化浪潮實施摧毀落后的民族國家賴以生存的經濟政治文化基礎的圖謀,并被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覺察,必然引發發展中國家的激烈排斥,有可能發生廣泛的反對西方主導的全球化的浪潮。巴蘭、弗蘭克、桑托斯、沃勒斯坦、阿明等人提出核心外圍論、“剩余從衛星區向中心區轉移”論、“不發達的發展”論,以及艾曼紐爾德“不平等交換”論,都體現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思想家對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負面效果的擔憂、警惕和不滿情緒①關于巴蘭、弗蘭克、桑托斯、沃勒斯坦、阿明等人的觀點,可以參閱安東尼·布魯厄的《馬克思主義的帝國主義理論》一書的第三篇“現代馬克思主義的發達和不發達理論”,重慶出版社,2003年版。。

其實,在冷戰后全球化的全盛時期,許多學者認為全球化并沒有完全增加相互聯系,反而使得民族以及本土主義更加凸顯;全球化時代雖然給民族國家發展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但也通常伴隨著傳統社會秩序和聯系的破壞,在多樣性的社會面前,個人對其自身或民族的身份認同、文化認同問題逐漸凸顯,人們對種族、民族因素的作用和文化的焦慮并不弱于對經濟議題的關注。在文化與國家現代化發展之間的關系中,有兩個值得關注的相互關聯的問題。

第一,全球化與一個國家樹立文化自信之間存在一定的緊張關系。全球化強烈地沖擊著以國家為單位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歷來被遵從或尊敬的觀念習俗。有違全球化整齊劃一文化要求,在一個國家范圍內建立的文化傳統,勢必遭遇沖擊、褻瀆、破壞,甚至淘汰, “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觸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2〕。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沖突的事實,凸顯出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支撐的重要性。對于民族國家的現代化而言,放棄成百上千年積淀的傳統文化,就等于文化意義的民族自殺,等于從根本上取消了民族國家現代化的可能性。如果以消滅民族文化為代價而實現了現代化,那僅是外族或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在落后民族國家里的擴張,而不是落后民族國家真正地實現了現代化。文化自信,是處于全球化浪潮中的國家現代化發展的精神支撐。文化自信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國家現代化發展離不開民族文化自信。如果某個國家的文化瓦解了,隨之政治經濟層面也會瓦解。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民族文化自信,不利于振奮國人的精神,社會力量無法凝聚,國家現代化發展當然不會順利,現代化發展戰略將難以實現。一個沒有文化自信的民族,很難在世界上巍然挺立。一般而言,當國家衰敗的時候,民族文化的正當性、合理性遭到懷疑,民族文化的影響力下降,可能產生崇外、自卑、封閉等不利于民族現代化發展的心理。由于對自己民族國家的傳統文化不自信了,可能產生敵視國內政權的情緒。相反,一個具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人民能夠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克服國家現代化路途上的困難,能夠較為快速地實現現代化。在這個國家經濟繁榮和國力上升以后,國際地位上升了,必然反過來鼓舞人民增強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增強國民的內聚力,增強對國內政權的政治認同感?;艨怂拐J為,“可持續的發展的國家取決于可持續的文化”〔3〕。他認為,需要采取提振文化繁榮的行動,為可持續的未來奠定文化支撐??梢?,文化自信對于一個國家現代化的實現至關重要。所以,國家成功實現現代化需要實施的初始戰略必須是文化自信戰略,以取得民族精神上的主動性。

第二,全球化時代的發展中國家,尤其需要警惕和防范發達國家的文化滲透,毀滅發展中國家的文化自信,打壓發展中國家選擇發展道路的自主性。在亞非拉國家去殖民化追求獨立的年代,正是西方現代化的繁盛時期。西方現代化理論有一個特點,就是忽視民族國家的國情,削弱民族國家的人民的歷史主動性,抽去獨立后的民族國家的文化脊梁,降低民族國家的人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要求在民族獨立浪潮中實現獨立的國家效法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模式。相當多的民族國家的領袖,關切本民族國家從貧困的泥潭中擺脫出來,期待自己的國家經濟繁榮、科技發達、文化多彩等,但他們中的不少人在西方國家接受的教育,宗主國的思想意識滲透到他們的精神文化世界,不少民族國家的領袖,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模式,而忽視了本民族的國情和傳統文化的特質。

西方的現代化理論,從一開始就不只是一個書齋里的純粹的理論,其很大一部分是西方學術界創造并推崇出來的富有意識形態性的學術流派,內含著西方文化對發展中國家文化侵略和滲透的意圖,為發達國家繼續剝奪發展中國家提供理論依據。美國政治科學協會、福特基金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極力鼓吹和支持現代化理論,設立研究項目,而這三個機構本身具有很嚴重的意識形態性。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許多跨校研究項目,如經濟發展下的勞工問題課題,目的不是真的保護發展中國家的勞工權益,而是內含鼓動勞工與政府對立的意識形態“洗腦”企圖。還有的項目專責研究西方的現代化,傳播西方是現代化樣板國家的理念,形成長期有效的軟實力外交輸出。為這些項目服務的學者們,用大量論著證明西方干預非西方國家現代化發展的正當性。在西方主流學界,現代化理論努力地從西方的歷史經驗中找尋出適用于發展中國家的最佳的制度、政治以及文化處方,但西方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方案大部分已經失敗了。

由于受到國際政治斗爭的影響,發展中國家保持自己文化傳統、樹立文化自信,增加了艱巨性和復雜性。美蘇是冷戰時期的兩大對手,都以自己的發展模式力圖影響別的國家的發展方向。美蘇雙方雖然處于嚴重對立中,但兩者都服膺歷史復制的邏輯,認為發展中國家必須走上和美國或蘇聯同樣的道路才能獲致發展。西方極力詆毀社會主義,干擾民族國家選擇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冷戰結束了,但西方推銷西方現代化理論藥方的行動并沒有停止,繼續按照新殖民主義的框架,在符合西方利益的情況下,確定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方向,嚴重干擾了民族國家樹立文化自信。

二、三種類型的國家現代化發展與文化支撐

在人類歷史長河里,有很多城邦、民族、國家曾經輝煌一時,由于缺少延續的厚實的文化支撐,然后灰飛煙滅。這類民族或國家,由于不注重文化的積累、積淀,沒有文化的記憶、記載,在民族或國家消亡后,無法復興其曾經有過的燦爛文明,只能任由這類民族消失在歷史的塵埃里,全然沒有了痕跡,就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在人類文明歷史上,曾經有過樓蘭古國、瑪雅文明等許多文明。多種多樣的文明的存在使得這個小小的地球充滿活力,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文明卻突然消失了。按照亨廷頓的說法,人類歷史上,“至少有十二種主要文明,其中七種文明已經不復存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古典文明、拜占庭文明、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4〕。為什么一個民族能夠實現復興而有的民族風光不再?這是否與民族文化的支撐密切相關。國無文化則不立。這類消失的民族或國家,不具有文化復興的條件,因為已經沒有了文化的傳承,文明已經中斷了。有的民族、有的國家,盡管創建伊始基礎薄弱,力量相對弱小,或者在發展路途上遭遇數不盡的艱難險阻,但由于有了強大的文化支撐,能夠歷盡磨難,愈挫愈勇,延綿不衰,最終成就輝煌,引世人感嘆不已。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現代化的民族文化支撐,應該關注三種類型的國家。

中國為典型代表的類型一:文化立,則國家立。毫無疑問,中華民族是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勤勞勇敢富有智慧的華夏先民們,居于江河岸湖溪畔,穩定地從事農耕稼穡,安土重遷,在商周的青銅器冶煉爐的熊熊烈火里,在春秋戰國時代的唇槍舌劍的百家爭鳴中,鍛鑄了中華文化的精美華麗與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的溪流,匯集為中華文化的滔滔不絕的江河湖海,波光粼粼,云蒸霞蔚。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幾千年延續至今,正是以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為支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注重中和、泰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思想。這種文化態度使中華多元文化內部以及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形態美美與共、和諧共存,使得多民族之間和諧相處,總能分而復合,恢復統一,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內在吸引力,使得數千年歷史上從來沒有世界歷史上其他民族間曾經出現的大規模的血腥殘忍的黨同伐異的宗教戰爭。周邊的諸多兄弟民族,一旦進入中原既折服于秦制漢服,以延續光大中華文化為己任為光榮。幾十個民族的億萬兒女如石榴籽一樣地緊密團結,和睦地共同生活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越聚越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薄?〕

蘇聯為典型代表的類型二:文化滅,國家亡。蘇聯曾經是一個龐大的強盛的赫赫大國,但幾乎是一夜之間解體,與西方的文化入侵、蘇聯自毀“文化長城”有關。蘇聯人是文化毀滅的受害者,也是國家災難的承受者。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利西奇金和俄羅斯物理學家謝列平指出,在蘇聯解體前,西方國家竭盡全力對蘇聯發動信息心理戰,“出現了展開公眾宣傳的技術手段和方法。使用它們不僅可以操縱個體意識,而且可以操縱整個民族的意識。這些技術手段和方法的運用最終將導致社會經濟進程和社會經濟關系的破壞,從而使國家毀滅。它可以使民心渙散,從而無力抵抗”〔6〕。他們兩人啟用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概念“蘇共意識形態專家”,這些人與西方反共勢力一起,讓蘇聯人民生活在西方灌輸和建立的虛幻的世界里,解除蘇聯人的思想武裝,灌輸“干部集團搞特權搞腐敗”的思維模式,煽動民眾反國家、反政府的情緒;灌輸蘇聯少數民族是“吃虧的民族”“受鎮壓的民族”的思維范式,離間蘇聯的上百個民族之間的關系。蘇聯意識形態的領導權被狂熱的崇拜西方的家伙掌控,形成了全面否定蘇聯歷史的惡劣風氣,鏟除蘇聯歷史記憶,連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立的永遠彪炳史冊的抗擊法西斯的衛國戰爭的輝煌成果也被無情地否定了,蘇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鶎狱h組織幾乎不起什么作用了,國家專政機器也發揮不了作用。歷史虛無主義的惡劣做法,徹底摧毀了蘇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眾迷失了方向,產生幻滅感,摒棄蘇聯過去的一切,毀滅蘇聯工業、農業、國防、科學。蘇聯意識形態話語權從壟斷到喪失〔7〕,偌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分崩離析了。

類型三:遭遇后殖民時代的文化控制。下面以東南亞地區為背景,以馬來西亞為典型國家分析此種類型。19 世紀,金融和工業資本主義在歐洲產生了,但并未在20 世紀同樣地復制于渴望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的東南亞國家。除了極少數得天獨厚條件的國家如新加坡成為新興國家外,工業革命通過科學技術帶給歐洲社會的體制結構轉型與國家現代化發展經濟繁榮的局面,并未出現在已經獨立的東南亞原殖民地國家。按照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東南亞國家儼然成為歐洲各國殖民擴張的肉糜,不可能從全球化中獲取西方國家那樣多的“紅利”,不可能從科學技術革命中獲取如西方國家得到的那樣多的惠澤。新加坡實現了發展中國家向新興發達國家的華麗轉身,是特殊年代特殊地緣政治境遇下產生的特殊現象。新加坡的現代化發展,就其實質而言,是發達國家在新加坡的發展,而并非新加坡的自主性發展,實在難以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效仿。

在全球的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治運動浪潮中,馬來西亞民族獨立運動受到中國革命、印度及印尼民族主義革命影響。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相比,馬來西亞民族獨立運動的形成和鞏固過程緩慢,具有特殊的歷史經緯①這特殊性包括在英殖民時期,英殖民政府基于資本積累、再生產及社會控制的考量下,形塑有大量移民移入及空間上區隔的殖民社會。在長期的族群分而治之(divided and rule)的政策下,族群之間的緊張關系及沖突一直延續到后殖民時代。。馬來西亞的民族獨立,不是經由反殖民的激進國族主義組織動員民眾獲得民眾輿論支持開展獨立運動取得的勝利,而是由留學英國的馬來精英因積極協助英殖民政權,在維護外國資本(尤其是英資)的利益前提下,以談判及請愿的方式完成了政權的轉移。這些馬來政治精英,以消滅左翼和共產組織以及維護馬來人特權為動員策略,聯合社會階級地位相似的政黨——以留英華人為主的政黨(馬華)及以印度人為主的印度國大黨——形成三大族群政黨的聯盟。受英式教育的馬來精英,從英國殖民政權手中繼承政權及行政體制,利用國家機器的力量分配資源,創造以馬來人為中心的民族主義,掌握馬來西亞國族的詮釋權,以鞏固其統治地位并獲取統治正當性。這樣建立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體系,與殖民宗主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貌似實現了馬來人的獨立,其實,沒有徹底走出殖民文化的精神統治。

文化殖民統治,是心理層面的殖民統治。法農指出,殖民主義不會滿足于僅僅控制某個民族的經濟,最重要的是要掏空土著一切形式的心智〔8〕。在文化殖民或后殖民文化狀態中,政治獨立的民族國家無法獲得完全意義的民族獨立。殖民主義扭曲、破壞并摧毀被壓迫民族人民的傳統記憶,想方設法貶低和否定被殖民者的歷史與文化,希望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讓被殖民者對自己的歷史與文化逐漸失去信心,從而達成最重要的心智教化奴化的任務。殖民者利用土著“懶惰”“落后”的觀念,為當地社會構建出一個虛假的負面形象,使得當地人民本能地效忠殖民母國,為母國的利益而存在,為其制造利潤。通過打壓本土民族性和貶低本土文化,讓本土人民覺得自卑和低人一等,甘心永遠囚禁在殖民者強加的精神枷鎖中,使得殖民地社會原本的政治與軍事傳統逐步退化,文化生活日益凋敝,經濟活動在流失自身特性的同時又為了迎合殖民強權的要求而被扭曲,導致民族獨立后的有影響力的本土中產階級消失,國家現代化發展停滯不前。薩伊德認為,“哈默提出殖民地一般都是(假設為)消極的和被代言的,不能控制它自己的表現,而是被根據霸權動力加以表現”?!?〕

在這般文化不自信的意識形態影響下成長起來的本土精英,會愈發地無法在精神世界里完成與殖民思想的完全決裂。哪怕在獨立建國后數年,殖民者早已離去,奴化殖民地心智的后果也不可小覷。不少本土精英的態度可以左右政策的制定,影響社會生活,甚至決定國家現代化發展的走向,但他們中的不少人,已經在思想上被殖民者俘獲,甚至認為在國家獨立前,殖民者把這個國家治理得很好。他們的任務就是接受原殖民母國的治理國家的經驗,致力于給予當地人民如母國公民一樣好的待遇,模仿母國建設公路和鐵路,建立高效率的公務員體系和充分發揮效力的執法機關,征收的稅款直接進入國庫并用于公共服務。這種類型的國家,走出殖民文化的精神統治的路途還很漫長。

三、全球化浪潮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支撐

國際社會任何一個公正的人士,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共識:中國是全世界范圍里大規模實現本土現代化并且保持民族文化的最成功國家。中國現代化發展成就獲得世界人民的廣泛贊譽,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成就,離不開中國領導人在全球化、國家現代化發展和文化自信三者關系問題上的獨具慧眼,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秉持的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梢哉f,是文化自信支撐了新中國愈來愈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近現代的中國人民歷經波折,很快走出學習西方文化時膜拜西方文化和固守舊文化的陷阱,一批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中國人在精神上由被動轉入主動,終結了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

西歐資本主義開啟全球化浪潮后,古老中國被迫卷入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無論封建統治階級如何在主觀上閉關自守,但客觀上明清時代的商品生產和商業貿易已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全球化市場的一部分。中國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和其他農副產品,突破了傳統的“朝貢”形式以及毗鄰國家狹小范圍的限制,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進入廣闊的世界市場。拉丁美洲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有利于國內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弗蘭克認為:“自16 世紀中期起,白銀注入中國經濟所造成的經濟擴張更為壯觀。明代經濟越來越在銀本位的基礎上貨幣化,并且至少到17 世紀20 年代一直在飛速擴張?!薄?0〕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西兩種不同風格的文化,發生較大規模的交流,相互影響。明末的知識界,一度出現了學習西方科學的熱潮。清王朝在鴉片戰爭中遭遇慘敗,使得少數統治階級知識分子和政治家開始了睜眼看世界的大趨勢。西學東漸,有助于中國科學技術和“經世致用”社會思潮的發展。盡管太平天國運動沒有能夠建立起新的文化結構,但其后期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新課題。洪仁玕的《資政新篇》提出“革故鼎新”理念,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提出“采西學”“制洋器”的主張,證明著一個新的文化轉換期即將到來了。不過,需要指出,長期以來學界偏重于研究“西學東漸”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影響,至于中國古代文明在世界的傳播和對世界的貢獻,往往關注不夠。自7 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繁榮吸引數十萬阿拉伯和波斯商人聚居在中國許多大都市里。13 世紀來中國的歐洲旅行家莫不夸贊中國的輝煌文明。恩格斯認為,“中國很早就用硝石和其他可燃物混合制成了煙火劑,用于軍事和盛大的慶典”;“阿拉伯人從中國人和印度人那里學會了提取硝石和制造煙火劑”?!?1〕中國古代文化為西歐資產階級啟蒙運動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和有力的思想武器。啟蒙思想家萊布尼茨、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影響。有學者認為:“大量事實證明,中國古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西方資本主義形成過程中的作用,無論就其深度和廣度而言,要比當時‘西學東漸’的影響強大得多?!薄?2〕

作為對世界歷史浪潮的回應,近代中國文化史上長期貫穿著維新與守舊之爭的主題,這兩派都無法指引被西方沖擊下的中國社會走向獨立富強。傳統封建文化遭到“西學”沖擊時,曾經做過頑強抵抗,然而很快敗下陣來。辛亥革命失敗后,在文化上出現了一股倒退復古的逆流,封建勢力死灰復燃。尊孔讀經又被提倡起來,復古氣焰甚囂塵上,庸俗頹敗的書刊流行一時。但是,時代的潮流不可逆轉,復古守舊的文化因為違背了歷史大趨勢,擺脫不了日益沒落、江河日下的結局。從甲午戰爭失敗到辛亥革命期間,傳統的經學、考據學以及各種古文、八股詞章等走向終結。西化派引進西方文化設施,翻譯西方著作,出版書刊報紙,開設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西方民主、自由、博愛的文化觀念,取代了尊君親上、修齊治平的政治倫理,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理論思想武器。甲午戰爭失敗,檢視了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器物技術以療救破敗中國方案的無效性。辛亥革命的失敗,證明了資產階級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以挽救中國悲慘命運的夢想的虛妄性。

在風雨如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直到“五四”運動以前,一直沒有形成中國人民的真正的新文化,中國人民的精神處于被動狀態,當然在文化上談不上有什么“自信”。無論是西學,還是舊學,都無法喚起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心,真正能夠喚起中國人民文化自信心的是中國人民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真正能夠有力量拯救中國文化,樹立中國人自信力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在中國近代文化歷史上,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有著重要的地位。一批激進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知識分子,在苦痛彷徨中猛醒奮斗。1915 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開始了提倡科學和民主為中心內容的新文化運動,反對尊孔讀經封建禮教,很快就發展成為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五四運動”。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的文化新軍突起,中國近代文化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這兩個運動,標志著中華民族的思想大覺醒,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閃亮登場,中國人民有了威力無比的思想武器,精神面貌為之一新,精神狀態由被動轉入主動。毛澤東指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作為解放我們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國共產黨則是拿起這個武器的倡導者、宣傳者和組織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薄?3〕在“五四”以后,中國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生力軍,鋒芒所向,從思想到形式(語言文字等),無不發生了極大的革命。其聲勢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簡直是所向無敵的,“在社會科學領域和文學藝術領域中,不論在哲學方面,在經濟學方面,在政治學方面,在軍事學方面,在歷史學方面,在文學方面,在藝術方面(又不論是戲劇,是電影,是音樂,是雕刻,是繪畫),都有了極大的發展?!薄?4〕這個文化新軍的動員之廣大,超過中國任何歷史時代。

毛澤東高度評價魯迅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地位,說魯迅是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這絕非偶然。近現代中國的思想界,容易犯兩個毛病,一是閉目塞聽的自大狂妄癥,如國粹派或復古文化主義者,跟不上時代潮流,不思進取,而魯迅在信奉進化論時就已經超越了國粹派、復古文化主義者,與時代同行,進而信奉馬克思主義;二是對西方文化頂禮膜拜的歷史文化虛無主義,表現出奴顏媚骨的自卑心態,而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堅持“拿來主義”的文化觀,與毛澤東的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文化觀相一致?!棒斞傅姆较?,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5〕,毛澤東的這句話不僅褒獎了魯迅個人,而且指出了中國人應有的文化自信特質,對古今中外的文化,擇善而從之。

歷屆中共領導人,絕不是如有些人所說的那樣,只是到了1978 年代才有了世界眼光,才有了全球化的世界胸襟。早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就胸懷天下,重視發揚國際主義精神,才有了白求恩、斯諾、愛潑斯坦等國際友人奔赴共產黨領導的地區參加中國革命。新中國大規模的對外開放是在1978 年代以后,但絕對不意味著此前沒有開放,沒有全球化的思維和眼光。只是,毛澤東那代中國人在利用全球化帶來的國家現代化發展機遇時,學習外國經驗時,并不妄自菲薄,而是充滿著文化自信,掌控著精神的主動權。毛澤東在開國時講到“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包含著中國文化將以過去從來沒有的姿態,開始自立于世界文化舞臺。大規模的國家建設時,毛澤東號召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來,還以《法門寺》里的賈桂為例,批評有些人做奴隸久了,在外國人面前伸不直腰。1958 年6 月17 日,毛澤東有一份批語:“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干工業、干農業、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認真學習外國的好經驗,也一定研究外國的壞經驗——引以為戒,這就是我們的路線?!薄?6〕主張在學習外國先進經驗時不迷失自我。獨立自主地進行本國的革命和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主權問題不允許外國染指,“連半個指頭都不行”。毛澤東的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尊,被鄧小平所繼承。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主張積極地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他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提出“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中國人民珍惜同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友誼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經過長期奮斗而得來的獨立自主權利。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薄?7〕

中國共產黨對外交往中的獨立自主的立場,對外開放過程中秉持文化自信,這些優良傳統在新時代得到弘揚。經濟全球化浪潮浩浩蕩蕩,一切國家難以置身事外,新時代的中國充滿自信地深度介入新型全球化。中國人民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充滿自信地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近年又先后提出全球發展倡儀、全球安全倡儀、全球文明倡儀,既是對全球化浪潮的引領,也是對中國發展目標的自信和自覺。這種自信源于對世界發展大勢的把握,也源于中華文明的深厚淵源。

中華文化之所以讓我們充滿自信,是因為我們能夠適應時代需要和現實社會生活需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文化之所以讓我們充滿自信,關鍵是我們秉持的不是僵化的傳統文化,而是被馬克思主義改造并注入了新靈魂的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了中華文化以現代力量,中華文化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在2023 年6 月30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寶庫進行全面挖掘,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18〕。中國人民清楚地知道,中國的繁榮,離不開世界范圍內的交流合作?;乇苋蚧顺?,故步自封,自我封閉,只能導致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困境。只有借鑒世界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充分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養分,馬克思主義才能更加具有中國特色,才能為中華民族更好地接受、認同,讓當代中國人更加具有文化自信。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又強調,“我們要拓寬理論視野,以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學習和借鑒人類社會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在‘人類知識的總和’中汲取優秀思想文化資源來創新和發展黨的理論,形成兼容并蓄、博采眾長的理論大格局大氣象”〔19〕。勇敢地介入全球化浪潮中并且保持文化自信,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繁榮昌盛的成功密碼。

猜你喜歡
全球化現代化民族
我們的民族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多元民族
全球化陷阱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