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實用主義角度談黨報新聞檢校人才的培養

2023-12-17 13:10王曉玉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檢校黨報

王曉玉

在各種媒體齊發力的融媒體時代,新聞的檢校工作仍然有其不可撼動的地位和作用。檢校工作與出版物文字質量密切相關,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文化工作,是文字性、創造性的勞動。黨報新聞檢校工作更需從制度體系上把關,規范出版流程、從人才建設上著手、提高檢校人員的理論素養和能力水平,從而做到惕厲自省、慎終如始,牢牢守住新聞安全的“大門”。

作為傳統新聞媒體的從業人員,幾年前似乎還在應對微博、網站、公眾號等偏文字類文化傳播模式的更新迭代,力爭趕上時代的潮流,不被滾滾巨浪掀至擱淺?;ヂ摼W重塑信息的內容架構,重新分配了話語權。融媒體時代,閱讀的載體、時間、內容等與傳統方式相比有了顯著變化,而伴隨著各路短視頻的崛起,快節奏、即時性的更新頻率,逐步打破公眾的新聞閱讀習慣,碎片化、爆發式、密集型的視頻新聞,讓受眾集體聚焦某一社會新聞,甚至參與其中,因其倒逼出的問題得以被迅速反饋、處理并解決,更是加深了受眾的體驗感、參與感,從而也進一步增強了受眾的黏性。

而就是在這樣蓬勃興盛的融媒體時代,新聞的檢校工作仍然有其不可撼動的地位和作用。語言文字加工的標準,從“正確”到“規范”再到“優美”,其中“正確”是最低標準和要求。檢查校對工作是編輯工作的延伸,通過檢校人員的知識儲備和規范操作,檢查并消除出版物中的差錯,檢校工作與出版物文字質量密切相關,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文化工作,是文字性、創造性的勞動。

胡太春、金夢玉編著的《編輯出版實務——由傳統出版到數字出版》一書中認為,在媒介融合時代,圖書、報紙、期刊等傳統分類和運作模式發生改變,內容生產和表現形式的分類日趨模糊,國內出版學專業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媒介素養,突出專業的文化性與傳播性,然而“只聽不說”和“埋頭苦記”的培養模式過于單一、專業優勢模糊,弊端十分明顯,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代數字出版新趨勢的需要。當前,出版學的某些理論課程與實踐相脫節,而學科本身卻是需要直面出版行業實際應用。以下主要從實用主義的角度,淺談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報新聞檢校人員。

“打地基”階段,積跬步、至千里

第一階段為“打地基”階段,做好“三校一讀”“核紅”“對版”等規定動作,此階段是檢校人員“摸著石頭過河”的“搭石”,避免“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基石”,所以這個階段是至關重要的,“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既要求真務實,也要博學廣聞,做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打地基”階段,要樹立政治意識,加強理論知識學習。作為黨報的新聞檢校人員,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舉例來說,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當下,檢校人員首先要系統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九大、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六個必須堅持’概括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痹趯W習過程中,檢校人員要深刻領會“十個明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十四個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方略,“十三個方面成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六個必須堅持”集中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只有將這些知識點牢固掌握、熟稔于心,才能在稿件出現錯漏之時迅速甄別并改正。

“加高壘層”階段,樹權威、保品質

檢校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文章的某個標點使用是否合理、某個詞語運用是否得當、某句話邏輯是否嚴密,還應該從宏觀架構的角度來關注其是否經得起推敲。在這一階段,也許是“見山要聯想到山之巍峨連綿、雄渾蒼茫,見水要聯想到水之浩渺澄澈、奔涌浩蕩”。

“加高壘層”階段,要樹立權威意識,正確、規范表述。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黨報忠實記錄著黨的百年歷程,既是學習中共黨史的生動素材,也為深化黨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從現實角度來說,黨報作為黨的喉舌,傳播主流價值觀、倡導文明新風尚,其地位和作用是新媒體無法比擬的,其權威性和公信力是獲得公眾廣泛認可的,在新聞報道中,務必將權威意識牢記于心,正確、規范地進行表述,確保黨報的文字質量。

還有一些屢次出現的不規范表述,如“國家一級裁判”“國家一級演員”等。國家體育總局將各體育運動項目裁判員的技術等級分為國家級、一級、二級、三級,所以并沒有“國家一級裁判”的等級;人社部和文旅部在藝術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各專業職稱統一分為四級、三級、二級、一級,其中二級為副高級,一級為正高級,所以“一級演員”的表述是正確的,并沒有“國家一級演員”這一概念。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這些說法很多媒體都經常錯用。當然,不能說“因為大家都用,所以就不算錯”,就像不能把“人云亦云”當作參考標準的道理是一樣的?!坝H眼目睹”“凱旋歸來”“報刊雜志”“只身一人”,這些錯誤用詞在新媒體中頻繁出現,而作為黨報,必須勇于修正、堅持規范、堅守標準,才能維護黨報的權威性和引領作用。

“修飾提升”階段,查細微、見端倪

紙媒報道有其獨特的優點和不可替代性,刷短視頻不是閱讀,聽書、聽新聞,當然也不是閱讀,這些只能算是假借他人之手整理的知識碎片,而紙質媒體,其章節之間的傳遞、段落之間的轉合,讓其獨有了新聞的縱深感、空間感與細節把控,評論、思辨,從而讓讀者獲得深層次的閱讀體驗和與之共鳴的思想碰撞?!拔灎T末光,增輝日月”,注重細節、觀照細微之處,以提升黨報的質感和可讀性。

“修飾提升”階段,要樹立“較真兒”意識,注意細節把控。這一階段,可能就是“心中有山,眼里有水”。

看到一篇稿件首先進入讀者視野的必然是其標題。張照庚先生在《實用編輯業務輯錄》一書中,對文章標題有幾種形象貼切的比喻,文章的“旗幟”“櫥窗”“導游”“眼睛”“標志牌”。自媒體時代,眾多“新、奇、怪”標題層出不窮,但以偏概全、牽強附會,為了獲取一時的點擊量,而失去了受眾長久的信任。文章標題可以“老話新用”,可以“見題明義”,當然也可以“新奇制勝”,這里所說的“新奇”是在客觀事實基礎上既能達到新聞傳播的目的,又有新鮮奇妙之感的標題。

所以在對標題的檢校上,需要尤為注意:不僅要檢查標題文字是否正確,也要進一步核實標題是否為新聞事實、表述是否得當、與文中關聯內容是否相符。標題字數雖然不多,但要想不在這個關鍵點“露怯”,務必要做到字斟句酌。舉例來說,某篇報道上的副標題為“某地成立優化營商環境”,主標題為“政策咨詢投訴舉報中心”,通讀全文就會發現,“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咨詢投訴舉報中心”是一個完整的機構名稱,不能將其割裂為兩部分;另外一篇報道,標題為“某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首進全國前10”,而事實上某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排名30多位次,文中的“全國前10”,是“綜合指數的改善率”,所以標題中省略“改善率”三個字是錯誤的。

報紙每個部分都有出錯可能。國名、地名、人名、人員職務、時間、報眉、報尾、電頭、生僻字,每一項被反復強調的內容都不是憑空得來的,對檢校人員而言,“差錯”就是最好的老師。唯有做好折校、點校、讀校、通讀,匯總日常工作中“捕獲”的“害群之馬”,學懂、弄通、識記,才能躲過“老師”的“教鞭”。

還有版面上的細節,同樣影響著報紙的形象,比如字體、字號要按規定使用,省略號不能與“等”字連用,核實“上接”與“下轉”是否正確,“核紅”“對版”不能草草了事、一帶而過,必須按標準進行,區分“半字線”“一字線”“波浪線”的用法,核對引文,還有排版規范的“單字不成行、單行不成面”,避免“背題”的情況出現,避免標題在折行時以虛詞開頭等等。

常見典型錯誤列舉

成語、典故錯用

成語錯用。舉例來說:“貽笑大方”,“大方”即大方之家、專家學者、內行人,詞意是被內行人笑話。不能說“被人貽笑大方”,也不能把在任何場合被別人嘲笑都稱作“貽笑大方”?!懊垒喢缞J”,這個詞錯用頻率比較高,“一灣碧水伴著夕陽的余暉,風景美輪美奐”一句中“美輪美奐”是錯用的?!懊垒喢缞J”用來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可以形容雕刻、建筑、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但是用來形容風景是不合適的?!叭赵氯缢蟆?,原意是太陽和月亮像穿梭似的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所以不能錯用為“歲月如梭”。

典故錯用。例如“荊軻刺秦”這個詞,某篇文章用了“荊軻刺殺秦始皇”這個說法,“荊軻刺秦”的事件發生在公元前227年,而秦王嬴政稱帝是在公元前221年,可以說“荊軻刺秦王”,但是不能說“荊軻刺殺秦始皇”。

涉及日常生活的常見錯誤

有些常用詞匯充滿生活氣息,耳熟能詳,但是卻經常用錯,如“井箅子”不能寫作“篦”,“蹚出一條路”不能寫作“趟”,“戧面饅頭”不能寫作“熗”,“賠笑臉”不能寫作“陪”,“糧食歉收”不能寫作“欠”,“道地藥材”不能寫作“地道”,“鉚足勁兒”不能寫作“卯”,“西藍花”不能寫作“蘭”,“挖墻腳”不能寫作“角”,“焐熱了”不能寫作“捂”,“響鼓重槌”不能寫作“錘”等。

同音詞錯用

同音詞錯用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在拼音輸入法被廣泛使用的當下,選詞時稍不留神,就會造成同音詞錯用。檢校人員要提高警惕,練就“火眼金睛”。

舉例來說,“篡改”是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經典、理論、政策等),“竄改”是改動(成語、文件、古書等);“辨正”是辨明是非、改正錯誤,“辯證”是辨明是非、辨析考證以及合乎辯證法的,而“辨癥”是中醫所說的“辨別癥候”;“定金”具有擔保作用和證明合同成立的作用,所以一旦違約,“定金”是可以不予退還的,而“訂金”是預付款,沒有擔保作用,是應該予以退還的,合同糾紛中一字之差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交會”是會合、相交,如“鐵路交會點”,而“交匯”是水流、氣流等聚集到一起,如“河流交匯處”;“朦朧”是月光不明、模糊不清,“曚昽”是日光不明,而“蒙眬”是快要睡著或剛醒時,兩眼半開半閉,看東西模糊的樣子,如“睡眼蒙眬”。

圖表錯誤

圖片和表格的錯誤往往容易被忽視。

檢校圖片時要檢查其內容是否得當、是否符合出版要求,圖片的說明文字與圖片本身是否相符,另外,如果圖片上出現漢字以外的其他文字,須核實確認。

檢校圖表時要檢查圖表的表題、表頭和表身,并確認圖表中的文字、數據與正文中所表述的內容不發生沖突。

作為黨報的新聞檢校人員,要深刻認識到,當前的新聞檢校工作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一篇文字報道、一份報紙。融媒體時代,各種媒體齊發力,其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呈幾何級數增長。越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檢校工作越不能被輕視。正如俗語所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正面的宣傳推廣要想獲得成功,需要做精心的鋪墊和設計,然而當差錯出現,且一旦形成爭議性話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會被無限放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黨報人必須從制度體系上把關,規范出版流程、建立差錯統計通報制度、例會制度,從人才建設上著手,充實檢校人才隊伍、組織定期學習培訓、開展座談交流、做好理論知識測評,提高檢校人員的理論素養和能力水平,從而做到惕厲自省、慎終如始,牢牢守住新聞安全的“大門”。

猜你喜歡
檢校黨報
相機畸變的混合模型迭代檢校法
基于場景模型的雙目相機動態檢校方法
相機檢校的迭代處理方法
黨報專副刊怎樣撐起“半邊天”
辦好黨報內參的思考與探索
傳播技術變革時代檢校工作新對策
檢校之道“三悟”
基于攝站優化的相機檢校方法
議提升地市黨報競爭能力
黨報創新文娛報道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