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2023-12-18 01:50陳麗
教育界·A 2023年33期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游戲教學法幼兒教育

【摘要】在幼兒教育中運用游戲教學法構思課程,積極踐行了“課程游戲化”理念,用游戲促進幼兒成長,在滿足幼兒游戲需求的同時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游戲教學法可運用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不同環節,如領域課程、區域活動、主題教育等,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文章對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簡述其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并從領域課程、主題活動、游戲特點三個視角出發,對幼兒教育工作提出幾點可行之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課程游戲化;幼兒教育;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陳麗(1983—),女,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苴鎮街道新光幼兒園。

游戲是促進幼兒各項能力提升的關鍵,也是幼兒教育實施的關鍵路徑。近些年,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課程游戲化”理念被提出,要求教師正確看待游戲的教育價值,并將其視為實施教育工作的關鍵路徑,為幼兒打造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v觀幼兒在幼兒園內的整日活動,可將教育教學工作劃分為自主游戲、領域教學、主題活動等版塊,教師可基于各個教育教學版塊的特點,將游戲融入不同的教育環節之中,用游戲促進幼兒發展。

一、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游戲教學法對幼兒教育教學工作具有別樣的意義。針對3—6歲的幼兒而言,游戲是他們獲取知識經驗及生活技能的基本路徑?!?—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可見游戲在幼兒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價值[1]。首先,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出發,3—6歲的幼兒具有好奇心重、探究欲強的年齡特點,科學選擇游戲實施教育,能幫助幼兒理解不同的學習內容,對幼兒智力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其次,從幼兒的天性出發,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在教育教學中運用游戲,可成功調動幼兒對學習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幼兒的學習意識、探究能力。最后,從學前教育的特點出發,基于幼兒能力、思維、認知等多個因素,游戲教學能幫助幼兒理解復雜、晦澀難懂的知識,有效降低了幼兒的理解難度,同時滿足了幼兒的發展需求及教育要求,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

二、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領域課程中構思游戲,寓教育于玩樂

領域課程是幼兒獲取知識技能的基本路徑,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育中的領域課程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部分,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教育功效,五個領域的整合教學有助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2]。在游戲教學法的運用中,教師可基于各個領域的教學特點,科學構思游戲活動,打造“學中有玩、玩中有學”的教育教學模式。

1.健康領域中構思游戲,增強體育學習趣味性

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教學活動,是實施體育教學的重要途徑,也是強化幼兒身體素養的關鍵路徑。教師可基于游戲教學法構思幼兒健康領域的體育活動,活化體育學習內容,通過游戲教學讓幼兒在玩中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同時增強體育學習的趣味性,為幼兒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感。幼兒體育活動包含多個活動項目,教師可基于不同的教學目的為幼兒創設不同的游戲活動,積極踐行游戲教學法。

例如,為培養幼兒的平衡能力,教師可以創設體育項目“過平衡木”,要求幼兒能平穩走在平衡木上,雙腳交替前行順利抵達終點。在實施該教育教學活動時,教師可將“平衡木”轉化為“獨木橋”,為幼兒構思游戲活動“小馬過河”。在該游戲項目中,幼兒需扮演動物角色“小馬”,有序地走過“獨木橋”,如果從“獨木橋”上掉下去,就會被橋下的“大鱷魚”抓到。這一游戲情境的創設,能快速激活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在興趣的引領下,幼兒會認真地完成體育項目,在游戲中掌握運動技巧。待幼兒掌握基礎游戲玩法后,教師還可升級游戲難度,構建新的體育活動,如“小馬運糧”,即讓幼兒背著背簍或雙手提著物品“過河”,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再如,為發展幼兒的投擲、接物能力,教師可創設游戲“丟沙包、接沙包”;為發展幼兒的跑步能力,教師可創設游戲“接力賽”;為發展幼兒的肢體協調性,教師可創設游戲“籃球賽”或“足球賽”;為發展幼兒的騎行能力,教師可創設“花園騎行競速賽”等游戲。簡而言之,教師需發散教育思路,將知識與技能蘊藏在游戲中,讓幼兒在趣味游戲中達成教育目標。

2.語言領域中構思游戲,感知語言表達魅力

幼兒園語言領域教育教學活動,是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幼兒未來的社交、學習起著奠基作用。教師可結合游戲教學法設計以講述、交流、表達為主的語言領域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感知語言的魅力,用游戲促進幼兒語言素養的穩步提升[3]。

例如,繪本閱讀是幼兒語言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基于繪本為幼兒創設多項游戲。首先,在閱讀繪本故事時,教師可為幼兒構建故事情境,以情境創設探究性的閱讀游戲,讓幼兒了解故事中主人公遇見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及方法,再復述繪本故事情節,在分析畫面、交流表達中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其次,在幼兒閱讀繪本后,為進一步加深幼兒對繪本的記憶,教師可讓幼兒以角色游戲的形式演繹繪本故事,并讓幼兒在表演中自主表達,促進語言素養的提升;最后,教師還可利用繪本故事,為幼兒創設“續編”游戲,讓幼兒以自主繪畫或語言講述的形式續編故事情節,在自由創作與表達中促進幼兒繪畫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再如,擴充幼兒詞匯儲備也是語言領域的教學目標。對此,教師可基于不同學段的幼兒情況,創設不同的語言游戲。首先,針對中小班的幼兒,教師可以設計語言游戲活動“什么中有什么”,即教師先說“幼兒園中有什么”,幼兒再以接龍的形式說出“桌子、椅子、衛生紙、毛巾”等多個詞匯,在游戲中擴充詞匯儲備。在大班語言游戲活動中,教師可創設游戲“成語接龍”,讓幼兒進行成語接龍,在游戲中豐富大班幼兒的詞匯量,讓其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3.社會領域中構思游戲,促進社會性能力發展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教學活動,以幼兒禮儀習慣、社會性能力的發展和培養為主,對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起著積極的影響?;谏鐣I域教學特點,教師可結合游戲教學法和社會情境為幼兒創設具有實踐性、互動性的活動,在游戲中拓展幼兒的社會經驗,促使其社會性能力良性發展。

例如,讓幼兒掌握基本社會規則、了解社會生活技巧是本次教學活動中的重點。教師可在班級中為幼兒創設社會情境,在情境中發展幼兒的社會性能力。比如,教師可在班級中創設情境“社區生活”,羅列超市、醫院、服裝店、蛋糕店、十字路口等多個游戲情境,利用游戲情境向幼兒介紹在不同場景中需要遵守的社會規則,并讓幼兒掌握基本的購物技巧、溝通方式等,將領域培養目標融入幼兒游戲活動中,達成理想的教育效果。

再如,基于社會領域特點,教師可為幼兒創設實踐類游戲活動。如在向幼兒講解圖書館規則時,教師可構建實踐類游戲,借助園所的公共圖書室或社區中的公共圖書屋實施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傊?,教師要構建別樣的社會領域游戲課程,以更好地滿足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需求,用游戲教學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4.科學領域中構思游戲,感知科學知識奧秘

幼兒園科學領域教育教學活動,以培養幼兒科學探究能力與數學認知能力為主,通過系統化的學習活動,讓幼兒充分感知科學知識的奧秘。在游戲教學法的運用與實施中,教師可從科學探究與數學認知兩個教育目標出發,為幼兒創設科學游戲活動。

首先,針對“科學探究”這個教育目標,教師可從生活科學、自然科學等視角出發,為幼兒創設科學實驗游戲。比如,教師可基于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其構思種植游戲,將“做、觀、講、探”融為一體,讓幼兒在充滿實踐性與探究性的活動中擴充科學知識儲備[4]。教師還可為幼兒創設具有操作性的科學小游戲,讓其了解更多的科學原理。比如,在科學游戲活動“神奇的磁鐵”中,幼兒通過實驗與游戲,得知了磁鐵的特性;在科學游戲活動“多種多樣的瓶蓋”中,幼兒通過觀察不同瓶口、瓶蓋的特點,了解了按壓式瓶蓋、螺紋口瓶蓋的區別,在實驗游戲中認知科學并感知科學學習的魅力。

其次,針對“數學認知”這個教育目標,教師可創設數學游戲活動“生活中的數字”,讓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字,并說說這些數字的含義及作用,比如,樓梯間的數字代表樓層數;花名冊上的數字代表學號;信號燈上的數字是倒計時等,利用游戲擴充幼兒的數學學習經驗,進而讓幼兒充分感知數學學習的魅力,用游戲達成數學活動目標。

5.藝術領域中構思游戲,提升美學教育質量

幼兒園藝術領域教育教學活動,是幼兒園美育教育實施的關鍵路徑,其涵蓋的教育內容較廣,包含音樂、舞蹈、律動等多項學習活動。在游戲教學法的運用中,教師可基于不同的藝術活動創設不同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切實感受到藝術中蘊含的“美”,用游戲提升美學教育質量。

例如,美術活動要求幼兒掌握“混色調制”的技巧?;诖?,教師可創設“混色”游戲,為幼兒提供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顏料,讓幼兒自主混合顏色,在游戲中探索顏色混合的秘密,進而達成教育工作目標。再如,在音樂活動中,教師可基于音樂的特點為幼兒創設“音樂舞臺劇”游戲,讓幼兒基于《雪孩子》《拔蘿卜》《好寶寶》等具有故事性的歌曲,結合自己對歌曲的理解,以音樂情景劇的形式表演舞臺劇,在游戲中把握音樂的情感,實現游戲教學法的有效運用。以此類推,教師還可為幼兒創設“百人畫卷”“律動創編”等多個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將游戲教學法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二)主題活動中融入游戲,玩中掌握知識

主題活動是幼兒教育實施的關鍵路徑,其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可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教師可基于主題活動創設游戲項目,讓幼兒在玩中掌

握豐富的知識技能,實現教育質量與幼兒能力的同步提升。

例如,主題活動“傳統文化展風采”以傳統文化為抓手,要求幼兒通過主題活動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內容,并樹立正確的文化傳承意識。教師可將游戲融入不同的教育環節中,利用游戲擴充幼兒的知識儲備。比如,教師可為幼兒創設游戲項目“中華水墨畫”“剪紙大比拼”“我是非遺傳承人”等,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借助主題活動讓幼兒在玩中達成教育目標,掌握豐富的知識技能。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基于活動主題,將游戲活動延伸至領域課程、戶外游戲、自主游戲、區域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多個游戲項目,達成教學活動目標。

(三)挖掘游戲中蘊含元素,玩與學巧結合

在游戲教學法的運用中,教師不僅要學會將游戲融入課程中,還要學會在游戲中探尋教育思路。部分游戲活動集文化與娛樂為一體,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不僅能感受游戲活動的快樂,還可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能力的提升[5]。教師要把握好不同游戲的教育價值,實現玩與學的巧妙結合,進一步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將游戲“幾個字”進行創新,在其中巧妙融入追逐游戲,要求幼兒在被抓到的時候說出相應的安全詞。例如,針對游戲“三個字”,幼兒被抓時需要說出三個字的安全詞,且詞形為“ABB”組合,比如紅彤彤、綠油油、白花花等。這一游戲規則的改動,不僅能更好地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還能在游戲中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隨著幼兒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還可提高游戲難度,創設“四個字、成語詞匯”“五個字、簡單句”的游戲要求,深挖游戲中蘊含的教育元素,實現“玩”與“學”的有效結合,進而將游戲教學法的教育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奠基石,也是幼兒進入集體生活、社會生活的第一步。游戲是幼兒與生俱來的天性,教師應加強對游戲教學法的重視,將游戲融入不同教育教學環節中,為幼兒構思“學中有玩、玩中有學”的學習模式,用游戲活動達成教學目標,進而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打造“玩中有學,快樂教學”的幼教模式。

【參考文獻】

[1]馬杏英.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天津教育,2022(36):109-111.

[2]巴曉玲.幼兒園游戲教學運用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J].天津教育,2022(36):174-176.

[3]王越.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運用與融合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2(47):157-162.

[4]陳慧.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與融合[J].科幻畫報,2022(11):72-73.

[5]徐芳.游戲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新課程研究,2022(32):114-116.

猜你喜歡
課程游戲化游戲教學法幼兒教育
關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思考
一日活動中課程游戲化的探索與反思
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