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色砧聲最關情

2023-12-18 10:44蘇曉林
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渡河云山鴻雁

蘇曉林

李頎,唐代詩人,晚年居住在潁陽(今河南登封),常來往于潁陽與洛陽之間。魏萬是比李頎晚一輩的詩人,兩人情誼深厚。當魏萬將要前往長安(今陜西西安)時,李頎賦詩送別。對“忘年交”的離別,李頎懷有怎樣的情感與期待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品讀《送魏萬之京》。

【詩歌先讀】

送魏萬①之京

[唐]李? 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②過。

關城③樹色催寒近,御苑④砧聲⑤向晚⑥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注釋:①魏萬:又名魏顥。曾隱居王屋山(在山西省垣曲縣和河南省濟源市之間),自號王屋山人。②客中:即作客途中。③關城:指潼關。④御苑:皇宮的庭苑。這里借指京城。⑤砧聲:搗衣聲。⑥向晚:傍晚。

【讀詩思考】

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送別詩,詩中寫了哪些意象和景物?作者是怎樣鋪墊、渲染情感的?

【妙語解詩】

一、借“微霜”渲染送別時蕭瑟的氣氛?!白蛞刮⑺醵珊印?,這里把霜擬人化了,使讀者由景及人,想象出魏萬在白露為霜的時節渡河的情景,同時渲染了凄清的氛圍。

二、借“鴻雁”“云山”抒寫游子的感受。鴻雁是候鳥,隨季節遷徙,漂泊不定,好似旅人。在霜天之中,飄來一兩聲凄切的雁唳,最是讓人悵惘?!霸粕健?,往往觸發煙云浩渺、山高水闊的觀感。若是他鄉游子,遙望“云山”,難免慨嘆鄉關何處、前路茫茫。

三、借“樹色”“砧聲”推想離別后的情景。魏萬一路西去,但見草木凋零,樹色生寒。在詩人筆下,不是寒氣使樹變色,而是樹色帶來寒氣,多了一份見樹色而知寒近的韻致?!罢杪暋?,是搗衣之聲。李白有詩云:“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痹谔拼?,深秋時節,婦女往往要為遠行的征人準備寒衣。那一聲聲砧杵之音,訴說著季節的變換、光陰的流逝,牽動了游子的愁腸。詩人不寫長安宮闕之壯麗、管弦之繁盛,單寫滿目之秋色、滿耳之砧聲,可見對魏萬的關切與牽掛,以及對魏萬珍惜韶華、早成功業的期許。

猜你喜歡
渡河云山鴻雁
云山圖
Accident Analysi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 Research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aiyuan Metro
鴻雁飛
眾猴渡河
雄雞和鴻雁
雄雞和鴻雁
善為『竹筏』巧『渡河』——談過渡在議論文中的運用
云山的樹
四渡河大橋:劃過天際的最美“彩虹”
賈人渡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