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

2023-12-19 04:44
居業 2023年11期
關鍵詞:護筒樁基礎灌注樁

邱 翔

(漳州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363000)

0 引言

要想充分發揮出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優勢,應當契合高層建筑工程開發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樁基礎施工技術方案,并對相應的樁基礎施工工藝進行嚴格控制,以實現高層建筑工程樁基礎項目施工建設的預期目標,筑牢高層建筑工程整體開發建設的基石。

1 樁基礎施工技術概述

樁基礎施工作業,可有效防止因高層建筑出現沉降問題而影響到高層建筑整體運行的安全性。通過特殊的樁基結構與承臺結合,從而形成特定的樁基礎,為建筑的上下層銜接提供有力支持?;跇痘A的施工作業,可有效提升基巖的承載力與建筑物的整體抗震性能。

2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難點

2.1 施工環境差異性較大

由于高層建筑建造區域的差異,使得工程建設時遇到的環境存在很大差異,如不良地質、軟弱地層等,為保證地基施工作業的質量,則需要根據施工環境,選擇相適宜的樁基礎施工技術方案,從而解決不良地質對工程建設產生的不利影響[1]。

2.2 地下水產生的影響

在高層建筑工程進行深基坑施工作業時,由于土方作業深度較大,在樁基礎施工作業時,可能會受到地下水的影響,如地下涌水問題,直接影響到地基項目的建設質量與進度。為此,在樁基礎施工作業時,需要基于地勘報告,針對樁基礎施工技術方案進行合理優化,以保證高層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

3 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應用

3.1 全套管灌注樁施工技術

3.1.1 安裝套管

現場工作人員在安裝套管時,應當基于地質勘探報告,計算出高層建筑地基項目進行全套管灌注施工所需的套管長度。為保證套管灌注樁施工的質量與安全,則需要對套管進行檢查,確保套管上有卡塊、下有板齒,在鉆外動力的作用下,套管能夠完成上下移動與轉動。在具體作業時,還可對強風化的巖石進行有效的掘進處理。在套管安裝時,工作人員需要利用吊車,將準備好的外套管精準無誤地吊裝到工藝孔中,并使得工藝孔的外護筒與設備外動力頭驅動器進行結合,而后則拔起外護筒,快速套入鉆具。

3.1.2 鉆進至巖石表面

在鉆機安裝到位后,則需要對鉆機的底座進行調平,以保證鉆機桅桿的垂直度。為保證后續鉆進作業的安全與質量,必須保證套管安裝的平面偏差小于50mm,且套管的傾斜度不能大于1%。在鉆進巖石表面時,應當基于設計的標高數據,及時調整鉆機的運行參數,以保證鉆進作業的有效性與可靠性[2]。

3.1.3 場地平整鉆機分離外護筒拔出鉆具

在鉆進到預定標高位置后,則需要評估塌孔的可能性,確保不會出現塌孔的前提下,實現對施工場地的平整,并將外套管從外動力頭上卸下,并及時移開相關設備儀器。

3.1.4 內護筒旋挖清孔

在內護筒進行施工作業時,需要根據鉆孔樁樁底設計的方案,明確鉆孔的深度,并利用測繩檢測孔深鉆到設計深度,根據測量結果及時開展清孔作業。清孔是旋挖作業的重要環節,若孔內清洗不徹底,將會對高層建筑的樁基礎整體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在孔內的沉渣得到有效清除后,需要進行檢測評估,而后進行內護筒與鋼筋籠的下放作業。

3.1.5 吊放一次性內護筒

為保證后續全套管灌注樁施工作業的質量,在內護筒吊裝前,必須保證內護筒、鋼筋籠等構件,在加工區域進行有效焊接,并完成質量檢查。一般情況下,在內護筒進行焊接作業時,主要采取對接焊的技術方案,并對吊點進行有效的處理。在鋼筋籠下放后,工作人員需要及時利用氧氣乙炔對吊點進行切除,避免影響到灌注樁整體的結構質量與安全。

鑒于內護筒的壁厚相對較薄,在吊裝施工作業時容易出現變形問題。為此,在吊放一次性內護筒時,應當由專人進行指揮協調,并在工人的手扶下,使得內護筒的垂直度達到設計要求,而后則緩慢有序地轉動下放,以保證內護筒下放到設計的深度。相關工作完成后,則應當置入鋼筋籠,并及時開展混凝土的澆筑作業。

3.1.6 吊放鋼筋籠

為保證高層建筑的樁基礎施工質量,則全套管灌注樁進行鋼筋籠吊放時,應當由專人進行現場指揮協調,并在工人的手扶下,使得鋼筋籠緩慢進入孔內,避免下放速度過快,從而對內護筒產生損傷,給后續的混凝土澆筑與凝固造成不利影響[3]。

3.1.7 內護筒混凝土灌注

內護筒混凝土灌注工藝是全套管灌注樁施工的重點與難點,為保證混凝土灌注施工的質量與安全,則需要針對以下施工要點進行落實。

(1)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樁徑、混凝土的骨料粒徑、籠箍筋的間距,計算出混凝土灌注的導管長度。為保證灌注的效率,工作人員應當優先選擇大直徑的導管。在導管下放前,需要對相關的導管進行編號,并針對導管開展針對性的接頭抗拉試驗、水密承壓測試,以避免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導管出現滲透問題。在導管完成安裝后,工作人員需要基于復核制度的要求,對導管進行復核檢驗。

(2)在下導管時,工作人員需要確保導管底部的位置與孔底保持50cm的距離,不可使得導管完全埋入灌注的混凝土當中。在首次進行混凝土灌注作業時,應當保證混凝土灌注的深度超過1m,從而達到混凝土灌注封底的處理要求。

(3)工作人員需要針對現場的混凝土灌注工作進行協調管理,并針對灌注過程進行全面記錄,保證嚴格執行內護筒的混凝土灌注作業,杜絕出現違規操作,以避免因引發斷樁而需要進行返工的問題。

(4)在混凝土運達施工作業現場后,工作人員需要針對混凝土的坍落度與和易性進行檢測,確?;炷恋奶涠瓤刂圃?0cm左右。若坍落度與和易性不達標,則容易引發堵管問題,無法保證混凝土灌注施工的質量與安全。

(5)在混凝土完成首次灌注后,必須保證連續灌注,不可出現中斷問題。在后續的灌注工作開展時,應當將導管埋深控制在2~7m之間,同時根據灌注作業的位置變化,對導管進行靈活地提拔處理,避免導管埋深過大,從而影響到混凝土灌注的質量。

(6)鑒于高層建筑地基施工作業的特殊性,在地基項目開展全套管灌注樁施工時,應當做到相關的應急準備工作,確保在出現突發情況時,應急裝置與方案,可發揮出一定的作用。

(7)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管理不可忽視,在灌注樁施工作業時,應當基于取樣檢測的要求,定期取樁體的三塊樣本,并將其送至試驗室進行專項檢測,以便及時發現混凝土結構存在的性能缺陷,避免對地基項目的建設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3.1.8 拔起外護筒

混凝土灌注工作完成后,應當利用全套管鉆機設備的外動力頭接住外護筒,并緩慢地進行旋轉拔起。一般情況下,在拔起外護筒時,應當在混凝土完成灌注20min后,對拔起的速度進行嚴格控制,以保證全套管灌注樁整體的施工質量,為后續高層建筑的開發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3.2 旋挖灌注樁施工技術

3.2.1 樁位測放及標高控制

為保證旋挖灌注樁施工的質量與效率,應當基于高層建筑工程開發建設的技術要求與規范,而明確灌注樁施工現場的基準點、基準線,并完成樁的定位與標高的定位。為保證樁位測放與標高控制的有效性,工作人員可采取極坐標法對每根樁孔進行放樣測定,以保證放樣工作的質量。一般情況下每根樁需要放樣定位三次,第一次工作人員可利用20mm的鋼筋進行定位;第二次則需要在護筒埋設后進行定位;第三次則應當在旋挖時進行復查定位。

3.2.2 埋設護筒

埋設護筒時,應當確保護筒準確穩定,為此,工作人員需要在護筒的周圍進行回填夯實。為保證護筒發揮出一定的保護作用,則主要選擇10mm左右厚的鋼板進行加工生產。若在旋挖灌注樁施工作業過程中,高層建筑的地基出現不良土層,為保證灌注樁整體施工的有效性,應當適當加大護筒的深度。在護筒最終埋設后,應當使得護筒高出地面30cm左右。如圖1所示,為旋挖灌注樁埋設護筒的現場施工效果。

圖1 埋設護筒的現場施工效果

3.2.3 泥漿制備

旋挖灌注樁施工作業時,為保證旋挖鉆孔作業的有效性,則應當制備性能較好的泥漿,為后續的鉆孔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支持。一般情況下,在泥漿制備時,應當選擇粘土、膨潤土、增粘劑等。而在泥漿的排漿系統進行建構時,應當突出排漿溝、支排漿溝、泥漿沉淀池的設置,以保證泥漿制備的質量,并完成對泥漿的重復利用,有效提升旋挖鉆孔作業的質量與效率。若在實際鉆進過程中,遇到了淤泥層,為避免出現嚴重的塌孔問題,影響到后續旋挖灌注樁施工作業的安全與質量,工作人員可在泥漿中加入適量的增粘劑或一定的纖維材料,從而使得泥漿的稠度得到一定提升。

3.2.4 成孔

工作人員在完成護筒埋設后,則應當采用十字線法進行二次測定孔位,并基于孔位的實際偏差,實現對鉆桿位置的靈活調整,以保證定位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鉆機進行鉆進作業時,工作人員需要對鉆進距離進行合理控制。一般情況下,每回次進尺的距離需要控制在50cm左右,且在最開始鉆進時,應當放慢鉆進的速度,并需要緩慢地提斗,避免旋挖鉆進時出現位置偏差。為保證后續旋挖灌注樁整體施工的質量與安全,可利用相關的監測設備與系統支持,實現對旋挖灌注樁鉆進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并及時發現鉆進的偏差,對其進行有效的干預糾偏。

3.2.5 清孔

在成孔后需要及時進行清孔處理,一般情況下,在鉆進達到預定深度后,則應當使鉆斗停留一段時間,并進行持續地旋轉,從而將孔內的虛土有效轉入斗內,完成對孔底虛土的有效清除。為實現對孔底沉渣的有效處理,可引進泥漿循環加用沉渣處理鉆斗技術方案,高效完成孔底清孔作業,以保證孔底的沉渣處理達到設計要求,即孔底的泥漿相對密度應當小于1.25,且含砂率不能超過8%,以保證清孔工作達到預期要求。

3.2.6 吊放鋼筋籠、二次清孔

高層建筑工程進行地基項目建設時,為充分發揮出旋挖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優勢,則應當重點針對鋼筋籠的吊裝工作給予一定重視,在鋼筋籠吊裝前,需要對鋼筋籠的綁扎焊接質量進行檢查驗收,以保證鋼筋籠的整體結構質量。在實際吊裝時,鋼筋籠與樁孔中心必須相對應,由此可以提升鋼筋籠吊裝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當鋼筋籠完成吊裝作業后,應當及時開展第二次清孔作業,并利用泵吸反循環的方式,實現對孔底沉渣的有效處理,避免在鋼筋籠吊裝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碎渣,從而影響到孔底的清孔效果。工作人員完成鋼筋籠吊裝與二次清孔后,則應當安裝相關的導管。為確保后續混凝土灌注工作開展的質量與安全,則需要對導管進行檢查評估,如保證導管密封性良好、管壁平滑、導管平直、無裂紋,并保證底部導管的長度處于5m左右。

3.2.7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是旋挖灌注樁施工的重點。為保證高層建筑地基開展旋挖灌注樁施工作業的質量與安全,則應當針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進行嚴格控制管理。為保證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則應當契合高層建筑地基項目建設的技術要求,從而選擇規格達標的混凝土型號,并在混凝土澆筑前,提前告知業主、監理單位,由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進行審批簽字,而后依照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求有序作業。

鑒于旋挖灌注樁施工作業的特殊性,工作人員在混凝土澆筑時,應當保證首批澆筑的混凝土用量不可小于1.5m。在進行首批混凝土澆筑時,必須確保連續澆筑作業。同時,在現場澆筑過程中,應當利用測錘探測儀器,針對混凝土上升的高度進行實時監測,從而靈活調整導管的埋深。在混凝土澆筑時,應當預留出一定的樣本,為后續混凝土的結構質量檢測評估提供依據。為確保旋挖灌注樁施工的質量,還應當在灌注樁澆筑施工時,保證完成面比樁頂的位置高出1m,以避免影響到后續地基項目的施工建設。

4 結 語

綜上,筆者以高層建筑地基項目建設為例,重點闡述了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旨在說明樁基礎技術應用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今后,在高層建筑進行開發建設時,為保證地基項目整體建設的可行性,則應當綜合比較多種樁基礎施工技術方案,選擇最適宜的。并針對施工工藝與關鍵技術進行管控,充分發揮出樁基礎技術的應用優勢與價值。

猜你喜歡
護筒樁基礎灌注樁
厚淤泥地層灌注樁深長護筒受力特性理論分析
鉆芯法在樁基礎檢測中的應用
既有橋墩護筒保護技術探究
水中灌注樁施工工藝探討
全護筒跟管灌注樁護筒受力分析
水上鉆孔灌注樁護筒穿孔漏漿的預防與處理
一種灌注樁超灌混凝土提前處理工裝的應用
樁基礎古今之用
CFG樁基礎施工質量控制探討
長護筒旋挖灌注樁質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