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專業認知與建立家國情懷的煤化工專業課程思政探索

2023-12-20 01:04梅艷鋼高松平薛彥峰
大學·課外閱讀 2023年11期
關鍵詞:思政育人

梅艷鋼 高松平 薛彥峰

摘? 要:正確的專業認知建立能夠促進專業課程學習,是學好專業課與建立專業素養的前提。在專業課學習前,學生的初始專業認知建立是某專業被社會化認知的過程,這種社會化的專業認知是片面和局限性的,狹隘的初始專業認知會深刻影響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文章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在專業認知過程中引入思辨意識、專業使命感、科學家精神,從而建立煤化工的專業認知與專業素養,針對“煤炭氣化與液化技術”課程,提出為國爭“氣”,為國加“油”,將專業課學習與國家戰略能源安全、民族復興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認可煤化工、愛上煤化工,從而樹立正確的專業認知,促進專業課程學習。

關鍵詞:思政育人;專業認知;煤化工專業;煤炭氣化與液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O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33-0069-04

基金項目:山西省研究生課程思政—案例庫建設探索與實踐—以煤化工方向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22YJJG300)。

作者簡介:梅艷鋼(1990 —),男,博士,太原工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煤氣化與煤基固廢資源化利用;高松平(1969 —),女,博士,太原工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能源化學工程教學改革;薛彥峰(1981—),男,工學博士,太原工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甲醇分子篩催化轉化。

專業課程學習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擴展專業視野和建立專業素養的關鍵過程。然而,在學習專業課之前,大眾化的專業認知會對學生以后的專業課程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對于部分專業可能存在的專業偏見與誤解會影響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態度,進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效果[1]。學生初始專業認知的建立是一個專業被社會化認知的過程,這種社會化的專業認知是片面的和帶有偏見認知,網絡中流行的“段子”可能就會是不少學生的初始專業認知。這種認知多是一種調侃性質的概括,這種片面和偏見的專業認知迅速傳播,并形成主流,在學生心里根深蒂固,影響其建立正確專業認知的過程。狹隘的專業認知可能是這樣的:認為熱能工程專業是燒鍋爐的;礦物加工專業是挖煤的;機械專業是搞電焊的;物流專業是送快遞的,這種帶有調侃意味的專業認知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熱情,部分專業調劑的學生甚至可能對專業產生厭惡情緒。專業教育中首先應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專業認知。通過課程的思政融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專業認知,改善學習態度,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共同發展[2-3]。思政教學在影響學生的專業認知、情感意識、科學觀和世界觀、知識傳授與掌握上,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激發學習熱情,更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4],因此,在專業教學中教師應該首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認知,提升對專業的親近度。

以煤化工為例,煤本身和煤化工留給大家的印象并不好,黑乎乎的煤、辛苦的煤礦工人、暴富的煤老板、臟亂差的煤化工企業、三班倒的生活、揚塵、霧霾、酸雨等,一系列負面的初始專業認知影響了學生的專業選擇,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超過80%都是調劑的學生,對于煤化工專業的反感和厭惡嚴重影響學生的專業學習。專業認知應該讓學生先建立一個全新的認知,而不是表象,應該更加深入認識煤化工。首先認識我國發展煤化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層次認識能源、煤炭、煤化工之間的關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進行專業課學習,沒有了內心負面的影響,才能讓專業課的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6]。煤炭作為我國能源的基礎,煤的應用與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聯系緊密。通過介紹煤炭利用與國家發展的關系、煤炭與人們衣食住行的關系,辯證地認識煤化工,以發展的眼光去認識煤化工,從而樹立煤化工專業的使命感與認同感,消除對煤化工與煤科學的消極認識。同時,辯證認識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煤化工發展,樹立科學的思辨意識,利用唯物辯證法看待碳排放權與發展權的關系,從國家維度辯證認識碳排放。學習煤化工人與煤化工技術的發展歷史,學習他們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甘于吃苦奉獻、敢于堅守的科學家精神,樹立學生的家國情懷[7-8]。

本研究以“煤炭氣化與液化技術”課程為例,在課程導論部分辨析碳排放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辯證地認識二氧化碳排放與煤炭的利用與開發之間的關系,辨析生存與發展,能源利用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發掘學生的思辨意識與科學精神,塑造工程師的嚴謹、辨析能力,認識煤炭在我國能源中的地位,認識現階段我國的能源戰略方針與煤化工的綠色清潔高效發展,積極引導學生科普低碳知識,塑造社會責任感。

一、培養思辨意識

思辨意識是面對社會熱點問題獨立思考與辨析問題的能力,是一種獨立思考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思辨意識是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重要品質,從科學角度與專業角度看待問題,以發展的眼光和辯證的思維去認識社會熱點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F代社會中充斥著各種信息與輿論,短視頻、直播、視頻號等新型的信息傳遞媒介如同風浪一樣,淹沒了學生的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這種信息的快速傳播也影響到了學生的價值判斷與價值追求。在素質教育普及的今天,學生缺的不是思辨能力,而是思辨意識。作為化學與能源專業的學生,要對關于化學、化工、能源的社會熱點與輿論走向有自己的專業認知,對于有專業素養的學生來說,應從問題的本源出發,多角度辯證看待問題,應該有獨立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專業認知的培養是學生建立專業素養的前提,而其中的思辨意識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建立正確的專業認知。如圖1所示,通過專業使命感、科學家精神的建立和思辨意識培養,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專業認知,使學生能夠接受煤化工、愛上煤化工,并奉獻煤化工,使專業認知構建、課程思政建設和專業課程學習做到相互補充、相互發展。

能源安全關系國家的發展,更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與能源關聯的碳排放也是如此,碳減排對于國家和個人,以及整個人類社會有不同的意義。減少碳排放是我們構建綠色低碳社會的必由之路,但碳排放在國家維度與個人維度有不同的意義。碳排放量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與人民生活水平的發展。碳排放過程是產生GDP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追求高性價比的碳排放,用較小的碳排放,創造更多的GDP。煤炭的利用屬于高碳排放過程,煤炭氣化與液化技術雖屬于煤炭的清潔轉化,但在利用過程中仍然會將地殼中固體的碳,最后轉化為CO2釋放到大氣中。分析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煤氣化與煤液化的發展前途,認識雙碳背景下的對低碳能源的發展方式的要求,結合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化石能源現狀,從低碳生活科普出發,解釋碳排放與交通、飲食、居住之間的關系。一度電要消耗0.38 Kg的煤,同時排放0.785 Kg的CO2,汽車消耗一升汽油會釋放0.78 Kg的CO2,糧食的生產過程中利用的化肥、農藥、機械、運輸、加工會釋放CO2,建筑使用的鋼筋、水泥、石料也會釋放CO2,社會的發展與CO2的排放是緊密相關的??梢赃@樣說,CO2排放是社會發展的標志,CO2排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代表著生存與發展。生存權與發展權是每個人的權利,發展不可避免地會造成CO2排放,但過多的CO2排放又會影響環境,所以,我們要辯證地看待CO2排放。通過讓學生辨析碳排放權與發展權關系,辯證地看待社會發展與碳排放,從國家維度辯證認識碳排放,樹立學生科學思辨能力與科學精神[9]。

二、明確歷史擔當與樹立家國情懷

好的專業認知一定是將國家民族發展與專業學習聯系起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便是最高的使命。能源化工關系國家能源安全,農業關系國家糧食安全,通信工程關系國家網絡安全,很多專業應該與國家民族發展聯系起來,有利于樹立學生的家國情懷。將國視為家,將專業課程學習與民族復興和國家戰略安全聯系起來,能夠樹立學生的家國情懷,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而提高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效率[9]。家國情懷從來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對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深情大愛,是把個人理想融入偉大事業的高尚追求。專業課程學習從根本上來講,也是在為國家民族復興打基礎,國家富強與民族復興需要一大批青年才俊奮斗努力。能源安全、網絡安全、領空安全、糧食安全、文化安全等離不開化工、能源工程、機械、自動化、農業、通信等專業,每一個專業都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炭氣化技術與液化技術是將煤轉化為潔凈的煤氣與油品的技術,我國是一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將煤炭轉化為油氣資源,構成了我國能源戰略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認知可以從煤炭在我國能源中的地位與煤氣化與液化的作用中逐步構建。

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生命線,沒有能源供給社會發展就會停滯,能源安全也是國家發展中的紅線。我國是一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即使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的風能、太陽能、核能快速發展,但化石能源在我國能源中的占比依然很大,煤炭在我國能源中的主體地位依然難以動搖。通過介紹我國石油與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高,戰略能源安全難以保障,結合當前歐洲國家關于天然氣與石油的制裁以及北溪一號泄露事件,我國已認識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國家安全與事關生存與發展的問題上,生存與發展永遠站在首位。面臨俄羅斯能源的禁令,歐洲國家可能恢復煤電,而俄羅斯的天然氣只能燃燒排放,當面對政治斗爭與國家安全,巴黎協定上關于碳排放的承諾成為一紙空言。我們在國家戰略能源安全上一定要自己把控,因此我們要發展自己的石油化工、開發自己的天然氣。即利用煤炭制備天然氣、汽油、柴油等,通過煤制油與煤制氣技術能夠使能源戰略安全更加有保障。神華煤500萬噸直接煤液化已經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順利投產運行,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制油工程也已經生產出合格油品。煤制天然氣是在為中國爭“氣”,煤制汽油和柴油為中國加“油”。青年學生也應該有歷史擔當,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把自己的事業與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聯系到一起。

三、培養能吃苦、敢奮斗的科學家精神

樹立英雄旗幟,塑造和挖掘科學精神。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精神內涵,如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等,在煤化工領域也有一批踏實、肯干、吃苦的奮斗者,應該挖掘他們背后的精神,他們為了國家的能源安全默默付出,值得學生學習。英雄的事跡能夠起到引領與激發作用,在石油和煤化工領域就有一批默默奮斗的英雄,通過學習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斗的精神,能夠激勵學生向他們學習,從而使學生認可煤化工,愛上煤化工,奉獻煤化工。在課程中穿插講解煤化工中的科學家精神,鼓勵學生摒棄對煤化工的偏見,學習科學研究的發展規律。專業背后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幾十年和幾代人的探索與努力,最終才能讓一個技術產業化,幾代人不斷的技術革新才能讓技術實現國際領先的水平??茖W研究需要甘于坐冷板凳,甘于付出,幾十年的堅守為國家的技術革新提供支持。教師要教育學生做人的堅持、做事的堅持,從根本上改善學生對傳統煤化工的認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專業認知,從而改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學習煤化工相關專業的熱情,提高學習效率。

歷史是一面鏡子,照見過去,卻也能夠為未來提供引導。我們要勵精圖治謀發展,只有強大的國家,才會有幸福的人民。結合氣化爐的發展歷史,從氣化爐的不同爐型:固定床氣化爐(德國魯奇氣化爐)、流化床氣化技術(德國溫克勒氣化技術)、氣流床氣化爐(德國GSP氣流床氣化爐)的發展,德國在煤化工的發展與“二戰”期間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發展息息相關。結合合成氨的發現,F-T合成的發現,以及煤化工快速發展與德國“一戰”與“二戰”中軍事能力的聯系,說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鼓勵學生開發屬于中國的自主技術,投身科學事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闡述開發我國自主煤氣化與煤液化裝置的重要性,介紹我國自主研制的高溫漿態床煤炭間接液化技術、灰融聚流化床氣化技術、華東理工對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學習科學研究中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創精神,敢于堅守的科學家精神,樹立學生的家國情懷,最終讓學生熱愛自己的專業。開設名人講壇與科學辯論會,辯論議題主要集中在雙碳下的煤化工發展、低碳與煤炭利用的關系、碳排放權與發展權,科普低碳生活、提高學生的科學思辨能力。讓學生學習為煤化工貢獻自己青春的謝克昌院士、劉忠民院士、李永旺等人的事跡,學習他們的甘于吃苦、敢于堅守的科學家精神。

四、結語

通過專業認知構建與課程思政建設,讓學生認可煤化工、愛上煤化工、奉獻煤化工,消除對煤炭的消極認識,建立科學思辨的專業認知,從而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專業學習中,提升學習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專業知識讓學生在生活中科普低碳常識,辨析碳排放權與發展權之間的關系,從國家維度與個人角度認識碳排放。介紹煤化工對我國經濟發展與生產生活中的作用,講解煤化工清潔高效的新工藝與新技術,消除學生對煤化工的認識誤區,學習科學家甘于吃苦、敢于堅守的科學家精神,樹立學生的家國情懷。通過思政課程設計,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專業知識的學習中,使知識獲取與價值塑造起到雙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呂海霞,張麗靖,張艷輝,等. 學科競賽與實驗中心教改深度融合的探索[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01):170-172,190.

[2] 呂海霞,楊志杰,張艷輝,等.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化工原理實驗教改探索與實踐[J]. 化工高等教育,2016(01):26-30.

[3] 陳建芳,黃賽金,陳鎮,等.?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與探索[J].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2(03):57-61.

[4] 蔣葉濤,王曉宇,吳真,等. “雙碳”愿景下《綠色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初探[J]. 廣州化工,2022,50(16):227-229.

[5] 王強,于專妮,師進生. 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 化工高等教育,2013(03):56-58.

[6] 楊鑫宇,呂喜風,梁鵬舉,等. 化學化工類專業《物理化學》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J]. 廣東化工,2022,49(17):219-220.

[7] 朱燕舞,陳祥迎,邱治國,等. 課程思政理念下“工科化學”課堂教學過程的探索實踐[J]. 安徽化工,2022,48(02):180-182.

[8] 焦林郁,李卓,孫鳴,等. 《煤化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 廣東化工,2022,49(10):223-224.

[9] 張娟,劉慶普,雷敬衛,等. 混合教學模式在儀器分析課程中的實踐運用——以“氣相色譜分析法”為例[J]. 大學化學,2022(38):1-8.

(責任編輯:陳華康)

猜你喜歡
思政育人
關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思考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宿舍思政育人工作探析
論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的價值中立與價值介入
服務于新時代交通強國的行業院校品牌文化育人體系建設研究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宿舍思政育人工作的研究
立德樹人任務下學士導師制思政育人的探索與實踐
淺談高?,F有思政育人機制工作改進探析
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機制探究
高職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實效性探究
對新時期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調研的幾點思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